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探源--磁山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長城網2月4日訊(通訊員張海江)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武安市西南17公里磁山鎮磁山村東1公里的台地上。

遺址面積約14萬多平方米,系1972年發現,同年進行調查試掘。

自1976年至1998年的20餘年間,磁山遺址或前後連續或時斷時續經過了11個年度、時間不等的考古發掘,按照發掘目的及時間階段劃分,可以歸為三次。

第一次發掘包括1976~1978年三個年度。

據發掘報告報導:揭露面積計2579平方米,共清理磁山文化時期半地穴式房基2座;灰坑474個,其中長方形窖穴360個,內有糧食儲存的88個;以石磨盤、石磨棒、斧、鏟和陶盂、支腳、三足缽、深腹灌等器物組成的陶石器「組合物」45組;灰溝3條及卵石面、燒土面各1處;出土殘碎陶片數萬片,其中完整和可以復原的陶器及石、骨、蚌器等文化遺物2000餘件;還有部分碳化胡桃、榛子、小葉朴和獸、魚、蚌遺骸等動植物標本,並發現有大量人工培育的農作物「粟」和人工飼養的豬、狗、雞等家禽家畜等遺骸。

第二次發掘包括1985~1988年四個季度。

據資料初步統計,揭露面積2713平方米,清理半地穴式房址1座、灰坑及窖穴331個、灰溝2條、陶石器「組合物」65組;出土陶、石、蚌等遺物約2000件和部分動植物標本。

第三次發掘包括1994年~1995年、1997年~1998年四個季度。

據初步統計,揭露面積1850多平方米,共發現磁山文化房址4座、疑似房址2座、灰坑及窖穴244座,「組合物」近10組,出土文物數百件。

截至目前,發掘面積雖然只有7140多平方米,僅占遺址總面積的5.5%,但出土遺蹟、遺物還是非常可觀的。

他們就像一部倒計年的長篇歷史巨著,自上而下、由近及遠向人們追憶著磁山先民數千年的發展歷程。

磁山遺址的發現與發掘,把新石器時代提前了1000多年,填補了新石器時代的一段空白,是我國新石器考古中的首次突破。

由於遺址的價值重大,引起國內外考古界的極大關注。

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引起了國內外考古界的熱烈討論,拉開了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指比仰韶文化早而言)研究的序幕。

民以食為天。

人類要想生存與發展自然離不開食物,離不開謀取生活資料的經濟生產活動。

在原始自然經濟條件下,食物的來源及直接獲取的方法也不外乎兩個方面,一種為自然繁衍生長,主要依靠採集、漁獵等方式獲得,這是一種被動落後的「索取性經濟」,不僅受到自然資源的嚴重製約,食物來源不穩固,而且勞動量大,收穫小;另一種為人工培育,主要依靠種植和養殖等方式謀取,這是一種主動積極地「生產型經濟」,不僅可以擺脫或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過分依賴,食物來源較可靠,而且投入小,見效快。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人們的生產技能在不斷改進和提高,獲取生活資料的方式也在不斷發展變化,各經濟門類既不是同時產生的,不同時期或階段所占地位也不是相同的,尤其農業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可以說具有時代的意義,其不僅為人類提供了較穩定可靠的食物資料,也為其他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而且,還使人民由遷徙不定的生活逐漸走向定居,大大加快了社會發展的進程。

大家知道,糧食作物屬有機物質,保存時間是非常短暫的,磁山文化時期距今已達八千多年,糧食遺骸自然很難得到保存。

不過可喜的是在磁山遺址眾多的長方形窖穴中,居然保留下了大量糧食,可惜腐爛較甚,基本已成粉末狀。

正如有的發掘者說:「發掘現場看到的腐朽糧食一般呈淡淡的綠灰色,出土時略為潮濕、顏色顯綠,風乾後呈灰白色;大部分已成粉末狀、質輕疏鬆;粉灰之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外殼,保留著作物的完整顆粒,外部形態圓隆飽滿,直徑約2毫米,與現代粟粒基本無別;只是這些顆粒的保存十分困難,出土後很快風化成粉末狀。

」糧食標本曾先後經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北京農業大學農史研究室等單位做過形態觀察鑑定,可惜標本從出土地點取出輾轉至農史學家手中,顆粒已經粉化,因而未能做出明確的結論。

後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運用灰像分析法對第65號窖穴採集樣品進行鑑定,結果發現有「粟」的痕跡,從而使磁山遺址中所出農作物粟得到了確認。

這一發現無疑是非常重大而驚人的,正如有關專家所述:「磁山遺址出土的古粟,不僅是迄今中國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粟。

」換言之,磁山遺址「粟」的發現,不僅把我國人工種植粟的歷史追溯到八千多年以前,而且,還進一步證明我國是世界上人工種植粟最早的國家。

磁山遺址也由此而名揚四海,不但中國作物學會粟類作物專業委員會、國家七五穀子育種攻關課題研究組、河北省農學會、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於1990年8月20日在磁山遺址旁聯合刻石立碑,以「粟發祥地」為題,撰文懷念磁山始祖育粟業績,指出磁山粟谷的發現「表現了磁山原始人對農業的貢獻和博大的創造精神,是我中華民族的驕傲」。

磁山遺址中發現這麼多糧食窖,在我國考古發現中是空前的。

據估算,這88個窖穴糧食堆積的體積約109立方米,摺合重量為138200餘斤,當然這不是磁山一年的儲藏量而是磁山若干年的儲藏量。

其實這88個糧窖,只是在1976~1978年的第一階段發掘中發現的;在1985年的發掘中,又發現糧窖37個;1986年的發掘中發現糧窖64個,糧食厚度0.1~0.8米。

3次合計189個糧窖。

這189個糧窖,按其體積估算,其藏糧數目更是驚人。

這說明磁山文化時期的農業已經得到很大的發展。

人們在長期勞動中,把野生的狗尾草馴化為耐旱的糧食作物的粟,這是原始農業的一次躍進。

專家認為它是農業起源的主體,有了這一主體,先民們便積極地製作工具開墾土地,促進了原始農業的發展。

以往的世界農史公認埃及、印度是種植粟最早的國家,中國的粟是從埃及、印度傳播進來的。

磁山遺址的粟標本公諸於世以後,改寫了世界的農史,推翻了以往的結論,引起了國內外專家極大的重視。

我國考古專家黃其煦先生在文章中寫道:「以往認為粟起源於埃及、印度……都無證據,更無考古證實。

……武安遺址,這是粟出土發現中年代最早的證據……這一例的發現,把我國黃河流域植粟的記錄提前到距今8000年,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農業史中對植粟年代的認識。

綜合上述,無論從考古發現,野生分布,還是遺傳關係的證明,我們都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斷言:粟是我國黃河流域首先被馴化的。

它在北方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作物,占著主要的地位。

」磁山遺址粟遺物的發現,把我國植粟的年代至少上溯2000年。

磁山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粟的最早發源地。

所謂原始手工業,是指使用簡單工具、依靠手工勞動、從事手工製作的生產行業。

手工勞動及手工製品,可以說自人類產生開始即已出現,不過,作為社會經濟中一種獨立的生產行業,則是在原始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時由農業中逐漸分離出來的,伴之而來的便是商品生產的出現及私有制的產生。

磁山遺址中不但出土有大量陶、石、骨、角、蚌等手工製品,而且還發現有很多繩線、葦箔、葦席等手工製品的印痕或紋飾,但這些都是在農閒季節或其他生產間隙生產出來的,既不是作為商品用以交換,也不是專業化的批量生產,究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氏族內部生產和生活消費,這種自產自消的手工製作自然稱不上真正的手工業,如果必須給它一個明確的稱謂的話,我們不妨就將其稱之為「原始手工業」吧。

從石器種類來說,包括斧、鏟、錛、鑿、鐮、刀、錘、球、彈丸、磨盤、磨棒、砍砸器、刮削器、礪石、器蓋等十幾類,其中基本上以磨製石器為主,也有部分打磨兼制或琢磨兼制石器,純打制石器較少,一般多為未經琢磨加工的打制坯料。

從製作工序或過程來說,大體上可以分為選擇石料、打製成形和琢磨成器三個階段。

以石磨盤等器物組合排放一處的我們稱它組合物。

1976年~1978年第一次發掘,共出土組合物45組。

1985年開始的第二次發掘,又發現20餘組。

加上以前農民修水利時發現的,共達百組以上。

每組由石磨盤、磨棒、斧、鏟、和陶盂、支座、三足器等器物組成。

組內器物數量不一,多者21件,少者3件,一般為7~12件。

出土的這些組合物的共同特點是:幾乎每組都有磨盤、磨棒和陶盂、支座,且組合物內的器物均為成組完整的器物;品種以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為主,且簡練單調,整齊劃一,具有一定的組合形式;部分器物不是實用品,有的如斧、鏟、鑿沒見到使用的痕跡,且製作粗糙;出土的組合物,基本上集中分布距河較遠、文化層堆積較薄的遺址北部,臨河文化層堆積較厚的南部只有少量發現。

按照組合物的這些特點有人認為這些組合物是墓葬的隨葬品,但未見墓坑和人骨。

也有人認為這是當時人們為崇拜的某一「神靈」或氏族內死去的長者舉行祈禱或紀念活動留下的遺蹟與遺物。

究竟這些組合物是隨葬品,還是祭祀活動留下的遺物,還有待進一步的考古發現。

磁山文化的陶器以素麵夾砂褐陶為主,紋飾以繩紋為多,編織紋、蓖紋、劃紋次之。

而泥質紅陶很少,紋飾亦不多。

器形有陶盂、支架和圈足罐等,為華北地區其他文化所罕見,因而構成這個文化在陶器上的特徵。

遠古時期的磁山,好像一座天然公園,山清水秀,花木飄香,又像一座天然動物園和水產博物館,飛禽、走獸、魚、蚌、蝦、蟹雜處期間,為磁山先民從事漁獵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數公里外的遠山區生長著茂密的原始森林,近區低山丘陵間灌木叢生,山前空曠的台地上草墊連綿,洺河岸邊及沼澤地帶水草豐美,河面水域寬闊、浪花飛濺,吸引著眾多野生動物在此覓食、棲息、繁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天然的動物「王國」。

在這個動物「王國」里落戶的「居民」組織或「部落」群體,至少不下20餘種,其中主要包括金錢豹、梅花鹿、馬鹿、麋鹿、獐子、簏子、赤簏、短角牛、野豬、狗獾、蒙古兔、花面狸、獼猴、東北鼢鼠、豆雁、草魚、鱉、麗蚌,等等,它們各有各自的生活特點和習性,又各有各自的活動空間及處所,即互相依賴,又相互排斥。

在磁山遺址中出土有魚鰾、骨鏃、石球、彈球等漁獵工具及大量的動物骨骸、植物果實,證明當時在以農業為主的同時,漁獵採集經濟仍占相當大的比重。

在磁山遺址的兩期文化層中,發現了許多動物骨骸,大都是砸取骨骸或火燒炭化的,它是人們食肉後的遺棄物。

骨骸標本經鑑定有獸類、鳥類、龜鱉類、魚類、蚌等五大類,至少可以代表23種動物。

動物中,如今分布於我國西南和華南地區的野豬、獼猴、花面狸等熱帶、亞熱帶動物,表明當時磁山附近有大面積的水草區和茂密的森林帶,同時也證明當時的氣候比現在溫暖的多。

7000多年前,華北地區的年平均溫度可能比現在高2~3攝氏度或更高一些。

當時應是全新世以後,冰川後期最溫暖的時期。

在磁山附近和河南安陽等處,都出土過熱帶、亞熱帶動物種類的骨骸。

遺址內出土較多的是龜鱉類、魚類、麗蚌類等水生動物骨骸和捕魚工具魚鰾等,表明磁山地區當時河流水域面積寬,水量大,水產豐富。

磁山台地依山面水,土質肥沃,氣候溫和,是發展農業、漁獵、飼養動物的好地方。

在發現的23種動物骨骸中,經專家鑑定,有狗、豬和雞,而且這些狗、豬、雞均屬圈養的家畜家禽。

遺址中家狗、家豬、家雞的發現,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矚目,尤其是家雞的發現,更是得到人們的關注。

目前世界各國關於家雞起源的年代與地點的看法不一,較多的人認為家雞起源於印度。

一些學者根據印度現在尚有野生原雞存在和一些考古的證據認為:「印度家雞起源於公元前兩千多年……大約在公元前一千年時傳入伊朗,再傳入美索不達米亞,後來大約於公元前五六百年時傳入歐洲。

」他們認為,家雞在世界各地的出現,以印度為最早。

但是,即使上述論點能成立,印度家雞也不過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距今約4000年,而磁山文化遺址中家雞的發現,說明我國磁山早在公元前5400年以前便有了家雞,距今約7400年,這遠遠超過了印度的記錄,是世界上已知記錄最早者。

家豬飼養是農業民族早期歷史的重要標誌之一。

過去多認為最早的是西安半坡、寶雞北首嶺等地發現的家豬骨骸,距今6000年左右。

磁山文化遺址內家豬骨骸的發現,揭開了家豬的飼養史新的一頁,它把我國家豬飼養的歷史,上溯了1000多年,即距今約7400年。

磁山文化所處的發展階段,是原始社會時期母系氏族的發展階段,其生活方式是選擇在依山傍水的河旁。

7000年以前,磁山一帶是依山面水、土質肥沃、水產豐富、環境優美、氣候溫和的地區,是發展農業、漁獵、飼養動物的好地方。

磁山人選擇了這塊風水寶地,繁衍生息。

他們以農業為主以漁獵採集為副業,住在半地穴式房子裡,過著定居的生活。

由於粟馴化栽培成功和原始農業由刀耕火種發展到「鋤耕」農業,人們有了需要貯藏的餘糧;由於動物拘禁馴化成功,人們開始飼養家禽、家畜;由於手工業的長足發展,人們不但能熟練地磨製石器、骨器和燒制陶器,並且已經有了紡織技術,在遺址內不但發現了紡織工具骨梭、骨匕,而且在一些陶片上發現有布紋的壓痕,其樣式與今麻布略同。

在一些燒土地中發現蘆葦席與荊條等編織痕跡,其葦席編織方法與今略同。

其一,沒有墓葬或人的骨骸。

考古研究稱這裡是「八千年前的上古人類的村落」,但迄今為止的幾次大發掘均未找到人的墓葬與人的骸骨(劉永:《磁山文化遺址調查和發掘瑣記》;其他幾個文化遺址均有墓葬或人的骸骨)。

如這裡是村落,上古先民經年累月繁衍生息在這裡,豈能無死、無葬、無骸骨?

其二,糧多人少。

1976年~1978年的第二次發掘中,發掘面積4295平方米,發掘出儲糧灰坑798個,而供人居住的房址僅僅有三座;其中實測88個糧食窖穴按比重和容積計算儲糧十餘萬斤,平均每個窖穴存糧1136斤多(韓林太:《訪磁山文化遺址》)。

如此多的糧食,如此少的人,不成比例,為什麼?

其三,直桶式窖穴,只能供旱季一次性短暫使用。

武安是個山區加丘陵居多的地方,在地崖上掏洞非常適宜居住或儲糧。

但在幾個發掘的台地上密密麻麻布滿儲糧窖穴,均為直桶式,深不超過兩米。

試想,如此大量的糧食儲藏於這些直桶式的窖穴,如何過得了雨季,莫說古代多雨,即是現代,每年集中於七八月份雨季的五、六百毫米雨量,糧食如何如能不受潮,不霉爛變質?結論只能是,此種窖穴只能供在冬春旱季短暫使用。

那麼,什麼樣的活動需要築造如此之多的只能在冬春使用一次性的窖穴呢?

其四,武器多於生活用具。

在第二文化層中的687件石器中多為斧、錛、鏟、鑿、錘等,骨器中多為刀、鑿、錐、匕、鏃等這些既可做工具,又可作武器的器物。

這比用於生活使用的盂、磨盤之類要多的多(參考資料見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遺址調查報告》)。

顯然,這種現象不符合人居村落的特徵,這又是何原因?

其五,這個遺址中已發現的雞骸骨全部為雄雞。

專家們認為,先民吃肉用雄雞,雌雞留作產卵,所以這裡留下雄雞骨頭多。

我們知道,雞這種動物中雌雄性別應約略相當,產卵的雌雞最終也會死掉或被吃掉,骨頭哪裡去了(參考資料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武安磁山遺址的動物骨骸》)?

有此五疑團(當然還有一些別的疑問,如:如此多的糧食,反映當時生產規模已足夠的宏大,但在周圍又沒有發現大規模人居的遺址,為什麼?如此多的儲糧沒有消耗多少,人群就消失了,又是怎麼回事?)不能不使人發生一些猜測,這裡遺留的恐怕是一次大型事件的準備工作的遺蹟,很可能是一次戰爭準備的遺蹟。

儲糧、隊伍集結、製作武器、誓師動員等等都是戰前的準備。

這裡並不是先民繁衍生息、日作夜息長年生活於此的村落。

磁山文化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實物、鮮明的特徵、深厚的內涵、系列的組合震動了世界。

考古界專家、學者和名人紛至沓來,給予很高評價。

磁山文化無論是它的文化特徵,還是-14法測定的數據,都顯示了它的絕對年代早於仰韶文化。

磁山文化的發現,把中原新石器時代提前了1000多年,距今8000多年。

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類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其能力極其低下,常常依賴大自然的恩賜從事採集、狩獵等採食經濟活動。

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自然界某些動植物的生長規律,並加以改造和利用,從而發明了農業和畜牧業,以人工生產控制了食物的來源。

糧食的豐收在給人們帶來喜悅的同時,也給人們提出了新的課題。

因為穀物是顆粒狀的澱粉食品,難以在火上直接進行燒烤,必須藉助於固體的器皿進行燒煮。

於是陶器便應運而生。

陶器是古代先民日常的生活用具,考古學曾把陶器的出現作為新石器時代的重要依據。

原始社會制陶工藝的發展,經過手制和輪制兩大階段。

磁山文化遺址的陶器均為手制,是由泥條盤築而成,器表往往高低不平,器內有的可看出泥條的痕跡。

較之後來的陶器具有明顯的原始性。

但器物的種類較多,有的器表已注意到紋樣裝飾。

在造型上和選料上都能考慮到實用。

磁山陶器具就地取材,以泥質紅陶和夾砂褐陶為主,為華北地區其他文化所罕見。

陶器上的紋飾以繩紋為多數,其次是紡織紋、蓖點紋,附加堆紋、剔刺紋、劃紋、指甲紋、乳釘紋等。

器形以陶盂、支座、直腹罐為多,占陶器總數80%以上。

其他有三足缽、小口壺、缽、碗、杯等。

器物的形制前後有變化,如盂由深腹、筒狀、平底變為淺腹、平底。

支座由厚重變為較小,罐侈口增多了,最大腹徑上移。

陶盂和鳥頭形支架是磁山人的炊具,也是磁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支架的造型大概從大自然的鳥形得到啟發。

陶盂放在三個平頂的支架上,鳥頭的前伸部分正好拖住了盂底的外緣。

兩者的配合渾然一體,磁山人將三角形穩定性的原理運用於生活的創造中,從而達到了審美與實用的統一。

陶器的廣泛使用,使磁山人的生活面貌煥然一新。

儘管農業在磁山先民生活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但農業仍然不可能完全滿足人們生存的需要。

農業水平的普遍提高,必然導致相關的家畜飼養業興起。

磁山先民以農業為主,漁獵採集兼顧的經濟生活,是與他們所在的比較優越的自然環境緊密相連的。

據今8000年前,磁山一帶的氣候比現在溫暖、濕潤,雨量充沛。

當時,南洺河水域較寬,流量大,水產豐富,遺址位居高地,傍依河岸。

清清的洺河水環繞著氏族村落,浩浩蕩蕩地向東流去。

磁山原始人正好在丘陵山地和廣袤平原的交界地帶安居。

河岸上平坦的地帶是他們辛勤墾植的良田阡陌。

西邊太行山茂密的森林裡,高大兇猛的野豬、黑熊、野狼等凶獸出沒無常,成群結隊的馬鹿、梅花鹿在山地樹林間的灌木叢中隨處遊蕩。

夕陽西斜,家雞在房前屋後悠閒地捕食,清澈的河水中,魚兒在嬉戲,水鳥在低飛,這是一幅多麼動人的鄉村樂園圖哇!

在磁山文化遺址中同時發現了石磨盤等器物組合排放在一起的組合物,這些組合物總計達百組以上。

其主要器類包括有石磨盤、石磨棒、石斧、石鏟及陶盂、支架、三足缽、小口壺、深腹罐、圈足罐等。

從這些組合物的出土情況來看,其分布範圍之大,數量之多,排列之密集,都說明構成這種遺蹟的活動是頻繁的。

在新石器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和生產活動之外,最重要的只能是宗教活動了。

關於這些組合物的性質,有關考古學者認為倒像是按照一定的思想意識和習慣格式特意加工而成的。

因此認為它不可能是一般的生產遺蹟和生活遺蹟,而是某種原始的宗教活動遺蹟。

有可能是對靈魂的崇拜。

磁山人對氏族內有威望而死去的長者,在一定的時間內舉行祭祀活動,限於當時的經濟條件,也許他們只能將最主要的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等作為祭品。

組合物很可能便是這些祭祀活動所留下的遺蹟和遺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磁山——農曆最早發源地

作者:張海江磁山,又名紅山,屬太行山脈,小摩天嶺終止於南洺河北岸,海拔427米,是我國著名鐵礦之一。由於鐵礦床裸露地表氧化成深紅色,故名紅山。礦石多為磁性,引針不墜。1982年3月《光明日報》載...

3000年前 徐州一村落的漁獵生活

中國江蘇網4月26日訊 夕陽西下,男人們抬著捕獵到的鹿回到村落,正在玩耍的孩子們遠遠看到後,雀躍著圍上來,女人們在村落西側的小河邊也捕撈到了一些田螺、河蚌、魚蝦。晚餐的食物已經很豐盛,人們拿出陶...

滕州歷史:北辛遺址

北辛遺址位於官橋鎮北辛村北部,距滕州市城區約28公里。遺址地處薛河故道南岸的高地上,三面臨水,這裡是丘陵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相對平坦,土地肥沃。海拔高度127~131米。遺址東西長500多米,...

武安縣磁山遺址

磁山遺址位於武安縣磁山村東南約一公里的台地上,南鄰洺河。主要遺蹟有房址2座,灰坑474個,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角器等2000件,遺物中以陶支架和石磨盤最具特點。石器中有打制石器,打磨兼制石...

磁山丨中華文明源

磁山文化遺址總面積十四萬平方米,分上下(即早晚)兩個文化層。它的年代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用碳-14測定的數據距今約8000年,後經中國科學院地球與地質研究所用植矽體方法學對磁山文化層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