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盜墓賊們為何不屑價值連城的金縷玉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金縷玉衣,也被稱之為「玉匣」或者是「玉押」。

主要分為頭罩、前胸、後背等十多個部分。

它高1.74厘米,寬68厘米,由4282片大小不一的玉石組成。

這些玉片全部採用的是上好的新疆和田玉打磨拋光而成,且表面異常光亮溫潤。

玉片的形狀各異,面積從1至9平方厘米不等,其厚度約有1毫米左右。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樣一套價值不菲的玉器珍品,為何當年的盜墓者沒有將其盜走呢?原來,金縷玉衣是為漢代高級貴族死後所特製的喪葬殮服。

用玉喪葬,主要是為可使屍骨不朽。

而這個傳統由來已久,早在西周時期,就出現了喪葬玉。

即在死者的蒙臉布上綴些象徵眼、鼻、口、耳的玉石,以代替五官,保持死者的精氣。

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在死者的衣服上加裝一些玉片進行裝飾的「玉衣」。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在陰陽五行、玄學思潮的影響下,到了漢代成為使用喪葬玉的頂峰時期,聖訓使用玉衣殮葬。

根據《後漢書·禮儀志》中的記載:皇帝玉衣用金縷,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用銀縷,大貴人、長公主用銅縷。

雖然,墓主人的身份至今仍沒確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規格應該是在諸侯王一級,可實際上出土的卻並非是諸侯王所配用的銀縷玉衣。

由此可見,在西漢時期這種喪服制度並沒有得到嚴格的貫徹執行,同時也反映出這位墓主人的地位之高,權勢之大。

在當時的社會,盜墓者的目標一般是像楚王墓這樣藏有大量金銀珠寶的王侯級大墓。

而對於墓葬中的陪葬品,他們通常是以金、銀、銅器為主要目標。

玉器在當時作為皇家的專有象徵,是不可以在民間隨意流通的,而且被偷盜後也很容易被查出。

所以,盜墓者很少會將玉器作為盜取的首選。

另外,金縷玉衣雖然價值不菲,但是畢竟是死人穿過的衣物。

對於一件喪衣,當時的人還是比較忌諱的。

所以,早年的盜墓者只是將玉衣上的金線抽走,而將玉片隨意扔在了塞石之上。

這也是出土後的金縷玉衣為何只有散落的玉片,卻沒有金線的原因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盜墓賊們為何不屑價值連城的金縷玉衣?

這樣一套價值不菲的玉器珍品,為何當年的盜墓者沒有將其盜走呢?原來,金縷玉衣是為漢代高級貴族死後所特製的喪葬殮服。用玉喪葬,主要是為可使屍骨不朽。而這個傳統由來已久,早在西周時期,就出現了喪葬玉。...

盜墓賊為何不稀罕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為漢代高級貴族死後所特製的喪葬殮服。用玉喪葬,主要是為了使屍骨不朽。而這個傳統由來已久,早在西周時期,就出現了喪葬玉。即在死者的蒙臉布上綴些象徵眼、鼻、口、耳的玉石,以代替五官,保持...

揭開神奇的玉覆面

玉質喪葬面具,又叫「玉覆面」,有綴玉面罩和整玉面具兩種,流行於中國西周至漢代和古代瑪雅。根據《儀禮·士喪禮》的記載,在先秦的喪葬儀式中,要用絲織品製成的「冥目」(也稱為「覆面」)和「掩」(也叫「...

趣說玉衣:漢代斂葬風俗管窺之二

之前與大家分享過,在漢代的喪葬習俗中,存在著運用大量精美玉器隨葬的現象,亦被稱為玉斂葬。君子生前佩玉,死後葬玉,是當時的一大特點。在高級墓葬中,具有一整套以玉衣為核心的等級森嚴的葬玉體系。玉衣是...

玉衣:王侯將相的千年永生夢

玉衣是供皇帝和貴族死後穿的葬服,又稱「玉匣」或「玉柙」,是用許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並以金絲,銀絲或銅絲相連而製成的,分別稱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和銅縷玉衣。

中國古代喪葬的玉石,一顆價值8億

玉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凡是古墓,多多少少都會出土些玉器。然而,這些玉器中有一類比較特殊,叫做喪葬玉,是古人專為屍體而製造的玉器,它們是距離屍體最近的寶藏。」

漢代玉衣殮服等級森嚴 僅皇帝能使用金縷玉衣

古人崇信「金玉在九竅,則死者為之不朽」,發明了許多專門用於殮葬死者以求不朽的「葬玉」,而歷代「葬玉」中,最奢華鋪張和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漢代的玉衣。 考古資料顯示,玉衣起源甚古。西周時期的「玉覆...

古代金縷玉衣,是真的嗎?

希望長生不老、靈魂不滅是古代皇帝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尋找長生不老藥、喝甘露、煉丹丸等等,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長生,這種求生的慾望寄托在死後的裹屍衣上,這就出現了漢代特有的玉衣。金縷玉衣什麼樣?它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