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考古隊發現石鉞組件興奮得睡不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2號墓出土文物佐證了軍權產生

朝陽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考古項目入選「2016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後,引發各方關注,鮮為人知的考古發掘的背後故事也格外受到關注。

就朝陽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考古項目,記者採訪了參加搶救發掘的相關專家。

「三普」拉網搜索發現墓地

2016年,遼寧文物考古最引人注目的項目,就是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

2007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開始,朝陽市龍城區博物館(文物管理所)書記李道新帶領李松海、孫航、趙海傑、孫國平等,在朝陽大大小小的向陽山坡、溝岔、河流周邊,一個一個村莊走、一座一座山走,進行地毯式拉網搜索。

李道新說,直到2009年5月末的一天,他們走到朝陽市龍城區召都巴鎮尹杖子村大杖子組東約1公里的半拉山頂部向陽坡上,根據地形地貌仔細查看,發現地表上有紅山文化特徵的筒形器殘片、紅陶片,還有一些石頭、墓葬的石蓋板。

據此,他們判斷,這裡是墓地,但已經被盜。

他們第一時間向朝陽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公室龍城區普查組報告,專家組立即趕到現場,經過考察確認,認定這裡是紅山文化時期的墓地。

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程序,他們採集了標本,進行了照相、測繪、定位、記錄、對周邊環境描述等。

為防止盜墓分子再次盜掘破壞,遼寧省文物局、朝陽市文物局對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進行了保護,把墓地公布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半拉山由當地人王柏賀承包,委託他看護。

難忘2015年6月15日

哪年哪日發現了什麼,在哪個墓里清理出什麼,樊聖英如數家珍。

他說,此次考古中,78座墓里等級最高的是12號墓。

2015年6月15日,這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早晨6時他們來到半拉山,開始清理11號墓和12號墓,去掉石蓋板後,7時許,在清理人骨過程中,發現11號墓、12號墓內有玉器。

發現11號墓的墓主胸部有一件玉璧和一件玉環,均為雞骨白。

在12號墓墓主腹部發現玉龍、石鉞和玉璧各一件,另外在兩大腿內側發現熊首形鉞柄端飾一件。

玉龍保存完好,為透閃石料,與牛河梁形制和工藝相同。

石鉞和玉璧出土時已被坍塌的蓋板壓碎,石鉞為乳白色石質,質地細膩、打磨光滑,頂部打制,圓弧刃,上部對鑽一孔,應有木柄相連,柄端發現柄端飾,初步判斷應為熊的形象。

玉璧為圓角長方形,殘破為三塊,玉質翠綠色。

這是首次在紅山文化墓葬內發現一整套完整的帶柄端飾的石鉞。

考古組興奮不已,熊增瓏立即往瀋陽打電話,向考古所所長吳炎亮、書記李新全報告這一重大發現,同時也通知了朝陽市龍城區博物館,朝陽市文化局、龍城區政府等領導和專家得知消息後,均到現場進行查看。

12號墓清理到底板後,再保持原封不動,給墓照全景,恢復玉龍出土的狀態,繪製出墓葬平面圖和剖面圖,記錄完後,才能提取文物。

按照吳炎亮的安排,傍晚時分,李新全從瀋陽趕到現場,查看後將玉器提取出來,帶回駐地進行暫時保管。

晚上,他們在駐地炒幾個菜聚餐慶祝。

這一夜,樊聖英興奮得睡不著覺,他在想,鉞是軍事權力的象徵,石鉞組件與大型玉璧、玉豬龍一同出土,墓主人無頭,表明墓主人為這一部落的軍事首領。

這說明當時軍權已經產生,表明戰爭是促進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連幾天也找不到一個墓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發掘現場負責人樊聖英清楚地記得,2014年9月17日,他和省文物考古所業務辦主任熊增瓏、技工趙海山一路顛簸來到朝陽,在半拉山開始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

半拉山南距朝陽市區約8千米,東南距大凌河約13千米,屬於塔子山的一部分,位於塔子山南側,地勢較低矮、平緩。

他們首先在離半拉山最近的村莊——朝陽市龍城區召都巴鎮大杖子村租下三間民房,發掘領隊熊增瓏和樊聖英、趙海山與朝陽考古人員高鐵、李柏海住在這裡。

這裡到半拉山墓地要走半個小時的路。

安頓好後,他們開始工作。

9月的朝陽,風沙格外大,在野外作業,氣候乾旱,水分少,皮膚乾燥,手裂開了口子,半拉山沒有樹,連草都沒有,周圍的河是乾的,每天都要工作八 九個小時,但他們不叫苦不叫累。

熊增瓏說,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方圓1600平方米,78座墓、1座祭壇、29座祭祀坑,沒人告訴你哪裡有墓、哪裡有祭壇、哪裡有祭祀坑,要考古人員一個一個找,要工人到山下拉水澆土,看土質土色,尋找哪裡有墓,一旦找到了墓就要用墓壙給框起來,按照壙來發掘和清理,有時一天或幾天也找不到一個墓。

熊增瓏告訴記者,知道這裡有墓,有多少?在什麼地方?這需要時間。

墓找出來了,要確定墓壙,考古中確定墓壙最難,要有耐心、有毅力,在所在位置上墓壙開口的形狀大小都要準確。

考古組首先找到六個被盜墓葬,並進行清理。

樊聖英說,三年來,除了冬天不能野外作業外,他們沒有節假日、休息日,只有雨天是他們的休息日,他們每天要從駐地到半拉山來回走兩個小時的路,幾乎每天都會工作到深夜,白天要在野外工作,晚上要整理一天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視頻資料,一天發現了什麼,寫出來,還要把發掘的文物清洗乾淨,登記入庫,等等。

尤其是夏天,朝陽乾旱、高溫,蹲在墓坑裡工作,就如同鑽進烤籠里,渾身大汗淋漓。

沒想到20號大墓是空墓

此次考古最讓考古組興奮的是12號墓,最讓他們沮喪的是20號墓。

20號墓大約40多平方米,壙線比其他墓葬都大,長7米多,寬6米多,墓又深又大,還處在中心位置,比以前發掘的牛河梁遺址積石冢還要大。

這個墓開口還特別,考古組對這個墓給予最大的期望,因為前面的12號墓才兩平方米就出土玉龍、玉璧、石鉞及獸首形鉞柄端飾等文物,這樣大的墓,不知能出多少好東西。

樊聖英說,考古組動用兩組八個人,清理兩個多月,清理出的土,用篩子篩,生怕漏掉什麼,清理到2米多深底部基岩上,東半部已完全到原始基岩,無墓葬遺蹟,西半部未清理完,這是最後的希望所在。

如果該處也無墓葬,該遺蹟的性質就很難定義了。

目前墓壙東西長7米,南北寬6米,深2米,其體量之大,是該時期首次發現。

中間似用大石塊壘砌一道分界牆,不知其何意,底部多見碎基岩石塊,發灰白色,應是經火燒而成,填土中夾雜許多殘破的碎骨,在其西南部又出土一小段白色玉環。

樊聖英說,2015年10月25日,20號大墓徹底清理完畢,未發現任何跡象,底部全部是基岩,無法確認其性質,也未出土有一定價值的遺物,原來是一個空墓,沒有使用,讓考古組空歡喜一場。

此墓是付出辛苦最多,收穫卻是最令人失望的一個墓,這也是半拉山發掘以來所受打擊最大的一次,考古隊員們的心情多少天都不能平靜下來。

考古人有情懷

採訪時,在與熊增瓏、樊聖英的對話中,記者發現他們喜歡考古工作。

熊增瓏說,考古工作富有創造性和挑戰性,通過考古發現一樣東西,這樣東西後人沒見過,前人沒有留給後人,但在土裡挖出來,這就對人類祖先的歷史進行了豐富。

考古雖然艱苦,風餐露宿,但它卻是一件有趣的事,因為明天你不知道會發現什麼,遇到什麼,會有什麼樣的驚喜。

吳炎亮說,考古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從事這項工作,證明考古人是很有情懷的一群人。

此次考古,假如不是朝陽市文博單位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認真履行職責,就不會有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的發現;假如墓地被發現後地方文物主管部門沒有認真履行日常看護職責,加強保護,假如考古科研單位沒有及時進場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這麼重要的紅山文化墓地不知會被盜成什麼模樣,更不會取得如此重要的考古成果。

在國家文物局、遼寧省文化廳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至2016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上下下,群策群力,以高度責任感投入到這項考古工作中。

在考古發掘過程中,朝陽市公安局、朝陽市龍城區博物館(文物管理所)以及朝陽的老百姓,都在能力所及之內全力支持配合。

本版圖片均由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6年,中國6大考古新發現,又有新旅遊地點了

考古,不管是人文、歷史還是物質都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精神財富。古代的先祖們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物質文化遺產,秦始皇兵馬俑、長城、故宮等讓我們已經很為之驚嘆又引以為豪。殊不知,中國現有的發現也不過是漫漫...

遼寧發掘出5000年前半拉山紅山文化遺址

中新網瀋陽1月11日電 (記者 朱明宇)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1日發布消息稱,該所已完成遼寧朝陽半拉山紅山文化遺址發掘,成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發現。紅山文化代表中國北方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

半拉山墓地出土紅山時期文物

半拉山墓地無疑是研究遼河文明起源的重要對象,推翻了牛河梁只是祭祀聖地這一假說。這是紅山文化近年來最重要的發現,也是文明起源研究中最重要的發現,這是一直欠缺的材料,填補了空白。近乎完整地揭露了紅...

朝陽半拉山墓地首次發現冢上建築址

將墓祭禮制推至5000年前 破解玉器的製作過程 軍權與神權或已分離經過三年的艱苦發掘,遼寧考古人又一次交出了令學界矚目的成績單:首次在積石冢上發現建築址,首次發現半成品玉料,玉豬龍、玉璧和石鉞首...

紅山文化墓葬首現整套帶柄端飾石鉞

日前,考古人員在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召都巴鎮尹杖子村半拉山頂部考古挖掘時,首次在紅山文化墓葬內發現一套完整的帶柄端飾的石鉞。在2015年,半拉山墓地考古發掘共清理了墓葬54座、祭壇1座、祭祀坑7座。...

玉豬龍、玉璧和石鉞首次以組合形式出現

在半拉山墓地發現玉豬龍、玉璧和石鉞首次以組合形式出現,進一步豐富了紅山文化的內涵。玉豬龍、玉璧、石鉞這三種遺物,單拿出來哪一樣都算不得新發現。在已發掘的紅山文化遺址中,玉璧的出土數量非常多,幾乎...

遼寧紅山文化遺址出土整套帶柄端飾石鉞

新華社瀋陽3月27日專電(記者趙洪南)位於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的半拉山積石冢是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的積石冢墓地,考古人員日前在這裡發現一套完整的帶柄端飾的石鉞,尤其是出土的獸首形柄端飾石鉞為紅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