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墓葬完美再現——黃岩宋墓文物出土考證紀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吉林大學教授朱泓(左三)在指導體質人類學研究

中國最早的織物紐襻

經浙江省博物館專家鄭幼明介紹聯絡,得到了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的支持。

宋墓出土的一具長2.28米,寬0.89米朱漆大棺,整體結構較為完整,如同新造。

由於墓葬所處區域多雨、地下水位較高,長期受地下水等侵蝕,棺木本體已糟朽,出土後缺乏有效保護措施。

目前,僅存放地下臨時車庫,浸泡水櫃之中。

漆木器不能處於乾燥狀態,尤其,處在乾濕交替的環境,對文物損傷很大。

因為,文物表面的漆、漆灰以及木頭,它們不同物質的收縮率是不一樣的。

專家坦言,這種飽水木漆器出土後,越早進行脫水保護修復處理越有利。

棺木急需脫水處理,固化定型。

經商定擬採用乙二醛複合法進行脫水加固處理,可增強木漆器的機械強度,保證器物相對長久保存。

初步預算乙二醛將使用8噸,將耗時4年時間才能完成全部保護修復工作。

打好規整的雙環結扣,讓死者優雅體面

依然是汪自強、周暘兩位專家,他倆主持實驗室研究,另有五名博士生及工作人員參與。

進入工作狀態,實驗室頓時寧靜下來,氣氛近乎肅穆,如同將要舉行一個莊嚴的儀式。

經高濕度低溫保藏,屍身包裹物保持著剛出土時的狀態。

汪自強、周暘兩人一左一右分站兩旁,經過一番近距離的仔細查看,發現外衣領口前,有一顆小巧玲瓏如豆大小的紐襻,寬衣解帶便由這顆紐襻開始。

紐襻一共3顆,紐子直徑約0.7毫米,襻子纖細,是一根絲線成環狀的扣,看上去韌性很強。

它抵抗住了時間的力量,保持著原來滾圓的形狀。

當工作人員小心翼翼揭開穿在最外面的衣服時,薄如蟬翼的淡棕色面料呈半透明展露,迷濛的精美暗紋絲光閃動。

此時,所有的工作人員隔著厚實的雙層口罩,欣喜地發出仿佛來自遠古的讚嘆……

打開一扇大門而不想敲破門板,只有在門閂上做文章。

要想完整地揭開衣服,也只有設法解開衣帶結扣,而別無他法。

彎腰懸手撥弄,好比給天花板裝燈泡,時間一長就非常受累。

汪、周兩位專家輪番上陣,使用上了他們自製的剪、鑽針、鑷子等「獨門利器」。

每解一節,每揭一衣,累得要中間休息上幾次。

那並不是高深的技術活,憑的是全是細心和耐心。

外人看來,這裡情景就像進行一個複雜的外科手術。

據了解,中國絲綢博物館展出的南宋江西省德安縣周氏墓出土的印金羅襟折枝花紋羅衫就以盤扣系紐,它是「中國最早的織物紐襻」。

德安周氏墓葬入土為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而黃岩趙伯澐墓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

故而黃岩宋墓出土的紐襻要比它的早了58年。

這個「紐襻的中國之最」當作改寫。

紐襻也叫盤扣、盤紐、紐結,它是古代中國漢族發明的,中國結由此衍生。

袖中乾坤大,裡面竟掏出斷線的珠串

一層一層「抽絲剝繭」,8件衣服全部成功揭開。

數十顆大小不一、滾圓錚亮的液態水銀尚留骨骸之中,發出恆定的青光。

水銀被一一吸取,收藏到一個事先準備的深棕色廣口瓶之中,尚有一兩水的體積。

上身軀幹的每一塊骨骼提取編號單袋封存之後,遇到了手臂部分骨骼提取的困難。

古人長袖善舞,加上8件衣服,墓人的雙手已經深陷層層疊疊的袖筒之內。

如何提取?一時手足無措。

順著袖口抽取,那是最佳的辦法。

但是現有的器械和工具貿然深入袖中,等於進入了視角盲區,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柔軟如泥的絲織品受損。

汪自強靈機一動,有了妙法。

他找來一卷透明膠帶,讓人把自己的右臂整個打包起來……

連續工作8小時,揭展工作得以完成,一共清理出8件衣服,8條褲子,一雙襪子,一雙鞋子和意外的一掛珠串。

這些文物幾乎沒有破損,而且品位檔次都比較高。

第二天的清洗工作中,在趙伯澐的左手袖口,又發現一方絲質手帕。

中國古代男子典型的四方髻

這批絲織品清洗完畢之後,體質人類學研究緊接著跟進。

7月8日,國家文物局體質人類學研究基地主任、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朱泓,帶著兩名博士生和儀器設備來到黃岩博物館新館。

令專家驚嘆的是,顱骨頂部頭髮保存完好,髮髻成團高聳,為布帛緊系,這是中國古代男子典型的四方髻髮型。

宋代男子多帶璞頭,腦後梳小髻,用布帛紮成各種花狀。

想當年,這位趙先生一定扎過一些大方又不失美妙的造型,幾度風流倜讜。

他的耳部額沿處,扎有一根約3毫米粗的繩帶,繩子呈棕色從額前交叉分成兩根固定於髮髻。

它應該起固發作用,類似於現代的發箍,便於戴帽。

帽子在出土時已經嚴重糟朽,僅存部分殘片和兩根長長的帽翅。

其形制類似於北宋包拯的官帽。

通議大夫身份的趙伯澐應是著官服風光大葬。

隨著清理髮現,趙老先生還留有鬍子!是否留鬍子,在現代,是個人審美觀念的問題。

而古代,男子大多留有鬍子。

現代人把面部的鬚髮都叫作「鬍子」,那是「鬍子眉毛一把抓」。

古人卻有它的專屬名稱:嘴唇上的叫「髭」,下巴部分的叫「須」,腮邊的叫「髯」。

趙老先生的髭,短而整齊;須則稍長。

長度分別為1-3毫米和3-5毫米。

其造型似有修剪過的痕跡。

「好染髭鬚事後生」,古人對鬍子尤為講究,那是美男子的精魂魅力所在。

南宋的貴族子弟生活優雅「無不熏衣剃面」。

黃岩的西橋,一定留下趙先生玉樹臨風、憑欄拂須的身影。

62歲的老爺依然黑髮健齒,那時的黃岩人已很富有

細心的朱泓教授幾次對頭髮、鬍子作了觀察,居然沒有發現一根白髮。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

」曾作《鷓鴣天》感嘆的南宋辛棄疾,假如遇見同時代的趙伯澐,又將作如何感想呢?

趙老先生牙口好,齒列齊整,吃嘛嘛香!朱泓教授介紹,從牙齒的磨損程度來看,相當於現代人40歲的程度,而趙老先生62年享壽。

如此年齡卻依然健齒黑髮,這肯定跟他的居住環境和生存狀態有著密切關係。

現在宜居城區建設的黃岩自古就是一個富庶的宜居之地;貴族大老爺自然錦衣玉食,吃得比較精細。

也有可能跟他的飲食習慣有關係,或許他日常素食。

他很有可能是位崇佛向善的居士,竟手戴珠串,腳穿帶有「卍」字的錦鞋。

而且,留下了修造五洞橋的無量功德,讓現在的黃岩人延享通衢之便。

高挑的鼻骨,略長的臉型,「老人家」露了臉。

朱泓教授掃視了在場的人,最後指著筆者的鼻子說,「鼻型像你的。

」頓時,筆者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看了看他的鼻骨。

咦!不會跟老先生撞臉吧?

很有文才,一個深愛妻子的人

來自吉林大學的博士生王一如,用類似牙科醫生的彎頭探針,一點一點輕挑細剔。

顱骨逐漸清朗,骨質細密,通體漆黑並泛有微微的光澤,幾顆細小的水銀在牙縫間滾落。

朱泓教授再次驚嘆,「這個頭骨應該是長江以南,保存最好的頭骨了。

真不可思議!」朱教授大半生研究體質人類學,他的基地收藏有兩萬多顆古代頭骨。

他是令學界高山仰止的學術泰斗,這一領域的權威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

「老師您快看,這是血管和神經嗎?」來自重慶的博士生聶穎,停下了工作,用探針指向下巴的右邊的細小孔洞。

這一細小的發現,讓朱教授感到匪夷所思。

經過每一塊骨骼的測量鑑定,除了頸椎有退行性關節病,其他骨骼都十分健康完整。

連細若魚刺的舌骨都清理出來。

初步計算之後,他的身高為1.62米。

朱泓告訴黃岩文物工作者,出土骨骸視同文物,應當妥善保存。

今後還將進一步作分子考古學研究,也就是古DNA研究,提取線粒體DNA序列,作譜系分析,確定生物的遺傳學結構。

趙老先生這麼大年紀所患的退行性關節病,也叫老年性病變。

現代的人上了年紀,都會有頸椎問題,大多因長期坐辦公室所致,那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趙伯澐身為趙家王室宗親,亦是長期伏案的讀書之人,他被稱作「文林郎」。

曾任平江府長洲縣丞,也就是在現在的江蘇蘇州當副縣長級官員。

宋人官銜中的某某郎、某某大夫,是他的資歷等級。

黃巖區博物館館長羅永華根據《黃岩西橋趙氏宗譜》研究,趙伯澐還曾當過婺州司戶參軍,歷仕承儀郎,為正六品。

從他寫給亡妻李氏的墓志銘中,可以感受到其雋永的文采。

「衣冠赫奕,為世名族」「疾甚以卒,嗚呼哀哉」「此而可忘,孰致其哀」這些字句可見其文才,也可看到他是一個對妻子充滿深情的人。

專家強強聯手一一揭開謎團

顱腔內尚有四分之一體積的沉澱物,它是泥土,還是未曾完全腐爛的腦髓?棺木卯榫結構,整體髹漆,加之松香、糯米汁、三合土的外槨封存。

有賴於「深埋、密閉、防腐」的宋代葬制,棺木得以完好的保存。

因而,只有純凈之水的逐漸滲透,絕不會帶進一絲泥土。

顱內疑似泥土沉積物,可以得到排除。

趙教授對筆者作這樣的假設推論,「江南的水大多富含酸性,可能墓地附近礦物質豐富,產生較強的酸性水。

在一個特殊的條件和時機下,水分滲透進來並淹沒到屍身的一半,有效地阻止了腐爛。

」怕筆者不好理解,朱教授作了一個比方:「煮熟的雞蛋放在清水裡面,一兩天就腐敗;如果放在醋裡面,十年都不會壞。

」對了!肌肉組織為蛋白質。

解釋如此深入淺出、淺顯易懂,專家就是專家!難怪屍體的背部和小腿還會有光滑、韌性的皮膚和富有彈性的肌肉組織存在。

原因就在於,顱腔底部、背部和小腿處於低位,剛好受水浸泡。

絲織品保護專家周暘在衣服揭展時曾說,腐爛區域剛剛到達背部皮膚位置,它有效阻止了污染物的繼續滲透下去。

原來,珍貴的絲織品就是這樣幸運地得到保存的!

除了國內一流的專家學者坐鎮考古發掘、應急保護,在他們背後,還有許多考古工作者合作無間,強強聯手,默默無聞。

他們還創新了一些簡單而又從未實踐過的保護方法,有效保護了文物安全,讓這些古代遺珍得以呈現光彩,讓現在的人們能夠觸摸到古人的智慧、技藝和審美。

(原文刊於:《台州晚報》2016年7月30日第09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是個衣服控 陪葬品堪稱「宋服之冠」

趙匡胤七世孫趙伯澐之墓在黃岩被發掘圓領衫、對襟衫、交領衫、抹胸……5月2日晚上,台州市黃巖區嶼頭鄉前礁村村民楊計土,在建房時發現了一處古墓,並向文物部門報告。昨天上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消息稱...

為何考古專家都不敢碰古墓里的雞蛋

所謂不敢碰古墓里的「雞蛋」,難道是因為古墓里的雞蛋一碰就會七竅流血而死嗎?當然不是啦!這是因為—古墓里發現雞蛋非常珍貴少見,而且雞蛋還非常易碎!古代一般也很少有人在墓里放置雞蛋吧,而且古墓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