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位考古專家挖開明定陵,發現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56年5月19日清晨7時,隨著郭沫若一聲令下,發掘工作隊隊長白萬玉帶隊對中國皇陵第一次主動地運用考古學方法進行的科學發掘,正式動工。

圖為: 寶城牆上打開的隧道門,內部為第一道探溝

考古工作者在拆卸金剛牆上的磚。

在考古人員發掘了一年而找不到地宮大門的關鍵時刻,在深達二十餘米的地下探溝內一角,挖出了明代修陵工匠當年偷偷埋藏的小石碑,又稱「指路石」。

碑文有「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等語。

此乃被考古人員戲稱「天之傑作」「上帝的指示」。

為慶祝髮掘「戰績」,發掘隊決定給民工每人一條毛巾,新民工每人一條肥皂的獎勵,這在當時已是十分珍貴的了。

考古工作者首次來到地宮門前,進入此門,才算真正進入了地宮。

傳說中的機關、暗器這裡都沒有,但難聞的氣體卻很濃,好在大家都戴著防毒面具。

地宮後殿原狀

圖為:考古人員在地下宮殿中清理萬曆帝後棺槨中的隨葬品。

孝靖皇后的棺內不僅隨葬有成匹成匹的錦緞、衣服、金銀器,而且頭部位置放有兩副首飾。

據分析,其中一副是死時陪葬的,另一副是遷葬時陪葬的。

她的棺槨周圍放有玉石、香料、青花梅瓶,棺槨上還放有木製的儀仗和旗幡。

明定陵萬曆皇帝棺槨。

萬曆皇帝的屍骨,穿著的絲織品價值連城,可惜都保存不下來,屍骨也被丟掉了

在棺槨中發現了價值連城的寶物:明萬曆皇帝的金冠。

用金絲編織而成,上有二龍戲珠裝飾,外表簡潔,裝飾精巧,工藝精細,代表了明代金銀器工藝的最高水平。

重一斤六兩,國家一級文物。

此鳳冠珠光寶氣,富麗堂皇,共有紅、藍寶石128塊,珍珠5400多顆,重2905克。

萬曆帝畫像。

定陵發掘主張、參與者: 吳晗(中國著名歷史學家,1969年死於文革) 鄧拓(歷史學家,1966年死於文革) 范文瀾(歷史學家,1966年死於文革) 鄭振鐸(文學史家,1958年因飛機失事遇難) 郭沫若(考古學家,1979年,其夫人縊死於北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