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出土4500年前彩陶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院、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學院、四川考古研究院、阿拉善右旗文物管理所7個單位11位專家、學者、教授組成的巴丹吉林沙漠文物聯合考古調查隊深入巴丹吉林沙漠進行專項文物調查,共發現古代遺址10處,特別是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哈布台的一處遺址上出土了一件較完整的四系彩陶罐,專家初步斷定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距今約4500年至5000年。
此次專項文物調查範圍為北緯39度41分11.6秒至40度01分21.9秒之間,東經101度07分48.5秒至101度17分28.16秒之間,海拔高度在1174米至1122米之間。
調查發現的10處古代遺址大都屬於史前文化遺址,多為新石器中晚期和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址。
在哈布台的這處遺址為仰韶文化遺址,地表現存遺蹟較好,遺址點占地面積約15000平米,地表遺物較為豐富,有大量的細石器,主要器形有石葉、石核、錛等。
地表陶片豐富主要有夾砂紅褐陶片、夾砂灰褐陶片、彩陶陶片、紡輪等。
在該遺址北側一個較為平緩的沙地上,出土了這件距今約4500年至5000年的較完整的四系彩陶罐,彩陶罐造型精巧,裝飾華美,黑紅彩對比鮮明,畫面清晰華麗,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其餘遺址位於巴丹吉林沙漠境內的部分湖泊周圍。
此次發現遺址均為複合型遺址,發現的文物標本主要有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時期的夾砂紅陶和紅底黑彩陶,青銅時代相當於內蒙古中南部朱開溝文化的繩紋灰陶片,每一處遺址都發現有細石核、細石葉,石質為燧石和瑪瑙石等。
在巴丹吉林沙漠境內發現如此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址,說明在大約5至6千年前就有人類在此進行活動,對研究阿拉善右旗的古代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史前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二)
腦張遺址,在屯留縣城南6公里西賈鄉西魏村東南。北依翠屏山,南望司徒嶺,地勢平坦,氣候溫和,玉溪河由此環流而過,適宜古人類生存與生活。1980年全區文物普查中發現。1986年之後省、市、縣文物部...
合肥肥東發現6000年史前文明
作者:鄭靜合肥市肥東縣店埠鎮南院日前發現了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現場出土發現了較完整的玉器、陶器、骨器和石器300多件,並收集了大量的骨骼標本,還發現了居住的房坑、灶坑、灰坑和灰溝...
河南再現仰韶時期大型聚落遺址 出土大量彩陶器物
中新社鄭州8月24日電 (記者 董飛)河南省鞏義市境內新發現一處仰韶中晚期大型聚落遺址,24日吸引了正在鄭州參加「中國考古·鄭州論壇」的近百位考古專家學者,深入探訪、考察。這處遺址位於黃河南岸以...
中肯聯合考古獲重要發現
中肯聯合考古隊10日宣布,兩國考古人員在肯亞裂谷地區的吉門基石遺址周邊已調查發現20處舊石器地點,其中16處地表可見大量細石器。這是該地區首次在地層中發現細石器,為智人走出非洲的觀點增添重要證據...
鄭州李家溝遺址,讓考古歷史追溯到一萬年前!
2009年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發掘鄭州市新密李家溝遺址,發現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連續的史前文化堆積。堆積下部出土有細石核與細石葉等典型的細石器遺存,上部...
吉林楓林舊石器遺址:為年代學研究提供難得地層剖面
原題:吉林撫松發現楓林舊石器遺址楓林遺址位於吉林省撫松縣漫江鎮楓林村東約500 米的山樑之上,分布面積超過30000 平方米,所在山樑呈東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高度在900 米以上。遺址東北距頭...
厲害了,岷江先民!聚落選址錯開3條斷裂帶,並驚現南海海貝
記者24日獲悉,自2000年開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茂縣羌族博物館等單位合作,在岷江上游地區調查發現了上百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基本明晰該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內涵,建立...
新疆疏附縣烏帕爾石器遺址略述
20世紀50年代以來,新疆考古在天山南北的調查發掘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迄今尚未發掘過明確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或墓葬,新石器時代考古仍是空白領域。在農業、冶金與城市等文明起源要素的探索成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