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玉器的品類—殮屍玉、陳設玉、實用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殮屍玉
用玉殮屍是古人用玉觀念及喪葬制度化的一種反映。
古人深信,玉是神靈之物,能祛災避邪,保佑平安。
吞食可以長壽,殮屍可保屍骨不朽。
《漢書·楊王孫傳》載「口含玉石,欲化不得」。
《後漢書·劉盆子傳》也載,赤眉挖掘西漢諸陵,「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
因此,在中國古代「事死如事生」、「重死輕生」的傳統喪俗中,殮屍玉就顯得格外突出。
目前最早的殮屍玉是出土於崧澤文化墓葬內的3件玉琀,隨後從良渚文化出土的璧琮、西周的玉覆面以及漢代的玉衣制度等現象來看,古代的喪葬用玉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日益完善並逐漸升級,至漢代把殮屍玉推向了一個頂峰。
較為完備的漢代殮屍玉主要有玉覆面、玉衣、玉琀、玉握、玉塞、玉棺等。
據專家考證,用玉殮屍的思想與人死而靈魂不滅的觀念有著密切的關係。
古人認為,靈魂是不死的、自在的精神實體,可以飛來飛去,所謂人的「生命」就是人的靈魂在人體內存在時的表現。
生命就是靈魂,人類的軀體是其靈魂一定時期的載體和寓所。
當人死之後,靈魂脫殼到了另一個世界,依然過著與生前一樣的生活。
這即意味著,軀體死之而靈魂尚在。
為了使靈魂返回,須保存屍體使之不腐。
用玉殮屍的功能,就是為了防腐,保存屍體,使靈魂返回時有所寄託。
二、陳設玉
由於玉石溫潤細膩、永久不朽的特性和古人賦予它的種種道德觀念,所以使中國人愛玉、貴玉思想與日俱增。
除了佩戴裝飾之外,貴族富豪及文人名流們為了顯示自己的高雅情操,還常在案頭擺幾件玉質藝術品,以品味觀賞,時時把玩。
如此,久而久之導致了陳設玉的大量出現。
目前陳設玉最早的實例還難以確定,因為在史前和商周時代那種原始宗教盛行的社會裡,類似日後的一些圓雕玉器或器具,在當時也很難說它就是一種專門供人觀賞的純粹的藝術品。
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性的解放,至遲在戰國或漢代,陳設玉開始出現並進入貴族階層的藝術審美領域。
從此以後,圓雕的人物、動物、瑞獸、如意、插屏、仿古彝器等陳設玉器不斷湧現。
尤其是明清時期皇家及富貴人家屋內殿堂的多寶格中,大多都有玉器的陳設。
不過陳設玉的成就最輝煌、數量最大、工藝最精之時,當屬清代乾隆年間,準確地說,應是乾隆二十五年以後。
這個時期,清軍平定了西部邊陲的叛亂,收復了新疆,密切了少數民族與內地漢滿各族人民的關係,打通了玉材運輸的渠道,使新疆和田玉能夠源源不斷地進入內地,進入宮廷。
同時又因為乾隆皇帝愛玉成癖,不但盡力大量收集古玉,而且還千方百計地製作新的陳設玉,以便把玩欣賞。
從而使陳設玉的製作,達到了歷史上的高潮。
三、實用玉
中國玉器製品,幾乎包羅萬象,無所不有。
除了裝飾玉、神靈玉、禮儀玉、殮屍玉、陳設玉外,還有很多實用性的玉器製品,如工具類的斧、刀、鏟、錛等;飲食用的盤、碗、杯、勺;文房用的洗、硯、印章等。
這些名目繁多,種類齊全,用途廣泛的玉質器具,確實為中國玉文化增添了絢麗的光彩。
它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我們中華民族一份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歷史上盜墓賊們為何不屑價值連城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也被稱之為「玉匣」或者是「玉押」。主要分為頭罩、前胸、後背等十多個部分。它高1.74厘米,寬68厘米,由4282片大小不一的玉石組成。這些玉片全部採用的是上好的新疆和田玉打磨拋光而成,...
玉器玉質之精良,琢玉工藝之精湛|龍文化玉器鑑賞
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兩漢文化的發源地。兩漢四百年間,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個彭城王,應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合稱「徐州漢代十八陵」。其實還不僅如此,東漢時期,在現在的徐州行政區域內還分封過一個下...
中國古代喪葬的玉石,一顆價值8億
玉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凡是古墓,多多少少都會出土些玉器。然而,這些玉器中有一類比較特殊,叫做喪葬玉,是古人專為屍體而製造的玉器,它們是距離屍體最近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