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口筒形器首現祭祀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發現地點特殊,為研究其功能提供了新線索
斜口筒形器(又叫玉箍)是眾多紅山文化玉器中最具特色的一類,此前只在墓葬中發現。
但在半拉山墓地,考古工作者卻在祭祀坑中發現了它的身影。
去年夏天,半拉山墓地考古隊在清理位於祭壇附近的一座祭祀坑時,發現了一件斜口筒形器,其外形與以往發現的斜口筒形器無異,都是一端平口另一端斜口的無底筒狀器。
因其發現地點不同於以往,所以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視。
一直以來,斜口筒形器的功能存在很大的爭議。
學界對此的觀點多是圍繞其在墓葬中發現的位置而展開的,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一是一種發箍,用於束髮,因其出土大多置於頭骨上;二是一種祭祀時盛裝穀物等祭品的禮器;三是一種腕飾,主要是從清代服裝中的馬蹄袖得到啟示,認為馬蹄袖與玉箍形器是異曲同工並且有演變關係;四是一種儀式或者葬俗中的通天神器,玉箍形器,上下貫通,正是溝通的通道,平口置於地上,斜口向天,神靈由斜口入平口出。
同時,其與良渚文化的玉琮相同,具備琮的功能與作用,這種禮器又代表了墓主的身份、地位和等級。
斜口筒形器為什麼會出現在祭祀坑內,目前尚不清楚。
樊聖英表示,這個新發現至少為研究玉斜口筒形器的功能提供了新線索。
《紅山文化馬蹄形玉箍功能摭談》一文的作者孫力和王中華二人,曾對牛河梁出土的玉箍進行過梳理,牛河梁共出土18件玉箍,有8件位於頭部,5件位於胸部,2件位於腹部,一件半成品坯料位於足部,餘下的2件與人骨沒有關聯。
遼寧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發掘表明:紅山文化後期已告別神權獨尊
光明日報瀋陽1月6日電記者劉勇、畢玉才從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2016年,遼寧文物考古共完成幾十項考古調查、勘探及發掘,其中配合基本建設發掘及主動發掘項目十餘項。在這十餘項考古挖掘中,半拉...
畢玉才 劉勇:半拉山墓地祭祀坑或改寫「古不墓祭」說
原題:遼寧半拉山墓地祭祀坑或改寫「古不墓祭」說光明日報瀋陽2月8日電(記者畢玉才、劉勇)早在東漢時期,著名史學家蔡邕就在《獨斷》中提出:「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寢,起之於墓側,漢因而不改。」這一說...
朝陽半拉山墓地首次發現冢上建築址
將墓祭禮制推至5000年前 破解玉器的製作過程 軍權與神權或已分離經過三年的艱苦發掘,遼寧考古人又一次交出了令學界矚目的成績單:首次在積石冢上發現建築址,首次發現半成品玉料,玉豬龍、玉璧和石鉞首...
考古奧斯卡︱遼寧朝陽半拉山墓地:墓葬與祭祀分區顯著
【編者按】始創於1990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被譽為「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會集中展示過去一年中國考古最新成果,也會呈現中國考古新理念、方法和技術。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
「遼報獨家」遼西發現第二個「牛河梁」,入選2016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附《正午微播》)
遼報君遼寧日報新媒體中心1月10日,從北京傳來好消息,遼寧朝陽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入選2016年中國六項考古新發現。這是紅山文化近年來最重要的發現,這也是我省獨立主持的考古發掘項目首次入選。這個新...
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入選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6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在此次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了2016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