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接上篇文章,現在更新31~64件。

31、 鴨形玻璃注,屬北燕時期,1965年北票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出土。

長20.5厘米、腹徑5.2厘米,重70克。

淡綠色玻璃質,質光亮,半透明,微見銀綠 色銹浸。

體橫長,鴨形,口如鴨嘴狀,長頸鼓腹,拖一細長尾,尾尖微殘。

背上以玻璃條粘出一對雛鴨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兩側各粘一段波狀的折線紋以擬雙足,腹底貼一平正的餅狀圓玻璃。

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時,因後身加重,才得放穩。

此器造型生動別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見。

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32、 青銅神樹,屬商代,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

土青銅神樹由樹座和樹幹兩部分組成,樹幹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樹座略呈圓錐狀,底 座呈圓環形,上飾雲氣紋,底座之上為三山相連狀,山上亦有雲氣紋。

樹幹接鑄于山頂正中,干直,樹根外露。

樹幹上有三層樹枝,每層為三枝丫,枝丫端部長有果 實,一果枝上揚,果上站立一鳥,兩果枝下垂。

在樹椏和果托下分別鑄有火輪。

在樹的一側,有一條龍援樹而下,龍身呈辮索狀馬面頭,劍狀羽翅。

從造型來看,該 青銅神樹應是代表東方的神木「扶桑」。

如此巨大的青銅神樹會由於重心的上移而傾斜,現在看到的復原青銅樹是由幾條鋼製纜繩斜拉固定的。

空心的青銅樹幹裡面也是用鋼管加固支撐的。

有學者認為這棵青 銅神樹如果全部按原型組裝豎立起來,原來的三足底座根本無法承受其全部重量。

由此推測這棵青銅神樹應該是為一次大型祭祀而臨時鑄成,而不是作為長期陳列而 設置的。

現藏三星堆博物館,在汶川大地震時,青銅神樹當時不停地搖晃,但由於被一根銀色鋼絲繩牢牢地固定在玻璃罩內,底座也用牢固的螺絲釘加固在大理石底 座板上,所以在8.0級強震中沒有倒下。

33、 玉邊璋,屬商代,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

通長54.5厘米,遍體滿飾圖案,生動刻畫了原始宗教祭祀場面。

圖案上下兩幅對稱布局,內容相 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頭戴平頂冠,戴鈴形耳飾,雙手在胸前做抱拳狀,腳穿翹頭靴,兩腳外撇站成一字形。

第二幅是兩座山,山頂內部有一圓圈(可能代表 太陽),在圓的兩側分別刻有「雲氣紋」,兩山之間有一盤狀物,上有飄動的線條狀若火焰。

在山形圖案的低部又畫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 祀台),山的外側,一隻大手,仿佛從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

第三幅是兩組S形勾連的雲雷紋。

雲雷紋下的一幅也是三個人,穿著和手勢與第一幅相同,所 不同的是這三個人戴著山形高帽,雙腳呈跪拜的姿勢。

第五幅又是兩座山,內部結構與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兩側各立有一牙璋,右邊的山頭伸出一個狀若象 勾狀物橫在兩山之間。

這些圖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壇上舉著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應,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這是要賜福於下界的表示。

現藏三星堆 博物館。

34、 搖錢樹,屬東漢,1990年四川綿陽何家山二號漢墓出土。

通高198厘米。

整體由基座、樹幹、樹冠等共二十九種部件銜接扣掛而成。

基座為紅陶質,樹用青銅 澆鑄。

樹冠可分七層,頂層飾鳳鳥為樹尖;其下二層的干與葉合為一體,飾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圖案;下部四層插接二十四片枝葉,向四方伸出。

飾龍首、朱雀與 犬、象與象奴、朱雀與鹿以及成串的錢幣等圖案。

樹杆直徑約1厘米,葉片最長約15厘米,最短為10厘米,每片樹葉厚約2毫米,樹高度應在1米左右,為三向 八枝。

所謂三向,即為搖錢樹枝杆被分為三層共八片枝葉,呈對稱分布。

現收藏於上海市銀行博物館。

35、 銅奔馬,屬東漢,1969年在甘肅武威雷台的東漢墓面出土。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馬超龍雀」,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

形象矯 健俊美,別具風姿。

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龍雀。

龍雀似乎正回首而望,驚愕於同奔馬的不期而遇,這簡直 就是古人「揚鞭只共鳥爭飛」詩句的真實再現。

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

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一隻凌雲飛馳、驍勇 矯健的天馬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

該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

按古代相馬經中所 述的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36、銅車馬,屬秦代。

共兩乘,一前一後排列。

經復原,大小約為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

4匹馬的高度為91—93厘米,長度為110—115厘米。

4匹馬的重量也不相同,分別為177公斤、180.7公斤、183公斤和212.97公斤。

四馬 神態各異:中間的兩匹馬昂首正視前方,兩側的馬略側視,張大鼻如喘息狀。

聳立於馬頭之上的物體是車撐,用於支撐車轅,這樣在長途休息時可減輕馬的壓力。

銅車馬在製作上運用了鑄造、焊接、鑲嵌、粘接以及子母扣、紐環扣、錐度配合、銷釘連接等各種工藝。

鑽孔的最小直徑為1毫米,飾件多處用如髮絲的銅絲,窗板的 銅片僅厚至0.12—0.2厘米,車輛頭的內孔滾圓,就象車床加工的一般。

銅車馬的許多零件都與現代使用的相似,如車門、前窗用的活動鉸頁,其形狀與今日 門窗上使用的活頁非常相似;系馬肚子、馬頸的套環採用了策扣連接,策扣與今日人們用的腰皮帶上的策扣完全相同。

現藏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37、 牆盤,屬西周中期,1976年陝西扶風莊白家村出土。

此盤為西周恭王時期作品。

器形宏大,製造精良。

微氏家族器具,通高16.2厘米,口徑47.3厘米, 深8.6厘米。

牆盤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牆的人,為紀念其先祖而作的銅盤,因作器者牆為史官而得此名。

盥洗器,此盤造型規整,紋飾精美,敞口,淺腹, 圈足,腹外附雙耳;腹部飾鳳鳥紋,圈足部飾兩端上下捲曲的雲紋,全器紋飾以雲雷紋襯地,顯得清麗流暢。

盤內底部刻有18行銘文,共284字,記述西周文、 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跡以及作器者的家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現的最長的一篇銅器銘文。

銘文首先追述了列王的事跡,歷數周代文武、成康、昭穆 各王,並敘當世天子的文功武德。

銘文接著敘述自己祖先的功德,從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亞祖祖辛、文考乙公到史牆。

頌揚祖先功德,祈求先祖庇佑,是典型的 追孝式銘文。

人們從微氏家族的發展史中,可看出周王朝對殷商遺民採取的政策。

1976年陝西扶風莊白家村出土。

盤銘也是一篇很漂亮的書法作品,其文體使用 簡明整齊的四字句式,這是已知時代最早的帶有較明顯駢文風格的銘文作品。

現藏陝西省周原扶風博物館。

38、淳化大鼎,屬西周早期,1979年陝西咸陽淳化縣史家塬出土。

淳化大鼎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布和青銅器鑄造工藝的重要資料。

現藏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39、 何尊,屬西周時期,1963年陝西寶雞東北郊賈村出土。

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

口圓體方,通體有四道鏤空的大扉棱裝飾,頸部 飾有蠶紋圖案,口沿下飾有蕉葉紋。

整個尊體以雷紋為底,高浮雕處則為卷角饕餮紋,圈足處也飾有饕餮紋,工藝精美、造型雄奇。

銅尊內膽底部發現了一篇12行 122字的銘文,殘損3字,現存119字。

銘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開始在成周營建都城,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

周成王於丙戌日在京宮大室中對宗族小 子何進行訓誥,內容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治天下。

武王滅商後則告祭於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

周成王賞賜何貝30朋, 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

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訓誡勉勵的文告,而其中「宅茲中國」更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

現藏陝西寶雞市博物館。

40、 茂陵石雕,西漢茂陵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是一批具有無窮藝術魅力的古代石雕藝術珍品,是兩千多年前漢文化遺產,舉世無雙的古代雕刻藝術傑作。

這批作品構思 超凡,題材多樣,富於大自然的山野情調,意象博大深沉。

特別在表現各種動物的造型上,惟妙惟肖,生動傳神,皆蘊含著飽滿的生機,或騰躍或寧息,生態萬般, 無不各具其妍,韻致宛若。

質樸而有靈趣,力雄風雷,氣勢渾厚磅礴,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石刻表現手法洗鍊,雕鑿勾勒並用,以意運斤,精微入化。

相石擬形 之構思,有石破天擎,神全意足,渾若天成之妙,乃我國古代雕刻藝術,以寫實象生與寫意並重之優秀範例。

作品風格凝重剛健,恢宏含蓄,是一批最能代表中華民族雄厚氣質的藝術瑰寶。

現藏陝西茂陵博物館。

原置於陵墓前方的主像「馬踏匈奴」,高168厘米、長190厘米,以一匹剛武雄健、氣勢軒昂、莊重有力、威風凜凜的戰馬將一齜牙咧嘴、仍手持弓箭垂死掙扎的 匈奴踏於腹下為題,形象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霍去病戰功的讚揚,象徵著正義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雕刻手法樸實渾厚,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大膽的想像力。

揭 示出為霍去病建冢刻石的主題,寓意極為深刻。

臥牛長260厘米,寬160厘米,成功地表現了牛的溫良馴服,粗壯有力的特點。

神情安祥寧靜,顯示出堅韌耐勞、質樸敦厚的性格,圓睜的眼睛,肥大的喘息的鼻 和寬厚的嘴,使牛的形象更為真實而生動。

西漢時牛僅在軍事意義上次於馬,而在生產、運輸、交通等方面都已普遍使用。

由於牛力大於人力,牛在生產生活各個領 域的廣泛使用,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彌補了戰時勞動力不足。

反擊匈奴長達十幾年的戰爭,多少精壯男子奔馳沙場,同時國內還有興修水利、宮殿、陵墓、 苑囿等役事,農田耕作人力匱乏不言而喻,是牛,填補其間,發揮著重大作用。

《史記·大宛列傳》載,李廣利西征大宛出敦煌時人6萬,牛就10萬,說明戰時馬 匹不足也以牛代之,牛在軍事上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牛的辛勤勞作,是漢王朝迅速強大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反擊匈奴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茂陵石雕不 可能沒有勞苦功高的老黃牛。

41、 河姆渡出土陶灶,屬新石器時代,1977年河姆渡遺址T243出土。

夾砂灰陶,通長55厘米、通高25厘米。

俯視呈鞋底形,火門上翹,橢圓形圈足。

內壁橫 安三個粗壯支丁,三丁分別置於兩側正好對稱,一丁置於後壁。

兩側外壁安有一雙半環形與兩側支丁連成一體。

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42、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唐代陝西西安大秦寺遺物。

西安碑林第二室里立著一通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著名石碑,由唐建中二年(781年)僧景凈撰,呂秀 岩書並題額。

高279厘米,寬99厘米。

明天啟三年(1623年)出土。

正面寫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並頌」,上有楷書三十二行,行書六十二字,共 1780個漢字和數十個敘利亞文。

這塊石碑上說的是唐太宗貞觀年間,有一個從古波斯來的傳教士叫阿羅本,歷經跋涉進入中國,沿著于闐等西域古國、經河西走 廊來到京師長安。

他拜謁了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國傳播波斯教。

此後唐太宗降旨准許他們傳教,景教開始在長安等地傳播起來,也有景教經典《尊經》翻成中文的記載。

碑文還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經典和中國史書中的典故來闡述景教教義,講述人類的墮落、彌賽亞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跡等。

碑文雖系波斯傳教士撰寫,但他的中 文功底極其深厚。

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43、 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唐代窯藏出土。

此壺仿遊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壺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徑2.2厘米、足8.8×7.1厘 米。

扁圓腹,蓮瓣紋壺蓋,弓形提梁,一條細鍍連結著壺蓋與提梁,上口斂而底部呈扁弧形,壺底與圈足相接處有「同心結」圖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條結,圈 足內墨書「十三兩半」,是壺的重量,周身看不到焊縫。

最令人稱奇的是在壺身中央,壺腹兩側面用模具衝壓舞馬圖,突出於壺面的、金色的、奇異的馬。

這匹馬身 軀健碩,長鬃披頸,前肢蹦直,後肢彎曲下蹲,口中叼著一隻酒杯,其上揚的馬尾和頸部飄動的綬帶顯示出十足的動感。

據考證,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馬。

現藏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44、 獸首瑪瑙杯,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

又稱鑲金獸首瑪瑙杯,通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

醬紅地纏橙黃夾乳白色縞帶的瑪 瑙製作,上口近圓形,下部為獸首形,獸頭圓瞪著大眼,目視前方,似乎在尋找和窺探著什麼,獸頭上有兩隻彎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卻似牛,所以不能認為造型完全 出自寫實的手法,但看上去安詳典雅,並無造作感,獸首的口鼻部有類似籠嘴狀的金冒,能夠卸下,內部有流,突出了獸首的色彩和造型美。

此杯琢工精細,通體呈 玻璃光澤,晶瑩瑰麗。

整個杯的造型與動態,描述了全神貫注,飛馳疾奔的猛獸向前突沖的一瞬間,曲盡其妙,令人心動。

而獸嘴鑲金的工藝處理,也是匠心獨運, 它金光閃閃,克服了獸嘴處材質色澤太深的不足,使獸頭的造型之美更為突出。

這件國之重寶,象徵著財富和權力,是一件高貴的藝術品,同時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亞 某國進奉唐朝的國禮,意義非同一般,是在東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誕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現藏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45、 景雲銅鐘,唐代,陝西省西安景雲觀遺物。

陝西省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座雕鑄著飛天、龍、獅、獨角獸、蔓草和雲朵的大銅鐘——極為珍貴的唐「景雲鍾」。

它是唐景 雲二年(公元711年)鑄造的,高247厘米,口徑165厘米,距今已有1300年,但敲起來,聲音仍清脆宏亮,音韻優雅渾厚,聽了使人心曠神怡。

現在人 們在除夕之夜聽到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的「新年鐘聲」,就是景雲鐘的錄音。

46、 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唐代,1987年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出土。

錫杖由唐懿宗供養,長196厘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

杖身4輪套12個 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托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

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 體襯以纏枝蔓草,上面鏨刻圓覺十二僧,手持法鈴立於蓮花台之上,個個憨憨可掬,神情動人,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

其中四個大環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

杖頭為雙輪四股十二 環,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股側銘刻:「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銀金花十二環錫杖一枚,並金共重六十兩,內金重 二兩,五十八兩銀,打造匠臣安淑鄖,判官賜紫金魚袋臣王全護,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詣,使左監門衛將軍弘愨」。

這枚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為佛門法器中的至 寶,屬佛祖釋迦牟尼,是世界錫杖之王。

《錫杖經》雲,佛告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萬行盡在其中」。

1987年4月,封閉一千多年的法門寺地宮神秘之門 被打開,此錫杖隨著被發現。

現藏法門寺博物館。

47、 八重寶函,唐代,1987年四月初八佛誕日法門寺地宮出土。

八重寶函的最外一重,是一個三十厘米立方的銀棱盝頂檀香木寶函,由於是檀香木所造,難抵年月侵 蝕,發現時已朽腐殘破,僅餘下的盒壁四周,有釋迦牟尼說法圖、阿彌陀佛凈土圖及禮佛圖等描金加彩浮雕。

第七重寶函以銀鑄成,四壁以平雕刀法刻有「護世四大 天王」像,頂面有行龍兩條,為流雲所圍。

四天王形相栩栩如生,持弓執箭,各有神將、夜叉多人侍立,極其威嚴,使人肅然而敬。

凝目而視,彷佛誘人追隨函壁的 畫像馳騁三界,遨遊九重天。

第六重寶函為素麵盝頂銀寶函,是八個寶函中最特別的一個,寶函通體素凈,不加絲毫雕刻繪描而渾然生輝,出土時有絳黃色綾帶封 系。

第五重名為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第四重寶函則為六臂觀音盝頂純金寶函,外型均與第七重寶函相近。

外壁鑿有如來及觀音畫像,或飾以雙鳳翔,配以蔓 草紋,或刻上金剛沙彌合什禮佛的圖景,造型逼真而細膩。

兩個寶函的場景豐富生動,人物眾多,工藝精湛。

第三重寶函為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第二重寶函是 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兩函外形近似,通體以珍珠、寶石嵌飾,並雕上花瓣圖案,極其華麗精美。

不同之處,是前者以金鑄成,後者則以武夫石磨製而成。

第一重寶函即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塔頂為寶珠型,四面檐角翹起,閣額及檐下均飾菱紋。

塔四面開門,門周布魚子紋,門下部有象徵性飛 梯至塔座,小巧玲瓏,金碧輝煌。

塔座中立一小銀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

八重寶函精雕細琢,美不勝收,但它的價值,不僅在平雕刀法、寶鈿珍珠裝及盝頂這些古 代工藝,還在於刻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來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內蘊的深刻表現,是密宗文化藝術史的一幅剪影。

現藏法門寺博物館。

48、銅浮屠,唐代,1987年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出土。

塔內盛放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的棺蓋內。

現藏法門寺博物館。

49、 銅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屬戰國時期,1974年河北平山縣出土。

通高36.2厘米,上框邊長47.5厘米,環座徑31.8厘米,重18.65公斤。

此案周 身飾錯金銀花紋,下部有兩牡兩牝四隻側臥的梅花鹿環列,四肢蜷曲,馱一圓環形底座。

中間部分於環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條神龍,分向四方。

四龍獨首雙尾。

龍身 蟠環糾結之間四面各有一鳳,引頸長鳴,展翅欲飛。

上部龍頂斗拱承一方形案框,斗拱和案框飾勾連雲紋。

這件方案案面原為漆板,已腐朽不存,僅留銅案座。

它的 造型內收而外敞,動靜結合,疏密得當,一幅龍飛鳳舞圖躍然眼前,突破了商、周以來青銅器動物造型以浮雕或圓雕為主的傳統手法。

另外,四條龍頭上各有一個斗 拱,第一次以實物面貌生動再現出戰國時期的斗拱造型。

現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50、 中山王鐵足銅鼎,屬戰國時期,1977年河北平山縣中山國王墓出土。

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徑65.8厘米。

鼎為子口內斂,上有雲形鈕圜頂蓋,兩側有一 對附耳,腹部稍鼓,中部有凸弦紋一道,平底,下為蹄形鐵足,此器銅體鐵足的鑄造技法在國內十分罕見。

鼎壁與蓋部雲鈕以下、足部以上,刻銘文77行,每行6 字(蓋上二字,腹部凸弦紋以上三字,以下一字),唯末行1字,共469字,是已發現刻銘戰國銅器中字數最多的。

內容記述了該鼎為王十四年所制,斥責燕王噲 讓位相邦子之,遭致國破身亡,頌揚自己的相邦司馬,輔佐少君謙恭忠信,以及率師征燕,奪城數十座,擴大疆土數百里的功績。

告誡嗣子汲取吳國吞併越國、越國 覆滅吳國的教訓,要警惕周圍敵國等。

內容可補史籍之不足,是研究戰國及中山國歷史和語言文字的重要資料。

銘文構字秀麗、刀法嫻熟,有所謂懸針篆風格,令人 嘆服。

現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51、 劉勝金縷玉衣,西漢,1968年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整套「玉衣」形體肥大,披金掛玉,全長188厘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

玉片為岫巖玉製作,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黃金製成的絲縷把它們編綴,故稱「金縷玉衣」。

上衣呈綠色,玉質瑩潤,下身為灰白和淡黃色,整體主要分為頭罩、上 衣、手套、褲筒和鞋等五部分。

從外觀上看「玉衣」的形狀和人體幾乎一模一樣:頭部由臉蓋和臉罩組成,臉蓋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

組成臉蓋的玉片絕大部 分是長方形的小玉片,雙眼和嘴是在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五塊長條瓦狀玉片合攏而成,惟妙惟肖。

上衣由前片、後片和左、右袖筒構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 離的;前片製成胸部寬廣、腹部鼓起的體型,後片的下端作出人體臀部的形狀。

褲由左、右褲筒組成,也是各自分開的。

手部做成握拳狀,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 部作鞋狀。

一些玉璧,以及飯含、佩帶之物等。

前胸和後背共置玉璧18塊,並有一定的排列方式。

在「玉衣」的頭部,有眼蓋、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 殖器用的小盒和**塞,這些都是用玉製成的。

另外,頸下有瑪瑙珠48顆,腰部出玉帶鉤。

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52、 長信宮燈,西漢,1968年河北滿城縣陵山出土。

燈體通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重15.85公斤。

採取分別鑄造,然後合成一整體的方法。

通體鎏 金,燈體是一位跽坐掌燈、優雅恬靜的宮女。

中空,整體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和燈罩六部分組成,各部均可拆卸。

宮女著廣袖內衣和長袍,左手持燈 座,右臂高舉與燈頂部相通,形成煙道。

燈罩由兩片弧形板合攏而成,可活動,以調節光照度和方向。

燈盤有一方銎柄,內尚存朽木,座似豆形。

器身共刻有銘文九 處65字,分別記載了該燈的容量、重量及所屬者。

因燈上刻有「長信」字樣,故名「長信宮燈」。

據考證,此燈原為西漢陽信侯劉揭所有。

劉揭文帝時受封,景帝 時被削爵,家產及其此燈被朝廷沒收,歸皇太后居所長信宮使用。

後來皇太后竇氏又將此物賜於本族裔親竇綰。

此燈做為宮廷和王府的專用品、禮品,可見它在當時 也是很珍貴的。

長久以來,長信宮燈一直被認為是我國工藝美術品中的巔峰之作和民族工藝的重要代表而廣受讚譽。

這不僅在於其獨一無二、稀有珍貴,更在於它精 美絕倫的製作工藝和巧妙獨特的藝術構思,一改以往青銅器皿的神秘厚重,整個造型及裝飾風格都顯得舒展自如、輕巧華麗,是一件既實用、又美觀的燈具珍品,堪 稱「中華第一燈」。

考古學和冶金史的研究專家一致公認,此燈設計之精巧,製作工藝水平之高,在漢代宮燈中首屈一指。

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53、銅屏風構件5件,西漢青銅器。

1983年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

現藏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了近千件文物,這五件銅屏風構件就是其中較為精美的部分。

包括朱雀屏風銅頂飾、雙面獸首屏風銅頂飾、人操蛇屏風銅托座、蛇紋屏風銅托座各一件,以及蟠龍屏風銅托座一對。

54、 角形玉杯,西漢,1983年西漢南越王墓出土。

通高18.4厘米,口徑5.8—6.7厘米。

杯形如獸角,口橢圓,杯底有細軟彎轉的繩索式尾,纏繞在杯身下 部。

杯口沿陰刻弦紋一周,杯身以淺浮雕和雙鉤法飾勾連雲紋。

器體輕薄,拋光琢制俱佳。

口沿上微殘,青玉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褐色浸斑。

仿犀牛角形,中空。

口呈橢圓形,往下漸收束,近底處成卷索形回纏於器身下部。

紋飾自口沿處起為一立姿夔龍向後展開,紋飾繞著器身迴環卷纏,逐漸高起,由淺浮雕至高浮雕,及底 成為圓雕。

在浮雕的紋飾中,還用單線的勾連雷紋作填空補白。

一夔龍纏繞器身,集淺浮雕、高浮雕、圓雕藝術為一體,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漢代遺作,在玉器史上 占絕對重要的地位。

現藏廣州南越王博物館。

55、 人物御龍帛畫,戰國中期晚段,1973年在湖南長沙子彈庫一號墓出土。

長37.5厘米,寬28厘米。

畫幅出土時平放在槨蓋板興棺材之間,應是引魂升天的銘 旌,因年代久遠已呈棕黃色。

描繪巫師乘龍升天的情景。

巫師寬袍高冠,腰佩長劍,手執僵繩,神情瀟洒地駕馭巨龍。

龍首軒昂,龍尾翹卷,龍身為舟,迎風奮進。

龍尾之上立有長頸仙鶴,龍體之下有游魚。

帛畫中的華蓋飄帶與巫師衣帶隨風飄動,表現巫師乘龍飛升的動勢。

正中是一位有鬍鬚的男子,側身直立,手執韁繩,駕 馭一條巨龍。

龍頭高昂,龍尾上翹,龍身平伏,略似船形。

在龍尾上站著一隻鶴,圓目長啄,昂首仰天。

人頭上方為輿蓋,三條飄帶隨風拂動。

畫幅左下角為鯉魚。

人、龍、魚均向左,以示前進方向,連華蓋上的纓絡也迎鳳飄動。

整個畫面呈行進狀,充滿了動感。

畫中人物比例相當準確,使用單線勾勒和平塗於渲染兼用的畫 法,技巧已越成熟。

人物略施彩色,龍、鶴、輿蓋基本上用白描。

畫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發現用此畫法的最早作品。

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56、人物龍鳳帛畫,戰國中期晚段,1949年湖南長沙東南郊楚墓出土。

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57、直裾素紗禪衣,西 漢,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交領、右衽、直裾式、袖較寬,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 米,重49克,輕若煙霧,薄如蟬翼,織造技術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

禪衣用紗料製成,因無顏色,沒有襯裡,出土譴冊稱其為素紗禪衣。

紗,是我國古代絲綢中 出現得最早的一種,它是由單經單緯絲交織而成的一種方孔平紋織物,其經密度一般每厘米為58根至64根,緯密度每厘米為40根至50根紗。

密度稀疏,孔眼 充滿織物的表面,因而質地輕薄,古人形容「輕紗薄如空」、「舉之若無」,一點都不誇張。

上乘的紗料,以蠶絲纖度勻細見長。

素紗禪衣每平方米紗料僅重 15.4克,並非因其織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紗料的旦數小,絲纖度細。

絲織學上對織物的蠶絲纖度有一個專用計量單位,叫旦(全稱:旦尼兒),每九千米 長的單絲重一克,就是一旦。

旦數越小,則絲纖度越細。

經測定,素紗禪衣的蠶絲纖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現在生產的高級絲織物還有14旦,足見漢代 繅紡蠶絲技術的高度發展。

它反映了當時高超的織造工藝技術,為國內所僅有,它是西漢紗織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漢的驕傲。

這件紗衣應屬於辛追。

辛追是漢代長 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死於公元前186年,享年50歲。

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58、馬王堆一號墓木棺槨,西漢,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棺槨用巨大的木板製成,置於墓底正中。

槨室上下四周塞滿木炭和白膏泥,上面層層填 土夯實。

一號墓通高2.05米,以每尺0.23米換算為8.9尺,約等於9尺,兩側臂高為通高的1/3,即3尺,通高和臂高相加也為1丈2尺。

現藏湖南省 博物館。

59、 馬王堆一號墓T型帛畫,西漢,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帛畫覆蓋在一號墓即辛追墓的內棺上,呈T字形,長205厘米,上部寬92厘米,下部寬 47.7厘米,製作精美、色彩鮮艷,畫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別表現了天上、人間與地下的場景,體現了西漢初年的神仙方術思想,學者認為帛畫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 向天國。

華蓋以上為天上部分,所繪以神、龍、日、月為主。

正上方的神,人首蛇身、披髮而坐,其蛇尾纏繞在他身下。

神話中女禍、伏羲、燭龍都是這種形象,但 傳說中由燭龍鎮守天門,這與天國部分正下方的兩扇開啟的大門相對應,所以他極可能是燭龍神。

燭龍的左右身側畫著五隻仰天長嘯的仙鶴,這是代表長壽的瑞鳥, 它們使天國呈現一片祥瑞的氣氛。

燭龍的右邊有九個紅色的太陽,裡面蹲伏著一隻黑色的類似於烏鴉的鳥,古人稱之為金烏,是古人眼中太陽的精靈。

這些太陽半隱 半藏在彎曲綿長的藍色扶桑樹中,而這種傳說中的神樹是太陽的棲息地,它生長在東海,有幾千丈高。

燭龍的左邊則是月宮的描繪,銀白色的月牙彎彎如鉤,正是月 初的月象。

其上有一隻體形碩大的蟾蜍蹲伏著,口中還含著一顆可除百病的仙草靈芝。

再上面是一隻昂首騰躍的玉兔,它輕盈瘦長的身軀與蟾蜍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月亮之下,是一個美麗的女子輕舒廣袖翩然而舞。

燭龍之下,有兩隻展翅相對的飛鳥,長頸短尾,這應是楚歌中鴻鵠高飛舉千里的鴻雁。

其下,有兩隻獸首人身的怪 物騎在神馬飛黃上,手中牽繩,向左右飛奔,繩上扯著一個呈梯形的樂器——鐸,振鐸作響是歡迎升天之人的最高儀式。

鐸之下是兩個呈倒形的天門,門上兩旁是神 豹兩隻和緊守通天大道的兩位守門神—司閽,現在此二神躬手相立,恭敬作揖,他們和天國中所有的神、龍、瑞獸一起,正滿懷欣喜地恭迎升天的老夫人。

人間部分 以華蓋作屋頂,上有朱雀鳥作為裝飾。

華蓋下是神禽飛廉,這隻貌似貓頭鷹的怪鳥專司引魂升天。

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60、 紅地雲珠日天錦,屬北朝時期,1983年青海都蘭縣熱水鄉血渭吐番墓出土。

長48厘米、寬28厘米。

為錦幡殘片,組織為1:1平紋經錦,圖案以日天(太陽 神)及狩獵紋為主,並織有「去」、「昌」等文字。

此織物帶有濃郁的異域風格,十分珍貴。

現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61、 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本續》紙本,屬西夏時期,1991年寧夏賀蘭縣拜寺溝方塔出土。

出土經書共9冊,完本者有封皮、扉頁,封皮左上側貼有刻印的長條書 簽,書名外環以邊框;封皮紙略厚,呈土黃色,封皮里側另背一紙,有的紙為佛經廢頁,背時字面向內。

全頁版框縱30.7厘米,橫 38.0厘米,四界有子母欄,欄距上下23.5厘米,無界格,半面左右15.2厘米。

版心寬1.2厘米,無象鼻、魚尾。

上半為書名簡稱,下半為頁碼,頁碼 有漢文、西夏文、漢夏合文三種形式。

每半面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每字大小1厘米左右。

通篇字體繁複、周正、秀美。

包括《吉祥遍至口本續》等四種經文,白麻 紙本,木活字版精印,蝴蝶裝,封皮貼有書籤,首頁載有「集經」、「藏譯」、「番譯」者的名字。

9冊的文字達10萬字,是一部保存較好的木刻本西夏文佛經。

該經書的內容在印刷中有版框欄線交角處缺口大、版心行線與上下欄線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筆鋒形態不一、欄線及版心行線漏排、省排、經名簡稱和頁碼用字混 亂、有錯排、漏排、數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徵,因此這部藏傳佛教經典的西夏文譯本,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它的發現將木活字的發明和 使用時間提早了一個朝代,對研究中國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術具有重大價值。

現藏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62、青花釉里紅瓷倉,元代樓閣式瓷倉,在倉後兩柱間有正楷直書墓誌,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記載死者為「故景德鎮長薌書院山長凌穎之孫女」,死於後至元戊寅(即後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

安葬於南山。

這件樓閣式瓷倉,造型別致,雖然是隨葬冥器,仍不失為珍貴的工藝品。

青花釉里紅瓷器,甚為罕見,作為樓閣式瓷倉,並且有明確紀年,迄今僅為孤例。

1974年江西省景德鎮出土,現藏於江西省博物院 。

63、竹林七賢磚印模畫,南朝。

此磚印模畫於1960年4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南朝墓葬出土。

長244厘米,寬88厘米,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出土時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四人。

榮啟期是早於「七賢」許多年的春秋時期人物,由於榮啟期的性格和「七賢」極為相似,又被時人譽為「高士」,所以,磚畫中安排榮啟期和「七賢」在一起,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榮啟期更有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

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而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徵鮮明,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完美地體現了對稱美學。

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64、「五星出東方」護膊,東漢至魏、晉,1995年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出谷,長18.5厘米,寬2.5厘米。

以青、黃、綠五色彩線織成,青色打底,鮮艷的白、紅、黃、綠等色織出星雲紋及孔雀、仙鶴、辟邪、虎等瑞獸花紋,其中星雲紋形態縹緲靈動,而鳥獸則忽隱忽現地錯落飛騰在星雲之中,其織造工藝繁複精湛,堪稱漢式織錦技術的最高代表作。

現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回顧1~31件,點擊這個文章: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上)

目錄:

關注微信公眾號:玉器百科(yuqibaike),每天介紹玉石、彩寶、文玩的實用知識及價值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10件鎮國之寶, 你見過幾件?

中國歷史博物館: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鑄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此鼎形制雄偉,重達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長11...

中國64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下)

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中國64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