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秦兵馬俑發掘者趙康民:把生命交給了考古事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康民工作照 網絡圖片

荒野之中,散亂著幾件「瓦人」殘肢和一簇生鏽銅箭。

「可能是國寶!」44年前,時任陝西省臨潼縣文化專員的趙康民如此認定。

自此,深埋於地下2000餘年的秦兵馬俑漸為世人知曉。

5月16日,這位最早將兵馬俑認定為文物並進行修復的考古學家因病辭世,享年82歲。

「他一輩子鑽在文物考古里,把生命交給了考古事業。

」臨潼博物館原陳列部主任李美俠說。

不善言辭,不講究吃穿,平日裡不是蹲在地上研究文物,就是埋頭於成堆的資料與書稿前,餓了便咬上幾口夾著青辣椒的饅頭,這是趙康民留給同事們的印象。

「半道出家,沒有學歷,沒有文憑……要說搞文博考古,我卻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

」趙康民在《考古生涯》一書的序中回憶道。

位於陝西關中平原東部的臨潼歷史悠久,曾是京畿之地,文物資源豐富。

然而1961年,趙康民調入臨潼縣文化館接手文物考古工作時,當地文博事業幾乎一片空白,庫房裡只有零星的文物。

作為當時縣文化館文物組唯一的工作人員,他每天背著鐵鏟、鐵鎬和畫圖、照相工具,騎著破舊的自行車奔波在田野山嶺「摸家底」。

每收到一件文物,他便如兒童「看圖識字」一般,與專業刊物相互對照,直到認識。

在資料匱乏的年代,他把《文物》和《考古》刊登的鐘鼎文一字不漏地臨摹了兩大本,並附上專家釋文,成了金文字典。

1974年4月25日,趙康民接到公社的電話:「老趙,你快來,西楊村打井打出好多瓦人,頭比真人還大,還有銅箭頭、秦磚。

」這個消息讓趙康民驚喜萬分,憑著銅簇、秦磚以及西楊村鄰近秦始皇陵的特殊位置,他當即判斷村民可能挖到了秦武士俑陪葬坑。

此時,被挖出的文物已被棄置28天,一直無人問津。

趙康民和王進成、丁耀祖兩位文化館工作人員立即趕到打井現場。

井周圍橫七豎八放著陶俑的殘肢,井口南壁保存完整,東壁兩行通縫磚仍存,明顯就是一座陪葬坑。

這時趙康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第二天,他帶著村民清理現場,用三輛架子車把文物拉回文化館。

用樹脂膠黏接、以石膏填補,經過趙康民的修復,兩個秦武士俑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模樣:身高1.78米,身穿戰袍、腰系束帶、腿扎行藤、足蹬方口齊頭履,雙臂下垂,左手五指併攏,右手半握,拇指上翹。

秦兵馬俑的發掘引起了海內外的轟動。

1979年,在陪葬坑遺址上建立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正式開放。

3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坑內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7000餘件。

秦兵馬俑先後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海外觀眾超過2000萬人次。

「趙康民先生不僅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發現和認識秦兵馬俑的人,同時也是秦兵馬俑考古發掘的拓荒者之一。

他一生情系文博事業,曾參與了多處重要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說。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

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

歡迎關注,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丨陝西省臨潼縣發現兵馬俑

原文標題:歷史上的今天丨陝西省臨潼縣發現兵馬俑同年同月同日不同年,小編為您介紹那一年。那一年……1975年7月10日報導,在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墓東側,發現了一處規模巨大的秦代陶俑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