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千年的對話!成都平原遇上兩河流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雖然同處北緯30°,但卻遠隔千里,三星堆青銅頭像與兩河流域統治者頭像面對面,竟也毫不違和。
青銅時代的成都平原作為早期中華文明的一部分,與中原和荊楚互通有無,卻又以鮮明的個性卓然獨顯,與舊大陸世界的其它文明相互應和。
10月21日,為配合第二屆考古學大會,「成都平原和兩河流域青銅文明對話展」在四川大學博物館正式開展,作為世界上首次在大學博物館舉辦的古蜀文明主題跨國展覽,此次讓以色列耶路撒冷聖地博物館、美國耶魯大學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巴比倫特藏、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四家單位的文物代表面對面,來了一場國際對話。
漢謨拉比書信、地基石板、青金石山羊
兩河流域文物「走訪」成都
10月21日,四川大學博物館中,一群來自兩河流域的「客人」,20件海外文物帶來了異域文明,讓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歷史得以近距離接觸。
展櫃中,一塊不足手掌大的粘土上,記錄著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寫給行政長官阿瑪什哈奇爾的書信。
他在信中宣布,他已將一塊約0.2平方公里的土地歸還原主。
漢謨拉比還在信中稱:「為什麼要將他們從自己的田地里驅逐出去?任何人都不該侵占他們的土地和大麥。
」這位以漢謨拉比法典聞名於世的君王,不僅關心領土擴張與法治,還關心其臣民生活中細微的事情,文物出土也讓他變得有血有肉。
據了解,古希臘人把「兩河之間的土地」稱為美索不達米亞,古代的兩河流域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稱亞述,南部稱巴比倫尼亞。
展館中,一件青色地基石板,滿是楔形文字,介紹稱為拉格什的國王古地亞(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2100年)為女神寧蘇布爾建造神廟時所獻祭的,石板埋在建築的地基里,祈求女神庇佑,
除了印有文字的文物,一個山羊形護身符顯得精緻小巧,據了解,這個護身符可能是楔形文字提到的美索不達米亞神靈之一,源於詞語「領頭羊」:蘇牧坎,野生動物之神。
據本次展覽首席策展顧問,上海外國語大學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王獻華解釋,這些符號與當地紡織業比較發達有關,紡織品也是他們開展對外貿易和交流的重要出口物品。
文明的共通性:造像和器物背後的故事
共有的神樹傳說
在展館「天地人神」章節,神樹傳說讓人眼前一亮。
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的Ⅰ號大型銅神樹,由底座、樹和龍三部分組成,這座形體龐大的青銅樹是中國宇宙樹偉大的實物標本,反映了古蜀先民對太陽及太陽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話意識中具有通靈、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
王獻華教授介紹,神樹頂端是太陽鳥,底部是龍,在兩河流域文化中,飛鳥、樹和蛇的組合也有出現。
據介紹,著名的埃塔納神話中,其中一個版本就是講述埃塔納騎鷹上天尋找催生草的故事。
鷹與蛇締結友好聯盟,但鷹背約吃了蛇的兒子。
蛇決定報仇。
根據太陽神沙瑪什的建議,它藏在牛肚子裡,向飛來的鷹猛撲,把他咬傷,拋到土坑裡。
埃塔納把鷹救活,鷹為了報恩,把埃塔納馱到天上,使他找到了催生草而治癒難產的妻子。
有學者們認為一些阿卡德時期滾筒印章上的印紋講述的便是埃塔納升天的故事。
髮飾背後的秘密
在展館中,三星堆出土的二號祭祀坑銅人頭像側躺放著,四川大學博物館副館長周靜特意介紹了銅像背後的髮飾,仔細一看,不難看到這些辮子的紋路。
周靜介紹稱,三星堆博物館的青銅人像明顯可見辮髮和笄發二類髮式。
而在現存兩河流域早期人像雕塑中也不難看出,至少有兩種標準的髮式:一種是留著長長黑鬍鬚的長臉捲髮,另一種是沒有鬍鬚的圓臉光頭。
根據一些研究者的看法,前者可能是閃族人的特徵,而後者才是蘇美爾人的特徵。
不過,這樣的區分也存在不少反例。
不同的髮飾可能述說著他們不同的族群和社會地位。
眼睛背後的崇拜
展館裡,銅眼形器單獨出現,顯得特別誇張,而在一旁的展板上,兩河流域的造像也單獨羅列了出來,人臉上有著比例誇張的巨大眼眶。
周靜解釋,誇張的雙目在古文獻中有記載:蜀人始祖蠶叢的形象特徵即為「目縱」。
在中國上古神話中,還有一個人面蛇身、掌控天地明晦的天神燭龍,其形象特徵是「直目正乘」,也就是「直眼球」。
縱目面具的造像依據很可能與古史所記述的蠶叢和燭龍的形像都有關。
也許正是懷著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與想像,對神靈與祖先的崇拜和信仰,古蜀先民們才創造出了大量與人的面部有關的文化遺存。
兩河流域的古人,同樣對眼睛崇拜情有獨鍾。
對金杖賦予權力象徵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杖等金器,以明確的形式和奪目的色澤直接揭示出某種社會資源的高度集中,金杖出土於三星堆一號坑。
現藏於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時間為商代中晚期之際(公元前1300年~前1200年)。
長142厘米,凈重500克。
表面由四個箭穿鳥、魚圖案和三個著冠、縱目、闊嘴、立耳的頭像組成,兩組圖案之間用平行線分隔。
頭像似戴面具,面部猙獰,或許表明了神權的不可侵犯,或許是祭祀時一種特殊的祭司神態。
魚鳥圖案可能與傳說中的魚鳧有關。
該器物中空,推測原先是包裹於木質棍形器外表,代表了至高無上的神權或王權,是中國獨有的以黃金器和權杖相結合的表示最高統治權力的實物。
王獻華教授稱,在漢謨拉比法典中就直接出現了太陽神沙馬什授予漢謨拉比權杖的畫面,意味著天神授予國王權力。
如此相似的權杖,都是權利至高無上的象徵。
這些信息對於解讀三星堆金杖的意義提供了參考。
古蜀國是否是接收到了遠在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發出的信號呢?還是由古蜀國人民自主創造的呢?這些疑問尚未解開,但我們可以從兩地出土的權杖中感受到神聖不可侵犯的神權或者王權。
兩種文明的對比
為加深研究更多啟發
此次展覽試圖引導大家將古蜀文明還原到青銅文明自身的時代背景之下、放入到世界文明互動的大背景中去加以觀察和思考。
在展出開幕式上,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霍巍介紹,此次展出的珍貴文物包括:上世紀三十年代,西南地區首次科學考古發掘——四川大學博物館在廣漢三星堆發掘出土的一批文物以及發掘手稿;古蜀文明遺存的青銅人像、玉石器以及兩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版文書、寶石材質的滾筒印章等等。
古蜀文明與兩河文明雖然在絕對年代和地理位置上都相隔甚遠,但兩者之間卻存在著諸多文化關聯和相似點,從青銅人像的鑄造、金面具和權杖的使用、神樹崇拜及其上的裝飾、眼狀器物的重視等等這些文物的對比參照,對解密古蜀文明的獨特文化現象,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此次對話展不僅展示兩種文明在遠古的交流,更是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從歷史的深處追問「人類共同命運」一次嘗試。
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對人類歷史的塑造和引導,帶來的思考,意義深遠。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編輯 余孟祥
遊客又現不文明觀展!三星堆博物館正確遊玩指南!
近日,有遊客在參觀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時,不顧工作人員的勸告,執意躺在博物館的展品上,並將雙腳踩在展品上。該展品是用於體現當地存在加工玉石的情況,觀眾可以觸摸切割的痕跡,但是躺在展品上是不允許...
三星堆,一個突然消失的神秘文明
沉睡在四川盆地廣漢城西南興鎮三星村下數千年的大批古蜀國瑰寶在1929年初露端倪後,隨後沉寂了幾十年,直到1986年,一號坑和二號坑的上千件文物相繼出土,三星堆再次震驚了中外。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一...
蜀王神話傳說系列-魚鳧
魚鳧氏,是古蜀十三代國王中最出著名的國王之一。李白《蜀道難》中有千古名句「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宋人孫松壽也曾懷古詠今道「野寺依修竹,魚鳧跡半存」。魚鳧與蠶叢一樣,對古蜀文明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廣漢三星堆的這些假文物可曾欺騙到你?
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布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
成都的三星堆遺址博物館
由成都到廣漢一路高速,有半個小時就到了廣漢客運站,門口有一路公交(大概是10路吧)直達三星堆博物館,車從廣漢市區經過路邊有一城門建築上書「雒城」兩字,經查百度雒城原來始建於東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
探秘5000年廣漢三星堆 感受古蜀王都的威嚴氣勢
山西新聞網在5月17日訊(記者 李晉芳) 17日下午,全國網媒記者走進三星堆,探秘5000年的古代文明,感受古蜀王都的威嚴氣勢。三星堆是中國文明平地一聲驚雷。1929年的一天,廣漢農民燕道城農作...
去省博探秘古蜀!「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文物精華展」明日亮相
9月28日開始,由河北博物院,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及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神·奇·古蜀——三星堆、金沙遺址出土文物展》將在河北博物院北區13、14展廳開展。本展覽分為「三星伴月」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