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 夏代遺留的二里頭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二里頭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是介於中原龍山文化和二里岡文化的一種考古學文化。

該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於豫西、豫中,首先發現於河南省鄭州市洛達廟遺址,但尤其以二里頭遺址發現的該類文化遺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

二里頭文化,既包含了二里頭遺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頭遺址之外具有二里頭遺址文化特徵的上百處遺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

二里頭遺址和二里頭文化成為公認的探索夏文化的關鍵性研究對象。

二里頭遺址是一處夏代晚期的都城遺址,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

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蹟。

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

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晚期都城遺址

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是夏文化探索的肇始期。

學術界開始把夏史的重建寄托在新興的近現代考古學上。

1950年代,商文化二里岡期遺存和鄭州商城的發現,使學界對早於安陽殷墟的商文化有了較為明晰的認識。

李學勤、安志敏、石興邦等根據鄭州商代遺址的發現,提出介於商代文化層和龍山文化層之間的「洛達廟期」遺存(即後來所稱的「二里頭文化」)是探索夏文化值得注意的線索或對象 。

20世紀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為了解決與夏文化相關的諸學術課題,徐旭生首先全面梳理了文獻中有關夏代的史料,認為豫西的洛陽平原及其附近和晉西南的汾水下游「兩個區域應特別注意」。

1959年夏,徐旭生率隊在傳說中夏人活動的中心地區豫西開始了對「夏墟」的考古調查 。

調查中所踏查的遺址,即包括著名的偃師二里頭遺址。

這是首次明確以探索夏文化為學術目標所進行的田野考古工作。

以此為標誌,中國考古學界開始進入了以大規模的田野調查與發掘為基本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夏文化的時期。

通過多年田野考古工作與綜合研究,中原地區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期商文化的發展序列得以建立,探索夏文化的範圍,集中到了河南中西部與山西西南部的中原龍山文化的有關遺存和二里頭文化上。

1959年秋,考古工作者即開始對二里頭遺址進行試掘。

此後,除了「文革」期間中斷了數年外,二里頭遺址的發掘持續不斷,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考古收穫 。

二里頭遺址的發掘,確立了二里頭文化,證明了二里頭遺址是一處早於鄭州商城的具有都城規模的遺址,二里頭遺址和二里頭文化成為公認的探索夏文化的關鍵性研究對象。

二里頭遺址以及臨汝煤山、禹州瓦店、新密新砦、鞏義稍柴、登封王城崗等遺址的發掘,確認了二里頭文化早於二里岡期商文化、晚於中原龍山文化的相對年代關係,以及三者間在文化面貌上一定的繼承性,也為探索夏文化和夏代都邑提供了重要線索。

在豫西晉南地區進行的考古調查,也發現了一大批與夏文化探索有關的遺址。

1970年代開始的對夏縣東下馮、襄汾陶寺等遺址的發掘和研究,把夏文化探索的範圍擴展到了晉南地區;根據二里頭文化遺存在豫西和晉南地區的差異,二里頭文化又被區分為以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類型和以東下馮遺址為代表的東下馮類型

二里頭文化是中國青銅時代的文化,該文化以發現於河南省洛陽偃師二里頭命名。

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七世紀。

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陽附近和伊、洛、潁、汝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帶。

已發現的遺址有近百處,經過發掘的有洛陽東乾溝、矬李、東馬溝,陝縣七里舖,汝州市煤山,鄭州洛達廟和山西夏縣東下馮、翼城感軍等地點。

根據二里頭遺址的底層於典型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頭文化被分為4期:

第一期陶器以褐陶為主,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紋飾以籃紋為主,另有少量的方格紋、細繩紋;

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數量減少,以細繩紋為主,籃紋和方格紋明顯減少;這兩期的器形多折沿、鼓腹、小平底。

第三、四期的陶器顏色普遍變為淺灰、以繩紋為主,出現粗繩紋,籃紋和方格紋幾乎絕跡。

在第三期遺存中,第一、二期常見的鼎、深腹盆、甑等繼續沿用,但有局部的變化,同時,新出現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領瓮等與商代二里岡期遺物十分接近的器物。

這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來越多,並表現出融合前者的趨勢。

東下馮類型也分為四期。

夏王朝的中心區域,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均證實在豫西(洛陽)晉南一帶,考古發現其代表性文化,是二里頭文化的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

經歷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3000年的發展到了龍山文化末期,黃河流域許多氏族部落先後進入更大規模的軍事聯盟時期,形成了一批在古史傳說中很有影響的軍事集團,產生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神化了的酋長,如黃河下游的皋陶氏、伯益氏,黃河中游的顓頊氏、帝嚳氏,渭水流域的炎帝神農氏,淮河流域的太皞氏等等。

這些大的軍事集團經過數百年的交流與融合,大約在公元前22世紀之前,各自成為城邦制的軍事酋長國。

黃土高原的黃帝部落集團統轄下的六個巨大的部落聯盟,成為活躍在陝西、山西、河南交界地區最強大的力量,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代。

夏代的經濟生產比以前有了顯著的提高,反映在物質文化上更加豐富。

豫西(洛陽)地區的二里頭文化,是夏代中心區域的代表性文化。

從二里頭文化的遺蹟和遺物,可以看出夏代社會經濟的基本狀況。

由於夏文化是許多地區不同氏族集團交融的產物,在這廣闊的地域內,各地的二里頭文化不盡相同,大致可分為豫西地區的二里頭類型、晉南地區的東下馮類型、豫北冀南地區的下七垣類型、豫東地區的下王崗類型。

這些不同類型,是不同淵源的龍山文化時期氏族部落文化傳統承襲發展的結果。

在夏文化的中心地帶分布的是二里頭文化的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為夏王朝所直接統治,其它類型則可能是與夏人聯密切或有姻親關係的方國。

新的考古發現,使一度歸於沉寂的中國考古界關於夏商分界的討論重新出現新的興奮點。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關於二里頭文化與夏商文化的關係問題,持不同觀點的學者都能從新發現中找到有利於自己的證據,「這完全是兩個聲音,但有一點值得放心,無論持什麼觀點,沒有人懷疑新發現的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許宏說。

「從新發現中,人們幾乎可以觸摸到中國第一個王朝的脈動了。

」許宏說。

但作為都城的二里頭,它的內涵布局及其演變過程、它的文化面貌及其背後人們共同的社會生活與組織結構、它的族屬國別以及人地關係等諸多課題,還只是粗線條的把握。

就其族屬和國別而言,當前的研究尚未超出推論的範疇,二里頭文化與夏文化問題的最終解明,仍有待於帶有較多歷史信息的內證性遺存比如文字的發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早期夏文化探索」課題籌備會會議紀要

為了探索早期夏文化研究,「早期夏文化探索」課題籌備會於2016年12月18日上午在鄭州市召開,會議探討了課題的申報立項等相關問題。會議由鄭州市嵩山文明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張建華主持,出席會議的嘉賓...

襄陽博物館館藏的夏陶孤品

獸首張嘴側耳,雙眼平視,長頸前伸,身、杯合一,器物通高6.2厘米、杯口徑4.4厘米。1997年4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王樹崗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區內發現了1座似乎未被擾動的灰坑。...

山西陶寺-夏商時期玉文化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夏 玉鉞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 這4000年前玉器的工藝著實厲害了,玉鉞表面極為光滑,厚度均一,厚度僅有3毫米(圖4),最牛的是鉞上的雙聯鑽孔,不僅僅...

名勝古蹟 三門峽廟底溝遺址

廟底溝遺址廟底溝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三門峽陝州古城南,總面積24萬平方米,是一處仰韶文化和早期龍山文化遺址。遺址內涵分為二期。一期(下層)為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