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我們為何推出《考古學人訪談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3 年夏天,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同仁來找我,談起他們出版社想出一套面向社會公眾、介紹考古學者的叢書,希望得到我們研究所的支持。

我聽後很高興,欣然應允全力支持。

《考古學人訪談錄I》於2014年5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追跡—考古學人訪談錄II》於2015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我之所以如此痛快地應允,是因為我多年以來痛感民眾對了解考古知識的需求與日俱增,但我們學界拿出來的可面向社會公眾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介紹考古學知識和研究成果的著述卻比較匱乏,遠遠滿足不了民眾的需求。

即便有一些介紹考古學的著述,也多以介紹考古發現為主,對主持這些考古發現和研究的考古人的介紹卻極為稀少。

因此,社會公眾和考古人之間有一個無形「鴻溝」。

考古學家在想什麼、做什麼,他們的學術經歷、治學心得、心路歷程等等,這些十分生動、鮮活的「考古史」卻鮮為人知。

《考古學人訪談錄》系列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白。

中國考古網是我所主辦的學科門戶網站,多年來致力於宣傳考古學研究成果,同時積極探索公共考古活動的推廣,其舉措之一即是精心組織了對考古學者們的專訪。

《考古學人訪談錄》系列收錄了中國考古網對老、中、青三代考古學家的訪談,這些考古學家絕大多數是多年在田野考古第一線從事考古調查和發掘的學者。

他們發掘對象的時代和內容各不相同,有史前時期的村落,有歷史時期的都城,也有各個時期的墓葬,五花八門,豐富多彩。

他們對親身經歷和體會的講述,可以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還有的學者通過田野考古之外的其他方法和手段,如科技考古,進行考古研究,這部分是考古學不同於一般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區別所在,他們同樣可以使讀者領略考古學的博大精深,和與其他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千絲萬縷的聯繫,體會到考古學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交叉學科。

雖然接受訪談的學者們的研究領域千差萬別、各具特色,但他們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一是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治學精神。

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追求真理,言必有據,絕不故弄玄虛,譁眾取寵。

在社會浮躁之風盛行的當下,考古學家的這種務實精神是特別值得提倡的。

二是敬業和奉獻精神。

這些考古學家多數已經從事考古學研究三四十年,甚至更長,他們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中國考古事業。

考古工作需要到各地進行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一年中有大半年出差在外,照顧不了家庭,父母妻兒患病時往往不能陪在身邊。

田野工作白天八小時在考古發掘現場,晚上回到駐地還要整理髮掘記錄、撰寫發掘日記等,一忙就到了十一二點,每天工作時間往往長達十幾個小時。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他們只有一個信念,就是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三是艱苦奮鬥的精神。

田野考古是室外作業,風吹、日曬、雨淋。

一個發掘季節下來,白皙的皮膚會曬成「茄子皮」色,人也「顯老」好幾歲。

春季颳大風,沙土滿身滿臉,成為「土人」。

夏季驟雨突襲,躲避不及,整個人頃刻成「落湯雞」。

酷暑季節,陽光暴曬,汗流浹背,不僅衣服濕透了,連眼鏡片都可能被浸濕。

考古學家們正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發掘任務,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考古成果。

業外人士往往只看到一個個引人矚目的考古發現,殊不知每個發現背後都有著考古工作者的艱苦努力,每個發現都是他們汗水和心血的結晶!

這套書中收入的考古學家只是中國數以千計的考古學家中的一小部分,但他們可以說是中國考古學人隊伍的一個縮影。

希望讀者們通過閱讀這套叢書,能夠加深對中國考古學家的了解,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理想、有志向的學者群體,他們可以說是最執著、最堅韌、最接地氣的群體。

他們為研究和復原中華民族的歷史,展現祖先創造的輝煌文明而孜孜以求。

希望全社會更加關心考古和文物保護事業,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珍貴的優秀的文化遺產!(文章來源:古籍新書報,上海古籍出版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世界考古學界發出中國聲音

國際視野 開放胸襟 文化合作 在世界考古學界發出中國聲音 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鄭州舉行 5月21—23日,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16·鄭州)在河南鄭州舉行,來自海內外近400位考古界的專家學者...

考古學:走向公眾 走出國門

2016年是中國考古學穩步發展的一年,考古發現層出不窮,重大發現錦上添花,科研成就碩果纍纍。在紮實的學科基礎上,中國考古服務於大眾,邁步走向世界。全國各地考古發掘近千項,不同時期的田野考古發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