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轄區活動」第二屆考古大會|弓魚國墓地探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8年10月22日—24日,成都迎來了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

考古學大會舉辦以來一直以「學術性」與「開放性」兼具著稱,本次考古學大會的主題為:「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

目前成都博物館正在展出的《秦蜀之路 青銅文明特展》就反映了漢中平原、關中平原與成都平原之間的文化交流往來,正是該主題最生動的體現。

該展覽也是第二屆考中國考古學大會展覽系列之一。

本次展覽的亮點「 弓魚國墓地」的青銅器很好的反映了各地區的文化交流情況。

失載於史冊的方國初現

1974年,陝西寶雞茹家莊村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青銅器,隨後開啟了弓魚國墓地的發掘序幕。

從1974年至1981年,寶雞市博物館先後在寶雞市區渭水南北兩岸的茹家莊、竹園溝、紙坊頭3處地點進行了3次發掘工作,共發掘墓葬27座、車馬坑2座、馬坑4座,出土出土文物3000餘件,其中青銅器1845件。

根據墓葬形制、墓室中青銅禮器的組合以及多件帶「弓魚」銘青銅器,考古學家推斷,這一墓葬群當屬一個不見於文獻記載的小方國——弓魚國的遺存。

這一周王朝畿內的小方國雖失載於史籍,但卻因墓地良好的保存狀況,讓考古學家有機會通過科學系統的發掘工作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根據墓地的發掘情況來看,弓魚國命運坎坷,曾在西周成王至康王時期達到鼎盛,穆王時期衰落,之後迅速滅亡。

從弓魚國墓地出土的數量眾多且精美的青銅器可以看出這一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卻有著相當發達的青銅文化,其中蘊含的多種文化因素則揭示出這一時期弓魚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這批青銅器不僅體現出當時的中央王朝周文化對其治下方國的深刻影響,也反映了早期中原與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密切聯繫。

此次秦蜀之路青銅文明特展,共展出土於弓魚國墓地的青銅容器、樂器、飾件、車馬器等計66件。

下面就是部分此次上展的文物。

出土文物淺析

帶蓋龍紋鼎 西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這件帶蓋龍紋鼎紋飾精美複雜,出土於紙坊頭。

這一地點出土的青銅器形體普遍較大,而且莊重雄奇,呈現出一派繁榮向上的景象,是弓魚國正步入極盛時期的反映。

雙耳高圈足簋(guǐ)西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此簋造型奇特,簋身淺,圈足高。

有趣的是,它的圈足內吊有小銅鈴,雙手捧著簋時,會發出清脆鈴聲。

紙坊頭1號墓出土銅簋5件,造型紋飾奇特、活潑,是該墓最具特色的一批銅器。

伯各卣(yǒu)西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伯各尊 西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這兩件器物都出土於竹園溝弓魚國墓地7號墓。

「伯」指爵位,「各」為器主的名字,「伯各」可能就是一代弓魚伯。

據推測,墓主人「竹園溝弓魚伯」可能是「茹家莊弓魚伯」的父親。

此墓共出土2件伯各卣、1件伯各尊,紋飾風格一致,銘文相同,說明這「一尊二卣」是器主人「伯各」一次鑄成的成套酒器。

它們紋飾華美,工藝精湛,是7號墓禮器組合的核心,也體現出弓魚國青銅器極其高超的工藝水平。

國與巴蜀

以寶雞弓魚國墓地為代表的西周方國青銅文化與以成都金沙遺址為代表的十二橋文化,代表了西周時期中國西部區域性青銅文明發展的輝煌成就。

弓魚國墓地出土的部分陶器和銅器與早期蜀文化尤其是十二橋文化關係密切。

其中,尖底器是弓魚國墓地與十二橋文化共有的典型器類。

而在弓魚國墓地和四川彭縣竹瓦街窖藏出土的皆帶有「覃父癸」和「父己」銘文的青銅器,更直接表明了兩地間的有機聯繫。

弓魚國墓地這些器物的發現對探索蜀文化分布與影響、分析弓魚國墓群的族屬與文化構成等具有重要意義。

「覃父癸」爵及銘文拓片 商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彭縣竹瓦街出土「覃父癸」觶及銘文拓片

爵鋬內腹璧有銘文1行3字:「覃父癸」。

此爵與四川彭縣竹瓦街出土的「覃父癸」觶的銘文內容風格完全一致。

父己觶(zhì)及其銘文拓片 西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父己觶器底銘文中有「父己」二字。

四川彭縣竹瓦街出土一件「牧正父己」觶。

隴縣韋家莊周墓出土有一件「牧正」銘尊。

相同的銘文內容暗示著地區之間的聯繫。

彭縣竹瓦街出土「牧正父己」觶及銘文拓片

隴縣韋家莊周墓出土「牧正」尊銘文

龍紋小銅罍(léi) 西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此罍是目前寶雞地區出土的罍中最小的一件,製作精細,紋飾華美。

器身附著對稱半環形獸首耳銜環,下腹部正中浮雕牛首鋬。

其造型亦與四川彭縣竹瓦街出土渦紋銅罍非常接近。

銅人 西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銅人身著袍服,雙臂彎曲至右肩,兩手呈圓環狀似有所握,下緣有方孔,應是用於插在木質座上的。

該動作與三星堆遺址出土青銅大立人像造型接近,二者表達含義應相似,也再次印證了成都平原的古蜀國與關中西部的弓魚國的緊密聯繫。

通過這幾件弓魚國青銅器,我們初步認識了這個在西周初期有著發達的青銅文化和創造精神的小小方國,也通過它們了解到當時各地區之間頻繁的文化交流。

青銅器不僅承載了中國傳統的禮樂文化,也見證著歷史的變遷、歲月的流轉,成為一件件立體的史書,等待您來「翻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青銅器上的鳳鳥紋

2005年第五期《中國國家地理(陝西專輯 上)》有一篇文章叫《尋都:周人的詩樣年華》,記得那篇文章的題圖是某件青銅器上的鳳鳥紋飾,因為這張圖片,鳳鳥紋在我腦子裡留下深刻的印記。

周原膴膴——寶雞地區出土西周青銅器展

文/張晶晶2017年12月26日,由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與我館共同舉辦的《周原膴(wǔ)膴(wǔ)---寶雞地區出土西周青銅器展》盛大開幕!本次展覽萃集九十九件(套)寶雞地區出土的珍貴西周青銅器,分...

這是一次青銅文化的饕餮盛宴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這是一次青銅文化的的饕餮盛宴!」8月6日下午,「秦蜀之路 青銅文明展」總策展人黃曉楓如此介紹。據她透露,此次展覽匯集了成都平原、關中平原和漢中平原三地的青銅器共計2...

秋日自駕陝甘寧蒙 二三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上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建成於1998年,是全國唯一以青銅器命名的專業博物館。寶雞被譽為「青銅器之鄉」,正因為這裡是周秦文明的肇始地。青銅時代,有著極具張力和感染力的文化特徵,青銅器就是它的標籤。青銅器...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周秦王朝的文明

青銅器博物院是中國最大且是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館,地處「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佛骨聖地、社火之鄉」陝西省寶雞市。全院由青銅之鄉、周禮之邦、帝國之路、智慧之光等部分組成。館藏有何尊、折觥、厲王胡簋、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