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王亞蓉:她復織了從東周到清代的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她有一雙化腐朽為神奇的手。

在每一個重要的考古遺址,她都期待著能在現場提取到古人留給我們的絹羅錦紗;在紡織考古實驗基地,她復原的絲織品從東周到清代,時間跨度長達2000年,她相信我們可以用古人的方法讓那些暗淡了光澤的絲織品重現光華;中國是一個擁有「錦繡」歷史的文明古國,而75歲的王亞蓉期待能為中國織就一個「錦繡」前程……

王亞蓉和自己的弟子們在一起。

新華社記者李賀攝

4月2日。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八樓。

穿著自己設計的翠綠色絲絨旗袍,端坐在會議室的中間,75歲的王亞蓉先生笑意盈盈地看著自己指導過的23名學生依次走來,行過恭恭敬敬的弟子禮,再接過自己精心準備的刺繡禮品,花團錦簇地將自己圍繞……

1974年,她成為沈從文的學生時,協助先生完成《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是當時的「三人行」中最年輕的一位;1982年,當她第一次觸摸到2300年前戰國晚期的馬山楚墓的完整衣服時,動了還原復織古代絲織文物的念頭,如今沈從文先生已經走了快三十年,王㐨先生離開也20年了,而她的學生們比她當年還年輕……

這一刻,她覺得不再那麼孤單。

這23名學生,來自全國不同的博物館和科研院所,大多是她手把手的帶出來的,和她去過考古現場提取絲織文物,一起修復過殘破的絲織碎片,將來會在各自的崗位上獨擋一面,關注一下他們的研究項目,研究一下他們的奔波軌跡,幾乎就能拼接出王亞蓉40餘年的紡織考古地圖,也能勾勒出未來中國紡織考古的新天地……

她觸摸過2600年前最美的華服

如果從上個世紀60年代沈從文先生開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整理算起,中國的紡織考古已經走過了近60年的歷史。

紡織考古包括了對考古現場的紡織品文物、紡織工具等進行發掘、提取、保護、修復、復織等多個環節,而提取是最基礎也是最難的第一步。

王亞蓉(右一)與沈從文夫婦的合影。

(王亞蓉提供)

王亞蓉一直記得1982年她和王㐨在湖北江陵馬山漢墓度過的那些日子,她親手觸摸到了2300年前戰國晚期的絲織物,那是當時中國時間最早、保存最好、技藝最為精湛的絲織文物。

「作為中國考古界著名的紡織品文物保護專家,王㐨當時選擇了在午夜時分開始文物的起取,主要擔心絲織品在陽光下受損。

當棺罩在考古人員細心呵護下完整地取出後,王㐨將棺蓋一頭慢慢掀起,看到了滿棺的絲織品,他吩咐大家立刻將棺蓋蓋上,建議帶回博物館去提取文物。

現在想來,他的考慮是周全的,一是清取這麼多絲織品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二是在野外開棺,紫外線和風沙會嚴重傷害絲織品文物。

因為這座墓的紡織品需要若干張面積為長3米、寬2.5米的工作檯,王㐨和王亞蓉等考古人員只能以地為工作檯,天天跪在地上工作,幾十天時間爬來爬去,膝蓋都起了繭,以後每到冬天膝關節就會疼。

正是在這座戰國楚墓,王亞蓉老師觸摸到35件迄今所見世界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好的絲織物,第一次搞清了絹、羅、錦、紗、綺、綈、組、絛等八大類絲織物的細微差別,沈從文先生激動地稱之為戰國時期的「絲綢寶庫」,更讓世界見識了楚文化的登峰造極。

唐代法門寺地宮王㐨(中)和王亞蓉(左一)正在揭取寶函外裹的絲帶。

「絲織品是所有文物里最嬌嫩最不好處理的,對環境的依賴與要求非常高,能夠保存下來的或者處於飽水狀態或者處於新疆尼雅、阿斯塔那樣極度乾燥的狀態,你忽然改變環境或者提取不當,就會造成令人心痛的損毀。

」王亞蓉親眼見過完整的絲織物由於提取不當而經緯斷裂難以修復的瞬間,因而對於文物的提取幾乎總是用最物理的、最少干擾的方法來完成。

1995年新疆民豐尼雅遺址古墓群的精絕王雙人合葬墓,齊頭並臥的男女兩人均已成乾屍,身上覆蓋著「王侯合昏千秋萬歲宜子孫」的單層錦被,男女主人被30多件絲織衣物層層包裹,不同花色的錦就有10多件。

以前聽當時的新疆考古所所長王炳華老師講過,這些絲織物的提取最費時費力,如今再聽主持提取的王亞蓉老師講一講,就更加明白其中的不易。

1995年王亞蓉老師在新疆尼雅遺址東漢合葬墓的清理現場。

(資料圖片)

「木棺的空間有限,所有的絲織物都堆在一起,那件著名的錦被上全是細沙,還有密密麻麻的褐色的蛆殼。

兩具乾屍上的衣物更是都堆砌在一處,兩邊挨著棺架的衣物更脆弱更容易灰化一些,而兩人的底部衣物則和棺的底部厚厚地板結在一起,所以需要先將兩人分開,單獨處理,其次要先把裹在上面的衣服慢慢地打開,褪到兩邊,然後重新填充海綿,重新固定木棺兩邊的框架,重新把棺蓋蓋上,把棺底迅速翻轉上來,再處理乾屍底部的衣物。

這個翻轉的過程不能出任何的問題,因為衣物已經非常脆弱了。

為此大家試驗了很多次,覺得萬無一失了,才齊心合力完成。

新疆雖然乾燥,出土絲織物畢竟脫離了之前的那個環境,既要防乾燥,又要適當回潮保濕……」今天我們在欣賞那些尼雅遺址出土的東漢織錦上美麗的花草紋、繁複的翼馬對羊圖案時,可曾想到過當年王亞蓉老師他們的如履薄冰?

2007年江西靖安東周墓葬現場的絲織物提取堪稱近年來最艱難、也最為考驗她和她的弟子們的一次。

這個墓的特點是一個墓坑有47具棺木,棺木排列得很密,主棺之外的其他木棺里除了紡織工具外並無其它隨葬品,經人類學家對其出土的人骨進行鑑別,均為女性,且年齡從15到25歲不等。

打開主棺後,墓主的整個屍身都浸在積水裡面,紡織物已經和屍骨、泥沙完全攪混在一起,成為濕軟的泥狀。

為了能順利提取絲織物,王亞蓉和工作人員將墓旁邊的糧庫改造成了一個臨時的實驗室。

當時的屍身用竹蓆包裹著,王亞蓉老師帶領大家用泡沫做了一個30公分直徑的滾筒,將竹蓆一點點捲曲,再抱出來放在地上。

絲織品和竹蓆必須要不停保濕,以免脫離原有環境後乾裂。

江西靖安東周墓葬現場。

資料圖片。

「當時我們在水池裡放了海綿,用海綿隔著讓水漫滲進入,然後大家用手拍動水面慢慢激盪泥沙,那麼多雙手就在2℃的水中不停拍打,換了幾十次水,織物的顏色和經緯才慢慢呈現。

最後的結果是令人狂喜的。

在清理六號棺時王亞蓉發現了黑紅似漆器般的精美幾何紋錦,這是該批出土文物中最完美的一件,經線密度竟然達到了每厘米240根,也就是說在我們肉眼看來已經非常細的絲其實又是由更多的絲編織而成,一毫米會有24根。

足見當時紡織品織造的水平之高。

江西靖安墓葬出土時的幾何紋織物。

更多從墓葬出土的東周絲織品最後以一坨「泥」的狀態,在紡織考古實驗室的冰箱裡又收藏了9年之久。

直到準備研究之前,王亞蓉才把它取出來,一點一點用羊毫掃落沉積其中的淤泥,用鑷子摘除其中的沙粒,光是打開泥封就用了一個多月……

王亞蓉坦言,王㐨豐富的考古現場經驗和精益求精的修復追求一直深深地影響著自己。

王㐨去世後,在許多的考古現場就需要自己一個人立刻拿主意,這對自己是不小的責任。

「每一件文物最重要的信息都在現場,包括它的出土位置、顏色、服飾結構、穿著方式等等,這些都是後期研究中最關鍵的一手資料。

特別是顏色,棺內環境在幾千年中是穩定不變的、封閉的,可以很好的保存織物原有的顏色。

然而,棺蓋在打開的短短几分鐘後,由於和外界環境、空氣的接觸,織物曾經絢麗的顏色會因氧化逐漸退掉,這是最令人傷感的事情。

如果我們將王亞蓉主持或參與過的重大考古排排座,幾乎就能串起一部中國紡織考古史,從湖北江陵馬山楚墓到陝西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從北京老山漢墓到遼寧省葉茂台的遼墓、從新疆民豐的尼雅遺址到山東齊故城出土的戰國絲織品殘片……中國人衣食住行的「衣」的歷史,依靠這些考古所得逐漸真實起來。

她復織的絲織品可以成為一座服飾博物館

無論是從與王亞蓉認識的時間算起,還是從他的復織水平來看,王繼勝都是23名弟子中名符其實的大師兄。

作為南京雲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他和王亞蓉老師的合作是從1986年複製馬王堆的薄如羽翼的素紗褝衣開始的,「素紗褝衣復織的難點在於原材料,古人用的絲絮比較細,細到只有頭髮絲的三分之一。

我們現在用的絲都是五眠蠶,蠶蛻一次皮為一眠,2000年前的古代蠶還沒進化到五眠蠶的程度,只有三眠蠶。

五眠蠶絲的韌度強度不如以前,復原就很困難,因此我們專門成立了養蠶研究所,飼養出三眠蠶,試著解決原材料的問題。

2016年9月,王亞蓉和她的學生們成功復織出江西靖安東周墓葬出土的2500年前的幾何紋經錦。

春秋戰國以來中國傳統的織錦都是經錦,也就是經線起花,但現在所有的織錦都是緯錦,大家集思廣益,在四川丁橋織機的基礎上增加了綜片,打造出可以織造靖安出土織錦的織機,終於將東周的經錦復造出來。

王亞蓉和王繼勝查看復織的靖安織錦。

走上紡織品的復原和復織,在王亞蓉看來,是必然的選擇。

最初萌生復原這些文物的念頭還是因為馬山楚墓。

王亞蓉發現內棺出土的很多件衣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腋下都嵌著一個方片。

中國曆朝歷代服裝都是平面剪裁、平面縫合,很整齊,這樣的方片結構肯定有某種穿著功用。

單純畫圖,解決不了這個結構功用的問題。

而且這些衣服出土時質地已經很脆硬,根本不能穿著,有些衣服的後背部已消失了,剛出土的時候顏色還很鮮亮,出土後就逐漸變的灰暗了。

非常不適宜對外展覽。

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忘記這些衣服的原貌。

「如何能讓大眾更直觀地欣賞到千年前那些無以倫比的美,實驗研究出土紡織品的復原與復織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要復織一匹古絲織物,光有這些數據採集和考察還不夠。

「不止是織造工藝本身,還需要考究絲織物的染色、鎖繡、盤金等各種工藝。

」做完這些,才能開始復織實驗。

王亞蓉要做的,就是根據這些數據,從為絲線染色開始,一次次染色、改裝打造經織機進行織造,直到真正把古絲織物復織完成。

從1985年開始,在沈從文和王㐨的支持下,王亞蓉組織人員對馬山楚墓的系列文物進行工藝復原和文物復織,磕磕絆絆歷經5年,才解決了對工藝結構的困惑。

正是在復原的過程中王亞蓉弄明白了這個方片就是文獻上稱之為「小腰」的東西。

這樣的衣服上身後,腰部會自然收斂,胸部前聳,結帶束腰,「下裳」部分即作筒裙狀變化,「上衣」即呈現自然立體。

所以,後來英國學者威爾蒂看到後評價說這是中國在兩千多年前就用平面剪裁做出了立裁的效果!

馬山墓中的衣服領緣內、外都附有釘縫在上面的紋飾精美的絲質窄帶,類似現在的護領或領帶。

這種窄帶在馬山墓中共出土了四種,而尤以N10鳳鳥花卉紋繡綿衣上的最為精美。

在複製時織工根本做不出來與文物正背結構都一樣的織物。

王亞蓉覺得可能是繡出來的,於是就織了一根與文物等長寬的帶子,染成咖啡色,再讓繡娘一針一線地繡出來,最終才將其復原,並因此發現了一種失傳的新的繡法 「納縷繡」。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紡織考古實驗室復原的馬山N10人鳳鳥花卉紋繡淺黃絹面綿袍。

1983年到1990年完成了第一批的復原複製工作。

199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在江陵舉辦了第一次國際服飾研討會,王亞蓉展示了自己復原複製的馬山N10彩繡鳳鳥紋綿衣。

這件衣服淡黃絹地,繡線有深藍,翠藍,絳紅,朱紅,土黃,月黃,米色。

正面鳥像,張兩翼為舞步,頭上華冠如傘蓋,兩旁垂流蘇,翅膀上曲復作鳥頭形狀,其一更生出花枝向上蔓卷,至頂再反轉倒掛出三花穗,畫面遵媚溫潤中散發出楚文化特有的奇異詭譎之氣。

整件衣服技巧與工藝設計都高度成熟,平鋪在一塊展板上放在地上,為了能看得清楚,來自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圍著衣服跪了一圈,荊州博物館的彭浩先生詼諧地說:「這真是五體投地啊!」

在宋玉的神女賦中,已有「羅紈綺績盛文章,極服妙采照萬方」的描寫,而復織的意義或許就在於讓你有機會重新吟誦出這句深藏心底的華章。

她說,沈先生的心愿一定會實現

2008年才建立的這個紡織考古實驗室就在社科院考古所的後樓里,幾間屋子並不大,她和她的弟子們就在這略顯逼仄的空間裡,同時進行著江西明代寧靖王夫人吳氏墓服飾修復、江西贛州慈雲寺塔出土繪畫、遼寧葉茂台遼墓紡織品文物修復等工作。

經年累月才復原出的那幾件令人驚艷的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的棉袍也在這裡展示著,越來越多的人到這裡參觀,越來越多的孩子想跟著她學習紡織考古。

石釗釗坦承這是一條非常磨練心性的道路,他跟著王亞蓉老師一直在做江西贛州慈雲寺塔出土繪畫的修復。

那些紙絹書畫出土時幾乎碎成了絮狀,仿佛連一堆廢紙都不如。

但經過耐心細緻的研究修復,它們仿佛起死回生一樣呈現出千年前北宋初年的模樣,那樣的成就感又是旁人難以感悟的,況且它們還提供了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信息。

這是文物的原狀。

這是修復後呈現出的一副文官像。

(石釗釗提供)

王亞蓉記得1986年時她把馬山刺繡文物復織成果陸續拿給沈從文先生看,「他非常激動地說,如果能夠這樣一件件積累起來,放在一個屋子裡,就是歷代服飾博物館。

建立一個「服飾博物館」這個構想最初也是由沈從文先生提出來的。

1979年,在沈從文、王亞蓉和王㐨的努力下,作為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開山之作《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最後整理完成。

全書計有圖像700幅,並且分為圖和插圖,共25萬字,內容涉及自舊石器時代至清朝幾千年間古代服飾問題的抉微鉤沉,內容博大精深,精妙深邃,和他許多著名的小說一樣,傳遞出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

在王亞蓉看來,根據這一本書就完全可以建起一座中國古代服飾博物館。

修復前的絲織品是這樣的。

經過修復後是這樣的。

新華社記者李賀攝

這些年的考古工作,為我們又提供了更多的關於中國古代服飾的資料,幾乎可以用實物串起這樣一部豐富的歷史,再通過大量的復織作品,完全可以讓更多的中國人認識到中國絲綢曾經達到的輝煌。

2016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蘇州成立了紡織科研考古基地,致力於挖掘傳承傳統絲綢工藝和研發古絲綢失傳的技藝。

這似乎讓她的夢想向前推進了一步。

人們習慣用耕織來定義中國的文化,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我國古代的紡織技藝也曾是世界領先的,古代「事死如生」的傳統又讓一些紡織品幸運的保存下來,我們現在完全可以通過紡織考古,把以前只在文學作品裡讀到的那些美好的詞彙變成實際的服裝,讓古代輝煌的絲織技術重現生機。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在4月2日的拜師會上,王亞蓉先生把這句出自《尚書周書》的話鄭重地送給了每位弟子,希望他們能辛勤不懈地努力,織就中國紡織考古的錦繡未來。

人物工作室的話:

人類生活的最基本的衣的歷史,也是一部文明史。

或者可以說,沒有比「衣食住行」的「衣」更適合作為研究社會發展軌跡的史料。

我是極佩服沈從文先生的,看他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能從一件出土的錦鍛上的花紋推出它與西漢時流行的博山爐的花紋異曲同工,也能從西域出土的大量帶「長樂」的織錦,判斷出西漢織機技術的提升也應主要是在漢武帝時期。

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讀到「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但並沒有去深想這意味著什麼,後來才知道漢朝時就設有巨大的東西織室,每每有上萬個織女晝夜生產,動不動就一萬多匹送到西北去給匈奴去給屯兵的軍士,像貨幣一樣流通,後來絲綢之路開通了,它又傳播的更遠……

王亞蓉說,她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怎樣才能把沈從文先生心心念念的中國歷代服飾博物館建立起來,把沈先生倡導的「中國人穿中國衣」的觀點推廣開來 。

「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把這樣的衣服穿在身上,想一想也是沉醉的。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人物工作室 楊雪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跨越五千年歷史,遼博「古代遼寧」開展

9月22日,省博物館新館基本陳列「古代遼寧」正式與觀眾見面。該展由省文化廳、省文物局主辦,省博物館承辦,同時得到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及全省27家文博單位的大力支持。此展共展出省博物館館藏展品1...

江西古墓發現22名裸葬女性續:疑為服毒殉葬

墓葬中的一具女性遺骨。 4月9日,本報《焦點新聞》刊登了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高票入選「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消息,同時首次發布了省考古研究所所長樊昌生在評選會上所作的報告,「22名女性...

神秘東周雙色三角紋經錦 成都亮相

由中國文物學會紡織文物專業委員會主辦、成都博物館承辦的「中國文物學會紡織文物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昨天在成都召開,會議期間將對紡織文物研究、紡織文物的清理保護、紡織服飾文化的保存拓展等19...

中國紡織文物「實證」鏈條亟待形成

本報見習記者 陳佩珍日前,由中國文物學會紡織文物專業委員會主辦、成都博物院承辦的「中國文物學會紡織文物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在成都召開。來自全國40餘家文博、考古、教學機構的近百位紡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