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都大家|「考古人」楊琮:入閩40年,立起閩越國文化考量標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福州新聞網

@這裡,讀懂福州!

人物名片

楊琮近照。

楊琮,1955年7月出生於西安,1982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

此後在福建省博物館參加古城址和各項田野考古發掘和研究三十餘年,歷任福建省博物館研究員、考古隊隊長、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館長、福建博物院院長等職。

現為閩江學院閩都學者、講座教授。

1999年獲國家文化部「優秀專家」稱號,2007年被國家人事部、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在武夷山申遺期間工作出色,獲得申遺個人貢獻獎。

從雄渾蒼涼的西北大地來到溫潤潮濕的東南沿海,一晃眼,整整四十年,他專注地在自己熱愛的文博天地闖蕩,收穫豐碩成果;如今,他一邊筆耕不輟、著書立說,一邊擔任閩江學院講座教授,協助學科建設、招攬人才,同時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學者共同創辦公益性非國有博物館——福建貞美博物館,致力於向普通人傳播福建燦爛的古代文明。

他,就是福建省博物館研究員、原福建博物院院長楊琮。

今年國慶假期的一天,在福建貞美博物館,記者專訪了楊琮。

今年已過63歲的他,鮮少接受媒體專訪,低調得很。

在他看來,時間是十分寶貴的,他總是有許多案頭資料需要梳理、研究。

目前,他還承擔著《福州通史:先秦卷》的編寫工作,兩年內要完成全書大約十一分之一的任務量,必須爭分奪秒。

此外,他還在構思一部《閩越國史》的專著,「拖了出版社十多年的舊債還沒還」,他笑說。

這些年來,福建各地基礎建設高速推進,為了搶救那些「不得已而要失去」的歷史遺蹟,楊琮和同行們一道艱苦奮鬥,「保護、發掘與研究福建歷史文化遺產,是考古工作者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楊琮如是說。

楊琮在北京參加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審會議留影。

楊琮祖籍江蘇,出生於十三朝古都西安,從小就喜歡塗鴉,後跟著專業老師學習美術,畫得一手好畫。

恢復高考前,他已經參加工作,憑著專業特長,他進了一家國有工廠,被安排到貴州,負責鑽井隊里的水文勘測,常年在野外工作。

當1977年第一屆高考恢復的消息傳來時,由於要回到原籍西安參加考試,而楊琮仍在貴州工地忙碌,趕不及,便決定第二年報名參加。

1978年,他原本想報考的是美術學院、體育學院,可是回到西安時得知已經錯過,這些藝術類考試比正常高考時間提前了。

《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發掘報告》由楊琮主編,2004年4月出版。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長沙馬王堆漢墓啟動發掘,出土了眾多國家級珍貴文物,一時間引發國人對考古的濃厚興趣。

楊琮也不例外。

受此影響,他的第一志願報考的是位於西安的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當時並未報考廈門大學考古專業。

那是怎麼來到廈門大學的呢?「這是個陰差陽錯。

」楊琮說,高考結束後,他的成績非常好,超過了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錄取線,原以為就這麼定了。

可沒想到的是,曾任著名經濟學家、原廈門大學校長王亞南的學術秘書林其泉(現為廈大歷史系教授、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來到西安,代表廈門大學前來招生,當年廈門大學在陝西省要招收5名學生,可其中的考古專業未能招到合適學生。

當地招生辦的工作人員將楊琮的檔案遞給了林其泉,對方一看,成績出色,又是在野外搞水文勘測工作,很適合考古專業的學習要求,就從西北大學的「鍋」里生生「搶走」了他。

事後,楊琮從隔壁鄰居的口中得知,林其泉還專程按照地址尋到他家,可他不在家,正打外面遛彎,林其泉一直等到趕火車的時刻到來才走。

就這樣,接到廈門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楊琮,揮別西安的家人,獨自來到美麗的鷺島求學。

這一「調頭」,他就在南國紮下根來,至今整整40年。

楊琮在武夷山考古工地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專家黃展岳研究員(左)在現場研究文物。

1982年畢業的楊琮,被分配到福建省博物館,立刻又被抽調到武夷山(崇安)城村漢城考古隊,駐紮在此進行系統考古探掘和研究。

此後,福建地區的秦漢考古,便成為楊琮主要研究的方向之一。

在野外考古期間,楊琮全程參與,從一名普通隊員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得力幹將,後接任考古隊隊長。

直到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建成,他又擔任館長一職。

楊琮著述的《閩越國文化》1998年出版,成為考量閩越國文化的標尺。

「武夷山(崇安)城村漢城是閩越國時代的代表性遺址,它不僅可以與漢代文獻相互印證,更重要的是它幾乎彌補了史書中所不記錄的閩越國物質文化的方方面面。

」楊琮在1998年出版的《閩越國文化》後記里如是記錄。

歷史上,閩越王國都城在哪,各界爭論不一。

據《史記·東越列傳》記載:「漢五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故中閩地,都東冶。

」從無諸受封到漢武帝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閩越國存世92年。

以往史學界多認為,都城在今福州市的屏山附近,也有主張在浙南章安或遷至福州,還有在閩北浦城、武夷山城村等地,但都缺乏足夠的考古實物佐證,僅憑語焉不詳的史料記載來推斷,難以服眾。

在武夷山閩越國貴族墓發掘現場,楊琮(右一)和浙江文物專家一起研究問題。

1980年以來,福建省組織的城村漢城遺址全面考古測得,該城南北長約860米、東西寬約550米,周長2896米,總面積約48萬平方米,相當於故宮的三分之二。

通過對一系列建築遺址的發掘,再加上對出土的陶器、鐵器、銅器、建築材料等文物的比較分析,楊琮認為此城可確定為閩越王國的都城之一,「在當時,福州屏山也曾經出土含『萬歲』字樣的瓦當等文物,所以我並不否認福州作為閩越國的另一國都存在。

」楊琮說,他傾向於著名考古學家黃展岳提出的閩越國二王二都論斷,歷史上閩越國也曾二王並立,所以一個王國兩個都城並不鮮見。

1998年7月,楊琮著述的《閩越國文化》一書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共36.5萬字,囊括閩越國名稱由來及世系、閩越國文化遺存調查、閩越國都邑考證等關鍵學術觀點。

著名考古學家,曾任秦始皇陵、漢鼎湖宮、漢景帝陽陵等多處考古隊隊長的王學理認為,楊琮的研究成果促進了對閩越文明史、閩越國文化的深層探索,「要認識漢諸侯王都城,閩越國提供了標尺。

要研究城市史,閩越國王城填補了漢王都的空白。

城村漢城遺址範圍內的高胡坪甲組宮殿建築群的中部及主大殿的遺蹟。

城村漢城遺址是武夷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8年4月至1999年12月,武夷山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期間,楊琮參與了文本申報、遺址整治、新館建設工作的全過程,並負責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考察作講解匯報等大量的基礎工作,為武夷山順利入選「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作出了突出貢獻,他也因此獲得申遺「個人貢獻獎」。

楊琮透露說,2004年,一家出版社就向他約關於《閩越國史》的書稿,他至今還未動筆。

「一是工作太過繁忙,二來也是因為考古是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我會在動筆時,把關於福州的閩越考古新發現、新研究融入,使之更加切合實際。

2005年-2007年,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群發掘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10月至2007年1月,為配合浦南高速公路建設,楊琮帶隊參與浦城管九土墩墓群的搶救性發掘工作。

出土的72件青銅器,是福建地區一次性出土青銅器最多的考古發現。

其中,10件造型精美的越式青銅劍,在全國首屈一指。

同時,先秦土墩墓也是首次現身福建,擴大了商周考古的地域,對福建先秦時期社會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該考古成果被評為「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體現了福建考古學的重大進步。

福建省博物館城村漢城考古隊楊琮(左一)和部分成員合影。

與一批志同道合的學者合作創辦福建貞美博物館,是楊琮從福建博物院卸任後的又一樂事。

為此,他傾注大量心血和精力,並樂此不疲地宣傳推廣。

「鄉土文物,凝結著先人的記憶和情感,是深藏於人心的家園符號和象徵。

」在楊琮看來,基本建設、社會經濟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之間,始終存在「破立」矛盾。

如果大家都能意識到文物與自己的生活、情感相關,那麼,文物保護才能變成發自內心的自發行為。

這,也是成立貞美博物館的初衷。

楊琮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創辦了福建貞美博物館,目前常設展覽《一帶一路 從福建出發》。

推開厚重的紅漆大門,《一帶一路 從福建出發》展覽的200餘件展品映入眼帘。

穿行其中,猶如領略一部波瀾壯闊的福建海上絲路史。

作為福建省文物考古與博物館學科的帶頭人,楊琮是這個展覽的策展人,展覽分成《起航東瀛 大唐的光輝》《東進西行 宋朝盛世 元代繼承》《明清時期的新路》三個部分。

記者注意到,除了展廳醒目位置的兩件「鎮館之寶」——東漢時期的黃釉陶馬和唐代的人騎奔馬俑外,展品多為歷朝歷代造型各異的瓷器。

對此,楊琮解釋說,絲綢之路起於漢代,以張騫通西域為標誌,以陸路為主;盛唐以來,中國長江中下游及南方,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的中心所在;中唐以後,由於陸上絲綢之路不斷遇阻,海絲之路便日益發展成熟。

特別是中國瓷器的成熟,以及在世界物質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陶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角。

唐代,福州懷安窯燒制的青瓷執壺,外銷至日本,再回購歸國。

展品中,有一隻唐代的青瓷執壺尤為引人注目。

據楊琮介紹,福建迄今已知最早穿越海洋銷往日本的瓷器,就是福州懷安窯燒造的青瓷器。

「在日本九州博多的鴻臚館,也就是國賓館裡面,出土了很多來自福州的青瓷器皿,揭開了海絲之路的序幕。

」楊琮說。

楊琮表示,不僅在日本,泰國、汶萊、越南等國及海域沉船中,也相繼發現了福州懷安窯燒制的瓷器。

可以說,懷安窯不僅見證了唐五代時期福州與周邊國家的海洋貿易,更為福州海絲之路增添了有力證明。

楊琮獲得1998年度文化部優秀專家稱號。

「通過對福建及周邊地區外銷產品和軌跡的展示,能夠比較完整地反映出閩江出海港口——福州,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和歷史貢獻。

」楊琮說,博物館還設有專題陳列《東南地區商周文明》,主要是作為對外交流的臨時展覽,反映夏商周時期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印紋硬陶器、原始青瓷以及青銅器等,展現了與中原青銅文明有別的東南文明。

此外,博物館還定期開展文化雅集活動,包括名家學術講座、文物知識介紹以及免費鑑定等,已經逐步成為福建省廣大藏家和愛好者交流的平台。

書院開講時,講課者沒有費用,聽課者也無需繳費,書院還會為聽課者提供茶水茶點。

這兩年,人們對文物和文保的關注比以前更多了,也產生了一些「清流」節目,比如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還有綜藝節目《國家寶藏》。

「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軌跡和偉大創造,具有不可再生性。

」楊琮樂觀其成,認為應堅持「修舊如舊」「最小干預」「不改變文物原狀」等修繕原則,從文化遺產的收藏、研究、展示、修復、保管等多方面蓄力。

「為了中華民族的未來,每個人都應擔起文脈傳承者的重擔,讓文化遺產傳承不絕,讓中華記憶歷久彌新。

」楊琮嚴肅地說。

楊琮主編的《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發掘報告》獲評2004年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

發表各種考古報告、譯文和論文百餘篇,共計200餘萬字;主編圖書和論著十餘部。

《閩越國文化》《武夷山城村漢城發掘報告》《美術考古論集》等專著均獲不同獎項。

主編出版的文博圖書有《福建博物院書畫藏品選粹》《中國出土瓷器全集:福建卷》《國家寶藏》《越魂閩魄》《伏尓加河畔的印象》《21世紀初福建基建考古重要發現》《紅色遺珍》《塞上古韻》等。

主持博物院工作期間,連續兩年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陳列展覽獲得十大精品獎,考古圖書獲全國文博十佳圖書獎。

王學理(著名考古學家、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閩越王城的考古發現,無疑地掀開了研究閩越文明的新篇章。

楊琮出版的《閩越國文化》專著,代表了「閩越國文化」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

要認識漢諸侯王都城,閩越國提供了標尺。

要認識城市史,閩越國王城填補了漢王都的空白。

在大遺址這「自然景觀」之旁,就地建立文物陳列館的「人文景觀」,是遺址博物館通常的做法。

值得慶幸的是在閩越王都遺址附近,一座專題性的「閩越王城博物館」拔地而起。

它與城址景觀互為表里,協調配合,相得益彰。

其收效當是理想而成功的。

魏京武(著名考古學家、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城村漢代古城址的發掘是江南漢代考古第一城,因為直至目前在江南地區漢代考古發掘中,尚未發現保存這麼完整、規模這麼宏大的漢代城址。

考古是一門科學,科學就要有自己的一套科學數據,考古學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地層學和類型學的數據,即地層學和類型學的標尺。

城村遺址出土的數以千計的陶器、銅器、鐵器及數以十萬件的建築材料及殘片,又為福建地區漢代考古類型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福建地區發現的漢代遺址有五、六十處,而經過大規模科學發掘的只有城村遺址,且出土遺物那樣豐富,當仁不讓地應作為福建地區漢代考古類型學的標尺。

楊琮所著的《閩越國文化》,就是以城村遺址考古發掘資料為主,結合歷史文獻記載以及臨近地區同時代考古學文化的比較研究寫成的。

可以說,沒有城村遺址的考古發掘就不會有楊琮先生的《閩越國文化》,也不會有諸多先生研究閩越國歷史的論著或論述。

汪征魯(著名史學理論專家、教授,原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楊琮君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廈大考古專業科班出身,有著深厚的考古學理論素養,又親臨福建建國以來歷次重大的考古發掘,極富田野考古實踐,可謂文武雙全,文質俱優。

其對南方古代瓷器、青銅器的鑑賞尤精。

實乃吾省考古、鑑定大家,文化名人。

黃國盛(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琮先生是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考古專業特聘教授。

楊琮先生長期從事考古工作,具有豐富野外考古和文物保護實踐經驗,並取得豐碩研究成果。

汪征魯與薛菁二位教授主編《福州通史》,我和楊琮先生等加入該通史編寫組。

編寫組共八位教授,每過一段時間都要舉行寫作研討或田野考察。

每當舉行學術研討,我都認真聽取楊先生髮言,感到楊先生思維敏銳,功底深厚。

記得前時一例,楊琮先生將最新「亮島文化」考古成果編入《福州通史》。

我即向他請教:「亮島文化」與「曇石山文化」是否基本屬於同一形態?楊琮先生作了肯定解答,我很受啟發。

每當編寫組進行田野考察,我都有意靠近楊琮先生,喜歡聽他對參訪文物古蹟作專業解說。

楊琮先生學識淵博,友善親和;能與楊琮先生等摯友共同創作《福州通史》,實乃人生一大幸事。

張囤生(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原中國文物報社社長、總編輯):初識楊琮,他還在主持閩越王城的考古發掘。

而後發掘報告的出版,閩越王城博物館的建立,為武夷山納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打下堅實的歷史文化基礎,楊琮本人獲得申遺個人貢獻獎。

他調任福建博物院院長,同時主持全省考古發掘,在更大領域開拓文博工作,成績斐然。

時本人任職中國文物報社,參與主辦中國博物館10大陳列精品展、中國10大考古發現、全國文博10佳圖書獎評選。

可喜的是,文博界這三大評選活動,楊琮參與和領導的項目,均榜上有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評定的福建浦城商代窯址考古發掘,2007年評定的福建先秦土墩墓群的考古發掘,連續榮獲中國10大考古發現,這在全國範圍內,實屬罕見。

我個人與楊琮接觸,發現這位考古學背景的學者,在文物鑑定領域,如青銅器、陶瓷器、玉石器、古家具、古建築等等,都眼力非凡!這對於一般考古人,實難做到,令我很是欽佩!

孟豐敏(福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前幾年,我研究倉山歷史時,朋友推薦我認識了楊琮老師。

他撰寫的《閩越國文化》是我研究福州文化時必讀的書目之一。

看完書後,我就常找楊院長聊閩越王的歷史,收穫很大。

我有幸到他創建的福建省貞美歷史文化博物館參觀。

聽他講解完展品背後的故事,感動之餘,我由衷地敬佩他為福州海絲所做出的貢獻。

楊琮老師說,為了讓世人了解福建海絲歷史的悠久及其輝煌成果,他和團隊夥伴們自費到世界各地尋找福州出口的陶瓷併購買回來珍藏、展覽。

他們是帶著使命感在做福建海絲(陶瓷)展覽。

今年國慶節,我到福建省博物館參觀,看到了他出版的專著《美術考古論集》,還有他主編的《越魂閩魄》等專業著作,翻閱後深感他學問之專業深厚,我作為他的晚輩學生,當學之不盡。

往期閱讀

聚焦閩都文化,探訪閩文化的精神力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讓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活起來

本文轉載自《福建日報》2017年4月25日版要聞2版文物承載歷史、傳承文明、啟迪未來,做好文物工作意義重大。近年來,我省文物事業取得長足發展,但文物保護的任務依然繁重而艱巨。 今年2月23日召開...

武夷山市蛇子山閩越國墓葬發掘簡報

內容摘要:【摘要】為配合武邵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設, 2008年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對蛇子山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科學考古發掘,發現兩座閩越國時期墓葬,形制與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周邊一帶所發掘的墓葬結構和修築...

驢叔說古 冶城的羅生門 講述福建人自己的來歷

[泉州新聞-閩南網]當「浙南派」與「福州派」在冶城地望問題上根據文獻記載爭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崇安(今武夷山市,下文統一稱崇安)城村完全沒在他們的視野之內。原因很簡單,文獻中根本沒有提及崇安城村與...

福建城村漢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警務室成立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的紅線、底線、生命線,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內容。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根據城村漢城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和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保護...

武夷山城村漢城

武夷山城村漢城,又名古粵城、閩王城,位於武夷山景區21公里,緊靠南武路。城址面積四十八萬平方米城內是王公貴族居住的宮城大量的官署、住宅、作坊、墓葬等遺址分布在城外。此城系閩越先民在地老天荒中創...

武夷印象之城村古漢城遺址

城村漢城遺址位於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村,距市區約40多公里。遺址發現於1958年,是福建省古城址中保存較好的一座漢代古城址。也是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1996年12月列為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