「雅昌專稿」陝西英國文化遺產高層圓桌會議:讓歷史當代起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與會專家合影

導言:文化遺產難道只活在歷史中?毫無當代性?或者在當下語境中是缺失的?3月2日下午,陝西省文物局舉辦的《陝西英國文化遺產高層圓桌會議》上,中英兩國文博行業高層的圓桌會議上,我們看到、聽到了十分前沿的觀點和案例。

「陝西文物行業一直秉承著開放的姿態,我們願意和世界各國的文化遺產行業交流。

希望用這些交流來探討相關的問題,促進文化保護的理念、技術與方法的提升。

尤其是在旅遊開發、城市化進程加速這樣的背景下,這樣的探討就顯得尤為有必要。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點出了開放、城市化進程等關鍵詞,也表示在全球一體化的網際網路時代:「雙方在文化遺產保護上的觀點逐漸趨同。

陝西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在跑步前進,越發開放、多元與當代。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講述文化遺產保護國際交流意義

陝歷博強躍館長認為:保護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同責任。

中英兩國都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陝西更是13朝古都,從藍田猿人、周秦漢唐,一直到宋元明清,乃至現代都有豐厚的歷史饋贈。

陝歷博藏曆代瑰寶,尤其以唐代擘畫最具特色。

近年來,我們加大和世界各國文博單位合作,通過人員培訓、展覽交流和科研項目提升文化遺產保護的國際水平。

希望此次論壇能進一步促進陝歷博和英國文博單位的交流合作。

陝西與英國合作歷史案例

羅文利副局長在致辭中梳理了陝西省與英國的合作歷史源遠流長。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我們在許多方面有過成功的合作。

在文物展覽方面:我局在英國共舉辦了5個文物展覽,每次展覽都取得巨大反響。

尤其是1999年在大英博物館舉辦的《陝西文物精華展》,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展覽撰寫了賀詞,並親自出席為展覽剪彩;2007年舉辦的《中國秦兵馬俑展》也影響巨大,時任英國首相布朗、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奎元出席展覽開幕活動並致辭,展覽的參觀人數達到85萬人次。

在合作研究方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英國倫敦大學(UCL)考古學院自2006年開展合作研究,研究成果先後在《考古科學》、《人類學考古》等國際著名考古學術刊物上發表,2012年研究項目獲得英國學術院資助,2014年《最新探秘兵馬俑》獲英國遺產聯合會和英國考古協會最佳公眾考古展示獎。

在館際合作方面:陝西歷史博物館與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簽訂了友好協議,雙方將在文物收藏、保護、展覽、信息共享、公眾教育、宣傳、數字博物館以及博物館管理開展交流合作。

2016年,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女爵士與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大臣凱倫·布拉德雷女士先後訪陝,雙方就文化交流與互鑒、文化遺產保護科技合作、及展覽合作等進行了會談,應該講我們這次的圓桌會議就得益於上次會談的結果。

陝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先生也在去年8月前往英國,參加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英國倫敦大學故學院聯合主辦的「國際視野下的秦始皇和秦始皇帝陵」國際學術研討會,並見證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分別與牛津大學考古學院、大英博物館、倫敦大學考古學院簽訂合作研究備忘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簽訂了合作研究備忘錄。

高端:中英雙方代表皆為行業頂尖專家

圓桌會議開幕儀式的主持人為陝西省文物局文物交流合作處處長張彤(中)

圓桌會議開幕儀式的主持人為陝西省文物局文物交流合作處處長張彤;會議主持人為陝歷博副館長王煒林。

張彤開場說:去年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女爵士訪問西安期間提出的中英文化遺產深度交流的倡議,今天將得以實現。

「陝西英國文化遺產高層圓桌會議」的嘉賓,英方有: 英格蘭遺產委員會高級國際事務顧問亞力山德拉·沃爾女士, 英國文物修護學會執行長艾利森·里奇蒙女士,牛津保護信託董事黛博拉·丹斯女士,哈德良長城世界遺產主席漢弗萊·沃夫爾先生,世界遺產巴斯市總監、世界遺產組織(英國)副主席托尼·克勞奇先生,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國區項目經理 白凱茜女士,英國駐華大使館創意產品發展經理程志宏女士,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藝術經理/創意產業發展劉勝楠先生,英國大使館繁榮基金項目經理張盛昕先生,英國大使館西安區域聯絡人王佳晨女士;中方有: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先生,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先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先生,西安碑林博物館館長裴建平先生,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院長李舉綱先生,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院長趙強先生,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周萍女士,西安文物保護修復工程公司總經理黃光琦先生,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王煒林先生,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程旭先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孫周勇先生,西安曲江大明宮遺址區文物局局長吳春女士。

英國駐華大使館創意產業發展主任程志宏女士致辭

英國駐華大使館創意產業發展主任程志宏女士致辭: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這些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中英文化交流,至2015年中英文化年以後,中英文化交流也進入了黃金時代,我們非常榮幸這一次把英國文化遺產領域裡面的頂尖專家能夠帶到陝西,今天下午可以聽到他們的精彩演講。

陝歷博副館長王煒林為圓桌會議主持人:中英雙方都是文化遺產的大國,尤其英國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有很多成熟的經驗;陝西是中國文明的搖籃,有眾多的重要文化遺產,從某種程度上講陝西可以代表古代的中國。

陝西在文化遺產方面近年來有許多探索和成熟的經驗,相信今天通過雙方的交流可以有所收穫。

精英爭艷 十專家觀點梳理

圓桌會議主持人為陝歷博副館長王煒林

第一位:英國藍遺產委員會高級國際事務顧問亞力山德拉·沃爾女士

演講題目:《英國文化遺產總體介紹以及英格蘭遺產委員會的職責》

亞力山德拉·沃爾女士介紹說英格蘭遺產委員會的職責和角色是英國負責文化遺產的一個機構。

負責技術層面、立法層面和管理層面的工作。

英國人口是6500萬面積是13萬平方公里。

在英國建築遺產的保護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標記。

英國目前有2萬多個註冊的古遺蹟、376000個註冊的古建築、52個廢墟遺蹟。

同時還有一些註冊的古戰場、公園和花園。

目前保護區域一共有8000個。

每一種不同的古遺蹟都有不同的淵源,他們用不同的法律和管理要求。

沃爾女士同時介紹了他們的註冊系統的歷史發展過程:在英國最早的遺產立法是1882古遺蹟保護法案,涉及到69個古建築,主要是學界關注的領域,或者是神秘的遠古遺蹟,同時我們會制定專人負責管理。

這個官員他是隸屬於政府部門的,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個法案所保護的遺蹟的範圍是非常狹窄的。

在1979年和1882年的法案得到更新,被修訂為古遺蹟和建築區域法案,在這個新的法案當中涉及到了非常重要的建築遺蹟和歷史建築。

現在我們大概有2萬多個註冊的古遺蹟和古建築,根據這項新的法案,是禁止任何人對古建築進行修繕或者其他活動,這些行為都是犯罪行為。

國家和國家政府的責任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也就是說公眾可以對於國家政府的責任施加越來越大影響力。

在英國目前有三個主要的政策辯論是跟遺產的價值相關的。

第一個就是工具性;第二個爭論點是文化遺產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是可持續的第四個支柱; 第三個爭論點關於公眾參與和福祉。

第二位:西安曲江大明宮遺址區文物局局長吳春女士

演講題目《大明宮遺址保護管理實踐》

大明宮作為皇宮始建於公元634年,存世大約270年的時間。

904年之後,在大明宮廢墟上再沒有進行過任何的後世大型的皇家宮殿的建築。

大明宮遺址雖然在後世受到破壞,但是經過西安市政府的極力保護和整個中國對文物保護的要求,因此它的基本的格局一直保存至今,因此也成為見證唐代歷史最重要的實物資料。

最早留下來的影像資料是1905年,日本學者在大明宮最重要的含元殿上的拍攝。

吳春介紹了從1950年開始到今天,考古學者近60餘年對整個大明宮遺址區的考古成果的分布圖。

1961年大明宮遺址被公布為中國的國家級保護單位,在此基礎上西安市政府進行了嚴格的控制,沒有大型的廠礦企業進入。

到了21世紀初經濟發展,民眾生活改善的極需迫切和遺產保護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狀態。

從2008年開始,西安市政府結合整個城市市區的發展,對大明宮遺址區進行規劃,把遺址區上居住的人和建築全部遷移到周邊城市,對周邊進行整體的規劃,基礎設施的改善。

在遺址展示的基礎上,我們還進行了多樣性闡釋的探索。

通過大明宮的復原研究,我們利用空地展示出一個整體的大明宮的復原,我們在牛津考古幫助下,利用舊的廠房,建立起一個考古探索中心,這個考古探索中心結合考古遺址公園的特點,主要是闡釋什麼是考古學,我們如何進行考古,什麼是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是如何向大眾進行傳遞文化的特徵。

另外也通過一些影視的手段,不同季節,不同區域的活動,政治活動、宮廷生活活動,給遊客一個直觀的介紹。

在這些基礎上,又重建了自己的管理機構,這是管理機構的構架圖。

管理依據一是保護規劃,二是整個考古遺址公園的總體規劃。

申遺之後我們遵照申遺管理規劃,嚴格按照這些規劃。

同時利用這個龐大的遺產地,積極開展特色的文化活動,也就是我們講的傳播的宣傳教育和社區城市的互動活動,讓遺產融入人的生活。

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對周邊城市輻射的影響。

這是大明宮和周邊城市的關係圖,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周邊的城市也是樓宇林立,在這種時候,我們如何讓周邊的城市建設更加能夠富有文化內涵。

第三位:英國文物修復學會執行長艾利森·里奇蒙女士

演講題目《機構的發展、培訓和文物保護修復師的認證等》

演講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英國文物修復學會是什麼,我們的發展歷程是什麼;第二個部分是我們的工作是什麼;第三個部分是我們的願景和目標是什麼。

英國文物修復學會是英國以會員制為基礎的慈善組織,首先我想跟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文化遺產。

在英國文物修復學會文化遺產主要是指可以移動的文化遺產,包括藝術和裝飾藝術,建築,自然歷史和社會歷史,但是並不包括建築遺產,不包括紀念碑和各種各樣的遺址,包括了博物館、遺產機構、私人和公眾的各種收藏藏品。

非常疑惑的一點就是同時包括一些可移動的遺產,比如說壁畫,還包括一些花園的雕塑,還有各種各樣的工業和交通遺產,比如說潛艇等等。

我們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我們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國際文物修復學會。

國際文物修復學會在1950年成立,而在不久的時間之後,國際文物修復學會就開始不斷的去分解,在英國就出現了很多的分支機構,到了20世紀90年代,差不多有大大小小11個專注於可移動的文化遺產的機構。

我們希望能夠和政府對話,我們希望能夠產生影響力,我們希望我們的聲音能夠被大家聽到,所以我們花了幾年的時間像今天這樣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我們嘗試逐漸的讓人們能夠團結起來,而最後在2005年,我們成功的將這裡列出的五個機構聯合成了一個機構,這是我們一個重要的成就。

我們的工作是什麼?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提供一個支持性的群體,我們給處於事業發展各個階段的單位提供支持,給剛剛入行的專業人士提供導師,幫助他們能夠獲得認證。

我們有16個專門的小組,他們可以給這些文物保護師提供機會,讓他們通過會議等等其他方式去學習。

我們的目標和願景:正在制定未來五年的發展戰略。

我們在未來的五年發展戰略當中關注三點,第一點就是倡議,第二點就是卓越,第三點就是參與。

當我們關注的第二個領域就是我們這一代的文物修復師很快就要退休了,大概在未來的5年當中會有350多名認證的文物修復師退休,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把我們具備的這些知識和技能傳遞給下一代的保護師。

第四位: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院長趙強先生

演講題目《陝西文物科技保護情況》

介紹的內容有四個方面,一是陝西的資源狀況;一是陝西文物的保護體系;三是近幾年來陝西文物保護的成就;四是國際合作方面的內容。

陝西的文物資源:陝西是文物資源的大省是14個王朝的古都。

不可移動的文物有49058處,包括古墓葬、遺址、石窟等等。

可移動的文物應該是298萬,應該是件數。

同時有西漢的帝王陵11座,唐代帝王陵18座。

陝西還有各類博物館、紀念館270座,國家一級博物館在陝西有9個,包括2016年底新增的兩個。

陝西文物保護科技的體系:陝西從1990年代開始,經過20多年的發展,建成了比較完善的文物保護的專業機構、保護體系,這裡面有高校,也有各個保護機構,門類相對比較齊全,有研究的,也有修復的,也有教育培訓的體系。

目前從保護的體系看,總共有5個基地,國家的4個,科技部一個;省級科研研究中心基地有6個,全陝西省擁有33個文物保護科學實驗室,並在山東、新疆有陝西的工作站。

在保護機構專業隊伍上大家都知道我們有很多的直屬機構,這也是文物保護的主要的主體力量。

對這幾個機構來說,陝西文物保護研究院主要是磚石、彩繪是強項等,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是文物保護理論和技術、科技考古、高等教育是強項等。

聯合高校資源,建立了陝西省文物保護區域創新聯盟,這是有8家大學,利用大學科研力量,以及他們的技術、設備參與到整個文物科技保護中,也提升文物保護的水平,也促進文物保護力量的培養和提升。

同時也有一批對於傳統工藝還有文物修複方面的團隊和技師。

目前有文物修復的有15家,包括中級以上文物科技保護人員204人,同時跟院裡面有一批彩繪泥塑、古建等中國傳統工藝的工匠,這也是中國傳統工藝做法的傳承和保護。

陝西文物保護的成就: 從2010年到現在,這6年陝西的科技保護成果獲得了很多的大獎,成果非常突出,這裡面簡單介紹幾個,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國家級建築類大獎6項,「十二五」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獎二等獎2項,同時聯合國教科文亞太地區文化遺產獎等。

陝西這幾年在科技的保護和科技的考古保護方面,經過多少年的發展,在7個方面取得的不錯的成績,應該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比如說磚石文物保護,彩繪陶俑保護,考古發掘現場,紙質文物,大遺址保護規劃、文物保護規劃領域等,另外在館藏文物修復、文物預防性保護、數字博物館等方面也屬於全國前列。

11—16年陝西的主要成果:陝西制訂了17項文物保護標準,國家標準是3項,行業標準是14項,也獲得了很多專利,有64項專利。

陝西文物保護科技國際合作:80年代以來,陝西就跟德國、義大利、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比利時等十多個國家進行了合作,陝西的文物保護理念、人才的培養是跟各國的保護合作項目成長起來的,是通過跟很多國家的保護項目交流,最後陝西在這方面應該是有了非常大的發展。

第五位:哈德良長城遺產主席漢弗萊·沃夫爾先生

演講題目《哈德良長城維護中的問題和實踐》

英國的哈德良長城是一個非常小的長城,跟中國的長城比起來。

它是在羅馬帝王哈德良的命令下修建的,應該是相當於在中國漢朝末年。

當時修建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英國免受來自於北方的侵略,這裡就是哈德良長城。

哈德良長城實際上只是羅馬帝國非常長的邊界的很小的一部分。

它在絲綢之路的最末端,它的兩邊全部都是海,大概總長有130公里。

它修建的時間非常短,大概只花了15年,但是它的整個的防禦工事卻做的非常好,一共有45個城門,每隔1英里就有1個城門,每隔相等的距離就有一個羅馬里,同時還會有一些士兵的要塞。

這張圖上就是其中的一個塔,而每隔10公里就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士兵的堡壘,同時還會有許多臨時的營帳。

還有其他的一些基礎設施,比如說道路、橋樑等等。

城牆的保護是基於我們對城牆的了解,還有良好的記錄。

我們在過去的300年當中,一直在研究哈德良長城的一些防禦設施。

我們在90年代的時候做了一個長城的遺址是按1:2500的比例;也有一些新的發現,進行了一些新的挖掘,加深了我們對城牆的了解。

對古蹟和歷史建築的保護過程當中,要對他們進行非常謹慎的評估。

至於我們的問題,讓我們頭疼的有四個方面,第一個是發展,第二個是遊客壓力,第三個是不斷改變修繕的理念,第四個就是資金。

我們認為最好的保護城牆的方式就是讓人們能夠去實地的參觀這樣一個景觀。

第六位:陝西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周萍女士

演講題目《陝西省文化遺產保護規劃》

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保護工作的概述:因為從1985年我們在做文物保護的時候,不僅有自己的,也參加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中去,現在中國已經有50項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是國家級是一層,然後是省市,然後到市縣。

陝西已經有3項列入世界遺產:秦始皇兵馬俑、長城、絲綢之路。

截止2015年,其實陝西省總共有23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11處省級文化保護單位,我們總數是1046。

我們院是擁有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甲級資質,工程設計綜合類乙級資質,還有城鄉規劃乙級資質,也就是說50萬人以下的城市規劃我們可以接任。

同時提出了三個問題。

第七位:牛津保護信託董事黛博拉·丹斯女士

演講題目《建築物/空間的改造》

牛津這個城市本身就是一個歷史的遺址,但是你們有的時候面臨的遺址比我們整個城市都大。

我們是一個是民間組織,是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民眾自己自發的組織。

牛津這個小城是在梯田之上,是一個大學城,而且大學城的建築非常古老,有一些是11世紀的建,。

這些建築一直到今天還是同樣的功能,所以我們必須要在保護這個遺址的同時還要確保大學能夠正常的進行教學。

從1946年開始進行改造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由一個老廠房改造的,現在新的圖書館也是由牛津城附近的老廠房改造的。

也通過保護舊的圖書,改造了一個城市中的老的廠房。

而且投資7500萬英鎊,是由一位布拉瓦尼克尼克先生建立了政治學院。

牛津本身也是有非常蓬勃的經濟發展,牛津大學和其他大學進行合作,政府也明白大學和其他的社會各方面合作的價值所在,經濟本身是非常有價值的,大學在一個城市裡可以帶動一個城市的發展。

我們必須擁抱這樣的新的經濟和新的變化,而不是阻止,因為我們的保護工作影響了大學的工作。

另外是旅遊業,每年吸引700萬遊客參觀。

不一樣的我們並不是一個旅遊城市,我們還是一個正常的大學。

怎麼樣才能平衡這兩者,正常的教學活動和旅遊的發展,怎麼來平衡。

另外我們還面臨一些產業的壓力,例如在1920年的時候,寶馬在我們這裡建了一個工廠,而給英國的所有家庭提供汽車,汽車產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產業,但是它對周圍的環境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除了產業壓力,我們還面臨住房的壓力。

我們可以看到監獄現在被我們改造成了一個酒店,這個酒店我一會會給大家展示一下怎麼改造的。

這個酒店非常酷,內部有很多很時髦的裝飾,旁邊有咖啡廳、酒吧,還有藝術畫廊,這樣就可以有很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另外還有教育中心。

我們用了1400萬的投資來做這個項目,而現在它是完全自給自足的,沒有任何公共投資投到這個項目裡面。

這個是城堡進行了改造,我們把外面的空間也進行了改造,24小時開放,而且也是政府當地的規劃部門以及我們保護信託一起來合作進行的。

這個遺址也是屬於牛津城的一部分。

伊莉莎白女皇二世也來訪問過這個遺址。

這是剛才提到的酒店,它的名字叫A—WING,這個改造非常成功,運營也很成功。

將歷史融入現代生活是我們的關注點之一。

像這樣一個項目就是旅遊管理項目,是整個大的規劃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現在想要實現的是各方之間的合作,我們不想孤立的保護歷史遺蹟,因為在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我們必須要去找到一些妥協的方式,用務實的方式使得各方可以坐在一起,各方可以最大程度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也可以促進我們的保護工作。

第八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先生

演講題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概況及未來發展目標》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將來的發展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的文化博物館,國際一流的旅遊目的地。

侯院長分幾個部分向大家介紹:遺產保護、遊客接待、考古和科技保護修復、對外交流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目標一院多館的格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西安以東37公里的臨潼,目前占地面積是258公頃,其中兵馬俑博物館是47公頃,秦始皇帝陵的陵園大概在253公頃。

目前這兩個參觀區塊因為各種原因是被分割開的,我們不能一同進入一個門以後參觀這兩個區塊,當然這是有歷史原因的,我們目前正在對環境進行改善。

整個秦始皇帝陵被譽為20世紀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這是針對1974年發現兵馬俑而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目前的整個秦始皇帝陵陵園裡面我們主要的建築遺蹟全部在地下,地面上只能看見巨大的風土堆和風土周邊的城牆的遺蹟。

這張圖就是整個秦始皇帝陵周邊的輻射的範圍,根據這麼幾年考古工作的情況,整個秦始皇帝陵陵園的輻射範圍,藍色的線是遺產的分布範圍,黃色的區域是遺產的核心區,在2.44平方公里,其他是43.25公里。

秦始皇帝陵是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更好的保護秦始皇帝陵,在2005年陝西省政府從地方政府這個層面頒布了秦始皇帝陵的保護條例,2010年又在這個保護條例的基礎上編寫完成了秦始皇帝陵的保護規劃,從國家到政府,到管理機構,三個層級都有對秦始皇帝陵一個完整的保護體系,這樣就保證了整個秦始皇帝陵保護納入完整的法律體系。

秦始皇帝陵是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09年開始兵馬俑博物館第三次考古文化發掘,我們獲得了西班牙阿斯圖利王子獎。

在文物保護方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總共有三次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級的科技進步獎,2004、2005年和2016獲得三個科技進步的二等獎。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旅遊接待在2013年之前保持300萬的水平,從2013年開始,整個遊客接待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狀況,2013年達到455萬,2014年突破500萬,2016年接近600萬,博物院的門票收入去年和前年都是6.6億,當然和哈德良長城的7億英鎊差距還是大一點。

門票收入一個是整合秦始皇帝陵遺址周邊的保護,一個是本身的運營和管理,一個是用於地方政府改善當地的旅遊環境,改善當地群眾的生活水平,提升當地的生態環境。

從上個世紀60年代整個兵馬俑博物館,或者整個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工作就開始開展,但是真正大規模的考古工作是在1974年兵馬俑發現之後。

從2000年之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兩家單位聯合在秦始皇帝陵的範圍內開始開展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考古勘探工作,目前已經基本弄清楚了秦始皇帝陵的格局。

這是目前發現的分布圖。

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到現在,整個秦始皇帝陵範圍內出土的文物在5萬件,將近6萬件,銅車馬號稱中國青銅之冠,還有彩繪俑。

我們基於中國國家文物局的重點基地和陝西省文物保護國際合作基地開展工作,秦始皇帝陵的文物保護有兩個內容,一個是整個土遺址的保護,在秦始皇帝陵陵園周圍的保護。

第二個是出土文物,可移動文物的保護。

我們這些年也是跟德國、義大利、英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合作,在考古的研究方面,在考古的發掘方面,在文物科技保護方面、科技考古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去年我們也是再一次進入倫敦大學進行第二期合作協議的簽訂。

整個秦始皇帝陵的科技保護修復是一個完整的團隊,目前我們大概有30多位專職人員參與文物修復工作,從硬體、軟體到整個規劃都是非常完整的體系,按照規劃按部就班的開展工作。

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兵馬俑的彩繪在發掘出土的一瞬間,整個彩繪就會脫落,因為溫濕度變化之後,彩繪和彩繪下面的底層不能適應已經變化過的環境,所以很快就消失了。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們和德國的文物局進行了有效的合作,在2000—2004年進行聯合攻關,徹底解決了兵馬俑的彩繪問題。

我們在2015年做了兵馬俑的真彩秦俑的展覽。

與保護工作開展的同時,我們還對修復工作進行了現代科技的升級。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一個是展覽的交流。

從1976年兵馬俑第一次走出國門到現在世界上40多個國家舉辦過跟兵馬俑有關的展覽。

目前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存在的壓力就是在遊客高峰期,我們不管是兵馬俑的坑,還是銅車馬展廳,我們的接待壓力非常巨大。

在遊客高峰期的時候,所有遊客進入展區之後沒有良好的參觀環境,很多人實際上看不到兵馬俑,看不到銅車馬,只能看一下場景,不能很好的體驗文化遺產。

所以我們才有未來的發展目標,就是要打通兵馬俑博物館和秦始皇帝陵的通道,建設數字型檔房,體驗中心,文化體驗中心,還有數字展示中心。

整個秦始皇帝陵的願景就是一院多館,我們目前已經完成了兵馬俑博物館已經開放了40年,我們將在2019年之前建成銅車馬博物館,後續還有各種博物館,可能會在2020年建成3—4座博物館,形成整體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展示格局。

這是整個文化遺產研究院給我們做的規劃,目前的展示區就是這三塊,這是兵馬俑博物館,將來會在這周邊建3—4個展廳。

我們的兵馬俑博物館的北大門已經在2016年10月1日對外開放,這是文化景區建設的重要內容,這對遊客參觀兵馬俑博物館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這是我們將來在這個區域要規劃的一些展示,包括遊客服務中心,包括馬廄坑博物館,包括體驗中心,包括整個秦始皇帝陵陵園的城牆展示。

第九位:世界遺產巴斯市總監、世界遺產組織副主席托尼·克勞奇先生

演講題目《世界遺產巴斯以及在管理和平衡在一個現代都市保護遺址的挑戰》

克勞奇先生是城鎮規劃師出身。

巴斯是一個城鎮,有89000居民,挑戰不在於博物館,而在於如何和當地的人們一起友好相處,讓這些遺址和當地的生活友好的融合在一起。

巴斯城的地理位置和牛津城非常像,也是在山坡河谷裡面。

城最大的吸引力是英國唯一的溫泉。

溫泉有47攝氏度, 8秒鐘就可以充滿一個浴缸。

巴斯城1987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今天的遊客到巴斯去了以後就可以看到羅馬時候的浴場。

現在它是一個博物館,而且是當地的政府是由所有權的,有門票,他們會把他們的收入的一部分,大概500萬英鎊用到當地的建設當中。

每年有100萬遊客,開放的時間增長,同時也一直堅持著高價高質量的標準,門票大概132元人民幣,但是本地人是可以有一種特別的卡可以免費參觀。

90%的巴斯城遺址都是可以讓坐輪椅的人都很容易進入的,例如有聽力障礙,還有其他有身體障礙的人,他們也可以來參觀,而且我們在這方面還要做更多工作,對殘疾人更為友好。

我們40%的遊客都是從外國來的,2016年10%的遊客是說普通話的中國人。

我們有12種語言的語音導覽,還有30個語言的印刷導覽冊。

除了羅馬浴場,在巴斯城還有其他的一些景點,這個也是對於本地的經濟非常重要的,每年要給當地的經濟貢獻4億5千萬英鎊。

這些博物館全靠志願者,如果沒有志願者,有一些博物館根本無法正常運營。

我們組織了小學生、中學生的活動,城裡幾乎所有的古建築都是私人所有的,有很多居民就住在這些建築物裡面,有一些也被改造可以作為現代用途。

巴斯城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把文化建築和景觀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

我們通過一個指導委員會來管理遺址城,小組裡面包括了所有的利益相關方,政府、本地機構、教育機構、居民組織、旅遊組織等,這個指導小組是有一個獨立的主席,所以是獨立於本地的政治圈之外的。

世界遺產並非是靜止不動的。

如果大家來巴斯城的話,會發現你住的酒店就是我們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我們有一些非常現代的酒店是建在遺產當中的,住客來了以後願意捐錢來保護這些老的建築物,老的建築物煥發了新生,也帶來了經濟上的收益。

我們面臨不斷的變化,巴斯城像一個美麗的花園一樣,只要稍微一忽視,可能這個花園裡就會長出野草,所以要求我們在管理上也要不斷的跟進現代的變化。

第十位: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程旭先生

演講題目《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壁畫概況》

程旭副館長從四個方面介紹了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壁畫保存狀況: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壁畫的情況,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壁畫保存現狀,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存在的問題,陝西歷史博物館近年來壁畫工作相關的工作。

館藏壁畫的情況:在全國已發現近萬座唐墓中,繪製壁畫的墓葬約有140多座,主要集中在以西安市為中心的唐長安城附近,主要收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等單位,以陝西歷史博物館收藏最多。

陝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壁畫包括30多座墓葬壁畫。

按照壁畫入藏的時間順序,我們將這一批壁畫分為六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

第二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考古發掘的工作比較少,最主要的就是永泰公主墓。

第三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主要有章懷太子墓等。

第四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主要由韋曲韋氏家族墓,唐安公主墓等。

第五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主要有新城長公主墓。

第六階段就是21世紀初,主要有韓休墓、航天公園唐墓。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的藏品主要集中在新中國近60年各個歷史階段揭取的壁畫,其特點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數量多。

目前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唐墓壁畫共640多幅,120多平米;二是時間順序完整,從初唐到晚唐,涵蓋了唐代近300年的歷史;三級別高。

上至皇后、貴妃、太子等,下至官員,基本上涉及了封建官僚集團的各個層面;四是內容豐富,價值珍貴。

題材包括太子親王的出行儀仗,達官顯貴的遊玩以及宗教、天象、花鳥山水等,以圖像的形式生動的反映了唐代社會的歷史風貌,具有珍貴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壁畫保護現狀: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館藏壁畫目前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展廳陳列展示,第二種是庫房儲藏,第三種是修復室進行修復保護。

展廳壁畫,陝西歷史博物館現有壁畫專題展廳一座,唐代壁畫珍品館,於2011年6月20號正式向社會開放,唐代壁畫珍品館是目前國內最大、設施最為先進的唐代壁畫專題陳列館。

庫房壁畫,位於綜合樓地下,始建於1991年,2014年進行了全面的裝修改造,在原壁畫庫內庫做了夾層,鋪設了塑膠地面及軌道,將文保預防保護理念融入庫房管理體系中。

目前存在的壁畫包括已修復好的壁畫與處於夾板中的壁畫。

修復室壁畫,現有壁畫修復實驗室兩層,面積共500餘平方米,一層修復室,配備先進的壁畫保護修復設備、工具及環境控制系統。

目前韓休墓壁畫正在此處進行修復。

這是修復室和實驗室。

第四方面是臨時存放庫,因韓休墓《山水圖》等畫幅交大,為了保證完整性,在揭取採用連通墓室牆體整體搬遷的保護方式,專門修建臨時存放庫,並增加相應的保護設施,每天進行定時監測。

陝西歷史博物館目前館藏壁畫存在的問題:一是壁畫本體存在病害。

由於壁畫受自身製作材料材質的限制,所以壁畫非常脆弱,極易出現破碎、脫落及病害;二是環境對壁畫的影響,因為自然環境和溫度的變化,光線,還有有害氣體等因素,都會導致壁畫本體出現不同程度空鼓、裂隙等。

三是保護力度不夠。

除上展97幅壁畫和20多幅壁畫完成數據採集修復保護外,大部分壁畫處於入藏時的狀態,現代科技保護設施還沒有完全覆蓋;四是合理利用不夠全面。

如何發揮好壁畫這一特色文物在歷史、藝術、考古方面的價值,使其服務於社會大眾的觀賞、研究等,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實際問題;五是輻射引領作用有待加強。

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我們有責任也有以物為全國壁畫收藏單位在保護利用和研究方面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六是科研隊伍亟待加強。

唐墓壁畫修復保護研究工作面寬量大,技術含量高,科研隊伍極需專業人員加入,更需要相關研究院所的支持合作和加入。

陝西歷史博物館近年來對壁畫相關的做的工作:一是陝西歷史博物館唐墓壁畫修復保護研究中心成立;二是建立唐墓壁畫修復及實驗室;三是韓休墓壁畫的揭取搬遷及保護修復工作;四是對外交流項目。

主要是和故宮博物院簽署了壁畫修復協議,對故宮博物院的壁畫進行修復,另外對寧夏固原博物館的壁畫進行修復。

五是陝西省科技廳創新團隊項目。

這個項目我們和西工大聯合進行申請省科技廳創新團隊工作。

六是陝西省壁畫保護修復研究基地,這是在15年4月,省文物局專門成立了陝西省壁畫修復保護研究基地。

七是去年成功申報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名字叫館藏壁畫保護修復與材料科學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目前這個基地正在建設中。

另外一個方面是全國十大美院的共建基地,主要是和全國十個美術院校建立共建基地,對藝術和藝術延伸、文創產品方面加強合作。

這是成立和簽署協議的照片。

互動交流環節

李舉綱:英國同行們的演講讓我受益匪淺,我對你們的的運作很感興趣。

現在國家博物館的發展是國家投入,我們在談可持續發展,但是如何走下去,為中國目前沒有在文化遺產領域沒有專門的基金,非常想聽到英國同行的建議,為中國目前沒有在文化遺產領域沒有專門的基金尤其是資金問題、管理問題。

裴建平:我所在的碑林博物館,現在已經啟動了計劃,在博物館孔廟古建群後面計劃新建一個現代化的博物館。

景觀評測作為這樣一個概念是怎麼具體運作這個過程的,希望我們工作做一些借鑑。

圓桌會議現場

結束語:文化遺產怎樣與今天的生活發生關係?怎樣實現當代性和時尚性的轉換?圓桌會議給予了理論和案例呈現。

文化遺產,並不僅僅屬於歷史。

也許,這就是會議的啟示。

作者:劉爽

編輯:張麗敏

放心收藏,全球見證,掃碼立即送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英專家聚古城西安共話文化遺產保護

央廣網西安3月2日消息(記者雷愷)由陝西省文物局與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聯合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陝西英國文化遺產高層圓桌會議」今天(3月2日)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辦,來自陝西文博界的專家領導和...

陝西文物工作的「2017答卷」

2017年,陝西文物工作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立足陝西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按照「保護文物,傳承文明,發展文化」的工作目標要求,科學有序推進,在博物館建設、考古發掘、...

陝西英國合辦文化遺產圓桌會議

中國文化傳媒網訊 (駐陝西記者任學武)由陝西省文物局與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共同主辦的陝西英國文化遺產高層圓桌會議日前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辦,來自陝西文博界和英國文化遺產領域的30餘名專家圍繞人類...

科技保護,為秦俑「定妝」

秦俑修復保護現場。資料圖片今年5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啟動了兵馬俑二號坑的第二次發掘,兵馬俑中最為神秘獨特的「綠臉俑」,就出土於二號坑。出土10餘年來,彩繪「綠臉俑」始終沒有「卸妝」,這有賴於科技...

中法文化遺產保護與增值論壇在西安舉行

9月18日,「中法文化遺產保護與增值論壇」在世界文化遺產地大明宮丹鳳門遺址博物館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辦,西安市人民政府、中法文化藝術研究中...

中意文保人員再次合作保護唐墓壁畫

新華社西安10月23日專電(記者馮國)在十餘年前幫助建立了中國唯一一個唐墓壁畫珍品館之後,義大利文物保護人員再次「衷情」陝西省豐富的唐墓壁畫資源。日前義大利文物保護與修復高等研究院和陝西歷史博物...

秦始皇和兵馬俑展覽將在英國展出

由陝西省文物局與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秦始皇和兵馬俑》展覽將於2月8日舉辦展覽開幕式,2月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計劃於10月28日閉幕。此次展覽的參展展品共125件(組),其中12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