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十大國寶流落到日本,且來看看是哪十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泱泱中華五千年,國寶文物豈千萬?列強趁弱欺華夏,文明古物劫掠無限!世界文物之多之最,當屬中華!近代以來列強入侵,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得到中國國寶最多的,也還是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流落日本的中國文物,當之是數不勝數,其中不乏國寶級。

細數這些「身在異邦」的中華寶物,當屬下列十項......

流落日本的十大國寶NO.1

樂器《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唐代,鑲嵌樂器,御用寶物,唐代流出,日本宮內廳正倉院北院藏

《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這個是傳世唯一一個五弦的琵琶,確切而言這件樂器和四弦琵琶並不是同一種樂器,四弦琵琶是「曲項」而這件五弦琵琶是「直項」,即琴軫和相以及琴面處在同一平面上。

此種五弦琵琶現已失傳,但在敦煌壁畫上經常可以看到飛天彈奏此種樂器。

在這一件存世的五弦琵琶上,唐代的螺鈿鑲嵌技巧在此琵琶上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大唐盛世的繁華。

這件樂器是日本聖武天皇的收藏,他死後,將生前用過的寶物進獻給了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一千多年無人驚擾,倉庫裡面留下了不知道多少奇珍異寶,光是極品樂器就有四五件之多,而這件是其中的第一名品。

流落日本的十大國寶NO.2

黑釉建盞《曜變天目茶碗》

南宋,茶碗,傳世孤品,宋元時期流出,日本東京靜嘉堂美術館藏

《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福建建安水吉窯出品的一種黑釉建盞。

日本人非常喜愛這一來自中華的古物,對裡面神奇的曜變圖案更是覺得神妙莫測,於是他們便用「碗中宇宙」一詞來對該碗進行讚美性地描繪。

的確,此碗因自然窯變而產生的紋樣就好像讓人在深夜的大海邊望見了璀璨萬端的星空,而那星空中則深藏了萬千奧秘,宛若不可知的浩淼宇宙一般!之所以說此碗是舉世無雙的珍品,是因為將曜變天目茶碗放在黑暗之中,它本身所具有的一個個耀斑會閃出略顯妖異的光芒來,而且顏色變幻,高深莫測。

雖然這茶碗直徑也就12厘米,卻能令觀賞者們對之產生宇宙星空之聯想。

這種曜變天目碗據說有3隻,流傳到日本之後,立馬就都成了王公貴族爭相追捧的寶物,其中一隻被織田信長所得,毀於本能寺之變,剩下一隻是德川家康傳下來的秘寶,後來被三代將軍家光賜給了春日局。

這個碗在明治年間被三菱總裁岩崎小彌太所得,但是他說,這是天下的名器,不是我配用的,所以一生都沒用它喝過茶。

流落日本的十大國寶NO.3

《漢倭奴國王金印》

東漢,賜封印璽,邊長2.3厘米,通高2.2厘米,日本出土,日本福岡市博物館藏

《漢倭奴國王金印》印面正方形,刻有「漢委奴國王」字樣。

天明四年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農,在耕作挖溝時偶然發現的。

東漢初年,日本國王遣使入漢都洛陽進貢,願為漢臣藩。

求漢皇賜名,漢以其人矮,遂賜「倭國」。

其王又求漢皇賜封,光武帝又賜其為「倭奴王」。

當時,日本想借著臣屬於漢王朝樹立自己權位和王位。

因此舉國大喜。

並受賜「漢倭奴國王印」

《漢倭奴國王金印》的寶貴還在於其歷史價值。

金印上銘刻的「漢」字右下角是個「火」字。

一般所見「漢」字右半部是連寫的。

那麼「漢」字右下角刻劃成「火」字是偶然的嗎?查閱日本出版的漢字圖錄《朝華字鑒》,沒有發現同樣的寫法。

但日本幾家博物館收藏的銅印中有這個字;上海博物館藏的「漢匈奴破虜長」、「漢歸義氐佰長」印,它們上面也刻有這個字。

這幾個印章在「漢」字右半部的中間都是隔斷的。

為什麼要隔斷呢?就是要使「火」字出現在印章上。

為什麼要出現「火」字呢?東漢一成立就認為自己是火德之國。

流落日本的十大國寶NO.4

宋人李氏畫《瀟湘臥遊圖》

宋代,李氏,紙本水墨,手卷,橫404厘米,縱30.3厘米,近代流出,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瀟湘臥遊圖》卷是與李公麟同鄉的李姓畫家所作。

相傳為南宋的雲谷禪師雲遊四海之後,隱居於浙江吳興的金斗山中。

他不無遺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瀟湘山水,於是請一位姓李的畫家替他繪出瀟湘美景,將畫掛於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賞美景,故為瀟湘臥遊。

這幅畫是乾隆皇帝最喜愛的山水畫,整幅長卷淡墨皴染一氣呵成,不施勾勒,不露筆痕。

大片的留白,朦朧的山水,山色空濛,水到天際,大氣磅礴,讓觀者一時筆法墨意盡忘,完全沉浸在畫家營造出來的那片廣闊的境界之中,恍惚有神遊天外的感覺,完全就是個神品。

當年這幅畫的價值甚至在《溪山行旅圖》和《富春山居圖》之上,清末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所得。

1923年東京大地震,菊池家倉庫著火,老頭子冒著生命危險,從裡面把最珍貴的《瀟湘臥遊圖》和《寒食帖》搶救出來,於是兩幅長卷上都留有一點火痕,現在後者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流落日本的十大國寶NO.5

唐摹王羲之行草《喪亂貼》

東晉/唐代,王羲之,紙本墨筆,縱28.7厘米,橫58.4厘米,唐代流出,日本宮內廳藏

《喪亂帖》與《二謝帖》和《得示帖》連成一紙,合稱《喪亂帖》或《喪亂三帖》,是王羲之著名法帖之一。

傳世為唐人摹王羲之尺牘,行草書,硬黃響拓,雙鉤廓填,白麻紙墨跡。

其中《喪亂帖》8行62字,《二謝帖》5行36字,《得示帖》4行32字。

「喪亂三帖」是王書中的精品,筆法變化莫測。

唐太宗所謂的「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反直」在此帖中表現的最為明顯。

《喪亂三帖》早年流入日本,與當時日本國派出「遣唐使」的歷史事件相關。

「遣唐使」之史實盛於公元630年,止於公元894年,其間派遣大使、副大使、執節使、判官以及畫師、醫師、僧人、留學生等各類有身份有技能者,總計二十批五千餘人,往來長達二百六十多年。

另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唐代僧人鑒真應邀東渡時。

不過從時間上看,雖不致相悖,但缺乏確切可信的依據。

自從《喪亂帖》流至日本之後,未見諸著錄。

1892年,任駐日欽使隨員的清代書法家楊守敬在日本搜訪古籍圖書時發現。

後經重新描摹勾勒,於1893年編入《鄰蘇園帖》一書。

流落日本的十大國寶NO.6

牧溪法師畫《觀音猿鶴圖》

南宋,法常,絹本設色,立軸,每幅縱173.9厘米,橫98.8厘米,宋元時期流出,日本東京大德寺藏

《觀音猿鶴圖》屬於國寶級別文物,這套圖畫三幅一組,是宋代禪宗畫的極品,藏於京都大德寺,每年十月的第二個周日展出一次。

牧溪法師法號法常,是南宋四川人,曾因反對賈似道而遭通緝。

此人畫法極具禪意,每幅畫皆隨筆點墨而成,意思簡當,不費裝綴。

最經典的《煙寺晚鐘圖》,就是幾筆點就,簡直就是神來之作。

《觀音猿鶴圖》畫法兼工帶寫。

該圖於南宋淳祜元年(1241年),由日本派來中國學佛法的聖一國師帶回,是法常的可信真跡。

該套圖是著名的禪門公案圖,這除了觀音之外,猿鶴的含義根本無從得知,特別是那隻母猿,懷抱幼崽,情同人類,卻又茫然直視,不知何解,仿佛畫家用畫筆畫出了一幅充滿禪機的問卷讓世人回答。

流落日本的十大國寶NO.7

青銅器《猛虎食人卣》

商代晚期,青銅器,通高35.7厘米,近代流出,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館藏

《猛虎食人卣》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也是日本藏中國青銅器中最重要的兩件之一,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立意奇特。

虎以後足及尾支撐身體,同時構成卣的三足。

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

一雙赤足踏於虎爪之上,雙手伸向虎肩,虎欲張口啖食人首。

虎肩端附提梁,梁兩端有獸首,樑上飾長形宿紋,以雷紋襯底。

虎背上部為橢圓形器口,有蓋,蓋上立一鹿,蓋面飾卷尾夔紋,也以雷紋襯底,與器體一致。

虎兩耳豎起,牙齒甚為鋒利。

《猛虎食人卣》表面大部分呈黑色,局部留有很薄的綠銹,它和許多出土於湖南的商代後期的青銅器一樣,紋飾繁縟,以人獸為主題,表現怪異的思想。

和許多出土於湖南的商代後期的青銅器一樣,該物紋飾繁縟,以人獸為主題,表現怪異的思想。

這件作品究竟是要表現老虎吃人的兇猛,還是人獸和諧的天人合一,歷來說法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商代青銅器中很少有比這件更奇異複雜的了。

流落日本的十大國寶NO.8

宋人繪《無准師範像》

南宋/1238年,宋人,絹本設色,立軸,縱124.8厘米,橫55.2厘米,宋1241年流出,日本京都東福寺藏

《無准師範像》是南宋時期宋理宗的國師、徑山寺主持、南宋佛門的領袖無准師範禪師(1179-1249年)的肖像畫,這幅肖像畫特別重視面部的表情細節,不經意的傳達了禪師智慧風趣的風範,是宋代肖像畫的代表作,而且明清以前的人物肖像畫,也無一幅能出其右。

禪師的肖像畫,在日本人稱為頂相。

唐宋禪宗的很多門派在中國都衰落了,但是在日本卻一直流傳了下來,於是宋代的禪宗藝術品大多也保存在日本。

《無准師範像》是中國繪畫藝術中,祖師像類最為精美的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祖師肖像畫精品之一。

該像是應日本僧人圓爾辨圓之請請畫工繪製的肖像畫作品,此像1238年作成,1241年由無准師範的嗣法弟子圓爾辨圓帶回日本,成為嗣法的信物和象徵。

尤其嗣法弟子不斷來到日本創建寺院,弘傳禪法,使此件作品更具有了禪法大興的象徵意義,《無准師範像》在後世日本禪僧中的地位和意義可以想像。

流落日本的十大國寶NO.9

南宋李迪畫《紅白芙蓉圖》

宋代,李迪,絹本設色,各縱25.2厘米,橫26.0厘米,1860年後流出,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紅白芙蓉圖》被認為是南宋院體花鳥畫的最高水平之作。

畫面色彩較厚,暈染採用出沒骨畫的技巧,過渡自然,表現出芙蓉花瓣形態及色彩細微的變化特徵。

細膩而透明的色彩,體現出富麗、鮮潤的特點。

線描的技法也細緻入微,葉脈上那種毛茸茸的樣子都表現出來了。

線描具有五代黃筌一派畫風的精神。

兩圖相比,紅芙蓉對花的整體把握及構圖都更好一些。

這兩幅畫,一幅為紅芙蓉,一幅為白芙蓉。

兩幅都在畫面的左上部題款:「慶元丁巳歲李迪畫」,可知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畫家李迪的作品。

丁巳年為1197年,根據夏文彥的《圖繪寶鑑》,李迪於宣和年間在畫院奉職,但從現存的李迪的作品來看,恐怕其時代要晚得多,如果把李迪進畫院的時間以20歲算起,那麼畫這幅畫時就快近百歲了,所以研究者們認為《圖繪寶鑑》記載有誤,李迪應是南宋初期的畫家。

李迪擅長描繪花、鳥、以及動物,本畫為李迪現存作品中的最高傑作。

由於兩幅均題有落款慶元丁巳歲李迪畫,可知為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的作品。

流落日本的十大國寶NO.10

西魏《菩薩處胎經》五帖

西魏/550年,陶仵虎,紙本墨跡,手卷,日本京都知恩院藏

《菩薩處胎經》是西魏大統十六年年間的國寶級別經書。

它是人世間手手相傳的最古老的經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僅存的西魏墨跡,價值無可估量。

此卷為西魏大統十六年陶仵虎寫造,字大如豆,書法為北碑一派,筆意

自如,全無石刻方拙之態,其超凡入聖之處,實有不可思議之妙。

在京都國立博物館的敦煌國際大展上,當時俄羅斯將其掠奪的敦煌寫經一舉展出,但是都是考古所出,多有殘破。

日方展出了幾件唐朝時候流入日本的寫經,精美至極,特別是這份菩薩處胎經,完全就是壓場的寶物,精美的紙張,穩健的筆意,一看就是難得一見的神品。


《菩薩處胎經》作於西魏大統十六年(550年),陶仵虎寫造,字大如豆,書法為北碑一派,筆意自如,全無石刻方拙之態,其超凡入聖之處,實有不可思議之妙。

唐代流出至日本,現藏於日本京都知恩院。

該經書由竺佛念於姚秦弘始年間(399-416年)譯出,同時他還翻譯了《菩薩瓔珞經》、《十住斷結經》、《出曜經》、《中陰經》,共五部,被譽為苻姚時期之譯經宗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日本收藏的十大中國文物

如果要問除中國之外,哪個國家收藏中國文物最多,那答案必然是日本。日本自隋唐以來,一直以中國為文化母國,虛心學習,並大量輸入各種藝術品,經過數百上 千年的時光,到現在留下了相當一批珍寶。而且,近代...

中國流失海外的頂級國寶都有哪些?

中國有大約15000件國寶流失海外。這些國寶80%是清末八國聯軍侵華時,從故宮,圓明園等皇家宮殿中掠奪和洗劫的,至今沒有歸還。其中大英博物館中收藏了其中最多的寶物。還有一些,是上世紀80年代之...

流入日本的中華國寶

中國歷史悠久且文化絢爛,先輩們留給後世很多的文化寶藏,本就珍藏不易,然技藝更是驚嘆的讓後人堪稱「奇珍異寶」,然歲月流轉,歷史跌宕,命運終將它們帶向不同的方向,今天就歷數一下聽說流傳到日本的中國國...

日本掠奪中國的十大國寶 件件價值連城

一: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這個琵琶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這個是傳世唯一一個五弦的琵琶,我聽方錦龍彈過一回,完全就是人間樂器中的奇蹟,它不光可以當琵琶彈,還能當吉他,三弦琴,甚至冬不拉...

流失日本的中國十大國寶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5周年,勿忘國恥,珍惜和平,我們要牢記這段歷史,奮發圖強!中國曾經是日本虛心學習的對象,日本學習中國的同時大量輸入中國的藝術品,隨著我國近代以來屢次遭受列強侵略,中國文...

盤點:流入日本的十大稀世國寶

【科技訊】6月29日消息,流入日本的十大稀世國寶有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曜變天目茶碗,漢倭奴國王金印,《瀟湘臥遊圖》,王羲之《喪亂貼》,牧溪法師《觀音猿鶴圖》,猛虎食人卣,《無准師範像》等。一、螺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