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館:述說瑰麗的古蜀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金面罩青銅人頭像

青銅神樹

青銅大立人像

青銅鳥身人首像 范 立攝

玉璋

嘉木蔥蘢,島影湖光,在四川德陽廣漢市鴨子河南岸的「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東北角,坐落著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迄今發現的範圍最大、等級最高、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1997年建成開放的三星堆博物館則是一座現代化專題性的遺址博物館。

三星堆博物館現設兩大展館,第一展館(綜合館)主題為「燦爛的古蜀文明」,重在展示古蜀社會物質生活;第二展館(青銅專館)主題為「青銅鑄就的人間神國」,旨在揭示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

展館建築外形追求與地貌、史跡及文物造型藝術相結合的神韻,一展館為半弧形斜坡生態式建築,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文精神,二展館為三部一體的變形螺旋式建築,其整體具有「堆列三星」與「人類歷史演進歷程」的雙重象徵。

三星堆文明作為長江上游地區古代文明的傑出代表,印證了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和「世界第九大奇蹟」。

三星堆博物館集中展示了古蜀王都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7月,記者再次走進三星堆博物館,心中依然充滿神秘和敬畏。

燦爛的古蜀文明

走進綜合館(一展館),由六大單元構成的800多米長的展館線上,陳列著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銅器等上千件文物,全面反映了古蜀國農業、商貿、手工藝水平,生動再現了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末周初燦爛輝煌的古蜀文明。

在「物華天府——三星堆農業與商貿」單元,一塊典雅的玉璋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它線條流暢,色澤光亮,長92厘米,是目前我國商代考古中發現的形體最大的玉牙璋。

據博物館講解員介紹,它的製作難度極大,厚度僅6毫米,刃口部分雖薄卻犀利如新,下端柄部兩側有加工精細的多齒形扉棱及鏤空花紋。

其製作工藝之精巧,令人嘆為觀止,堪稱三星堆玉石器中的一件國寶。

除了玉石飾件,展廳陳列的眾多酒器及各類家養動物造型器物等,說明當時的農業已有相當水平,家畜飼養也具備一定規模。

海貝、銅貝、漆器、青銅人像的服飾等物品,反映出當時商貿之盛況。

此外,還有各種小巧精緻、頗具神韻的人物與動植物造型陶器,展示了成熟高超的制陶工藝,體現了古蜀人的生活情趣與審美風尚。

館內展示的金器和青銅器,是三星堆冶金工藝的代表。

三星堆古蜀國冶金術在商代中後期已達至高度成熟,其合金配置水平和金屬冶煉技術堪與同時期的商王朝相媲美。

三星堆青銅器工藝繁複,造型精美,達到了當時范鑄工藝的最高水平,其風格汲取商文化元素而又表現出強烈的地方民族個性。

三星堆金器以捶拓、模壓、粘貼、雕刻、鏤空為主要技法,不僅種類豐富,量多體大,且製作精巧,應是作為權力象徵而用於隆儀或祭典的重器。

其中,金杖、金面罩等文化形式較為接近西亞近東文明,據此推測,商代中國西南地區與南亞、中亞和西亞地區之間已存在文化交流。

在三星堆出土的黃金製品中,形體最大、最富特色和代表性的是一號坑出土的金杖。

金杖全長1.42米,直徑2.3厘米,是用重約500克的金皮包卷在木杖上製成,出土時,金皮內還有碳化的木渣。

這件金杖是我國夏、商、周三代考古中目前發現最大的一件黃金製品。

在金杖的一端,有一段長46厘米的圖案,通過放大的線描圖可以看出:下方圖案為兩個頭戴五齒高冠、耳戴三角形耳墜的人頭像,笑容可掬;另外兩組圖案為兩頭相向的鳥和兩背相對的魚,在鳥的頸部和魚的頭部疊壓著一支箭。

有學者推測,這段圖案可能表現的是以魚和鳥為祖神崇拜的兩個部族結盟,建立了三星堆古蜀國,漁獵曾作為當時的經濟生活手段。

也有學者認為那是「穗形物」,反映出當時較為發達的水稻種植。

綜合館的壓軸展品是大型青銅通天神樹。

它造型奇異、風格瑰偉,體現了高超的冶鑄技術和藝術水平。

博物館講解員風趣地說:「這是三星堆先民創造出的古代航天工程,因為它是通天地的。

青銅神樹由底座、樹和龍三部分組成,通高3.96米,是我國迄今所見的青銅文物中形體最大的。

銅樹底座呈穹窿形,其下為圓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邊三角狀鏤空虛塊面構成,三面間以內擫(yè)勢的三足相連屬,構擬出三山相連的「神山」意象,座上鑄飾象徵太陽的「☉」紋與雲氣紋。

講解員介紹,關於這株銅樹的內涵,目前學術界存在不同看法。

有專家認為,它與《山海經》中記載的「建木」相關,銅樹是古蜀人溝通人神、上下天地的天梯,反映了古蜀人交通於天人之際的特殊宗教權力被古蜀國神權政治集團所獨占的情況。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銅神樹為古蜀人的宇宙樹,反映了他們的世界觀。

還有人認為,青銅神樹起源於古人對日暈現象的認識,代表東西兩極的扶桑與若木。

神秘的青銅王國

行至青銅館,三星堆管委會主任、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對記者說:「三星堆的青銅器堪稱一部雄奇壯闊的心靈史詩,將古蜀人的精神生活抒寫得淋漓酣暢,為探索人類早期政治組織、社會形態演化提供了很好的樣本。

青銅館的第一個展廳即面具廳,透出一種獨特的神秘氛圍。

講解員介紹說,以縱目面具為代表的青銅面具群,是三星堆最有特色、最具精神文化內涵的文物類型之一。

三星堆遺址共出土青銅人面具20餘件,這些面具均與人臉「三庭五眼」的標準比例不合,五官的誇張正是為了拉大與現實的距離而凸顯其神性。

眼前這具商代青銅戴冠縱目面具,造型十分奇特。

面具雙眼眼球呈柱狀外凸,向前伸出約10厘米,雙耳向兩側展開,夔(kuí)龍形額飾高出79厘米,面具橫斷面呈「U」字形。

據說,該面具出土時尚見眼眉描黛色,口唇塗硃砂。

有專家認為,面具的眼睛大致符合史書中有關蜀人始祖蠶叢「縱目」的記載,由此判斷它與神話中「人首龍(蛇)身」「直目正乘」的天神燭龍有關。

三星堆出土的一批青銅人物造像可謂絕世精品,它們既是神靈的象徵,又是人間統治集團的代表。

商代青銅大立人是三星堆文物中又一件舉世矚目的重器。

它通高260.8厘米,分人像和底座兩部分,人像高180厘米,頭戴高冠,身穿窄袖衣,腳戴足鐲,雙手環握中空,環抱胸前,形象典重莊嚴。

它似乎表現的是一個具有通天異稟、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

在三星堆眾多的青銅雕像中,不論從服飾、形象還是體量等方面看,這尊大立人像都堪稱它們的領袖人物。

朱家可說,關於這尊大立人雕像的身份,學界有幾種不同意見。

「我們傾向於認為他是三星堆古蜀國集神、巫、王三者身份於一體的領袖人物,是神權與王權最高權力之象徵。

青銅館還展示了青銅太陽輪、青銅鳥腳人像、青銅神壇等奇妙詭譎的青銅製品。

透過這些文物,可以窺見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領略古代造型藝術的動人魅力。

「活起來」的建館之路

三星堆遺址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其歷史、文化、科學價值可與同時期北緯30度上的古希臘、古埃及、古巴比倫等世界古文明媲美。

作為遺址文化的主要載體,三星堆博物館開創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讓文物「活起來」「走出去」,讓三星堆成為巴蜀文化的閃亮名片。

朱家可介紹說,三星堆博物館籌建之初,就明確提出「館園一體」的辦館理念,採用「建築、文物、陳列、園林」四位一體的布局,將文博事業與旅遊產業結合,使遺址保護與利用相得益彰。

三星堆博物館是國內首家引進並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綠色環球21全球旅遊可持續發展標準體系認證的博物館。

從1997年開館至今,三星堆博物館已接待中外遊客2000多萬人次,接待國內外政要近200人次。

三星堆文物以文明使者的角色,赴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日本、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展出,影響甚巨。

2017年由四川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古蜀文明全球巡展」在西班牙馬德里開幕,三星堆古蜀文明再次作為四川文化外交名片驚艷亮相,開啟了新一輪全球巡展序幕。

關於三星堆和古蜀文化,還有一系列未解之謎有待深入探索和研究。

三星堆博物館與科研機構和高校密切合作,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建立三星堆研究院、創辦學術刊物《三星堆研究》等方式,推出了一批富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建立起了自己的學術人才隊伍,文物修復、化學保護技術也日臻成熟,博物館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三星堆博物館還積極運用新媒體傳播手段,與網友互動,成為文博界的「網紅」。

三星堆官方微博粉絲數已達到380餘萬,獲得「2017年度十大文博影響力官微」稱號。

朱家可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推進三星堆成為世界旅遊目的地和世界古文明學術研究高地兩個定位,著力構建三星堆古蜀文化傳習傳承傳播體系,推動三星堆古蜀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提升三星堆博物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三星堆在當代煥發出更加燦爛的光彩。

(本文配圖除署名外均由三星堆博物館提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神秘的三星堆

位於四川省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遺址是在中國現代考古學起步時期被發現的,屬於早期考古最著名的成果之一。三星堆遺址發掘地附近有三個黃土堆,傳說玉皇大帝在馬牧河畔灑下三把土,然後就變成三顆星,所以叫三星堆。

三星堆,一個突然消失的神秘文明

沉睡在四川盆地廣漢城西南興鎮三星村下數千年的大批古蜀國瑰寶在1929年初露端倪後,隨後沉寂了幾十年,直到1986年,一號坑和二號坑的上千件文物相繼出土,三星堆再次震驚了中外。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一...

古蜀文化——三星堆古遺址

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布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