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半拉山墓地首次發現冢上建築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將墓祭禮制推至5000年前 破解玉器的製作過程 軍權與神權或已分離

經過三年的艱苦發掘,遼寧考古人又一次交出了令學界矚目的成績單:首次在積石冢上發現建築址,首次發現半成品玉料,玉豬龍、玉璧和石鉞首次以組合形式出現,單體積石冢發現墓葬及玉器最多,出土石雕像最多……

毫無疑問,在已發掘的紅山文化遺址中,朝陽半拉山墓地是繼牛河梁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如此多的「首次」和「最多」,不僅極大地豐富了遼寧的歷史文化記憶,也為深入研究紅山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建築址或為祭祀場所

將中國墓祭禮制的出現時間推至5000多年前

此次半拉山墓地發掘中最重大的發現莫過於建築址。

「在此之前,紅山文化積石冢上一直沒有發現過建築痕跡。

位於牛河梁第一地點的女神廟雖是建築,但並未建在積石冢上。

可以肯定地說,這是首次在紅山文化積石冢上發現建築址。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樊聖英說。

2016年夏天,考古工作者對遺蹟進行清理時,發現活動面上有7個保存完好的柱洞。

「建築址的最終認定有一個過程,因為我們不可能將柱洞在同一時間挖掘出來。

」樊聖英告訴記者,柱洞的發掘極為意外。

在進入墓地祭祀區清理時,他們最先瞄準的是一些祭祀坑,第一個柱洞就是在發掘祭祀坑的過程中誤打誤撞發現的。

在發掘祭祀坑的過程中,一位考古隊員不小心挖到了旁邊的柱洞,當時他們還以為那是另外一個祭祀坑。

但是挖到最後,他們卻發現這個「祭祀坑」里除了一塊大石頭,竟然沒有任何遺物。

到墓地清理工作徹底結束,考古工作者共挖出了7個沒有遺物的坑洞。

經過仔細研究,他們發現這些坑洞圍成一個長方形,南北長約6.5米、東西寬約4.4米,且分布極有規律,三排排列,兩兩相對。

更重要的是,中間那對坑洞底部都有一塊大石頭。

據此,考古工作者最終確定這7個坑洞並非祭祀坑,而是建築上的柱洞,兩塊石頭則是柱礎石。

在紅山文化時期的墓葬上發現建築址,這還是首次。

震撼之餘,考古工作者在對其功能的認識上產生了分歧,有人認為該建築是墓地上的祭祀場所,還有人認為是當時的人為先人建的陵寢。

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郭大順先生在對建築址本身及其周邊的環境進行詳細分析後發現,建築址附近還有不少祭祀坑,因此他更傾向於該建築為祭祀場所這一說法。

「半拉山墓地祭祀建築址的發現意義重大。

漢代學者曾有『古不墓祭』的說法,認為漢以前是不在陵墓上搞祭祀的。

但在後代的考古發掘中,發現在戰國甚至更早的商代就已出現在墓上修祭祀的建築。

如今,紅山文化墓地也發現了建築址,說明5000年前紅山先人就在墓地搞祭祀了,這是一個關乎古代陵寢制度以至中華禮制起源的大發現,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和考證。

」郭大順如是表示。

單體積石冢發現墓葬最多

完整地揭露紅山文化晚期積石冢、墓葬、祭祀遺蹟的營建過程

1月10日,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向全國各大媒體「曬出」了發掘半拉山墓地三年的成績單。

樊聖英告訴記者,在這處規模不是很大的紅山文化積石冢中,清理出78座墓葬,這個墓地集中程度驚人。

「在已經發掘的紅山文化遺址中,還沒有一處單體積石冢發現如此多的墓葬,這是第一次。

」樊聖英接受記者採訪時難掩心中的激動之情。

積石冢不大,清理出78座墓葬,整個墓地內的墓葬分布十分緊湊。

樊聖英參加考古工作已有十幾個年頭,但仍是第一次看到這樣密集的紅山文化墓葬。

因為地方有限,墓地的一部分墓葬還出現疊壓打破關係,即後來的墓葬建在前一批墓葬之上。

半拉山墓地為何發掘出如此多的墓葬?樊聖英推測有兩個原因:一是當時生活在那裡的人群體比較大,二是該墓地使用時間長。

最令樊聖英激動的是,在清理墓葬過程中看清了墓地層位關係,完整地揭露出紅山文化晚期積石冢以及墓葬、祭祀遺蹟等營建全過程。

「半拉山墓地的冢體主要是由黃土在地表之上堆積而成的一個土台,有明顯人工夯打痕跡,台面較平整。

」樊聖英說,從墓地周邊的土壤環境可以看出,半拉山本是一個石砬子山,地表並沒有黃土。

然而,墓地的冢體卻是由黃土堆積而成,由此可以推測,早期的紅山人從別處運來黃土修建起這個墓地。

根據冢體地層堆積情況,考古工作者發現半拉山墓地在營建和使用時間上,經歷了兩次較大規模的變化。

「黃土堆積的土台是早期形成的,而墓地土冢之上的石砌界牆和起封蓋作用的積石則是晚期堆積的。

」樊聖英介紹說,墓地上封蓋的積石主要是由青灰色的安山岩、少量白色石灰岩和黃色砂岩的石塊組成,石塊個體差異較大,無人工痕跡,堆積雜亂、無規律,但界牆十分清楚,略近方形,南北長約16.5米,東西寬約16米。

在冢體北部界牆內,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座形制規整的祭壇,那裡是整個墓地的最高點,是在上層冢上,利用石塊圍砌而成的一座近長方形的黃土台,東西長13.8米、南北寬11.5米。

祭壇和有關遺蹟的發現,證明半拉山墓地兼具埋葬和祭祀的功能。

在早期,這兩項功能分區並不明顯,晚期則能明顯看到南部為墓葬區,北部為祭祀區。

半成品玉料復原環形玉器製作工藝

對其成分進行鑑定,有助於揭開紅山文化玉料的來源之謎

玉器是紅山文化遺址的重要出土物,幾乎每個遺址都有出土。

半拉山墓地出土的玉器數量十分可觀,共有140餘件。

「這是在一個紅山文化單體冢內出土玉器數量最多的一次,而且保存較好、形制規整、製作精美、器形較豐富。

」樊聖英說。

在數量眾多的精美玉器中,考古工作者最為看重的卻是一件半成品玉料。

「以往在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器都是成品,半成品還是第一次發現。

」樊聖英說,在牛河梁的一個積石冢中曾出土過類似於半成品玉料的玉芯,也就是一個圓柱形的玉石,但是並不清楚其用途,有人還曾誤以為其是被拋棄的廢料,此次半成品玉料的出土矯正了這一誤判。

更為重要的是,根據半成品玉料上的加工痕跡,考古工作者復原了紅山人製作環形玉器的工藝過程。

新發現的半成品玉料只有體表經過了簡單打磨,較大的自然疤痕尚未磨平,保留了原石的整體形狀。

不過,在玉料的頂面中心處,有一個高出頂面兩三厘米的圓柱玉芯,玉芯貼近頂面的位置環繞著一周凹槽,端面有切割留下的疤痕。

樊聖英拿起手邊的一個圓柱形筆筒和一支筆,為記者現場模擬環形玉璧的製作。

紅山人在製作環形玉時,先從玉料的頂面豎向鑽出內孔,達到所需深度後,再橫向切割,形成玉器毛坯,然後再橫向切割掉多餘的玉芯。

半成品玉料的發現意義並不止於此,其還有助於揭開紅山文化玉料的來源奧秘。

此前,考古學界對此進行過討論,一般認為是從其他地區運過來的。

首次發現環形三耳璧

外形與遼東半島出土的玉璇璣類似,用途有待考證

在對半拉山墓地出土物進行清理時,考古人員發現玉璧不僅數量多,而且形制特別豐富,有單孔玉璧、雙孔的雙聯璧、三孔的三聯璧,單孔玉璧中還有一些外形比較特殊,比如圓角長方形玉璧、圓角方形玉璧等。

「在半拉山墓地還出土了一件外形極為特殊的環形三耳璧,這在紅山文化遺址中還是首次發現。

」樊聖英說。

通過樊聖英提供的環形三耳璧圖片,記者看到環形三耳璧就是單孔圓形玉璧外面帶有三個類似耳朵形狀的東西。

「這種外形和遼東半島出土的玉璇璣有些類似。

」樊聖英解釋說,玉璇璣是稍晚於紅山文化出現的一種古玉器,屬於玉璧的一種,其在玉器史上存在的時間較長,但出土數量相對較少。

半拉山墓地出土的環形三耳璧的用途引起了考古人員的興趣。

由於這件玉璧發現於一個祭祀坑,所以它可能是一種禮器。

也有人推測這件玉璧可能是璇璣的原型,可以從璇璣的角度來推測它的用途。

然而,目前關於璇璣的用途說法不一,雖然能自圓其說,但都缺乏有力的科學認證和考古依據,因此,這件環形三耳璧的用途仍有待考證。

郭大順說,玉璧是所有玉器中流傳時間最長的一種,從紅山文化到清朝一直存在,只不過種類不一樣。

而紅山文化的玉璧很有地域特點,兩邊薄中間厚,加工起來十分費力,這種製作方式用意何在目前還不清楚。

特別是一些圓角方形玉璧,只在北方一些地域出現,可能有特殊的內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斜口筒形器首現祭祀坑

發現地點特殊,為研究其功能提供了新線索斜口筒形器(又叫玉箍)是眾多紅山文化玉器中最具特色的一類,此前只在墓葬中發現。但在半拉山墓地,考古工作者卻在祭祀坑中發現了它的身影。去年夏天,半拉山墓地考古...

玉豬龍、玉璧和石鉞首次以組合形式出現

在半拉山墓地發現玉豬龍、玉璧和石鉞首次以組合形式出現,進一步豐富了紅山文化的內涵。玉豬龍、玉璧、石鉞這三種遺物,單拿出來哪一樣都算不得新發現。在已發掘的紅山文化遺址中,玉璧的出土數量非常多,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