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六年五獲殊榮 石家河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昨日,「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入選。

該評選活動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考古學會和中國文物報社承辦,堪稱考古界的「奧斯卡」。

「經激烈角逐,石家河遺址成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中唯一當選的,相當不易!」昨日下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在北京終評會現場,第一時間將此喜訊告知本報記者。

評審專家點評稱,石家河遺址近年來發掘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帶來了對這個遺址乃至長江中游地區文明化進程的新認識。

遺址中心譚家嶺,發現了年代更早的油子嶺文化時期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的城址,是迄今所知同時期長江中游地區城址中面積最大的。

「這表明,石家河遺址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800年,一直是長江中游地區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核心地點,沒有之一。

」這裡發現隨葬玉器240多件,其中有很多前所未見的造型,為認識這一時期玉文化交流及當時社會帶來新契機,同時也說明長江中游地區是中國文明起源中不容忽視的區域。

三房灣城牆缺口發掘的城址南城門、西城壕外印信台發掘的祭祀遺蹟、譚家嶺發掘的大型建築遺蹟等,都為進一步了解石家河古城全貌帶來更多證據。

天門石家河遺址當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我省考古項目近6年內第5次當選。

此前,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隨州文峰塔曾侯墓地、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曾獲此殊榮。

考古發掘揭秘「上古大城」石家河:史前長江中游的文明中心

圖為印信台航拍圖(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圖為石家河遺址出土精美玉器

湖北日報訊 記者 海冰 實習生 宋志輝 通訊員 連紅

60年前,一場特大洪災過後,國家興修水利時發現了一系列古遺址,天門石家河遺址即為其中之一。

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持續深入及大遺址保護工作的展開,2014年至201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天門市博物館聯手,重啟石家河遺址核心區域的勘探發掘,逐步揭開了這座「上古大城」的神秘面紗。

面積之大

史前長江中游最大古城

石家河遺址位於天門石河鎮,核心區域規模8平方公里,是長江中游地區目前發現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等級最高的史前聚落遺址群,距今約6500年到4000年。

專家分析,那兒先後有過2座史前古城,年代較早的譚家嶺古城位於遺址中心,城址呈圓角方形,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年代不晚於屈家嶺文化早期,是同時期我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石家河古城形成的重要基礎。

其始建年代將石家河古城始建年代向前推了至少500年,距今約5300年。

年代較晚的石家河古城,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幾個「一線大城」之一,與山西陶寺、陝西石峁、四川寶墩一起,被認為是同期的四大古城。

其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約140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

專家推測,鼎盛時期石家河古城能容納數萬人。

等級之高

史前長江中游文明中心

「隨著石家河古城規模擴大,很可能形成了明顯的功能分區。

」該考古項目負責人孟華平說,隨著譚家嶺、三房

灣、印信台、嚴家山等遺址的陸續

發掘,為研究石家河古城的聚落功能區化提供了重要內容。

他介紹,石家河古城內的譚家嶺是居住中心。

古城外西部的印信台遺址,是頂部平坦的方形高地,因形似一枚印章而得名。

考古隊在此揭露出多組人工堆築的台基,大量瓮棺、扣碗、立缸及排列有序、相互套接的紅陶缸等遺存,部分紅陶缸上還發現多種刻劃符號,隱藏著史前祭祀文化的豐富密碼。

專家推測,這裡是石家河文化晚期進行祭祀的特殊場所,也是目前發現的長江中游地區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場所。

石家河古城內西南部的三房灣遺址,約200平方米內,出土了數萬紅陶杯殘件,還有殘窯、燒土面、洗泥池、蓄水缸等多處與制陶有關的遺存。

「這顯示是一處以燒制紅陶杯為主的專業窯場,可知當時社會分工已非常細緻。

」在石家河古城外西北部嚴家山發掘點,出土有小石刀、箭鏃等,可能是一處石器加工場所。

而遺址發現的銅渣、孔雀石等,似表明出現了新的手工業門類。

同時,隨著石家河遺址的中心地位確立,周邊的中小聚落達30餘處,形成了以石家河古城為中心的古城網絡體系。

處於同期長江中游聚落層級最頂端的石家河,被學術界公認為是長江中游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

玉器之精

史前東亞玉器最高水平

9隻陪葬的玉虎,玲瓏剔透;1隻玉鷹,喙部似鑲嵌而入,精巧絕倫……石家河遺址出土的240餘件精美玉器,令人嘆為觀止。

這批玉器均出自譚家嶺的瓮棺,瓮棺是一種特殊的葬具,一般由幾個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

神人頭像、雙人連體頭像玉玦、虎座雙鷹玉飾、玉牌飾、虎形玉冠飾、玉虎、玉鷹等,不僅類型豐富、形態優美、造型生動,而且技術精湛,其普遍使用的圓雕、透雕、減地陽刻、淺浮雕線刻等工藝,專家認為代表著史前中國乃至東亞玉器最高水平。

同期出土了一些玉料,有專家認為是本地生產的。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稱,當時的石家河是一個文化高地,從出土玉器看,鳳、虎及神秘頭像等包含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符號,不僅在當時輻射到周邊很大區域,也為後來的國家文明所傳承。

而以石家河遺址命名的石家河文化,先後經歷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階段,為開發長江中游地區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文化影響波及長江上下游和黃河中下游,在中華文明進程中起過重要作用。

附:

我省歷年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

1、鄖縣人頭骨化石(1990年,首屆)

2、荊州雞公山遺址 (1992年)

3、潛江龍灣宮殿遺址 (2000年)

4、巴東舊縣坪遺址 (2002年)

5、鄖縣遼瓦店子遺址 (2007年)

6、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2011年)

7、隨州文峰塔曾侯墓地 (2013年)

8、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 (2014年)

9、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2015年)

10、天門石家河遺址 (2016年)

來源:湖北日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長江中游的「史前聚落」

——湖北天門石家河考古再放異彩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2017年1月,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石器時代遺址入選「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新發現的譚家嶺古城被認為是我國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這一遺址...

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發布

2017年1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6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報告廳舉行。這項由中國社科院主辦的「中國考古新發現」已連續舉辦15年,通常公布本年度最...

2016年,中國6大考古新發現,又有新旅遊地點了

考古,不管是人文、歷史還是物質都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精神財富。古代的先祖們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物質文化遺產,秦始皇兵馬俑、長城、故宮等讓我們已經很為之驚嘆又引以為豪。殊不知,中國現有的發現也不過是漫漫...

誰發現了「中華第一鳳」

全媒體記者海冰實習生施含露2017年4月,「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比揭曉,史前長江中游的文明中心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榮列其中。天門石家河遺址由此引發社會更廣泛的關注,也引起了郵票設計者...

石家河遺址,解密長江中游史前文明

驅車自湖北天門市出發,向西北行駛15公里,便到了位於石河鎮的石家河遺址。1954年,一項水利工程的施工,讓一批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在這裡重見天日。半個多世紀裡,陸續的考古發掘不斷向世界揭示這個...

「2016六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貴州牛坡洞遺址、遼寧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等上榜光明日報北京1月10日電(記者李韻)10日,「2016六大考古新發現」在一年一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上揭曉,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遼寧朝陽市半...

盤點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2016年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評選的中國年度考古新發現公布。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遼寧朝陽市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湖北天門市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神木縣石峁遺址皇城台遺蹟、新疆尼勒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