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考古之果轉化為發展之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摘要

日前,參加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的專家學者參觀了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

大河村遺址位於鄭州市的東北部,是一處包含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夏商時期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面積40萬平方米。

1972年—1987年遺址曾先後發掘21次,出土大量房基、窖穴和墓葬,出土各類珍貴文物3500多件。

發掘表明,先民們曾經在此延續居住長達3300多年。

記者史長來攝

鄭州東趙遺址內發現「城套城」。

本報資料圖片

近日,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鄭州舉辦。

這次大會是中國考古學誕生以來第一次國際化、開放式的大會,也是一次較大規模的高端學術大會。

如此重要的大會選在鄭州舉辦,有著異乎尋常的意義,既考量了鄭州的歷史,又權衡了鄭州的考古成績。

這次考古界的盛會,將世人的目光聚焦在鄭州。

從上個世紀開始,鄭州地區的考古大發現接二連三,震撼世人,有4項成果入選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13項成果獲全國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數量之多位列全國各地之最。

鄭州這片土地,承載著中國文明源頭的太多信息。

坐擁文化遺產「寶地」,近年來,鄭州市積極探索,推動文化遺產的有效利用,打造城市名片,融入人民生活,不斷激活文物資源在服務社會、促進發展中的深厚潛力。

古都鄭州,正愈來愈顯現出迷人魅力。

來自這片土地的驕傲

在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鄭州東趙遺址考古發掘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一等獎。

迄今為止,該遺址已有龍山文化晚期、新砦期、二里頭時期、早商二里崗期、兩周時期等重大發現。

在2000多年的長時期內,文化序列發展非常連續且完整,這對中原地區夏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體系的完備建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

「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形成和發展,離不開鄭州。

」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如是說。

老奶奶廟遺址舊石器遺存,為探討東亞人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新證據;李家溝遺址填補了舊石器時期與新石器時期之間的空白;裴李崗、大河村等新石器遺址,見證了距今8000年—5000年間鄭州地區的發達和繁榮;登封陽城、鄭州商城、鄭韓故城等早期都城,奠定了鄭州「中國八大古都」的地位……

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丁世顯介紹:「鄭州地區一系列考古發現,解決了中國歷史上的眾多疑問和重大課題,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文明起源和嵩山文明研究,奠定了鄭州的歷史文化核心地位。

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中,鄭州地區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均起到了重大作用,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

「這些重大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使得鄭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得以充分地展示和傳播,鄭州的歷史文化核心地位舉世公認,城市知名度得以極大提升,有力地促進了對外宣傳、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發展,成了一張名副其實的城市名片。

」鄭州市文物局黨委書記、局長任偉說。

文物與生活相融合

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說:「我們研究的是歷史,研究的是考古,啟示的是現在。

文化的生命在於傳承創新,文物的價值在於惠及於民。

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讓文化遺產與人民生活相融合,使文化遺產惠及於民,服務社會。

上世紀90年代,為了保護鄭州商代都城內城垣遺址,鄭州市提出了建設鄭州商城遺址公園的構想。

2004年,鄭州商城遺址公園啟動建設。

通過遺址博物館建設、地面標示、碑刻標示、歷史文化散步道和城市導覽系統,完整地展現了鄭州商代都城遺址的全貌。

如今,疏林綠地映襯著巍然屹立、雄渾滄桑的古老城牆,商代都城遺址儼然成為文化氛圍濃厚、環境優美的城市新景觀。

已建成的遺址公園堅持免費開放,成為和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城市綠色開放空間,被稱為「更加親民的遺址公園」、「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新形態」。

隨後,鄭州市又將這種模式推廣至鄭韓故城、大河村遺址等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中去。

「我們積極做好文化遺產的本體保護和維修,堅持『修繕一處,開放一處』的原則,讓文化遺產保護的物質成果及時為社會服務,發揮改善生活環境、拓展活動空間、提升生活質量、增強文化品位的積極作用。

」任偉介紹說,「以鄭州商代都城遺址、鄭韓故城遺址、大河村遺址為代表的一批大遺址保護利用工作,改善了當地居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形象,真正實現了惠及民生。

打造文化遺產旅遊目的地

2010年8月1日,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遺成功,向世界證明了鄭州地區文化遺產的國際價值,有力地提升了鄭州的世界影響力和知名度。

當年登封遊客數量就比前一年增加6%,達到710萬人次。

截至目前,登封每年的遊客均有攀升,國際遊客也明顯增加。

更為重要的是,登封確立建設以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工程為主導的世界歷史文化旅遊名城的發展坐標後,促進了經濟發展模式的轉換步伐。

在《登封世界歷史文化旅遊名城概念規劃》中,登封市確立了依託「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以發展文化旅遊為主導,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資源依賴型產業的經濟發展模式。

近年來,鄭州市不斷破解大遺址保護利用難題,將豐富的大遺址資源轉換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城市文化軟實力的寶貴財富,先後編制完成60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維修方案,重點實施了壽聖寺雙塔、秦氏舊宅、超化寺下院等31項文物保護維修展示工程,成為當地旅遊業的重要支撐。

通過梳理,鄭州市將其文化遺產總結為具有「東亞現代人出現到農業起源的核心地區;華夏文明起源與形成的核心地區;中國統一王朝最早定都之地,是中國城市文明最早走向繁盛的核心地區;華夏傳統文化體系形成發展與多元文化匯聚交融的核心地區」四個核心價值。

圍繞這四個核心價值,任偉表示,今後鄭州市將重點建設「以老奶奶廟遺址為中心的人類起源與環境變遷展示園區、以西山遺址為中心的城市文明展示園區、以鄭州商城為中心的中國古都王都展示園區、以鄭韓故城為中心的城市文明展示園區、以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為中心的華夏傳統文化展示園區、以觀星台為中心的古代天文綜合展示園區」六個特色片區,從而把鄭州建設成為「根源文化」、「黃帝文化」為核心的全球華人精神家園,世界重要的早期文明保存、展示、研究中心,國家重要文化遺產旅遊目的地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示範區,有效地把文物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力,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記者徐建勛馮劉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鄭州開幕 史上規模最大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游曉鵬 王峰 文 李康 攝影5月21日上午,鄭州黃河迎賓館內,來自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美國、英國、德國、埃及、印度、韓國、日本、宏都拉斯等十多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近...

探文明之源 尋民族之魂

新華社記者 施雨岑 王思北 馮 源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燦如星河,綿延閃耀。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長河,發端於何時何處?延綿不絕的5000年傳承,經歷過怎樣的起承轉合?這些牽繫根脈的問題,曾讓一代代學...

第一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啟幕

本報訊(記者 左麗慧)記者昨日從鄭州市文物局獲悉,由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22日至24日將在鄭舉行。這是在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取得圓滿成功、並獲得巨大的社會影響後,為推動鄭州市...

火車拉來的年輕城市?考古發現鄭州是文明古都

摘要新華社鄭州5月24日電(記者桂娟 雙瑞)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日前在河南鄭州開幕。在許多人眼中,鄭州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因交通而興。而近年來的考古發掘逐漸還原了真相,鄭州是一座文明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