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岡古城遺址發掘工作取得重要發現 明年將繼續開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標題:揚州隋唐時期可能為「都城級城市」

昨日,記者從考古部門了解到,有關蜀岡遺址的發掘工作在近期已經告一段落,後續工作將於明年繼續。

那麼今年一年的發掘工作中,有哪些重大發現呢?記者獲悉,隋唐時期蜀岡古城的南城門很可能有三個門道,這再次說明當時的揚州,很可能是一座「都城級城市」,它的城市規模遠非一般地方城市所能比擬。

1987年、1989年考古勘探結果表明,揚州蜀岡古代城址南城牆中部與堡城南路的交叉處或有3門道的城門遺址。

2011年發掘了蜀岡南門遺址的南緣,確定了晚唐南宋時期的南城門以南的出主城門道路的南部。

2016年再次取得國家文物局許可,在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揚州市文物局等的大力支持下,發掘了南城門遺址的西北部分。

據考古專家介紹,此次的發掘揭露了不晚於晚唐時期的南城門遺址的一個門道,包含道路、排叉柱、城牆等遺存,雖然尚無直接證據,但從各種跡象推測其當為南城門的西側門道。

據了解,發掘區內與夯土牆體或門道相關的遺蹟可分為六期,從中出土遺物主要是南朝至隋唐時期的瓦當、楊吳時期的「官」字款磚瓦等。

考古專家表示,「官」字款磚瓦,見證了這座城門的修建當時是政府行為。

對於這次考古新發現,考古專家表示,從現有發掘結果來看,種種跡象表明,隋唐時期蜀岡古城的南城門很可能有三個門道。

這再次說明其規模遠非一般地方城市所能比擬,當時的揚州城或是一座都城級的城市。

柱礎坑、柱礎石痕跡,依然可見

考古專家告訴記者,從目前的考古發掘結果來看,蜀岡古城南城門遺址當為排叉柱的過梁式城門,其柱礎、排叉柱等雖已不見,但柱礎坑和柱礎石的痕跡依然可見,且留下了大量火燒痕跡。

特別是柱礎坑排列規整、尺寸較大,顯示出該城門的規格較高。

該城門遺址出土南朝至隋唐時期的磚瓦形式,也可作為該城門存在時限的佐證。

另外,蜀岡古城南城門遺址中可見較多用磚,與揚州城漢至明清諸多城門同樣。

發掘工作明年將繼續開展

1978年南京博物院在北城牆東段西部開展的考古發掘中,找到了夯土城牆及有「北門」、「城門壁」、「北門壁」文字的城牆內側包磚牆。

由於推測此處或與廣陵城的北城門、隋江都宮城的玄武門相關,故於2016年在原來探溝的基礎上繼續發掘,並解剖發掘至夯土城牆的底部,然後向四周擴。

經過近5個月的發掘,找到了漢-唐代的共5期夯土城牆、礎石、有「北門」文字磚的城牆內(南)側包磚牆、楊吳時期城牆外(北)側包磚牆及其基槽等遺蹟,明確了各期城牆的寬度及其疊壓關係,並且找到與「北門」城磚同期的疑似城門燃燒後留下的木柱炭化痕跡,揭掉炭化痕跡後發現了穿過東西向城牆的南北向道路南端。

目前工作尚未結束,有待明年繼續開展發掘。

記者 張旭 文/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神都洛陽:定鼎門遺址博物館

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展示定鼎門遺址的演變歷史和隋唐洛陽城文物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外觀為仿唐城門,由城門、城牆、城樓和闕樓組成。其中城台、城牆、闕台內部為遺址保護和展示區,考古發掘出土的定鼎門遺址門道、...

登上古城牆 識歷史興亡

6月29日,在洛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分團委的組織下,洛陽、安陽考古遺址調研隊一行7人調研了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外觀為仿唐城門,由城門、城牆、城樓和闕樓組成。其中城台、城牆、闕台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