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宏偉《古錢極品》首發懇談會 探討考古與收藏的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書名:古錢極品——中國錢幣叢書乙種本之八 作者:霍宏偉
人民網9月26日電 近日,值《古錢極品》新書出版之際,中華書局與人文考古書店攜手,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的人文考古書店會議室舉辦了「青錢萬選
閱讀歷史——霍宏偉《古錢極品》首發懇談會」。
作者霍宏偉,考古學者許宏,中華書局總編輯助理張繼海、編輯杜清雨,中國文物報社新媒體部副主任王超等作為嘉賓出席,他們一道同大家分享了該書的策劃、編輯過程,探討了錢幣、考古與收藏的關係,並與現場觀眾進行了輕鬆愉快地對話交流。
霍宏偉,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漢唐考古學、錢幣學。
合著《中國錢幣大辭典?考古資料編》《洛陽錢幣發現與研究》《洛陽泉志》,曾榮獲中國錢幣學界最高學術成果「金泉獎」。
主編的《洛鏡銅華:洛陽銅鏡發現與研究》,被評為「2013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
《古錢極品》是霍宏偉先生從事錢幣研究30年來的心得總結,也是向一般讀者介紹珍稀古錢的精選佳作,該書作為《中國錢幣叢書》乙種本第八種由中華書局出版。
全書分東周問鼎、漢唐氣象、五代塵煙、宋元夢華4個部分,共計39章,對選取的47種珍稀錢幣進行了詳細講述。
除介紹每種錢幣的基本信息外,也利用了最新的考古資料,使塵封的古錢在生動的歷史背景下鮮活起來,書中還融入了許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典故逸聞,輔以四百餘幅精美圖片,使全書通俗而厚重,嚴謹而有趣。
會上,霍宏偉先生以新莽國寶金匱直萬、唐代咸通玄寶、南宋錢牌三種錢幣的辨偽為切入點,通過具體實例引領大家如何鑑別、研究古錢,並由此總結出錢幣鑑定的幾個基本要素。
隨後,他回顧了自己30年來學習和研究錢幣的歷程,介紹了他在古錢領域取得的一些成果,進而轉到《古錢極品》一書的創作上來。
他說:該書主要是在考古學方法論指導下進行的古錢研究與記述,希望能為學界提供一批具有考古學標尺意義的古錢「標準器」。
雖然該書以學術為本,但更希望能成為廣大讀者了解古錢、閱讀歷史的佳作。
在最初的寫作中,他三易其稿,從寫作手法、篇章結構到行文表述都力避呆板生澀,努力追求一種雅俗共賞的境界。
因此,該書讀來絕不晦澀,而是通俗易懂,妙趣橫生。
中國錢幣博物館首任館長戴志強先生對該書有精到的評價:「熔錢幣、考古、文物、歷史知識於一爐,鉤沉索隱,見微知著,是一部有關中國珍稀古錢的精選佳作。
」最後,他還向大家介紹了民國時期廣泛流傳的《惜錢歌》,希望讀者通過閱讀本書對金錢有清醒的認識,樹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
在對談環節中,主持人王超向大家拋出一個問題:做文物研究時有兩個方法論,一是中國傳統的收藏學,一是考古學。
考古學能為文物研究提供「標準器」,是對文物研究學術構建的重要貢獻。
但是,收藏家編輯的書籍和考古學家編輯的書籍,其氣質完全不同。
應怎樣看待考古與收藏的相互關係?
許宏先生認為:相對於「物」本身的研究,考古學更注重對物的背景關係的探究。
一件文物,一旦脫離了原生狀態,沒了時間、空間以及與其他遺存的共存關係等關鍵信息,其研究價值也就會大打折扣,而這是任何精深的後續研究所根本無法彌補的。
考古研究常被比喻為「探案」,有考古背景的是第一現場,沒有的則是第二甚至第三現場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考古與收藏視角的研究不在一個層面上。
這也是我們看重《古錢極品》這本由考古學家寫的小書的根本原因。
霍宏偉先生接著說:我最初想寫中國古代珍稀錢幣,就是要從考古學的角度出發,樹立一個有關部分珍稀古錢的標杆。
書中引用的資料,首選考古發掘品,相當於有一個人的「出生證明」,各類信息很全。
不是孤立地去就錢說錢,而是將一枚小錢放在一個宏觀的歷史背景之下來考察,達到「以物論史,透物見人」的目的。
隨後,張繼海先生就中華書局錢幣類圖書的出版情況向大家做了介紹,指出《古錢極品》是《中國錢幣叢書》中很有特色,可讀性很強的著作,是一本向大眾介紹古錢知識、激發研究興趣的優秀讀物。
它與中華書局「守正出新」的出版理念十分切合,希望以後能為廣大讀者奉獻更多類似佳作。
責編杜清雨則從出版編輯角度介紹了他在編輯該書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以及處理方法,談到自己在閱讀該書時的體會與收穫。
互動環節,觀眾們紛紛就古錢的收藏研究及該書內容上的一些問題進行提問,在場學者與編輯都做了詳細回答,同大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互動。
最後,霍宏偉先生為購買圖書的讀者一一簽名。
考古學術熱點「最中國」之辯走上北大講壇
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兩位考古學家何努與許宏,日前應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之邀,以「二里頭遺址還是陶寺遺址,誰是『最初的中國』?」為題進行了一場「最中國」之辯。由於「最早中國」表述是目前...
許宏vs何努:二里頭與陶寺,到底誰「最中國」?
2016年11月6日下午,「北大文研論壇」迎來了兩位重量級考古學者:許宏與何努。兩人同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員,又分別是二里頭與陶寺的現任考古隊隊長,但對於二里頭與陶寺究竟哪一個可以稱...
文化遺產優秀圖書有哪些?
又一年的全國文化遺產優秀圖書揭曉了,這項迄今已經舉辦了十五屆的推介活動,見證了我國文化遺產事業進入新世紀以來的蓬勃發展。書是人類知識的窗戶,推介優秀圖書的目的,不僅僅局限於回顧和總結過往的成果,...
王巍:我們為何推出《考古學人訪談錄》
2013 年夏天,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同仁來找我,談起他們出版社想出一套面向社會公眾、介紹考古學者的叢書,希望得到我們研究所的支持。我聽後很高興,欣然應允全力支持。
訪談︱許宏:並非有城牆的聚落才是城邑
【編者按】關於考古,許宏研究員有句頗富詩意的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獲知當時的真相,但仍懷著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執著。」雖然身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的隊長,但他並不輕易給自己主持發...
第五屆發現中國李濟考古學獎學金頒獎儀式暨青年考古沙龍在社科院考古所舉辦
4月17日,第五屆發現中國李濟考古學獎學金頒獎儀式暨青年考古沙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舉行。此次活動由發現中國文化基金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承辦。數十位專家學者與學子齊聚...
全國新書發布廳 |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走進上海書展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自2014年起推出,旨在使學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走出書齋面向大眾,在表達上儘量生動,避免學院化、專業化,在內容上又具有學術的嚴謹性、原創性。公開課至今...
考古學:走向公眾 走出國門
2016年是中國考古學穩步發展的一年,考古發現層出不窮,重大發現錦上添花,科研成就碩果纍纍。在紮實的學科基礎上,中國考古服務於大眾,邁步走向世界。全國各地考古發掘近千項,不同時期的田野考古發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