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國青銅扣飾藝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扣飾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古滇青銅器物,因其背面有矩形扣而得名。

在戰國到西漢時期的滇池區域特別流行,在古滇青銅文化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滇國青銅扣飾造型非常豐富、不拘一格,技術精湛,題材內容十分廣泛,包括了古代滇國社會生活及自然的各個方面,考究各種扣飾造型特徵,可以加深我們對古滇國人的生活方式及審美理念的了解。

在已出土的器物中,青銅扣飾在服飾裝飾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如一些圓形扣飾常被懸掛、佩戴在人物的胸前或腰間。

扣飾不僅在滇人服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裝束上也有所體現,偶爾也能見到他們的髮髻上留有圓形飾物,如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金腰帶及扣飾組合足以說明其應用情況。

除此之外,扣飾可作為財富的一種象徵,甚至它還可能是宗教祭祀活動中的巫具。

更有甚者提出,扣飾還可作為棺撐的特殊物品,扣飾的矩形扣中殘存的木渣及出土位置可以解釋這一推理。

滇國青銅扣飾的功能可簡單歸納為三點:第一,作為系扣工具,同帶鉤功能相近。

第二,作為一種裝飾品,常被系扣、懸掛於腰腹部或安裝在其他一些器物上,如扣飾、飾牌、扣形飾、青銅飾物等。

第三,作為防衛器具,即被學者們定義為護心鏡的一種。

古滇國青銅扣飾造型十分豐富、不拘一格,技術精湛,題材多樣,內容廣泛,涉及古代滇國社會生活和自然的各個方面,如狩獵、放牧、各種家畜、野獸、鳥類以及房屋等等。

考古學家們曾將出土的青銅扣飾歸類為圓形(形如銅鏡,但大小各異,按製作工藝可分為素麵型、圖案型、貼嵌寶石型、浮雕嵌寶石型、鏤雕嵌寶石型等。

)、長方形(出土數量較少,按製作工藝可分為圖案型、嵌寶石型、鏤雕嵌寶石型)和不規則形即自然型扣飾(此類扣飾的形狀通過題材形狀表現出來的,其正面或為人物,或為鏤雕、浮雕、圓雕動物)三種,其中當時數量最多的是圓形扣飾,圖像最為生動的是不規則形扣飾。

尤其是刻畫虎豹兇猛形象者的最多,猛獸格鬥、群咬的激烈場面屢見不鮮。

在出土的青銅器物中,以虎豹紋居多,甚至有的器物以虎形鑄耳等等。

總的來說,青銅扣飾以動物為題材的圖案可概括為三類:第一類是人與動物的搏鬥。

第二類是題材以動物作為裝飾。

第三類是動物間的搏鬥與撕咬。

古滇青銅雕刻與圖飾內容同樣十分廣泛,題材也多種多樣,古代滇國社會生活與自然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涉及,以滇青銅器上出現比較普遍的蛇造型為例,其象徵意義可概括為滇人的圖騰崇拜、地神、水神等。

以往學術界中的學者對滇青銅器蛇造型的象徵意義分別從楚文化中獲得解釋和從古越人文化中獲得解釋。

對比不難發現,楚文化圍繞龍文化展開分析,而其對蛇的態度更多的是貶斥之意。

因此,文化的起源、發展、形成是多元而且複雜的。

作為古滇國上層統治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古滇國青銅器不管在藝術特徵方面,還是表現手法上都極其豐富。

古滇青銅器善於敏銳的捕捉精彩瞬間,例如,在現已出土的古滇國青銅扣飾中,刻畫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的搏殺場景居多。

通常情況,動物間的搏殺伴有追逐、拼殺、勝負等幾個階段,但滇國的工匠們並未直接刻畫,僅僅定格在這將定未定、轉瞬即逝的決鬥瞬間。

總的來說,古滇國青銅人物動物造型藝術特徵表現為主題非常鮮明,構思也十分巧妙,層次分明,熱情而奔放。

古滇國青銅器的藝術風格不僅寫實性強,其所表現出的各種祭祀、戰爭、狩獵及動物格鬥場面十分形象,更加逼真。

就拿一個人物圖案來說吧,看似只有幾厘米高,卻都刻畫得栩栩如生。

飛鳥走獸也一絲不苟,形神合一。

以寫實為刻畫基礎,兼顧誇張的手法,如晉寧石寨山出土的大量銅牛,長長彎彎的牛角使銅牛顯得更加威武勇猛。

與此同時,不僅在刻畫上追求其真實性和生動性,而且在整體形式感和裝飾美上也不遜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未解之謎

古滇國的起源與消失2000多年前,在我國美麗的滇池沿岸曾有過一個古老的王國,這就是有著燦爛文化的古滇國。上個世紀末,考古工作者在江川李家山、晉寧石寨山及昆明羊甫頭等地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數千件精...

銅鑄滇魂:雲南滇國青銅文化展

7月20日,冒著高溫,我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參觀了在這裡舉辦的《銅鑄滇魂——雲南滇國青銅文化展》。2015年春節期間,我曾經去過雲南,正好趕上雲南省博物館閉館,所以沒有看到那裡的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