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歷史:北辛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辛遺址位於官橋鎮北辛村北部,距滕州市城區約28公里。

遺址地處薛河故道南岸的高地上,三面臨水,這裡是丘陵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相對平坦,土地肥沃。

海拔高度127~131米。

遺址東西長500多米,南北寬約100米,總面積為5萬平方米。

北辛遺址是1964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山東隊沿薛河兩岸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的,當時採集到一批和大汶口文化風格不同的陶片,推測其年代可能要早於大汶口文化。

在1978年秋至1979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山東隊與滕州市博物館聯合進行了兩次較大規模的發掘。

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墓葬,發掘面積共計2583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和角器。

經碳14測定為距今7300—6300年左右,大約延續了1000年。

屬於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社會文化,與大汶口文化有著直接的承襲關係,是大汶口文化的源頭,北辛遺址以其獨特的文化面貌被命名為「北辛文化」。

北辛遺址的石器種類很多,分打制和磨製兩種,打制石器製作雖較簡單,但器形相當完整,有斧、鏟、刀、敲砸器和盤狀器等,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器身扁薄、平面略成梯形、橫剖面為扁橢圓形的石斧,用於砍伐樹木或開墾耕地,是一種用途較廣泛的工具。

磨製石器通體磨光,製作比較精緻,有鏟、刀、鐮、斧、錛、鑿、磨盤、磨棒、磨餅、杵和匕首等。

磨製石器中鏟的數量最多,形狀各異。

石鏟器形較大,以矽質灰岩為主要石材,質地較軟,容易打磨,這種石鏟安柄後成為一種翻土工具,有的刃部長約7厘米的縱直磨痕,說明這時期的翻土深度還是相當淺的。

從遺址中發現的一些由殘石鏟改制的石器,可知當時的人們很珍惜磨製石器,努力做到物盡其用。

加工糧食的工具有磨盤、磨棒、磨餅,這裡的磨盤為圓角長方形或鞋底形,還有長三角形,以後者居多,下部有矮足的磨盤甚為罕見,僅發現一件。

另外,還發現了翻鬆土地用的工具鹿角鋤。

從這些遺物中可以看出7000年前的先民在原始農業生產勞動中,已經創造了一套較為完備的耕耘、播種、收割、脫粒等工具,說明當時的原始農業初具規模,已經進入鋤耕階段。

在一些陶缽的底部,還發現有粟糠的遺物,充分說明了農業生產是他們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也是定居生活得以鞏固的重要保障。

其它出土的生產工具也頗豐富,如骨器、角器、牙器還有蚌器,製作精緻,形式複雜,製作過程一般經過截、劈、削、刮等方法製成器物雛形,最後打磨表面。

器形除鏃、魚鏢、鹿角鋤、蚌鏟、蚌鐮等與農業、漁獵有關的器物外,還有鑿、錐、匕、針、笄、梭形器等。

這說明當時的生產力低下,只靠農業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還要靠狩獵、捕撈、採集來補充食物,這些生存手段也是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

北辛時期,手工業生產開始萌芽,出土的器物中以陶器最具代表性。

北辛文化的陶器均為手制,多為黃褐色或紅褐色的夾砂陶,泥質陶較少,一般為紅色。

夾砂陶多為在粘土中夾細砂,少數摻碎蚌片,能降低陶坯的變形與破裂。

因此夾砂陶器又常用作炊具,種類主要有鼎、釜、深腹圜(huán)底罐、小口罐、缽、碗、盆、盤、壺和支座等。

大的陶器多採用泥條盤築法,器形不甚規整,手制痕跡比較明顯。

陶制工藝尚處在原始階段,陶器的形制與裝飾花紋集中體現了北辛文化時期的造型藝術,陶器的紋飾有堆紋、篦紋、乳釘文、壓劃紋、指甲紋、錐刺紋、席紋等。

其中的蓋鼎、指甲印紋缽和紅頂缽為北辛文化的典型器物。

紡織、縫紉和制骨等手工業也有了初步發展,在一些陶器的底部清晰地印下了規整的席紋,主要採用一經一緯的人字形編織法,還有的多經多緯,原始的編織已經出現。

紡輪及網墜的發現,證明當時的人們已經學會了利用野生纖維和動物毛絨為原料進行紡線和織網,證明還存在紡織這類家庭副業。

遺址中還出土了一定數量的骨針,這些骨針磨製精細,尾部有穿孔,說明人們已經能夠製造和使用細的纖維給自己縫綴簡單的衣裳,可以說北辛人已進入穿衣階段。

此外,不止一次地發現了成堆的動物骨頭,經鑑定是「家豬型」成年豬,同時還發現了狗、雞等動物遺骸,由此可見北辛先民已開拓了養殖業。

豬的飼養與農業生產有密切關係,需要糧食加工後,產生的糠皮作為飼料,反映了隨著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家豬飼養業也興旺起來。

北辛文化墓葬發現很少,嬰兒使用瓮棺葬,瓮棺葬用兩件相對的深腹圜底罐或鼎為葬具,掩埋在居住區的附近或房基下面。

我國西南少數民族亦盛行這種瓮棺葬,有的還在葬具的一端鑿一個小孔,意思是可以讓孩子的靈魂自由出入。

成人葬式為仰身直肢,少數墓有一兩件隨葬品,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水平的低下和物質生活的貧乏。

北辛文化主要分布於泰沂山系南、北兩側一帶,包括了山東大部分地區,還有江蘇淮北地區,甚至河北等地都有同時期的遺存。

1992年,北辛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官橋鎮政府於1992年3月在遺址處建起了「北辛文化遺址」紀念碑亭。

歷史長河,溯流七千三百載,北辛先民,群居於此。

依龍山,傍薛水,引火燒荒,石木墾地,捕魚狩獵,作陶制器,賴有限智力,爭繁衍生息。

問泱泱華夏,母系氏族村落所見曾幾?在陝半坡村,在浙河姆渡,在魯乃北辛。

一朝出土,聞名遐邇;中華文化,光彩熠熠。

贊勞動創造世界,人民推動歷史,前人留下土地,後人奮鬥不息。

有感於懷,立石為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華文明探源--磁山文化

長城網2月4日訊(通訊員張海江)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武安市西南17公里磁山鎮磁山村東1公里的台地上。遺址面積約14萬多平方米,系1972年發現,同年進行調查試掘。自1976年至1998年的20餘年間...

走進官橋——北辛文化的往昔與今朝

幾經研討、論證,北辛遺址保護與整治項目即將啟動,此時此刻,讓我們懷揣著激動與神往,一起走進人類文明第一縷曙光照耀的地方——官橋,走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的7300年前的北辛文化……歷史長河,...

磁山丨中華文明源

磁山文化遺址總面積十四萬平方米,分上下(即早晚)兩個文化層。它的年代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用碳-14測定的數據距今約8000年,後經中國科學院地球與地質研究所用植矽體方法學對磁山文化層年代...

磁山文化時期手工業的發展

作者:張海江 磁山,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八千多年前原始農業革命盛世。磁山遺址揭示了當時最早時期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並獲得粟、家雞、胡桃等多項世界性重大發現,而被專家稱為「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