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絲路上的陝西元素:情迷古高昌 盆地積澱千年中原西域融合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越過《西遊記》中提及的火焰山,2016尋找絲路上的陝西元素主題採訪團來到了位於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吐魯番市東南四十公里的阿斯塔那古墓群,追尋絲路先輩的腳步。

這裡距高昌故國6公里,是古代高昌城鄉官民的公共墓地,大約形成於公元3-8世紀,距今有1700多年,墓室出土的文物和壁畫多受到唐代中原文化影響,這對新疆地區歷史和古絲路沿線文化融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漢代「鑿空」連接東西 中原文化進入先民生活細節

在阿斯塔納古墓一座夫妻合葬墓墓室的牆壁上,刻畫著彩色精美的蘭花艾草和孔雀、鴛鴦等圖案,這裡的工作人員塔伊爾老人告訴記者,這個家庭原應是唐代來自中原且是南方地區,在這裡去世後,希望能有家鄉的景象陪伴著自己,才將墓室內如此設置。

據了解,建國以來,考古工作者在這裡先後進行了多次發掘,出土了數萬件文物,包括絲綢織品、壁畫、陶器、木器、錢幣、各種墓俑、墓表、墓誌等,尤為珍貴的是這裡還出土了2700多件各種古代文書。

事實上,自從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完成「鑿空」,為聯合西域各國抗擊匈奴,中原人民和西域人民的交往便日益密切,來這裡征戰、貿易、定居的中原人不絕如縷。

而出土的維吾爾族人墓穴中伏羲女媧的造型圖案,也體現了中原文化對西域人民的薰陶。

大唐高昌共話手足之情 殘本發掘地再現玄奘當年風采

時光荏苒,到了唐代,在吐魯番地區建立的高昌故國,並不是長安高僧玄奘取經的必經之路。

記者查閱資料,根據武漢大學陳國燦教授的研究,玄奘本意向北取道可汗浮屠(今吉木薩爾縣的北庭故城),無奈高昌國王的盛情難辭,於是折向南行。

當年玄奘到達高昌城後,受到高昌國王麴文泰的熱情款待。

麴文泰將玄奘奉為上賓,安置在「重閣寶帳」中,對他充滿敬仰之情。

在再三挽留玄奘未果後,麴文泰與玄奘結拜為兄弟,並提出唯一願望:取經回來務必再經過高昌。

然而好景不長,當玄奘返回時,高唱國滅麴文泰去世,悲傷的玄奘將寫本《大唐西域記》贈予其當時居住在洛陽的後人麴智湛,並被他帶回了高昌故國一代,因而成為寫本在吐峪溝石窟發現的最大可能。

在吐魯番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在高昌故國微縮景觀前告訴記者,故城中最大的殿堂相傳極有可能是玄奘當年講經,麴文泰親自手持香爐在前引導的地方,而千年之後的人們也只能依靠想像去再現當年長安高僧與西域國王西窗剪燭的情景了。

記者手記: 尋找絲路陝西元素第八天,在吐魯番博物館,記者驚喜地看到陝西漢陽陵出土文物精華展在這裡臨時展出。

正如展覽結語所說的,絲路的開通是中國和世界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特別是「文景之治」是絲路開通和繁榮的基礎。

跨越2000多公里,穿越2000年的這次展覽,再現了漢景帝時期,在絲路開通前夜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面貌。

如今的吐魯番物產豐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延續著昔日絲路的繁茂。

乾燥的沙漠擋不住經濟飛速的發展,溝壑縱橫的戈壁上往來東西的車輛如織,還會有更多玄奘和文泰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掘、書寫。

(記者 林琳 李軻暄)

相關連結: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6/0126/c22219-28084529.html 大唐西域記》最早寫本殘卷新解 "唐僧"和王室關係密切-----《光明日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神秘的西域古國錢幣「高昌吉利」錢

提起火焰山,人們馬上會聯想到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描寫唐僧師徒經歷千辛萬苦翻越火焰山的故事。這座充滿傳奇色彩的山峰就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在火焰山腳下曾出現過一個輝煌的西域古國——高昌國,本...

古火洲,從遠古傳來啟示

在吐魯番博物館的入口處,以燈帶標識的絲綢之路,像三條迷人的曲線穿過新疆廣袤的土地。在古時,這裡被稱作「西域」。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高昌地區的佛教中心。西域是古代中國的主要出行之路,因為那裡可以通向...

《大唐西域記》最早寫本殘卷新解

——「唐僧」玄奘和高昌王室關係密切「近期,我們在組織力量對吐峪溝出土的眾多文物文書進行整理時,發現了它。」吐魯番地區文物局局長王霄飛所看重的,就是最早的《大唐西域記》寫本殘卷。寫本是指成書時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