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國出土青銅儲貝器,裝錢用的!

文章推薦指數: 83 %
投票人數:12人

五牛一鼓貯貝器,戰國(475-221年)

高31.2、口徑16.3厘米,江川李家山17號墓出土,雲南省博物館藏。

五牛一鼓貯貝器,戰國(475-221年)

貯貝器為滇文化所獨有的一類貯放貝幣的青銅器,是世界青銅時代文化遺存中僅有的發現,被視為滇國青銅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傑作。


古滇王國時期,銅鼓被視為「國之重器」,是權力與身份的象徵,而牛則是財富的代表,這件貯貝器集權力和財富於一身,在奴隸制社會形態下的古滇國,能用此器物者,必是處尊居顯。

真正的貯貝器,是以束腰筒形貯貝器的出現為標誌的。

這些貯貝器的史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已經遠遠的超越了其實用功能。

虎牛鹿貯貝器,戰國(475-221年)

高34.5、蓋徑16.6厘米,江川李家山22號墓出土,雲南省博物館藏。

虎牛鹿貯貝器,戰國(475-221年)

器物呈圓筒形,束腰,子母口。

在其腰部裝飾有精美的線刻紋飾。

器蓋中央雕鑄一頭壯碩的封牛,另有一虎、三鹿以逆時針方向環繞其四周。

這件器物最精彩的亮點在其足部,三器足均雕鑄為踞跪的人形,雙手上舉,如同以頭頂和雙臂之力承托著貯備器,構思頗為奇特。

由於滇青銅貯貝器器足均較矮,常被器身遮蓋,器足多以實用為主,變化不大。

器足經歷了從扁方形足、圓形短柱足向虎爪狀矮獸足的演變後,一直很穩定,幾無裝飾。

這件虎牛鹿貯貝器一反常態,對器足著力刻劃,尤其彰顯出了器主人尊貴的地位和至高無上的權威。

立牛銅貯貝器,戰國(475-221年)

通高40.8、口徑24厘米,江川李家山18號墓出土,雲南省博物館藏。

立牛銅貯貝器,戰國(475-221年)

這件束腰筒形貯貝器有四扁足,子母口,器身光素無紋飾,器蓋上鑄有一圓雕青銅牛造像,整體造型簡練,質樸大方。

牛的形象廣泛出現於滇國的青銅器物上,而牛當中最為常見的品種當屬這件器物上所見的巨角隆脊的「封牛」,也作「峰牛」或「犎牛」,所指就是這種脊背近頸處有隆起的牛。

古滇國時期,牛是滇人重要的肉食來源,同時還充當社會經濟的一般等價物,牛對於滇人而言既是財富的標誌,也是威望與地位的象徵。

將牛雕鑄於銅鼓之上,表現了人們彰顯富貴的心理和對財富增長的渴望。


原文作者:郭佳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6年6月刊《盛世吉金 雲南省博物館藏江川李家山古滇青銅器賞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藏】頭條號!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青釉發黃,古人卻雲「千峰翠色」?解釋超科學

欲知曉更多精彩內容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下載《收藏家》雜誌App!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滇國青銅扣飾藝術

扣飾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古滇青銅器物,因其背面有矩形扣而得名。在戰國到西漢時期的滇池區域特別流行,在古滇青銅文化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滇國青銅扣飾造型非常豐富、不拘一格,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