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獻與中國文學研討會舉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古代文學史料研究分會和濟南大學主辦,濟南大學文學院等單位承辦的「第四屆出土文獻與中國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山東蓬萊召開,來自海內外的9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共收到學術論文100餘篇,分別涉及出土文獻與中國文學研究,文學史料的刊刻、整理、考證,具體作品文學性等多個領域。

內容豐富、觀點新穎、方法多元。

濟南大學蔡先金教授在開幕式上強調,在中國古代文學史料研究領域,出土文獻的大量湧現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文獻材料,對文學史研究意義重大,他呼籲研究者對出土文獻進行更加廣泛和深入的研究。

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會長劉躍進研究員認為,文學史料整理的目的貴在發現,整理文獻是基礎,要有辨偽存真的精神,將考證與立論相結合。

他鼓勵學者對古代文學史料研究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強調古代文學史料研究應當與當代社會的實際發展需要相結合。

與會者共同認為,會議的召開,對於推動文學史料學、出土文獻與中國文學相關研究的開展,對於提升相關學科水平和擴大學術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史料研究要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

內容摘要:作者簡介:中國社會科學網山東訊(記者張杰)8月20日,記者從濟南大學獲悉,近日,由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古代文學史料研究分會主辦,濟南大學文學院、濟南大學出土文獻與文學研究中心共同承辦的「...

簡帛文獻充實古代文學史研究

19世紀下半葉以來,大量簡牘帛書陸續出土,簡帛文獻受到學界廣泛關注,其中不少具有文學性的簡帛文獻成為古代文學研究者的「新寵」。正如王國維先生所道,「古來大學問,大都由於新發現」。大批佚失的文學作...

堅守經世致用的學術傳統

中國古代學術有「經世致用」的傳統,文學研究自然也不例外。錢穆曾經對乾嘉以來的訓詁、考據進行深入反思,他極力反對那種「永遠是一些竹頭木屑之收藏,永遠無一間半架真建築」的「搜集資料」法。姚永朴針對...

「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蘭召開

8月17日,「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寧臥莊賓館開幕。會議由甘肅省文物局主辦,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中國...

「2016民國詩詞學高端論壇」會議紀要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劉星)11月5日,「2016民國詩詞學高端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民國詩詞學研究」、「民國舊體文學文獻及其電子資源問題」、「民國詩詞學相關成果及其出版」...

河南社科院參加中國古文學文化學術研討會

我院學者參加第二屆中國古代文學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 由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等單位聯合主辦,遼寧省古代文學學會、中國武俠文學學會、渤海大學文學院、大連大學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