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頂級國寶(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33、玉邊璋
屬商代,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
通長54.5厘米,遍體滿飾圖案,生動刻畫了原始宗教祭祀場面。
圖案上下兩幅對稱布局,內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頭戴平頂冠,戴鈴形耳飾,雙手在胸前做抱拳狀,腳穿翹頭靴,兩腳外撇站成一字形。
第二幅是兩座山,山頂內部有一圓圈(可能代表太陽),在圓的兩側分別刻有「雲氣紋」,兩山之間有一盤狀物,上有飄動的線條狀若火焰。
在山形圖案的低部又畫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側,一隻大手,仿佛從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
第三幅是兩組S形勾連的雲雷紋。
雲雷紋下的一幅也是三個人,穿著和手勢與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這三個人戴著山形高帽,雙腳呈跪拜的姿勢。
第五幅又是兩座山,內部結構與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兩側各立有一牙璋,右邊的山頭伸出一個狀若象勾狀物橫在兩山之間。
這些圖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壇上舉著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應,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這是要賜福於下界的表示。
現藏三星堆博物館。
34、搖錢樹
屬東漢,1990年四川綿陽何家山二號漢墓出土。
通高198厘米。
整體由基座、樹幹、樹冠等共二十九種部件銜接扣掛而成。
基座為紅陶質,樹用青銅澆鑄。
樹冠可分七層,頂層飾鳳鳥為樹尖;其下二層的干與葉合為一體,飾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圖案;下部四層插接二十四片枝葉,向四方伸出。
飾龍首、朱雀與犬、象與象奴、朱雀與鹿以及成串的錢幣等圖案。
樹杆直徑約1厘米,葉片最長約15厘米,最短為10厘米,每片樹葉厚約2毫米,樹高度應在1米左右,為三向八枝。
所謂三向,即為搖錢樹枝杆被分為三層共八片枝葉,呈對稱分布。
特別有意思的是樹杆上有造像,高約5厘米,寬約2.5厘米。
兩側各有一條飛龍,龍長約6厘米。
人像站立狀,身著袍衣,雙手下垂合於腰前,整體造型美觀而大方。
細看枝葉,每兩片為一對,有如芭蕉葉的,葉片上鑄有圓形方孔錢,每錢相互連接,鑄有一人作彎腰伸臂撿錢狀,葉片外側四周猶如太陽的光芒,延生出許多長短不一的萬縷細絲;有如橢圓形的,一頭為桌球大小的圓環,兩側鑄有飛龍,龍頭頂著錢幣,兩龍之間用錢幣連接,葉片外側如同刺蝟般的短刺所包裹。
現藏綿陽市博物館。
35、銅奔馬
屬東漢,1969年在甘肅武威雷台的東漢墓面出土。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馬超龍雀」,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
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
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龍雀。
龍雀似乎正回首而望,驚愕於同奔馬的不期而遇,這簡直就是古人「揚鞭只共鳥爭飛」詩句的真實再現。
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
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一隻凌雲飛馳、驍勇矯健的天馬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
該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
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雕塑的重心顯然經過了極其周密的計算,穩穩地落在踏鳥的一隻足上。
作為具有三維空間的圓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藝術效果,作者想像力之卓越、構思之新穎以及銅鑄工藝運用之巧妙,都令人驚嘆不已。
「馬踏飛燕」是漢代藝術家高度智慧、豐富想像,浪漫主義精神和高超藝術技巧的結晶,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
36、銅車馬
屬秦代,1980年秦始皇陵封土西側出土。
共兩乘,一前一後排列。
經復原,大小約為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
製作年代約在陵墓興建時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間。
銅車為單轅雙輪車,轅長246厘米,輪徑為59厘米,車輿分前後,平面呈凸字形,凸突部分是御手所坐之處。
銅御手高51厘米,重52公斤。
其神態恭敬中又有一絲得意,充分表現出一個高級奴僕的心理。
車室的後面有門,左、右與正前辟有三個窗戶。
正前窗板為鏤空的菱形花紋,窗板可以開啟,便於主人與御手互通信息。
兩側窗可以前後推拉,窗板亦是鏤空菱形紋,從室內可以觀察到車外的情況,但外面的人難以看清車內。
蓬蓋面積達2.3平方米,將御手也罩在下面。
蓬用銅骨架、銅條支撐,上覆以絹帛。
4匹馬的高度為91—93厘米,長度為110—115厘米。
4匹馬的重量也不相同,分別為177公斤、180.7公斤、183公斤和212.97公斤。
四馬神態各異:中間的兩匹馬昂首正視前方,兩側的馬略側視,張大鼻如喘息狀。
銅車馬在製作上運用了鑄造、焊接、鑲嵌、粘接以及子母扣、紐環扣、錐度配合、銷釘連接等各種工藝。
鑽孔的最小直徑為1毫米,飾件多處用如髮絲的銅絲,窗板的銅片僅厚至0.12—0.2厘米,車輛頭的內孔滾圓,就象車床加工的一般。
銅車馬的許多零件都與現代使用的相似,如車門、前窗用的活動鉸頁,其形狀與今日門窗上使用的活頁非常相似;系馬肚子、馬頸的套環採用了策扣連接,策扣與今日人們用的腰皮帶上的策扣完全相同。
現藏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37、牆盤
屬西周中期,1976年陝西扶風莊白家村出土。
此盤為西周恭王時期作品。
器形宏大,製造精良。
微氏家族器具,通高16.2厘米,口徑47.3厘米,深8.6厘米。
牆盤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牆的人,為紀念其先祖而作的銅盤,因作器者牆為史官而得此名。
盥洗器,此盤造型規整,紋飾精美,敞口,淺腹,圈足,腹外附雙耳;腹部飾鳳鳥紋,圈足部飾兩端上下捲曲的雲紋,全器紋飾以雲雷紋襯地,顯得清麗流暢。
盤內底部刻有18行銘文,共284字,記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跡以及作器者的家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現的最長的一篇銅器銘文。
銘文首先追述了列王的事跡,歷數周代文武、成康、昭穆各王,並敘當世天子的文功武德。
銘文接著敘述自己祖先的功德,從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亞祖祖辛、文考乙公到史牆。
頌揚祖先功德,祈求先祖庇佑,是典型的追孝式銘文。
人們從微氏家族的發展史中,可看出周王朝對殷商遺民採取的政策。
1976年陝西扶風莊白家村出土。
盤銘也是一篇很漂亮的書法作品,其文體使用簡明整齊的四字句式,這是已知時代最早的帶有較明顯駢文風格的銘文作品。
現藏陝西省周原扶風博物館。
38、淳化大鼎
屬西周早期,1979年陝西咸陽淳化縣史家塬出土。
該鼎通高122厘米,口徑83厘米,重226公斤。
平沿、方唇,口沿二直耳,耳圈大而高,飾夔紋。
寬體垂腹三柱式足,腹外壁有三個半圓形大耳,與三柱足相對應,腹上部飾獸面紋三個,每一獸面紋之下又各浮雕出一牛首,每柱足也飾浮雕獸面。
該鼎形制渾厚,造型生動,紋飾奇偉。
此鼎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是腹壁上鑄有三個半圓形大耳,這種形制的銅鼎為特例,至今僅見此一器。
它是迄今所見西周青銅器中最大、最重者,也是迄今出土的圓鼎中最大者。
其他著名的西周青銅重器如大盂鼎通高102.1厘米,口徑78.4厘米,重153.5公斤,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重201.5公斤,都稍遜一籌。
淳化大鼎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布和青銅器鑄造工藝的重要資料。
現藏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39、何尊
屬西周時期,1963年陝西寶雞東北郊賈村出土。
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
口圓體方,通體有四道鏤空的大扉棱裝飾,頸部飾有蠶紋圖案,口沿下飾有蕉葉紋。
整個尊體以雷紋為底,高浮雕處則為卷角饕餮紋,圈足處也飾有饕餮紋,工藝精美、造型雄奇。
銅尊內膽底部發現了一篇12行122字的銘文,殘損3字,現存119字。
銘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開始在成周營建都城,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
周成王於丙戌日在京宮大室中對宗族小子何進行訓誥,內容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治天下。
武王滅商後則告祭於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
周成王賞賜何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
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訓誡勉勵的文告,而其中「宅茲中國」更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
現藏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40、茂陵石雕
西漢茂陵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是一批具有無窮藝術魅力的古代石雕藝術珍品,是兩千多年前漢文化遺產,舉世無雙的古代雕刻藝術傑作。
這批作品構思超凡,題材多樣,富於大自然的山野情調,意象博大深沉。
特別在表現各種動物的造型上,惟妙惟肖,生動傳神,皆蘊含著飽滿的生機,或騰躍或寧息,生態萬般,無不各具其妍,韻致宛若。
質樸而有靈趣,力雄風雷,氣勢渾厚磅礴,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石刻表現手法洗鍊,雕鑿勾勒並用,以意運斤,精微入化。
相石擬形之構思,有石破天擎,神全意足,渾若天成之妙,乃我國古代雕刻藝術,以寫實象生與寫意並重之優秀範例。
作品風格凝重剛健,恢宏含蓄,是一批最能代表中華民族雄厚氣質的藝術瑰寶。
現藏陝西茂陵博物館。
原置於陵墓前方的主像「馬踏匈奴」,高168厘米、長190厘米,以一匹剛武雄健、氣勢軒昂、莊重有力、威風凜凜的戰馬將一齜牙咧嘴、仍手持弓箭垂死掙扎的匈奴踏於腹下為題,形象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霍去病戰功的讚揚,象徵著正義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雕刻手法樸實渾厚,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大膽的想像力。
揭示出為霍去病建冢刻石的主題,寓意極為深刻。
臥牛長260厘米,寬160厘米,成功地表現了牛的溫良馴服,粗壯有力的特點。
神情安祥寧靜,顯示出堅韌耐勞、質樸敦厚的性格,圓睜的眼睛,肥大的喘息的鼻和寬厚的嘴,使牛的形象更為真實而生動。
西漢時牛僅在軍事意義上次於馬,而在生產、運輸、交通等方面都已普遍使用。
由於牛力大於人力,牛在生產生活各個領域的廣泛使用,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彌補了戰時勞動力不足。
反擊匈奴長達十幾年的戰爭,多少精壯男子奔馳沙場,同時國內還有興修水利、宮殿、陵墓、苑囿等役事,農田耕作人力匱乏不言而喻,是牛,填補其間,發揮著重大作用。
《史記·大宛列傳》載,李廣利西征大宛出敦煌時人6萬,牛就10萬,說明戰時馬匹不足也以牛代之,牛在軍事上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牛的辛勤勞作,是漢王朝迅速強大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反擊匈奴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茂陵石雕不可能沒有勞苦功高的老黃牛。
41、河姆渡出土陶灶
屬新石器時代,1977年河姆渡遺址T243出土。
夾砂灰陶,通長55厘米、通高25厘米。
俯視呈鞋底形,火門上翹,橢圓形圈足。
內壁橫安三個粗壯支丁,三丁分別置於兩側正好對稱,一丁置於後壁。
兩側外壁安有一雙半環形與兩側支丁連成一體。
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42、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唐代陝西西安大秦寺遺物。
西安碑林第二室里立著一通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著名石碑,由唐建中二年(781年)僧景凈撰,呂秀岩書並題額。
高279厘米,寬99厘米。
明天啟三年(1623年)出土。
正面寫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並頌」,上有楷書三十二行,行書六十二字,共1780個漢字和數十個敘利亞文。
這塊石碑上說的是唐太宗貞觀年間,有一個從古波斯來的傳教士叫阿羅本,歷經跋涉進入中國,沿著于闐等西域古國、經河西走廊來到京師長安。
他拜謁了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國傳播波斯教。
此後唐太宗降旨准許他們傳教,景教開始在長安等地傳播起來,也有景教經典《尊經》翻成中文的記載。
碑文還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經典和中國史書中的典故來闡述景教教義,講述人類的墮落、彌賽亞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跡等。
碑文雖系波斯傳教士撰寫,但他的中文功底極其深厚。
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43、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唐代窯藏出土。
此壺仿遊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壺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徑2.2厘米、足8.8×7.1厘米。
扁圓腹,蓮瓣紋壺蓋,弓形提梁,一條細鍍連結著壺蓋與提梁,上口斂而底部呈扁弧形,壺底與圈足相接處有「同心結」圖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條結,圈足內墨書「十三兩半」,是壺的重量,周身看不到焊縫。
最令人稱奇的是在壺身中央,壺腹兩側面用模具衝壓舞馬圖,突出於壺面的、金色的、奇異的馬。
這匹馬身軀健碩,長鬃披頸,前肢蹦直,後肢彎曲下蹲,口中叼著一隻酒杯,其上揚的馬尾和頸部飄動的綬帶顯示出十足的動感。
據考證,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馬。
現藏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44、獸首瑪瑙杯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
又稱鑲金獸首瑪瑙杯,通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
醬紅地纏橙黃夾乳白色縞帶的瑪瑙製作,上口近圓形,下部為獸首形,獸首圓瞪著大眼,目視前方,似乎在尋找和窺探著什麼,獸首上有兩隻彎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卻似牛,所以不能認為造型完全出自寫實的手法,但看上去安詳典雅,並無造作感。
獸首的口鼻部有類似籠嘴狀的金帽,能夠卸下,內部有流,突出了獸首的色彩和造型美。
此杯琢工精細,通體呈玻璃光澤,晶瑩瑰麗。
整個杯的造型與動態,描述了全神貫注、飛馳疾奔的猛獸向前突沖的一瞬間,曲盡其妙,令人心動。
而獸嘴鑲金的工藝處理,也是匠心獨運,它金光閃閃,克服了獸嘴處材質色澤太深的不足,使獸首的造型之美更為突出。
這件國之重寶,象徵著財富和權力,是一件高貴的藝術品,同時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亞某國進奉唐朝的國禮,意義非同一般,是在東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誕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現藏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45、景雲銅鐘
唐代,陝西省西安景雲觀遺物。
陝西省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座雕鑄著飛天、龍、獅、獨角獸、蔓草和雲朵的大銅鐘——極為珍貴的唐「景雲鍾」。
它是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鑄造的,高247厘米,口徑165厘米,距今已有1300年,但敲起來,聲音仍清脆宏亮,音韻優雅渾厚,聽了使人心曠神怡。
現在人們在除夕之夜聽到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的「新年鐘聲」,就是景雲鐘的錄音。
46、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唐代,1987年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出土。
錫杖由唐懿宗供養,長196厘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
杖身4輪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托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
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上面鏨刻圓覺十二僧,手持法鈴立於蓮花台之上,個個憨態可掬,神情動人,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
其中四個大環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
杖頭為雙輪四股十二環,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股側銘刻:「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銀金花十二環錫杖一枚,並金共重六十兩,內金重二兩,五十八兩銀,打造匠臣安淑鄖,判官賜紫金魚袋臣王全護,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詣,使左監門衛將軍弘愨」。
這枚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為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屬佛祖釋迦牟尼,是世界錫杖之王。
《錫杖經》雲,佛告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萬行盡在其中」。
1987年4月,封閉一千多年的法門寺地宮神秘之門被打開,此錫杖隨著被發現。
現藏法門寺博物館。
47、八重寶函
唐代,1987年四月初八佛誕日法門寺地宮出土。
八重寶函的最外一重,是一個三十厘米立方的銀棱盝頂檀香木寶函,由於是檀香木所造,難抵年月侵蝕,發現時已朽腐殘破,僅餘下的盒壁四周,有釋迦牟尼說法圖、阿彌陀佛凈土圖及禮佛圖等描金加彩浮雕。
第七重寶函以銀鑄成,四壁以平雕刀法刻有「護世四大天王」像,頂面有行龍兩條,為流雲所圍。
四天王形相栩栩如生,持弓執箭,各有神將、夜叉多人侍立,極其威嚴,使人肅然而敬。
凝目而視,彷佛誘人追隨函壁的畫像馳騁三界,遨遊九重天。
第六重寶函為素麵盝頂銀寶函,是八個寶函中最特別的一個,寶函通體素凈,不加絲毫雕刻繪描而渾然生輝,出土時有絳黃色綾帶封系。
第五重名為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第四重寶函則為六臂觀音盝頂純金寶函,外型均與第七重寶函相近。
外壁鑿有如來及觀音畫像,或飾以雙鳳翔,配以蔓草紋,或刻上金剛沙彌合什禮佛的圖景,造型逼真而細膩。
兩個寶函的場景豐富生動,人物眾多,工藝精湛。
第三重寶函為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第二重寶函是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兩函外形近似,通體以珍珠、寶石嵌飾,並雕上花瓣圖案,極其華麗精美。
不同之處,是前者以金鑄成,後者則以武夫石磨製而成。
第一重寶函即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塔頂為寶珠型,四面檐角翹起,閣額及檐下均飾菱紋。
塔四面開門,門周布魚子紋,門下部有象徵性飛梯至塔座,小巧玲瓏,金碧輝煌。
塔座中立一小銀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
八重寶函精雕細琢,美不勝收,但它的價值,不僅在平雕刀法、寶鈿珍珠裝及盝頂這些古代工藝,還在於刻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來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內蘊的深刻表現,是密宗文化藝術史的一幅剪影。
現藏法門寺博物館。
48、銅浮屠
唐代,1987年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出土。
該鎏金浮屠原置於地宮前室的阿育王塔內,通高53.5厘米,底座長寬各28厘米,二層長寬各24厘米,三層長寬各19厘米,房檐長寬各23.51厘米,重7.4千克。
為模鑄成型,精緻玲瓏,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
塔基為須彌座,其外有三層漸收的護欄,每面護欄正中有弧形踏步。
塔身四面各開一門,正面門外左、右各列一力士。
門額以上鋪作和人字形斗拱,門兩側各開一處直欞窗。
頂為單檐四角攢尖形,鑄有瓦壠,檐角略翹。
再上為印度式的、高聳的塔剎,由剎座、剎身、剎頂和剎杆組成,剎底為須彌座,往上為依次漸小的六個相輪,相輪以上有寶蓋、圓光、仰月及寶珠,氣象十分莊嚴、寫實,是我國古代高超手工技藝的絕妙佳品。
塔內盛放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的棺蓋內。
現藏法門寺博物館。
40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這輩子一定要看一看!
以下40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40件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1.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屬新石器時代...
國家文物局規定:這64件文物永久禁止出境展覽 中國人的驕傲!
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以下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
這才是真正的國家寶藏,這些國寶被禁止出國展覽(五)
41、河姆渡出土陶灶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物,河姆渡出土「陶灶」,新石器時代「陶灶」。通長55、通高25厘米。夾砂灰陶。俯視呈鞋底形,火門上翹,橢圓形圈足。內壁橫安三個粗壯支丁,三丁分別置於兩側正好...
64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那個水杯真的是穿越者留下的嗎?
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