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池縣李良子宋代窖藏出土始末(下)徐向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華池縣李良子出土的宋金時期的珍貴文物,以量大、質優、研究價值高著稱。
這些文物不但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更為人們研究當時的經濟、文化和瓷器行業的發展情況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在多次的文物聯展中深受觀眾好評,更被文物、文史專家稱之為文物之精品,瓷中之精華。
特別在文物出土11年後的1983年,《文物》雜誌將這一文物界的大事公之於世之後,在當時的文物界引起軒然大波。
吸引了國內各級文物部門、文物專家和歷史學家的眼球。
他們們紛紛前來調查、研究,部分文物先後被省、市(當時,慶陽市行政區劃為地區)博物館選調珍藏。
目前。
這批文物全部被三級博物館向世人開放,文物愛好者隨時可以去觀瞻,一睹這些晶瑩剔透,精美如玉的文物的芳容。
一
李良子石溝窨子山出土的以宋瓷為主的這批珍貴文物,為什麼能窖藏於窮山僻鄉中呢?這是一個被人們不可思議的歷史之謎。
埋藏這批文物的時代背景也是史學家研究和考察的一個重點。
李良子窖藏古瓷大部分是宋瓷。
從歷史來講,宋代是我國瓷業史上可謂登峰造極的時期。
西北耀州窯的產品有「巧如範金,精比琢玉」的讚詞。
耀州窯在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唐宋時屬耀州治,故名耀州窯。
北宋是耀州窯的鼎盛時期,據史料記載,耀州窯時為朝廷燒造「貢瓷」。
成為我國「六大窯系」中最大的一個窯系,其產品則成為北方青瓷的代表。
其種類繁多,有飲食具、寢具、照明用具、妝具、供器等無所不備。
品種以青瓷為主,兼有醬釉、黑釉、窯變黑釉及白瓷。
青瓷胎質細膩,色灰白,釉色以艾青為上,青中閃黃者居多;彩釉瓷胎色灰白,釉質光亮度強;黑釉瓷胎色灰,釉色漆黑光亮;窯變黑釉的胎色土白,黑釉上有油滴狀與兔毫狀結晶斑紋。
耀州窯宋代晚期以青瓷為主,胎薄質堅,釉面光潔勻靜,色澤青幽,呈半透明狀,十分淡雅。
裝飾有刻花、印花,結構嚴謹豐滿,線條自由流暢。
紋飾多滿布器內外,產品以生活日用品為大宗,有刻花、印花牡丹、菊花、蓮花、魚、鴨、龍鳳等,風格粗放健美,生動自然。
器形有碗、盤、帶、盞、盞托、瓶、罐、壺、盒、爐、香薰、缽、盆、燈、注、注碗、枕等。
有荷葉式、花瓣式、瓜棱式、六方式等,在宋代同期瓷窯中以品類之多居上。
這些特點,在李良子出土的這些瓷器均在這些特點之列。
宋代時期,地處華池的懷安防禦體系以懷安為主的古城既是鎮蕃邊鎮,邊防軍鎮的戰略要地,也是邊貿高地。
特別在北宋後期時期,為了固邊需要,朝廷實行邊貿政策,促進經濟發展。
在這裡,由於交通的開發,人口的增加,區域經濟的發展,貿易迅速繁榮。
加之耀州瓷器行業發展到宋代成為青瓷燒造的鼎盛期,窯場規模空前擴大,青瓷燒造步入高潮,產品數量、類別、品種大量增加,高檔的精品青瓷大量出現,獲得「宋代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譽而遠銷四海。
這裡自然也成為瓷器市場從交易場所,為瓷器愛好者和收藏著提供了便利。
窨子山窯藏的地理位置,在窨子山藏窖距石溝口一公里,北距李良子兩公里,距五蛟城十公里,南距業樂(今悅樂上堡子)城十六公里,西距毛溝門三皇廟彌陀院一點五公里,石溝深兩公里,有小溪由溝掌向西流出溝口入元城河。
特別是距離當時邊貿繁榮的淮安(懷安)城僅僅二十五公里。
窨子山在石溝中部北側山東溝咀有一宋金古堡,山南咀溝畔懸崖上有土窨子三、五個,藏窖位於窨子西側拐溝陽坡,堡、窨甚為險要,為古代民眾躲藏兵匪的好去處。
溝內古代林木蔥鬱,荊棘遍布。
直至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這裡仍然林草繁茂,到六十年代開始遭受人為破壞。
據史學家分析,這座堡子主人很可能就是這批文物的藏主。
根據文物的數量和文物的斷代,埋藏時間大約在宋金對峙或者晚金時期。
在那個戰亂不斷的年代,金人南要抵禦南宋北伐,北要防禦西夏、蒙古入侵。
而李良子地處邊防地帶,經常遭受戰爭的侵擾和蹂躪,就連這密林深處的人們也難以避免。
主人為了防禦和安全,不惜代價,修建了這座防禦古堡。
但能做到這些的只能是當時的名門財東,而且是一個龐大的家族。
另外,由地理位置和藏入文物看,藏主也可能為懂收藏的大商客,或者為中高級官宦人物家庭成員,或者為寺、廟隱居的名人、道士或僧侶遙。
但這些人中無論哪種人都有珍藏古瓷和錢幣的愛好,其不僅是愛好者,也是收藏家!
據這批文物的發現者徐生芳描述,當他慢慢刨開土層,大鐵鍋全部暴露之後,他用力抬起這口100餘斤重的器物時,所有精美的瓷器十分整齊的一層層堆磊在鐵鍋下面。
面對蒙古人越來越近的馬蹄聲,李良子瓷器的主人打好行囊,準備離開他們生息的家園,親手埋藏好不能帶走的這些精美器具,以期待有一天,再回到這塊生他養他的故土。
然而,世事難料。
他們不知道的是,戰火蔓延,蒙古人突破金人邊防,一路破關奪城,長驅南下,使藏主再也沒有回來,再也沒能打開這份對故土的無限眷戀和不盡的思念,再也無緣與這批自己喜愛的器具重逢。
我們從文物的擺放和埋藏形制不難分析出,主人在埋藏這批文物的時候處驚不慌,就連鐵杵子都一同埋在了下邊。
二
在李良子出土的宋金瓷器中,三個玉壺春瓶和剔花梅瓶最吸引人們的眼球。
關於玉壺春瓶這一名稱的來歷,有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相傳在宋代熙寧年間,大學士蘇東坡特地去尋訪他的一位禪友佛印和尚,得知佛印雲遊未歸,就信步閒逛到一個制瓷的作坊。
他見一位老人坐在車軲轆上拉坯,覺得非常奇異,便對老人說:「久聞瓷器貫通文化,詩詞歌賦皆能以繪畫而描述,但不知這瓷器造型能否表達?」說完就吟詠了唐代王昌齡的一首詩:「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老人聽了以後,略作思忖,就撥動車輪,須臾間塑出了一個撇口、細頸、斂足的器型來,老人說:「此器如心倒置,謂之『心到』了,撇口寓示『敞心扉』,拙器抒志示節,客官以為如何?」東坡見了,感慨地說:「冰壺者,表里澄澈,光明磊落。
當也是『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吶。
」蘇東坡興情所至,當即賦詩一首,其中有「玉壺先春,冰心可鑑」兩句尤為膾炙人口。
後來佛印和尚聞訊趕來,也欣然寫下了「清如玉壺冰,貞見玉壺春」的詩句。
查遍蘇東坡的所有文集,都沒能找到有關玉壺春的詩句。
可見,這只是文人附會的一個故事而已。
但玉壺春瓶的確以其曼妙的造型而深得文人的喜愛。
玉壺春瓶與梅瓶、賞瓶並稱為「瓶中三寶」,是器物美學發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
三種瓶型相比,玉壺春造型最為經典。
清新挺俊的身姿、曼妙的曲線更顯女性陰柔的豐滿與纖細,所以不少收藏家也習慣稱其為「女性瓶」。
在李良子出土的這三件玉壺春瓶分別是青釉刻花纏枝卷葉牡丹紋玉壺春瓶、青釉玉壺春瓶、月白釉玉壺春瓶,目前分藏於省、市、縣三級博物館。
這三件文物被稱之為瓷器中的精品,珍藏於華池縣博物館的玉壺春瓶瓶高30厘米,口徑4.5厘米,腹圍41厘米,底徑8厘米,重950克。
敞口,細頸,頸部以下逐漸擴大呈橢圓形腹,圓足略外撇,青白釉。
釉面潤澤光亮,胎質細膩,造型美觀,完好無損。
被國家文物局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珍藏於省博物館的青釉刻花牡丹紋玉壺春瓶,瓶高27厘米,口徑5.2厘米,底徑7.5厘米。
撇口、細頸、垂腹、圈足。
胎薄質堅,釉面光潔勻靜,色澤青幽,呈半透明狀,十分淡雅。
裝飾有刻花,結構嚴謹豐滿,線條自由流暢。
風格粗放健美,生動自然,是宋代耀州窯瓷器中的精品。
在這些文物出土之後,發現者徐生芳和表兄馬興成弟兄倆拿回家的當晚,馬興成就將月白釉玉壺春瓶帶回自己的家裡存放了一年時間。
筆者作為發現者的兒子,在縣文化館收回之前,也曾三次謀面,但由於年幼,只聽大人說這是「花瓶」。
一次,筆者跟著父親去馬興成家裡跟事吃酒席,看到這個玉壺春瓶被主人擺放在四平柜上面。
窯內人來人往,沒有一個人注意到它。
我問父親,這就是咱們家裡挖出來的那個花瓶吧。
父親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在場的人聽了我的話之後,一呼啦圍了上來,拿起瓶子傳遞著,觀看著。
紛紛誇讚瓶子的精煤和漂亮,卻沒有一個人懂得這件文物的珍貴和市場價格的昂貴。
所幸的是這件價值連城的瓷器最終完好無損的回到了縣文化館。
最有意思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一位縣上領導觀看時問文物管理人員市場價格後直咂舌:那還愁發不出工資,把這拿出去賣了抵咱們一年的財政收入。
儘管這是笑話,但足見其價值所在。
宋代一級文物,白釉招財福祿瓷碗以其小巧玲瓏,輕盈剔透,胎質細膩,造型大方美觀而深受文物專家喜愛。
整個碗形口徑11厘米,高4厘米,底徑3.5厘米。
重77克。
敞口,弧腹足,足底削平,圈足內露胎,胎質灰白,碗內壁中間印有寬18厘米的水波紋一圈,波紋中等距離間隔印「招財福祿」四字,碗底有1圈寬1厘米刮釉露胎,中心印一滾松形圓圈。
整個器物施白釉,無脫釉或流釉痕跡,器型完整。
據文物專家倪樹隆介紹,「招財」為招財進寶,富貴有錢之意,「福祿」,為富貴和高官厚祿之意,表達了當時人們的美好願望。
從燒制技術上來說,像這種技藝代表了耀州窯在宋金時期當地的高端瓷的地位。
這件文物被徐生芳夫妻發現出土後在家裡存放期間,深受大字不識一個的妻子張秀珍的珍愛。
她把這件器物用衣服包裹起來,有用針線密密扎扎地縫好,藏在窯內一個拐窯的煙囪內,來人要觀看這批文物時從不提及。
當縣上回收時才小心翼翼地拿出來,拆掉細密的針線,七層八層地解開,戀戀不捨地交給了回收人員。
現在提起這批文物,張秀珍首先提到的就是這件小瓷碗。
三
華池縣李良子出土的窖藏瓷器紋飾之豐富華美,器形之精緻多樣當時在全省罕見。
據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出版的《文物》雜誌介紹,這批文物無論從數量、考古價值,還是從器形、燒制技術,還足紋飾創意方面來說,實為少見。
器形的多樣,富有創意性和高端化,青釉纏枝印花子母盒最為代表性。
整體扁圓形,小圈足。
盒蓋口沿下折稍敞,蓋面邊部刻弦紋一道,稍內弦紋二道成規整的圓圈,圓圈內印纏枝菊花兩朵,兩葉相間。
盒子母口,內底砌三個仰口小杯,小杯之間各有一條突起的瓷條相隔。
整體釉色一致,釉面平整均勻,光亮溫潤,青中閃黃。
造型優美,製作規整,端莊大方,簡潔秀美,精巧而有氣魄。
線條精美而規整,花瓣立體感強,在轉折變化中,又如同一扇風車在風中不停地旋轉,賦予了運動的旋律感。
整個紋飾布局嚴謹,層次分明,繁密有致,生動流暢,堪為瓷中精華。
據文物專家倪樹隆介紹,關於用途,應該可以用的地方很多,很可能是用來裝藥材或者是富貴人家婦女用於盛放化妝的胭脂水粉之類,也可能有其他方面的用途。
它不但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物質需求,也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是藝術與創造的統一,融實用與美觀為一體,又是獨具一格的民間藝術奇葩,此盒充分反映了北宋耀州窯的燒制技藝的高超,實為北宋耀州窯的瓷器佳作。
從紋飾方面考察,李良子出土的宋金耀州瓷器圖案美輪美奐。
青釉刻花纏枝卷葉牡丹紋玉壺春瓶、黑油剔花梅瓶,匠師運用熟練的技巧雕刻枝莖、葉脈、花瓣的紋理,刻花刀法清晰明快,線條流暢細膩,刀工成熟,刀鋒犀利,剛勁有力,一氣呵成。
從中可以看到耀州窯工匠刀工運用沉穩嫻熟的駕馭技能。
印花紋飾在這批文物中表現最多。
有象徵君子高潔,百年好合、出污泥而不染,追求平安,祈求佛祖保佑的「佛門聖花」的水波蓮花紋;有花開富貴,象徵著大富大貴、高貴大方的團花水波紋,有歌頌母親,宣傳母愛偉大,遊子思念母親的萱草紋、有嚮往光明,象徵著健康、快樂、活力,追求積極的人生的葵花紋、菊花紋等等。
倪樹隆介紹說,這些諸多美觀精湛的紋飾樣式有的採用墨彩書寫和平塗,有的採用線條勾勒,有的採用工具剔劃,有的採用印模,但無論方式有何改變,都可以通過其表達瓷器的個性,做到簡練、瀟洒。
尤其是畫風生機勃勃,神采奕奕,有效表達出民間工藝的與眾不同。
這一裝飾方法的開拓也為元明清瓷器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些特點後來被遼、西夏、金所大量繼承,它們在瓷器造型和紋飾上,模仿宋瓷的作風。
西夏造型穩重,花紋簡練,有的線條粗獷、生動活潑,富有濃厚的民間生活氣息。
常見紋飾有折枝或纏枝牡丹、梅花點、水波、卷葉、卷草等,都在宋瓷紋飾基礎上發展而來。
在李良子出土宋瓷表面紋飾中多有蓮花圖案,這些圖案多為佛和美好事物的象徵。
於此可見,唐、宋、金時期,中外文化交流已甚為頻繁,我國對外來文化已經廣收博採。
而這批宋、金瓷器中出現的很高級的觀賞、化妝、飲餐器皿,這些精美的奢侈品也是當地人民窮富兩極化的一種絕妙真實寫照,從一個側面也充分證明了華池古代並非是貧窮落後的窮鄉僻壤和荒寂的不毛之地。
李良子出土的文物所反映的社會風貌。
倪樹隆介紹,這些文物反映出在宋、金時期華池李良子族民已有愛護、收藏文物的意識和愛好,充分說明李良子具有燦爛的古代文明。
而且宋代當地民眾已有佩戴吉祥、避邪、生肖等花錢的習俗。
古幣與民俗文化源遠流長,這種習俗雖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但重要的是體現了李良子民眾熱愛生活,在那個戰亂時期祈求和平,渴望吉祥、和諧幸福的美好願望。
這種歷史文化現象如今當地民間廣為存在。
招財福祿瓷碗(二級)
珍藏於市博物館的李良子出土的部分耀州窖藏瓷器
珍藏於市博物館的國家一級文物月白釉玉壺春瓶
珍藏於市博物館的李良子出土的耀州青釉缽形碗
白釉荷葉形碟(二級)
白釉「福祿招財」瓷碗(二級)
青釉團花水波紋瓷碟(三級)
帶蓋青釉瓷杯(三級)
黑釉剔花梅瓶(二級)
刻花青瓷碗(三級)
葵口青瓷碟(三級)
青釉瓷杯(二級)
青釉波浪水花紋青瓷碟(二級)
青釉荷葉形瓷蓋(三級)
青釉刻花纏枝卷葉牡丹紋玉壺春瓶(一級)
青釉水波花卉紋瓷碟(三級)
青釉水波蓮花紋瓷碟(三級)
青釉碗(二級)
耀州印花子母盒(一級)
青釉萱草紋三足瓷爐(三級)
月白釉玉壺春瓶(一級)
華池縣李良子宋代耀州瓷器出土始末(上)徐向釗
四十五年前的1972年秋季,在華池縣原五蛟公社李良子大隊李良子生產隊的窨子山,出土了一大批價值連城的窖藏宋代耀州瓷器和古幣等珍貴文物,一時在民間引起軒然大波。這批文物出土之後,演繹了許多鮮為人...
宋瓷大美:醇雅!拙雅!清雅!
好古之人最大的樂趣就是忙裡偷閒………好古之人雖身處鬧市,休閒養心之事亦可為之。雅室內一柱沉檀,居屋一盞清茗,一段古曲,一冊好書;啜一口清茗,聽南曲妙音,賞宋瓷拙器,愜意至心,清寧詳和………
遂寧博物館100件宋元古瓷亮相園博館 多重展示技術讓文物活起來
今天上午,「湛碧平湖 千峰翠色——四川遂寧金魚村南宋窖藏瓷器精品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四號臨展廳展出,展期將持續至9月9日。據悉,本次展覽展出來自遂寧市博物館館藏100件宋瓷,其中包含一級文物19...
宋代瓷器的三大之美,你了解幾美?
中國的陶瓷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而中國人的審美追求是一種意境的表達。宋瓷則將這種自然風韻之美發揮到了極致。宋瓷之美,美在收斂、溫厚、含蓄,強調內心的感受。1、釉色之美
環縣窖藏出土的宋耀州窯青瓷
本文介紹的環縣出土耀州窯青瓷有一定時代的跨度,涵蓋五代末宋代初期直到金代。究竟窖藏原因,當是宋與西夏交戰或蒙古滅金的戰亂中,器主外出逃難是將其擁有的耀州窯青瓷埋藏。這些青瓷反映了耀州窯產品在當地...
一個腐朽的王朝,卻成就了中國頂級的瓷器藝術
一說起陶瓷,不少人腦海里浮現出來的就是青花瓷。然而,在很多收藏家眼裡,宋瓷才是代表了瓷器藝術的最高境界。我曾經在一個酷熱的午後,慕名來到杭州西湖邊的南宋官窯博物館。這裡的冷清跟天氣的暴熱形成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