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帶你看遍大陸地區禁止出國的頂級國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國家博物館】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天安門廣場東側

國寶數:23

第一件: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新石器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葬具

1978年河南省臨汝縣閻村出土

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底徑20.1厘米

此彩繪陶缸外表呈紅色,作直壁平底圓筒狀。

陶缸外壁有彩繪一幅。

畫面左側為一隻站立的白鸛,通身潔白,圓眼、長嘴、昂首挺立。

鸛嘴上銜著一條大魚,也全身塗白,並用黑線條清晰描繪出魚身的輪廓。

畫面右側豎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編織物纏繞並刻劃符號等。

白鸛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鸛身微微後仰,頭頸高揚。

魚眼則畫得很小,身體僵直,魚鰭低垂,毫無掙扎反抗之勢,與白鸛在神態上形成強烈的反差。

第二件:陶鷹鼎

新石器新石器時代後期仰韶文化

1958年陝西省華縣太平莊出土

高35.8厘米,口徑23.3厘米

此陶鼎採用佇足站立的雄鷹造型。

鷹體健碩,雙腿粗壯,兩翼貼於身體兩側,尾部下垂至地,與兩隻鷹腿構成三個穩定的支點。

鷹眼圓睜,喙部有力呈鉤狀,結構簡潔,威武雄壯,彰顯出一種強大的張力。

鼎口設置於背部與兩翼之間,緊密結合似背抱狀,將鼎形器物特徵與鷹的動物美感巧妙地融為一體。

第三件:后母戊鼎(舊稱司母戊鼎)

商周時期青銅文化食器

1939年3月河南安陽出土

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

后母戊鼎又叫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一經發現的最大青銅器。

后母戊鼎是中國商代後期(約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是商代青銅器代表作。

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制 ,大方鼎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

器腹四轉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

以雲雷紋為地,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部周緣飾饕餮紋,柱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周凸弦紋。

器腹部內壁鑄銘「后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

第四件:利簋

西周武王時期盛食器

1976年陝西臨潼零口出土

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方座長、寬20.2厘米

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

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

此種方座青銅始見於西周初年。

第五件:大盂鼎

西周周康王時期炊器

1849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今寶雞市眉縣)

鼎高101.9厘米,口徑77.8厘米,重153.5千克。

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誥盂之事。

大盂鼎鼎身為立耳、圓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飾以饕餮紋帶,三足上飾以獸面紋,並飾以扉棱,下加兩道弦紋,使整個造型顯得雄偉凝重,威儀萬端,內壁有銘文二百九十一字,內容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國,周代忌酒面與,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輔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同時記載給盂的賞賜相傳此鼎於清道光間在陝西眉縣禮村出土,為該地郭氏所得,後歸周雨樵。

同治間左宗棠以重金購得,又歸蘇州潘祖蔭。

解放後,1951年潘氏後人捐獻國家。

為上海博物館所收藏,1959年撥交中國歷史博物館。

這件周康王時的大盂鼎,是現存西周青銅器中的大型器。

造型端莊穩重,渾厚雄偉,典麗堂皇,為世間瑰寶。

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異凝重、雄奇恣放質樸平寶等數類。

大盂鼎屬於瑰凝重這一類,銘文大字,字體莊嚴凝重而美觀,故在成、康時代金文中,以書法的成就而言,當以大盂鼎居首位。

第六件「虢季子白」青銅盤

西周宣王時期水器

清道光年間陝西寶雞虢川司出土(今屬寶雞市陳倉區)

長137.2厘米,寬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

器作長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內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對獸首銜環耳,四足作矩形,是目前所見商周時期最大的水器。

器口緣下部周飾窮曲紋,腹部環飾波曲紋。

第七件:孝端皇后鳳冠

明萬曆(1573年—1620年)

1957年北京明定陵出土

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徑23.7厘米,重2320克

1957年10月20日下午,北京明定陵地宮的最後一扇石門被開啟,考古工作人員發現了靜靜擺在地宮裡三具棺木,分別屬於萬曆皇帝、孝端皇后和後來被萬曆的孫子天啟皇帝追封為皇太后的孝靖太后。

其中的4個儲物箱內各有一個六角形的朱漆囊匣,匣內各裝著1件鳳冠,出土時漆匣已朽,鳳冠珠翠散亂,考古工作者根據原物修復成3龍2鳳、12龍9風、9龍9鳳和6龍3鳳的鳳冠各一件,其中這件屬於孝端皇后的9龍9鳳冠後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第八件:商子龍鼎

商代末期周代初期

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

通高:103厘米,耳高:22厘米,腹高:43厘米,足高:36.5厘米,口徑:80厘米子龍鼎,因器內壁近口緣處鑄有銘文「子龍」而得名。

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側飾兩周凹弦紋,折沿寬緣,腹部橫向寬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

器頸部以雲雷紋為地,周飾2類6組浮雕式饕餮紋,足上端飾高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凸弦紋。

第九件:商四羊方尊

商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盛酒器

1938 年湖南寧鄉黃材出土

上口最大徑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

四羊青銅方尊,在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之中體型最大。

造型雄奇,肩部、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隻卷角羊,各據一隅,在莊靜中突出動感,匠心獨運。

整器花紋精麗,線條光潔剛勁。

通體以細密雲雷紋為地,頸部飾由夔龍紋組成的蕉葉紋與帶狀饕餮紋,肩上飾四條高浮雕式盤龍,羊前身飾長冠鳥紋,圈足飾夔龍紋。

方尊邊角及各面中心線,均置聳起的扉棱,既用以掩蓋合范痕跡,又可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增強了造型氣勢,渾然一體。

第十件:西周天王簋

西周初期盛食器

清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郿縣(今寶雞市眉縣)出土

高24.2厘米,口徑21厘米,底徑18.5厘米

器侈口,四獸首耳,下垂方珥,鼓腹較深,圈足下連鑄方座。

器腹與圈足飾蝸體獸紋,是西周初年的典型器物。

簋身和方座裝飾兩兩相對的夔紋,夔體捲曲,狀如蝸牛,這種體態的夔紋也是周初特徵。

天亡簋內底刻有8行78字銘文,記述周武王滅商後在「天室」舉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周文王,並取代商王的地位來祭祀天上神帝。

作器者天亡襄助武王舉行儀式,祭祀典禮之後,武王舉行盛大的宴享,天亡受賞賜,鑄造這件簋來銘記榮寵。

第十一件:西漢詛盟場面貯貝器

西漢

1955-1960年在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通高51厘米,蓋徑32厘米,底徑29.7厘米

此器出土時器內貯貝300餘枚,上鑄圓雕立體人物127人(殘缺者未計入),以干欄式建築上的人物活動為中心,表現了滇王殺祭詛盟的典禮場面。

此貯貝器器身呈筒形,腰微束,兩側有對稱的虎形耳,底部有3隻獸爪足。

蓋上鑄1間干欄式房屋及各種人物127個(未計殘缺者)。

第十二件:新石器時代舞蹈紋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後期馬家窯文化水器

1973年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

高14.1厘米、口徑28厘米

陶盆用細泥紅陶製成。

上腹部弧形,大口微斂,卷唇鼓腹,下腹內收成小平底,施黑彩。

口沿及外壁以簡單的黑線條作為裝飾。

內壁飾三組舞蹈圖,圖案上下均飾弦紋,組與組之間以平行豎線和葉紋作間隔。

第十三件: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葬具

1955年陝西省西安市半坡

高:16.5厘米,口徑:39.8厘米

此盆是新石器時代陶器珍品,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唇,口沿處繪間斷黑彩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

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髮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

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

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

鼻樑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

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

另外,在人面雙耳部位也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從而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

在兩個人面之間,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

整個畫面構圖自由,極富動感,圖案簡潔並充滿奇幻色彩。

第十四件: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

1974年青海樂都縣柳灣採集

口徑9.2厘米,高33.4厘米

泥質紅陶,侈口,口沿外翻,短頸,鼓腹,腹下部內收,平底,腹中部有對稱的環耳。

器正面自領至腹部有堆塑和彩繪相結合的裸體人像,似為男女兩性的複合體。

器身施黑彩。

器背面和兩側繪圓圈紋,圈內填網格狀紋飾。

這件彩陶壺是史前雕塑藝術的傑作。

頭像部分就運用了雕鏤、貼塑、刻畫和繪畫等不同的藝術手法。

頭部的各器官既安排得恰到好處,又注意表達人物的表情,使人的面部顯得生動傳神,是史前雕塑藝術的傑作,推測此壺可能與祭祀或巫術活動有關

第十五件: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彩陶網紋船形壺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彩陶

1958年陝西省寶雞出土

高15.6cm,長24.8cm

該器器作船型,杯型口,平肩,肩上兩邊各有一半環型鈕,鼓腹,兩端起尖角,平底。

泥質紅陶胎,器身表面不甚平順,撫摩時有澀手感。

腹兩壁以赭黑彩繪網紋。

新石器時代時彩繪陶多採用赭色與紅色,是在制胚成型晾乾後直接用礦物顏料畫在器表上的。

這類顏料易氧化,所以一般出土的彩繪陶其顏色難以保存。

這一時期有許多陶器均以網紋或魚紋為飾,似乎向人們揭示仰韶文化地區人類與黃河的共生關係。

第十六件:吳「赤烏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三國吳

1955年江蘇省南京趙士崗吳墓出土

高15.7厘米,長20.9厘米。

越窯燒制,通體渾圓,斜頸圓口,腹上有弓背奔虎狀提梁,虎首昂起,張口露舌,目視遠方,腹下有縮狀四肢。

全身飾淡青釉,精巧而又不失質樸。

虎子起源於戰國,流行於漢及六朝,因器形似虎而得名,總體造型基本一致,每個時代在細部刻畫上有所不同,通常認為虎子是一種盛溺的褻器,但此器的銘文卻提供了不同的證據。

器腹刻有「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和「制宜」的銘文,表明它制於公元251年,是中國目前紀年銘文古瓷中時間最早的器物,同時它明確地標明吳帝的年號和瓷工自己的姓名,不應該作為褻器,而當是盛水的水器。

第十七件:北齊青釉仰覆蓮花尊

南北朝時期青瓷

1948年河北省景縣封氏墓出土

高 63.6厘米,口徑19.4厘米,足徑:20.2厘米

該尊侈口、長頸、溜肩、長圓形腹、高圈足。

口沿下有橋形耳一對,肩部有六系,並附蓋。

通體有紋飾十三層,除頸部貼塑寶相花及壓印團獸紋外,其它均為蓮瓣紋。

蓋紐下雙重覆蓮瓣,蓋沿邊上翹雙重仰蓮瓣,上腹三層覆蓮瓣,下腹雙層仰蓮瓣紋。

整體紋飾雕塑整齊細膩,上呼下應,富麗堂皇。

蓮花尊的紋飾內容與佛教密切相關,用於隨葬代表逝者的一種精神寄託。

第十八件:新時期時代紅山文化玉龍

新石器新石器時代後期紅山文化

1971年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

高26厘米

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捲曲若鉤。

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關於龍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蜥蜴說,鱷魚說,至於龍首則有來自馬首、牛首或豬首之說。

這件玉龍是中國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的形象之一,從其首部特徵看,吻部較長,鼻部前突,並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2個並排的鼻孔,似有豬首征。

這件玉龍用黑綠色玉製成,琢磨精細,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第十九件:鎏金嵌玉鑲琉璃銀帶鉤

戰國·魏(公元前475-前225年)

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

長18.7、寬4.9厘米

此件帶鉤由白銀製成,器形較大,通體鎏金,鉤身鑄浮雕式的獸首和長尾鳥,獸首分列鉤前後兩端,長尾鳥居鉤左右兩側,盤曲逶迤。

鉤身正面嵌飾白玉玦3枚,玉玦中心各鑲一粒半球形琉璃珠,鉤身前端鑲白玉琢成的雁首形鉤首,從側面看猶如一隻曲頸高歌的鴻雁。

帶鉤的製造工藝也十分精湛,採用鎏金、鑲嵌、鑿刻等多種方法,將不同質地、不同色澤的材料,巧妙地配合使用,使不同色彩的對比非常和諧,產生絢麗多彩的裝飾效果。

此帶鉤紋飾繁複,玲瓏剔透,包金鑲玉,雍容華貴,是戰圍帶鉤中的精品,極為奢華,反映了當時金銀工藝的最高水平。

第二十件:西漢「滇王之印」金印

西漢時期

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出土

高1.8厘米、邊長2.3厘米、重89.5克

此印為金質,蛇鈕,印鈕與印身為分鑄後焊接而成,印面鑿刻篆書「滇王之印」四字。

《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公元前109年,滇王降漢,漢武帝在滇國地區設置益州郡,賜滇王王印,使其繼續統領滇民。

金印的出土,證實了這一歷史事實。

有學者認為,漢代諸侯王印及文職官印之印文均為鑄成,只有部分軍職官印因急於封拜而有鑿文的。

此金印印文為鑿制,是由於西漢政府為封賜降漢的滇王而倉促製成的緣故。

第二十一件/二十二件:隋綠玻璃蓋罐/隋綠玻璃小瓶

隋代

陝西西安李靜訓墓出土

高12.3厘米,口徑3.8厘米,足徑4.9厘米

兩者的工藝特點大同小異,晶瑩可愛,色澤透亮,且不同部位深淺變化不一。

採用北魏時期傳入我國的吹製法製成,器型為傳統造型,一改南北朝時期中國吹制玻璃器的粗糙,表面隋代的技術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第二十三件:唐代陶駱駝載樂舞三彩俑

唐代

1957年出土於陝西西安

高58.4厘米,首尾長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

與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最精美的青銅器四羊方尊以及最昂貴的金縷衣並稱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

唐三彩騎駝樂舞俑飽含著濃郁「異域情調」,它反映了盛唐時期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與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也體現出了各民族間交往的空前盛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27號

國寶數:2

第一件:龍山文化彩繪蟠龍紋陶盤

新時期時代龍山文化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出土

通高9.0厘米口徑37.0厘米

陶寺遺址位於陝西省汾縣東北15千米,距今約4400年-4000年。

該遺址曾經發現古代城址,面積280萬平方米左右,是堯部落的中心所在。

這件彩繪龍紋陶盤出自陶寺遺址的大墓中,可能是當時"王室"使用的禮儀用品。

從陶寺的龍紋陶盤開始,我國的龍形象的演變發展,延續至今。

第二件:嵌綠松石象牙杯

商代

高30.5厘米

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這件象牙杯是用象牙根段製成,形似現侈口薄唇,中腰微束。

杯身一側有與杯身等高的夔龍形把手。

杯身有雕刻精細的花紋且具有相當的裝飾性,上下邊口為兩條素地寬邊,中間由綠松石的條帶間隔為四段,第一段為饕餮紋三組,兩側有身有尾,眼、眉、鼻鑲嵌綠松石。

第二段是杯身紋飾的上體部分,二組饕餮紋面部結構清晰,獸口下面為一個大三角紋,三角紋兩側有對稱的夔紋,頭朝下尾向上。

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紋都鑲嵌綠松石。

第三段刻三個變形夔紋,眼部鑲嵌綠松石,第三、第四段是用三道綠松石帶相隔。

第四段的三組饕餮紋眼鼻同樣是鑲嵌綠松石。

一、二、四段都是飾以三組饕餮紋,但形態卻各異。

這件象牙杯,採用了浮雕、線刻、鑲嵌等多種手法,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首都博物館】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6號

國寶數:1

第一件:西周伯矩鬲

西周早期

通高30.4厘米,口徑22.8厘米

1974年北京琉璃河251號墓出土

折沿方唇,直頸袋足,頸飾龍紋,裝足作牛首形,蓋為飾二相背的牛首,角翹起,兩個鈕作立體牛頭,內壁和蓋鑄同銘15字,記偃侯賜伯矩的,伯矩作父祭器。

周青銅禮器的食器中,鬲的數量不多。

此器全身以牛首為主要裝飾,造型華麗。

器物造型為立耳、三袋形足,有平蓋。

鬲頸部飾一圈夔紋。

在器腹連三袋足的體積感最強部位,裝飾以大形的浮雕牛首,牛角尖端突起於器表。

器蓋上前後對稱地飾一對同形的牛首,牛角翹起,與鬲耳相抵。

在兩牛首相接的中線位置鑄一環鈕,鈕的兩面飾一小形的立體牛首。

全器裝飾立體與浮雕的牛首共7個。

整個器形端莊厚重,紋飾大方,不加地紋,而由立體的牛首和翹起的牛角、耳等細部所強化的輪廓線則是富於裝飾性的。

【清華大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30號

國寶數:1

第一件:戰國簡《金縢》

戰國,2008年7月15日由清華大學校友趙偉國先生捐贈

清華簡的內容多為經、史一類的典籍。

《金滕》篇記載了周武王滅商後不久即臥病不起,武王之弟周公為武王祈禱,願代之生病,表示對武王的忠誠。

但簡文標題未用《金滕》,而是《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

共有14支簡,簡背面有次序編號。

第14支簡背面有篇題「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

全篇簡文與《尚書》的《金縢》大致相合,整理者認為,「當系《金縢》篇的戰國寫本」,兩者是明顯的原始數據和修改後的「定稿」的關係,並且「簡文不用『金縢』作為篇題,疑抄寫者沒有見過《書序》」。

簡文與傳世本《金縢》有一些不同。

例如記載周武王在「既克殷三年」後生病,與傳世本作「二年」不同;簡文中沒有傳世本中涉及占卜的文句;周公居東「三年」而非傳世本的「二年」,等等。

《尚書》中的《金縢》一篇所記因為牽涉到周初的重要史實,歷來倍受人們重視。

但由於《尚書》本身的成書與流傳過程比較複雜,自宋代開始,有人懷疑古文《尚書》的真實性,猜測其可能是晉代人偽造。

這種猜測在清代發展到了極點,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當今。

【故宮博物院】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國寶數:11

書法&畫作請戳下面的連結↓↓↓

第二批禁止出境展出的頂級國寶(上:書法)

第二批禁止出境展出的頂級國寶(下:畫作)

第一件:吳「永安三年」款青釉堆塑穀倉罐

三國青釉堆塑

20世紀30年代後期浙江紹興三國墓出土

高46.4cm,口徑11.3cm,底徑13.5cm

該器以百鳥爭食、歡慶豐收、牲畜滿欄等題材的立體雕飾展現了1700多年前江南吳地莊園五穀豐登的場景,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此器用來隨葬,稱為「冥器[1] 」(又稱「明器」),目的是祈望死者仍能保持生前的種種享受。

第二件:唐青釉鳳首龍柄壺

唐代

通高41.3cm,口徑19.3cm,足徑10.2cm

通體青釉,造型奇特,紋飾新穎,盤口形、細頸,斜溜肩,腹部自上而下逐漸圓鼓,下腹緩收,圈足呈喇叭形。

壺蓋與壺口吻合成鳳頭狀,鳳的嘴下啄,鳳頭扣在壺的口沿上,使得壺整體頗似一隻挺立的鳳鳥。

在鳳頭的後側,從口沿順肩而下至底部,壺柄塑成一條直立的蟠龍,龍口銜住口沿,作窺視探飲狀,前肢撐於壺肩部,後肢立於喇叭形底座上。

第三件:黑釉藍斑腰鼓

唐代

長58.9厘米、面徑22.2厘米

通體施黑釉,黑烏中閃出藍斑,裝飾效果極佳。

鼓身凸起七道弦紋。

形制類似今延邊兄弟民族使用的長鼓。

在我國古代壁畫、雕刻畫面上,均可看到拍擊腰鼓的伎樂形象。

腰鼓本是西域樂器,漢張騫出使西域後傳入中原。

第四件:北宋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宋代汝窯

高12.9厘米,口徑18厘米,底徑17.8厘米

此樽直口,平底,口、底徑度相若。

外壁近口及近足處各凸起弦紋兩道,腹中部凸起弦紋三道。

下承以三足。

外底有5個細小支燒釘痕。

里外滿施淡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紋片。

第五件:北宋官窯弦紋瓶

宋代官窯

高33.6厘米,口徑9.9厘米,足徑14.2厘米

瓶洗口,長頸,圓腹,高圈足,圈足兩側各有一長方形扁孔可供穿帶。

頸至腹部凸起7道弦紋。

通體施青釉,釉層肥厚。

器身布滿大片紋,縱橫交錯。

此瓶仿漢代銅器式樣,線條簡潔雅致,凸起的弦紋改變了造型的單調感,增強了器物的裝飾性。

形體高大,造型端莊古樸,線條優美,釉色給人以凝厚深沉的玉質美感,器體有「紫口鐵足」的官窯器特徵,為官窯瓷器的上乘之作。

第六件:北宋鈞窯月白釉出戟尊

宋代鈞窯

高32.6cm,口徑26cm,足徑21cm

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銅器式樣,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

頸、腹、足之四面均塑貼條形方棱,俗稱「出戟」。

通體施月白色釉,釉內氣泡密集,釉面有棕眼。

器身邊棱處因高溫燒成時釉層熔融垂流,致使釉層變薄,映現出胎骨呈黃褐色。

圈足內壁刻劃數目字「三」。

第七件:宋登封窯珍珠地劃花虎豹紋瓶

宋代登封窯

高32.3cm ,口徑7.3cm ,足徑9.5cm

瓶形似橄欖,圈足。

胎為灰褐色,施白色化妝土。

瓶身刻劃二虎,一站立,一行走,呲牙翹尾,均矯捷兇猛, 搏鬥於草叢中,襯以洞石、芭蕉,近底處有一周蓮瓣紋。

圖案以外空白處戳印珍珠形小圓圈。

此瓶製作規整,線條流暢,色調和諧,繪畫生動寫實,筆法蒼勁有力,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登封窯作品。

第八件:靈鷲紋錦袍

北宋織物

1956年新疆與青海交界處阿拉爾出土

錦袍身長134厘米,兩袖通長186厘米,袖口寬15.5厘米,下擺70厘米,後裾69厘米

「靈鷲紋錦袍」紋樣主體花紋為複式小聯珠環組成的大團窠紋中,以生命樹為中軸、根部飾以葡萄紋、樹的兩側為相背引頸而立的神鳥——靈鷲,如圖所示。

在古代波斯教——瑣曼亞斯德教中,靈鷲被認為是靈魂的守護神,生命樹象徵不朽,而聯珠紋最初可能代表太陽,即為日神崇拜。

獨特的構思,華麗典雅的裝飾,神秘的宗教氣息,可見其具有異域風情。

第九件:戰國石鼓(1組10隻)

戰國

高約90厘米,直徑約60厘米

石鼓文,因文字篆刻在鼓形石上而得名。

石上刻大篆書記敘遊獵的十首詩,故也稱《獵碣》。

詩皆四言,同《詩經小雅》中的「車攻」一首有相似處。

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組石刻文字。

石鼓的年代曾有西周、春秋戰國、秦代、漢代、晉代、北魏、西魏、北周等數說。

後經金石學家們從其內容、字體和書法風格等多方面的考證研究,認定是秦國遺物。

在主張秦國遺物的意見中,又有秦文公、秦穆公、秦襄公、秦獻公等說,確切的年代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見。

第十件:宋拓西嶽華山廟碑冊(華陰本)

宋代

拓本38頁,剪條裝裱,每頁3行,行6字。

縱22.3厘米,橫12.8厘米

原碑宋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著錄。

據元駱天驤《類編長安志》和明郭宗昌《金石史》中記載推測,宋末元初碑已毀。

傳世拓本罕見,可信者有四:一是長垣本,以明代長垣王文蓀藏得名。

二是華陰本,明時為華陰東肇商兄弟和郭宗昌收藏,也稱關中本。

三是四明本,明時寧波豐熙萬卷樓與范欽天一閣所藏,寧波古稱四明。

四是順德本,因清季順德李文田獲存而得名

第十一件:唐寫本王仁煦《刊謬補缺切韻》

唐代

共47面,每面35行,自第9頁「耕」起為36行,每行字數不等。

朱欄,縱25.5cm,橫47.8cm

已知《刊謬補缺切韻》還有兩種傳本:其一出自敦煌石室,系本世紀初法國人伯希和盜出,現存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殘損較甚;其二為故宮所藏明項元汴跋本,稱「內府本」,但內容與宋濂跋本殊異,早經學者定為他人改作之書

【天津博物館】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友誼路31號

國寶數:2

第一件:西周太保鼎

西周

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山東省壽張縣梁山出土

高50.7厘米,口寬23厘米,長36厘米,重26千克

太保是周朝一種職官的稱謂,其主要職責是輔助周王,根據史書的記載,召公是太保,周公是太師,共同輔助周成王。

太保召公名為奭,周武王死後,他和周公以長老的身份監護周成王。

周公負責今河南陝縣以東的地方,召公負責陝縣以西的地方,是今陝西省的大部分地區,這也是陝西省得名的原因。

據說召公在管理陝以西時,提倡勤儉為民,深受人民敬仰。

傳說他曾在一棵甘棠樹下辦公,他死之後人們捨不得砍掉這顆甘棠樹,《詩經·甘棠》就是為了紀念召公而作。

第二件:白釉龍柄雙聯傳瓶

隋代

1957年陝西省西安市李靜訓(608年)出土

高18.6厘米口徑5.2厘米,腹徑11厘米,底徑2.5厘米

此瓶單頸雙腹,飾有捏塑雙龍形柄,龍頭攤入瓶口,通體施白釉,瓶底刻有「此傳瓶有□」,可知此器名為「傳瓶」。

陝西西安隋大業四年(608年)李靜訓墓曾出土類似的一件,但無銘文,故此瓶的年代也應為隋代。

此器造型獨特,製作精緻,胎細質堅,釉質溫潤潔白,顯示出隋代白瓷生產的水平,為隋代白瓷的佳作。

器身刻有其名稱,在古代陶瓷中較少見,為研究古代器物的名稱提供了實物資料。

【遼寧省考古研究所】

地址:瀋陽市和平區九緯路19甲

國寶數:1

第一件:紅山文化女神像

新石器時代晚期

紅山文化的一個重要發現是牛河梁的女神廟。

廟址由南、北兩組建築組成,其中北組為主體建築,南北十八米余,東西寬近七米。

牆壁經過彩繪,室內發現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塊,有頭、肩、手以及乳房等部位的殘塊,均屬女性。

頭部真人大小,面塗紅彩,雙眼鑲嵌青色玉片。

【遼寧省博物館】

地址:瀋陽市渾南區智慧三街157號

國寶數:2

第一件:鴨形玻璃注

北燕文物, 1965 年9月北票縣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出土。

長20.5厘米、腹徑5.2厘米,重70克。

淡綠色玻璃質,質光亮,半透明,微見銀綠色銹浸。

體橫長,鴨形,口如鴨嘴狀,長頸鼓腹,拖一細長尾,尾尖微殘。

背上以玻璃條粘出一對雛鴨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兩側各粘一段波狀的折線紋以擬雙足,腹底貼一平正的餅狀圓玻璃。

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時,因後身加重,才得放穩。

此器造型生動別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見。

第二件:耀州窯摩羯形水盂

1971年遼寧北票遼墓出土,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高9.3厘米,長14厘米,寬7.4厘米。

器身呈摩羯狀,雕滿魚鱗狀紋片,兩旁雙翅伸展,尾部高揚,尾鰭張開,通體施青釉。

此器原定為北方青瓷,經國家文物局一級品巡迴鑑定組認定為宋代耀州窯的產品。

此器設計精巧,造型別致,獨具匠心。

反映了制瓷工匠的創造性和豐富的想像力,青釉晶瑩素潔,胎質細膩堅硬,為耀州窯的精品之作。

此器出土於遼代早期貴族墓葬,時間為十世紀後半期至十一世紀初期,它為耀州窯青瓷斷代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標準器。

【河北省博物館】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山東路316

國寶數:4

第一件:銅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

戰國中期

平山縣中山王墓出土

長度47.5厘米,高度 36.2厘米,寬 度 47厘米,環座徑 31.8厘米

底部是兩雄兩雌跪臥的梅花鹿,四龍四鳳組成案身。

四龍獨首雙尾,上吻托住斗拱,雙尾向兩側盤環反勾住頭上雙角。

四鳳雙翅聚於中央連成半球形,鳳頭從龍尾糾結處引頸而出。

集鑄造、鑲嵌、焊接等多種工藝於一體,複雜精巧,無以復加

第二件:中山王鐵足銅鼎

戰國中期

平山縣中山王墓出土

高51.5厘米,腹徑65.8厘米。

中山王鼎為王墓中同時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銅身鐵足,圓腹圜底,雙附耳,蹄形足,上有覆缽形蓋,蓋頂有三環鈕。

鼎身刻有銘文469字。

第三件:劉勝金縷玉衣

西漢

1968年5月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

該衣通長188厘米。

玉片有綠色、灰白色、淡黃褐色等。

共二千四百九十八塊,金絲重1.1千克。

在「玉衣」內還發現玉璧十八塊,以及飯含,佩戴之物。

第四件:長信宮燈

漢代青銅器

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西南約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wǎn]墓中出土。

宮燈燈體為一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跽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

燈體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

長信宮燈設計十分巧妙,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既防止了空氣污染,又有審美價值。

此宮燈因曾放置於竇太后(劉勝祖母)的長信宮內而得名。

【定州市博物館】

地址:保定市定州市刀槍街31號

國寶數:2

第一件:鏤雕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

東漢

此器於1969年出土於河北省定州市北陵頭村中山穆王劉暢墓

高16.9厘米,長15.6厘米,黃色,夾雜有褐斑。

它由鏤空的兩側支架和上下兩塊屏板鉚合而成,紋飾精美,將神話中的人物、景色和動物巧妙地組合一起,是東漢時期玉器中的珍品。

第二件:定窯白釉刻蓮花瓣紋龍首凈瓶

北宋時期

1969年河北定縣凈眾院塔基地宮出土

高60.5厘米,口徑2厘米,足徑10.1厘米。

凈瓶又叫軍持,起源於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後隨佛教傳入中國,是佛教僧侶隨身攜帶的用於貯水凈手用的器皿。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地址:石家莊市長安區建華南大街82號

國寶數:1

第一件:西漢錯金銀鑲松石狩獵紋銅傘鋌

西漢時期

1965年河北定縣三盤山出土

長26.5厘米,直徑2.6厘米。

圓筒竹節狀,中空,由中間分為兩段,以子母口套接,為古代車上的傘鋌。

【湖北省博物館】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60號

國寶數:9

第一件:大玉戈

商代前期

大玉戈整體呈碩長形。

玉質成青黃色,長94厘米、寬14厘米、厚僅1厘米,在目前出土的玉戈中是最長的,堪稱「玉戈之王」。

玉戈整體呈扁長形,通體光素,由刃和柄兩部分組成。

刃部的一邊平直,一邊略成弧形,兩邊均有刃,頭部較為尖銳。

柄部略成長方形,上下兩側有稍微凸起的脊。

刃部和柄部相交之處有一個圓孔,在使用的時候以繩子穿過圓孔,將大玉戈固定在木柄之上。

第二件:曾侯乙編鐘

戰國早期

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

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

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第三件:曾侯乙墓外棺

戰國時期文物

1977-1978曾侯乙墓出土

這具棺木為古曾國諸侯乙的葬具,此棺重約七噸,原位於地下13米深的墓穴之中,是其墓室內的主棺。

棺內套有一內棺,成殮著墓主人的屍骨,曾侯乙墓位於今湖北隨州。

其外棺採用透雕、浮雕、圓雕等技法,彩繪色彩艷麗、對比強烈,用筆自然流暢,文飾有雲紋、三角形紋等,尤其以龍紋變化複雜,最具特色,系銅框架里嵌厚木板構成,重七噸半外棺的裝飾並不華麗,但設計者十分細心:外棺一側的下方,還開了一個門洞,有人猜測,這也許是為了讓主人的靈魂能夠自由出入。

此外館是我國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結構最複雜、器形最大、體量最重,並與金工結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第四件:曾侯乙青銅尊盤

戰國時期

尊高33.1厘米,口寬62厘米,盤高24厘米,寬57.6厘米,深12厘米

祭祀時就擺放到曾國國王的寶座前。

與編鐘相比,雖然體積較小,但它的地位卻絲毫不亞於編鐘。

尊盤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面的叫做尊,下面是一個大盤。

尊盤合為一器,尊上鑄有28條龍,盤上鑄有56條龍,共84條。

在尊上還飾有32條蟠螭,盤上飾有48條蟠螭。

玲瓏剔透的蟠螭和鏤空花紋,形似朵朵雲彩,上下疊置,整件器物精美絕倫。

尊盤上的龍和蟠螭象徵著大大小小的諸侯,這套青銅尊盤一直從先君傳到曾侯乙的手中,成為曾國的傳國之寶。

器上鏤空裝飾,透視有若干層次,系用失蠟法鑄造,即先用蠟做模,模外做范,加熱烘烤使蠟模融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一個空殼,再將青銅溶液澆灌至空殼內,就可鑄成所需的器物。

這一發現,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

尊和盤均鑄有「曾候乙作持用終」銘文

第五件:彩漆木雕小座屏

戰國木雕漆器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號楚墓出土

高15.8厘米,寬18厘米

底座兩端著地,中懸如橋,整座浮雕蟒圖形。

座上承長方形木質透雕屏。

整屏採用圓雕、浮雕和透雕的手法,鏤刻出鳳、鳥、鹿、蛇、蟒、蛙等五十五種禽獸,交錯穿插,形成彼此爭鬥的生動場面。

第六件:越王勾踐劍

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

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極其鋒利

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

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

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

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

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

第七件:彩繪樂舞圖鴛鴦形漆盒

戰國漆器

盒長20.1厘米,寬12.5厘米,高16.5厘米

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木胎。

呈鴛鴦形,由兩半膠合而成,頸部作圓形榫卯結合,插入器身,頭可自由轉動。

器身內部剜空,北部開有長方形孔,覆以浮雕夔龍紋蓋,尾平伸,翅膀微微上翹,足作卷臥狀。

通體髹黑漆地施艷麗彩繪。

頸部、前腹、足部均朱繪鱗紋,間飾黃色細點。

腹部兩側繪兩幅及其精彩的漆畫:左側繪撞鐘、擊磬場面;右側繪擊鼓、舞蹈場面。

此器形象逼真,情趣高雅,器物造型與所繪漆畫均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代表了戰國漆工藝及漆畫水平。

第八件:雲夢睡虎地秦簡

又稱睡虎地秦簡、雲夢秦簡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簡,這些竹簡長23.1~27.8厘米,寬0.5~0.8厘米,內文為墨書秦篆,寫於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反映了篆書向隸書轉變階段的情況,其內容主要是秦朝時的法律制度、行政文書、醫學著作以及關於吉凶時日的占書,為研究中國書法、秦帝國的政治、法律、經濟、文化、醫學、等方面的發展歷史提供了詳實的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第九件:戰國多節活環套練玉佩

戰國早期,長48厘米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

玉料呈白色,器由五塊玉料琢鏤成不同形式的二十六節十二個活環套練式佩,由十三片鏤空的各種形式或圖案的玉片及廿四個圓環、半圓環或方扣連接而成。

在湖北出土的曾侯乙墓出土之前,活環玉器一直被認為是清代乾隆之後的淫巧之作,但出土證明春秋晚期、戰國早期就有的工藝,不不嘆古人手工之精妙其中八個活環以鏤空法琢成,不可拆卸,為國家一級文物中的精品。

【荊門市博物館】

地址:荊門市東寶區象山大道19號

國寶數:1

第一件:戰國郭店楚簡《老子(甲、乙、丙)》

戰國

1993年冬出土於湖北省荊門市郭店1號楚墓

郭店1號楚墓雖數經盜擾,仍倖存有八百多枚楚簡。

其中有一少部分無字簡;有字簡共存七百三十枚。

專家推斷該墓年代為戰國中期偏晚。

郭店楚簡的文字是典型的楚國文字,具有楚系文字的特點,字體典雅、秀麗,是當時的書法精品。

這批古書不同於一般的公文和文書,是由專門的人抄寫的。

這批楚簡包含多種古籍,其中兩種是道家學派的著作,其餘多為儒家學派的著作。

【陝西歷史博物館】

地址: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

國寶數:10

第一件:淳化大鼎

西周青銅器

1979年出土於陝西淳化縣

通高122厘米,口徑83厘米,重226公斤

此鼎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是腹壁上鑄有三個半圓形大耳,這種形制的銅鼎為特例,至今僅見此一器。

它是迄今所見西周青銅器中最大、也是圓鼎中最大者。

是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藝術造詣。

第二件: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

唐代銀器

1970年陝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

高14.8厘米,口徑2.3厘米,腹長經11.1厘米,壁厚0.12厘米,重549克

這件銀壺仿照西域遊牧民族裝水用的皮囊壺和馬鐙的形狀綜合製造,鎏金的提梁位於扁圓形壺身上部,提梁之前是斜向上的小壺口,壺口上倒扣蓮花瓣形壺蓋。

另外,蓋紐上還系有一條l4厘米長的麥穗式銀鏈,套連於提梁的後部,以防止壺蓋脫落遺失。

另外,壺底與圈足相接處有「同心結」圖案,圈足內墨書「十三兩半」,標示了該壺的重量

第三件:唐獸首瑪瑙杯

唐代

1970年陝西省西安市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

通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

從輪廓上看,這種弧形的酒杯形似獸角,故也有稱角杯的。

這種形制,起源於西方,希臘人稱之為「來通」(rhyton),後來才傳播到亞洲。

因此有的學者推測此杯是從中亞或西亞進獻來的禮品。

但深入研究者堅信,此杯出自唐人之手。

獸首杯在製作之初,可能也想摸擬西方風尚採用羚羊之形,可由於對題材的生疏,所以最後成了現在的面目。

據估計,它的製作年代當在8世紀前期。

第四件: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唐代

通高58厘米,長41厘米

1959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

駝背部架一平台,鋪方格紋長毯,上有樂舞俑8個,7男樂俑1女舞俑。

樂俑環坐平台四周,分別執笛、箜篌、琵琶、笙、簫、拍板、排簫7種樂器,在全神貫注地演奏,女舞俑婷婷玉立於7個樂俑中間,輕拂長袖,邊歌邊舞。

這組樂舞俑是典型的盛唐時期的作品,舞樂者均穿著漢族衣冠,使用的卻大都是從西域傳入的樂器,表現的是流行於開元、天寶時期的「胡部新聲」即胡漢文化融合後的新舞樂

第五件:五代耀州窯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壺

五代

通高18.3厘米,腹徑14.3厘米,腹深12厘米

1968年陝西彬縣出土

此壺設計巧妙,由於注口在器物底部,注水時需將壺倒置而得名。

通體施青釉。

裝飾技法有刻劃、堆貼等,堆貼子母獅生動形象,刻花纏枝牡丹紋有浮雕感,線條流暢,為五代時耀州窯的產品

第六件:西漢「皇后之璽」玉璽

西漢時期

高2厘米,邊長2.8厘米

1968年出土於陝西省咸陽市韓家灣狼家溝村

帝後直接使用的遺物發現很少,這枚"皇后之璽"玉印是漢代皇后玉璽的唯一實物對研究秦漢帝後璽印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其發現地點距漢高祖與呂后合葬墓長陵僅1000多米,經考證印的主人即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

專家認為這方玉印的發現創造了兩項全國之最:一是我國最早發現的皇后印璽;二是玉璽的主人是年代最早的皇后。

故歷史、藝術價值很高,被列為國家級文物。

第七件:唐章懷太子墓壁畫狩獵出行圖(1組)

唐代

高近200厘米,長近900厘米

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

是極為壯觀的鴻篇巨製,也是唐代壁畫中的精品。

原圖高近2米,長近9米,在揭取時被分成四幅。

整幅畫面中現存46個鞍馬人物,浩浩蕩蕩地奔馳在長安郊外的大道上。

人物排列有序,最前方為兩名探路隨從,兩側為執旗衛士,最後為兩匹輜重駱駝和殿後隨從,中間大隊人馬束腰佩箭,架鷹抱犬、前呼後擁

第八件:唐章懷太子墓壁畫打馬球圖(1組)

唐代

陝西乾縣城北3公里的韓家堡,為唐乾陵陪葬墓之一。

1971年發掘。

《打馬球圖》繪於墓道西壁,長6.75米,高1.65米。

畫面上有20匹「細尾扎結」的各色駿馬,騎士均穿白色或褐色窄袖袍,腳登黑靴,頭戴幞(音fu)頭。

他們一律為左手執韁,右手執偃月形鞠杖,整個比賽場面精彩激烈,是難得的一流壁畫作品。

第九件:唐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圖(1組)

唐代

乾縣東南隅的韓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

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

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對其墓進行發掘。

墓全長100.8米,由墓道、6個過洞、7個天井、8個小龕、前後甬道和前後墓室等8部分組成。

出土各類文物1000餘件,其中有陶俑、三彩俑、陶器和金、銅、鐵器,以及歐體陰刻玉質填金表冊殘片。

墓內壁畫40幅,面積約400平方米,題材豐富,形態各異,色彩絢麗,非常珍貴。

第十件:唐永泰公主墓壁畫宮女圖(1組)

唐代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掘最大的一座唐代女性墓葬。

永泰公主墓於1960年至1962年發掘,是屬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磚砌的,由墓道、過洞、天井、雨道、墓室構成,全長87.5米。

墓道是一條寬約2米的斜坡,進入過洞直至狹窄的雨道,兩旁洞牆內有6個小龕,裡面放著彩繪陶俑、騎馬俑、三彩馬及陶瓷器皿等隨葬品,造型逼真、工藝精湛.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地址:寶雞市渭濱區中華石鼓園

國寶數:4

第一件:何尊

西周早期祭器

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銘文12行、122字

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

口圓體方,通體有四道鏤空的大扉棱裝飾,頸部飾有蠶紋圖案,口沿下飾有蕉葉紋。

整個尊體以雷紋為底,高浮雕處則為卷角饕餮紋,圈足處也飾有饕餮紋,工藝精美、造型雄奇。

銅尊內膽底部發現了一篇一百二十二字銘文,而其中「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在國家的中心(成周)管理天下。

這是「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此器造型紋飾都有獨到之處,莊嚴厚重,美觀大方,主體感極強。

圓口方體,有四道大扉棱裝飾。

第二件:牆盤

西周銅器

高16.2厘米、口徑47.3厘米、深8 .6厘米

1976年出土於陝西扶風(今寶雞市扶風縣),

西周是鑄造長篇銘文的時期,銘文內容涉及統治階級的政治謀劃、征戰殺伐、祭辭誥命、冊賜宴享以及貴族間的土地轉讓、刑事訴訟、盟誓契約、婚嫁禮俗等。

此銘文字體為西周時期的標準字體,其字形整齊劃一,筆式流暢,是不可多得的書法佳作。

第三件:害夫簋(夫音同胡)

胡簋又稱[害夫]簋,1978年扶風縣齊村出土,高59厘米,口徑43厘米。

簋是目前發現最大的商周時期的青銅簋,形體龐大,渾厚典雅,被譽為「簋王」。

侈口唇、束頸、鼓腹、圈足下具方座;雙耳呈獠牙獸首形,獸首高聳於器口,耳下有珥。

口沿與圈足飾竊曲紋,腹與方座飾直棱紋。

腹內底有銘文12行124字。

第四件:逨盤

2003年1月19日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楊家村出土。

盤為盛水器,一般與匜配套使用。

通高20.4厘米口徑53.6厘米,圈足直徑41厘米,腹深10.4厘米獸足高4.2厘米。

逨盤方唇,折沿、淺腹,兩附耳,兩銜環,圈足下附四獸足。

腹及圈足裝飾竊曲紋,鋪首為獸首銜環。

盤內銘文記述了單氏家族8代人輔佐西周12位王(文王至宣王)征戰、理政、管治林澤的歷史。

該盤優美的造型與紋飾,氣勢恢弘的長篇銘文,精湛的鑄造工藝,都表明它無愧於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的經典之作,堪稱「中國第一盤」。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地址: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

國寶數:1

第一件:銅車馬

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銅車馬模型

1980年出土於中國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墳丘西側。

共兩乘,一前一後排列。

經復原,大小約為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

製作年代約在陵墓興建時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間。

【西安博物院】

地址:西安市碑林區友誼西路72號

國寶數:1

第一件:彩繪人物車馬鏡

西漢

1963年在西安紅廟坡出土,直徑27.5厘米

圓形鈕座,鈕為三輪覆瓦紋,鏡背飾紅、綠、黑四色彩繪。

圖案分內、外區,內區塗綠色,以雲水蔓草襯托,繪製四朵花卉。

外區以朱紅色為地,繪製車馬人物,間以林木花草,似有一定的故事情節。

彩繪銅鏡較少見,且此鏡有出行、狩獵、飲酒等繪畫題材作為裝飾,別具一格,是研究漢代社會生活的真實資料。

【茂陵博物館】

地址:咸陽市興平市道常村附近

國寶數:1

第一件:茂陵石雕

漢代

西漢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群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

石雕原來主要分布在茂陵陪葬墓霍去病墓墓前及墓四周,共有16件。

這些石刻題材多樣,雕刻手法十分簡練,造型雄健遒勁,古拙粗獷,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代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大型圓雕工藝品,也是漢代石雕藝術的傑出代表,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安碑林博物館】

地址:西安市碑林區三學街15號

國寶數:2

第一件: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唐代

1625年被一些建築民工在周至縣大秦寺發現

此碑於唐建中二年(781年)由一個名叫景凈的波斯傳教士撰刻樹立,呂秀岩書並題額,立於大秦寺的院中。

碑高279厘米,寬99厘米,正面寫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並頌」,上有楷書三十二行,行書六十二字,共1780個漢字和數十個敘利亞文。

第二件:昭陵六駿石刻(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4幅)

唐代

昭陵六駿原在陝西禮泉縣昭陵,昭陵六駿是唐太宗李世民陵前的六塊駿馬浮雕石刻的總名稱。

是李世民在建立唐王朝的戰爭中所騎六匹戰馬的雕像,刻於貞觀十年(636年)。

六駿分兩列東西相對地放置在唐太宗陵前,馬頭均朝向南邊的陵寢。

從南向北,西側依次是「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東側依次是「特勒驃」、「青騅」、「什伐赤」。

六駿每件寬204厘米,高172厘米,厚40厘米,重達3.7噸,均為青石質地。

遺憾的是,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兩石刻在1914年被盜賣到了國外,現藏於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

其餘四駿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

【法門寺博物館】

地址:寶雞市扶風縣城北

國寶數:3

第一件: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唐代

此錫杖敕造於唐咸通十四年,1987年寶雞法門寺地宮出土

杖長196.5厘米,重2390克

股側銘刻:「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873)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銀金花十二環錫杖一枚,並金共重六十兩,內金重二兩,五十八兩銀,打造匠臣安淑鄖,判官賜紫金魚袋臣王全護,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詣,使左監門衛將軍弘愨」。

第二件:八重寶函

唐代

1978年5月5日發現於寶雞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唐懿宗賜贈金銀器,是供奉佛祖釋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

函內盛放著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層是一個檀香木函,裡面套裝著三個銀寶函、兩個金寶函、一個玉石寶函和一座單檐四門純金塔,但因最外層為檀香木銀棱盝頂寶函出土時已殘朽,故只見七重。

第三件:銅浮屠

唐代

1987年5月10日出土於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

該浮屠通高53.5厘米,底座長寬各28厘米,二層長寬各24厘米,三層長寬各19厘米,房檐長寬各23.51厘米,重7.4千克。

為模鑄成型,精緻玲瓏,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

內盛放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一枚。

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的棺蓋內。

【上海博物館】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

國寶數:5

第一件:晉侯蘇鍾(一套14件)

西周晚期青銅器

14枚藏於上海博物館,2枚藏於山西博物院

晉侯穌(sū)鍾共16件,其中14件由上海博物館從境外收回入藏,其餘兩件在清理髮掘晉侯墓地8號墓時出土。

可分為兩組,每組8件,大小相次,排編成兩列音階與音律相諧和的編鐘。

有銘文355字,首尾相連刻鑿在16件鐘上。

這種在鑄造好的青銅器上刻鑿銘文的方法,在西周十分罕見。

銘文敘述了周王三十三年,周王親征東國、南國。

晉侯穌鍾銘文記載的這場戰爭,史籍中無從查考,對研究西周歷史和晉國歷史極為重要。

此外銘文中多種記時曆日對西周的斷代研究也有重要價值。

第二件:大克鼎

西周晚期

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口徑75.6厘米,,腹徑74.9厘米,腹深43厘米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陝西扶風(今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任村)出土

鼎口有大型雙立耳,口沿微斂,方唇寬沿,腹略鼓而垂,稱斂口侈腹,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

鼎足著地點比上端略寬大,重心略向外偏,是商代柱足演變為周代之蹄足的重要例證。

第三件:戰國商鞅方升

戰國中期青銅器

高2.32厘米,通長18.7厘米,容積202.15毫升

斗呈長方形,直壁,後有長方形柄。

方升外側有銘文三十二字,記載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大良造「鞅」頒布標準計量器,以十六寸五分之一立方寸為一升。

「大良造鞅」就是商鞅。

故而這件器物被命名為商鞅方升。

從銘文可知此器為商鞅統一秦國度量所規定的一升容積的標準量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第四件:明曹全碑初拓本(「因」字不損本)

明代

曹全碑有幾個校勘點,一般是順康看悉、乾嘉看乾。

曹全碑萬曆年間出土後,有一本最早拓本留存至今,分別藏於上博和故宮,碑右下角的「因」字也完整保留,只此一件哦。

第五件:戰國楚簡《孔子詩論》

1994年上海博物館從香港文物市場購得

戰國楚簡《孔子詩論》共二十九枚,殘存一千零六個字,涉及到《詩經》中的五十九首詩歌。

【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

地址:杭州市下城區西湖文化廣場29

國寶數:6

第一件:河姆渡朱漆碗

新石器時代

徑9.2~10.6厘米,高5.7厘米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分布於浙江寧(波)紹(興)平原東部的一種原始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文化之一。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量木質文物表明,寧紹平原的先祖們有著十分發達的木器製作手工業。

木器廣泛應用於建築、生產及日常生活領域。

獨特的氣候和地質條件使這些幾千年前的木質器具保存下來,因此我們才有緣得見這件貌不驚人卻身價不凡的木碗。

第二件:河姆渡出土陶灶

新石器時代

通長55、通高25厘米

1977年河姆渡遺址T243出土

俯視呈鞋底形,火門上翹,橢圓形圈足。

內壁橫安三個粗壯支丁,三丁分別置於兩側正好對稱,一丁置於後壁。

兩側外壁安有一雙半環形與兩側支丁連成

第三件:良渚出土玉琮王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通高8.9厘米,上射徑17.1-17.6厘米,下射徑16.5-17.5厘米,孔外徑5厘米,孔內徑3.8厘米

是已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譽為"琮王"。

第四件:水晶杯

戰國時期

杯高15.4厘米,口徑7.8厘米、底徑5.4厘米

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出土

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狀,底圓,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們使用的玻璃杯。

杯身通體平素簡潔,透明無紋飾,整器略帶淡琥珀色,器表經拋光處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

第五件: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鉞

新石器時代

通長17.9,上端寬14.4,刃部寬16.8,最厚0.9,孔徑0.55 厘米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

整體呈「風」字形,兩側略向內凹弧,左右不對稱。

鑽孔較小,鑽孔上方較為粗糙,隱約可見綑紮痕跡或刻劃痕跡。

兩刃角的正反兩面分別淺浮雕完整的神人獸面紋和鳥紋,已發現的良渚文化玉鉞中僅此一例,因而有「鋱王」之稱。

另有鉞瑁、鉞鐓、以及鉞柲上鑲嵌的玉粒合為一套。

第六件: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器

1977、1978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

長16.6厘米、殘寬5.9厘米、厚1.2厘米

是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藝術珍品,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審美觀念和最高藝術成就。

從這些藝術品中可看到原始河姆渡人對鳥的喜愛和對太陽的崇拜。

【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於鄭州市北部農業路8號

國寶數:3

第一件:淅川出土銅禁

1978年在河南淅川下寺2號楚墓中出土

通高28.8厘米,通長131厘米,通寬67.6厘米,重94.2公斤

銅禁整體由三層粗細不同的銅梗相互套結,纖細精緻,似焊無焊縫,似鉚無鉚痕。

通體鏤空透雕雲紋。

禁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細不同的銅梗支撐多層鏤空雲紋,十二隻龍形異獸攀緣于禁的四周,另十二隻蹲于禁下為足。

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嘆為觀止。

第二件:春秋蓮鶴方壺

春秋中期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

1923年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

蓮鶴方壺為一對兩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細微的差別,故宮藏高125.7厘米,稱「立鶴方壺」,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稱「蓮鶴方壺」。

兩件方壺的重量相同,均為64.28公斤,口為方形,長30.5厘米,寬54厘米。

壺身為扁方體,壺的腹部裝飾著蟠龍紋,龍角豎立。

[5] 壺體四面還各裝飾有一隻神獸,獸角彎曲,肩生雙翼,長尾上卷。

圈足下有兩條卷尾獸,身作鱗紋,頭轉向外側,有枝形角。

承托壺身的卷尾獸和壺體上裝飾的龍、獸向上攀援的動勢,互相呼應。

,一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一收藏於河南博物院。

第三件:白釉綠彩長頸瓶

北齊

高22.5厘米口徑7厘米

1971年河南省安陽范粹墓出土

青色的東西主宰了中國瓷器早期的發展,我們雖也欽佩那玉般的燦爛,但總需要讓眼睛得到更多的色彩,中國的制瓷業也需要插上新的翅膀,實現更高更遠的飛翔,這件出土於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的長頸瓶便是目前所見最早的白瓷之一,(按:范粹墓共出七件白瓷)它向我們講述了另一類創造的開始。

【洛陽博物館】

地址:洛陽市聶泰路與洛宜公路交叉口向南900米路西

國寶數:1

第一件:七孔玉刀

夏代

長65厘米,最厚0.4厘米

1975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

玉料呈墨綠色,局部有黃色沁。

體扁平,呈肩窄刃寬的寬長梯形,兩側有對稱的凸齒,近肩處有等距且排成一直線的七個圓穿。

玉刀兩面飾紋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線陰紋組成網狀和幾何紋圖。

玉刀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發現,此後的夏商仍有生產,西周已經消失,推測為古代代表權威和地位的玉儀仗器。

此器保存完好,且為迄今所見飾紋最精美者,堪稱絕品。

【山西博物院】

地址:太原市萬柏林區濱河西路北段

國寶數:3

第一件:商龍紋兕觥

商晚期 盛酒器

1959年山西石樓桃花莊出土

通高19厘米,長44厘米,寬13.4厘米

通體呈龍形,前端為龍首,露齒昂翹,瞠目張角,齜牙咧嘴為流,兩角粗壯上指,面貌猙獰。

後端平截寬闊,背上有長蓋,蓋中置鈕,器身口沿附有貫耳兩對,下有長方形圈足,圈足四面中皆有缺口。

蓋面飾逶迤的龍紋,與前端龍首銜接,襯渦旋紋,使此器渾然一體。

腹兩側以渦紋和雲紋為襯托,主體紋飾為鼉紋和夔龍紋,頭向與龍首相反,頗富動感。

圈足飾相對的夔龍紋,更增穩定之感。

第二件:晉侯鳥尊

西周

高39厘米,長30.5厘米,寬17.5厘米

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和翼城縣交界處的天馬——曲村晉文化遺址中的晉侯墓出土

整個鳥尊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頭微昂,高冠直立。

禽體豐滿,兩翼上卷。

在鳳鳥的背上,一隻小鳥靜靜相依,並且成為鳥尊器蓋上的捉手。

鳳尾下設一象首,象鼻內卷上揚,與雙腿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全身布滿紋飾。

造型寫實、生動,構思奇特、巧妙。

鳥尊的蓋內和腹底鑄有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可證明為宗廟禮器。

第三件:晉侯夫人組玉佩

西周

1992年在山西曲沃M63墓(晉穆侯次夫人墓)出土

復原長度約158厘米,由玉璜、玉珩、沖牙、玉管、綠松石珠、瑪瑙管等組成,共有204件。

大致有三列,中列有玉璜19件、玉珩3件、玉雁2件,左右兩列各有玉璜13件,沖牙1件,上部由玉管、玉珠、瑪瑙串聯。

玉璜、玉珩裝飾姿態各異的雙龍紋、雙首鳥紋、人龍合體紋,其中,人首側視,大眼闊嘴,圓鼻巨耳,腮下有須,前肢伸出利爪。

組玉佩的下端是兩件玉雁,昂首展翅,生動活潑

【太原純陽宮】

地址:太原市迎澤區起鳳街1號

國寶數:2

第一件:涅槃變相碑

唐代碑刻

此碑高302厘米,寬87厘米,厚25厘米

意在表現佛祖釋迦摩尼涅磐前後的情景與佛陀講法度人故事。

碑身正面中央浮雕為佛祖涅磐之時眾弟子舉哀情景,上部分雕「納棺」「臨終遺戒」「荼毗」「送葬」四圖;下部為難陀供養圖,碑額部雕眾弟子將之護持須彌山,下層刻施主姓名。

背面為母說法、焚棺和雙足顯聖、天界起塔。

第二件:常陽太尊石像

唐代

又稱常陽天尊石像,為道教上仙太上老君的造像。

出自山西運城安邑的一座道觀

高1.5米,該造像取料白石,著朝服,戴冠,一手扶膝,一手握腰帶,坐於石座上,其神態端莊,衣紋流暢。

【大同市博物館】

地址:大同市南郊區太和路

國寶數:1

第一件:司馬金龍墓出土彩繪人物故事漆屏

北魏

司馬金龍墓出土

每塊長約80厘米,寬約20厘米,厚約2.5厘米

漆屏為木質漆屏風,上繪有多幅人物故事畫,色彩艷麗,線條清晰。

這一漆屏既是魏晉時期漆器珍品,又是北魏繪畫史上的佳作。

反映了北魏的社會生活,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彩畫漆屏風大都已經朽散,從保存較好的兩段看,繪畫內容大部采自漢代劉向《列女傳》故事,繪畫藝術和油漆工藝都有很高的水平。

它繼承了戰國和兩漢漆畫的優良傳統,在相當大的畫面上以富麗的色彩描繪了真實生動的多種圖畫,而技法上卻較兩漢前進了一大步。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地址:太原市迎澤區文廟巷33

國寶數:1

第一件:婁睿墓鞍馬出行圖壁畫

北齊

1979年山西省太原市王郭村婁睿墓出土

婁睿墓中原有壁畫400多平方米,保存下來的有200多平方米,生動地描繪了墓主人生前出行、筵宴等奢侈的生活和死後升仙的景象。

【淄博博物館】

地址:淄博市張店區商場西街153號

國寶數:1

第一件:齊王墓青銅方鏡

西漢青銅器

鏡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重56.5公斤

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公社窩托村南古墓五號陪葬坑出土

齊王墓青銅方鏡背部有五個環形弦紋鈕,兩短邊又各鑄二鈕。

每一環鈕四周飾柿蒂形紋。

背又飾有夔龍糾結圖案,捲曲交錯自如。

這件大型銅鏡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撐,鏡背面和邊上的鈕可能就是與柱子和座子固定時用的,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銅鏡。

【山東省考古研究所】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上新街51號

國寶數:1

第一件: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彩陶八角星紋豆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

1978年出土于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

口徑26厘米,足徑14.5厘米,通高28厘米

此豆口沿上用褐、紅彩繪對頂三角形與若干線條相間組成的圖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紅色陶衣上繪有5個方形八角星狀紋飾,紋飾構圖對稱,色彩對比強烈,堪稱我國彩陶藝術珍品。

【山東省博物館】

地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11899號

國寶數:1

第一件:大汶口文化象牙梳

新石器時代

1959年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出土

長16.2匣米

與此同時,還發現了象牙筒,可能是裝梳子的用具。

在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過骨簪、玉簪、玉發箍等固定髮式或美發的用品,可見當時的人們十分重視梳理頭髮,併流行梳髻。

尤其梳身雕刻的「8」字形圖案頗像後世的八卦太極圖,因此有學者認為這是一幅完整的古代太極陰陽八卦圖原型,內涵十分豐富,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深奧、神秘的太極八卦、河圖洛書及遠古天文曆法等,為新石器時代中國古人之傑作。

【安徽省博物館】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安慶路268號

國寶數:1

第一件:戰國鑄客銅鼎

戰國青銅器

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

通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圍290厘米,深52厘米,足高67厘米,重達400千克左右。

鼎是商周時期最重要的青銅禮器,是統治階級用來「明尊卑,別上下」的等級和權力的標誌。

鑄客大鼎圓口,方唇,鼓腹,圜底,附耳,耳的上部外侈,三蹄足。

腹部飾一周突起的圓箍,箍上飾模印羽翅紋,雙耳和頸部外壁模印變體鳥首幾何紋,足的根部高浮雕獸首紋。

鼎口平沿處陰刻銘文十二字「鑄客為……」,前足膝部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

「鑄客」,是從其他諸侯國請來的工匠,說明戰國時期的工匠已不再是奴隸社會時期奴隸主的附屬物,身份比較自由。

該鼎在眾多楚器當中最為雄偉,為楚王重器。

鑄客大鼎體量巨大,造型設計上處處追求力量與氣勢的完美結合,無不呈現出其主人拔山蓋世的雄心壯志。

【馬鞍山市博物館】

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太白大道2006號

國寶數:2

第一件: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三國(吳) 漆木器

1984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

此雙漆木屐長20.7厘米,寬9.6厘米,厚0.9厘米

屐板和屐齒由一塊木板刻鑿而成。

屐板前後圓頭,略呈橢圓形;屐齒為前後兩個;系孔有三個,前端一個,後端兩個,彩繩早已腐朽不見。

第二件:,朱然墓出土貴族生活圖漆盤

三國(吳) 漆器

1984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

直徑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製成。

漆盤主要為彩黑、紅二色,古樸典雅。

其盤內、外顏色有所不同,內壁和底部塗紅漆,外壁以及底部塗黑紅漆。

而盤中畫面用色講究層次和輪廓的勾勒,表現出三國時代吳地漆器彩繪的高超工藝。

漆盤內的畫面布局分明,盤內繪十二人,分為三層。

上層為宴兵圖,畫面五人,其中四人跪坐宴飲。

中部五人,一人對鏡梳妝,二人對弈、二人馴鷹一小童侍立於旁中間畫對弈圖,兩男子分坐兩邊,中間置一棋盤,前有矮足圓盤,上置食物。

下層似為出遊圖,畫面兩人,一人騎馬,一人跟於馬後,前後有山嶽。

工匠用筆簡練,以流暢的線條描繪出貴族生活的閒適愜意。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地址:合肥市廬陽區金寨路465號附近

國寶數:2

第一件:彩繪季札掛劍圖漆盤

三國(吳)

漆盤畫的是春秋時吳國公子季札出使北方時,過齊國時遇到喜歡自己所帶劍的徐君。

季札歸來時,望著的逝去徐君的墳墓,空有良劍,不見故人,為解思念之苦,於是系劍亡人樹上,仿佛冥冥之中,地下的徐君已與他共享了擁有良劍的快樂。

而無名的漆工將這段深情默然的故事,描繪得真是生動。

第二件:吳皮胎犀皮漆鎏金銅扣耳杯(2件)

三國吳,1984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

高2.4厘米,長9.6厘米,寬5.6厘米。

耳杯又稱羽觴,是中國古代的飲酒器。

該對耳杯為皮胎,平底。

耳杯口沿均鑲鎏金銅扣。

耳杯正面髹黑漆,花紋並不顯著。

背面紋飾以黑、紅、黃三色相間,表面光滑,花紋自由流暢,勻稱而富有變化,製作工藝已經相當成熟。

皮胎犀皮漆鎏金銅扣耳杯 據鑑定,此器身屬「黑面紅中黃地片雲斑犀皮」技法。

犀皮漆器,是利用顏色和層次的變化,來達到仿佛是行雲流水的自然景色,它與人工設色的圖案或描繪的物象截然不同。

明人黃成《髹飾錄》稱「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

又有片雲、圓花、松鱗諸斑,近有紅面者,以光滑為美。

」兩件耳杯的髹漆工藝技法與上述黃氏所說十分吻合,是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犀皮漆器實物。

過去依據晚唐人趙璘最早講到犀皮而認為犀皮可能始於唐代,朱然墓中此對犀皮耳杯的發現,比已知最早的有關文獻記載要早六百多年,比已知最早的犀皮實物早一千三百多年,其歷史價值不言而喻。

【江西省博物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新洲路2

國寶數;1

第一件:青花釉里紅瓷倉

元代樓閣式瓷倉

1974年江西省景德鎮出土

通高29.5厘米,橫寬20.5厘米,進深10厘米

在倉後兩柱間有正楷直書墓誌,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記載死者為「故景德鎮長薌書院山長凌穎之孫女」,死於後至元戊寅(即後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

安葬於南山。

這件樓閣式瓷倉,造型別致,雖然是隨葬冥器,仍不失為珍貴的工藝品。

青花釉里紅瓷器,甚為罕見,作為樓閣式瓷倉,並且有明確紀年,迄今僅為孤例。

【甘肅省博物館】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津西路3號

國寶數:2

第一件:銅奔馬

東漢青銅器

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

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

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

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

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第二件:仰韶文化彩陶人形雙系瓶

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1973年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出土

瓶高為31.8厘米,口徑4.5厘米

質地為細泥紅陶,器形兩頭小,中間大。

瓶的器口做成圓雕人頭像,頭髮髮式刻劃細緻,頭的左右與後部為披髮,前額覆垂著一排整齊的短髮。

眼睛和鼻子為雕通的孔洞,使人覺得目光堅定而深邃。

鼻子呈蒜頭形,鼻翼鼓起,嘴唇微微啟張,顯得生氣盎然。

兩耳耳垂處各有一穿孔,是垂系裝飾品的耳孔。

陶瓶的腹部以黑彩畫三橫排由弧線三角紋和斜線組成的二方連續圖案,可能是鳥紋的變體和簡化。

這種圖案紋樣是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彩陶的典型花紋樣式。

它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梳著整齊短髮,身穿花衣,耳系飾物的美麗少女的逼真形象,反映出遠古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雲南省博物館】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廣福路6393號

國寶數:1

第一件:西漢殺人祭柱場面銅貯貝器

西漢

高38厘米,蓋徑30厘米

這是一件銅鼓形貯貝器,鼓腰部有狩獵圖案:8人裸體,胯下系寬頻,上束至腰際,手中各持兵器作追趕野獸狀。

器蓋上鑄52個人物和1豬1犬。

鼓面中央立有1對蛇盤繞的圓柱,柱頂立1虎。

柱右和柱前是3個或被雙臂反綁、或戴鎖枷的裸體人,當為用來祭祀的犧牲。

旁邊1位乘坐4人肩輿的貴族婦女,可能是主持祭祀儀式的女奴隸主。

兩側邊沿還各有1鼓。

這個貯貝器表現的就是滇國的一次祭祀活動。

【新疆考古研究所】

地址:烏魯木齊市新市區北京南路東2巷3

國寶數:2

第一件:紅地對人獸樹紋罽袍

東漢中晚期

1995年新疆尉犁營盤遺址墓地十五號墓出土

袍長110厘米,雙袖展開長185厘米,袖口寬15厘米,下擺寬100厘米。

交領,右衽,下擺兩側開叉至胯

為雙層兩面紋毛織物。

它是由紅、黃兩色經緯同時織出平紋組織的表里,開成重疊的上下兩層,兩層組織在花紋的邊緣處接結換層,形成兩面花紋相同但顏色互異的效果,表面以紅色為地黃色顯花。

用紅地對人獸樹紋罽作袍面,淡黃色絹作里襯,左下襟接縫一塊狹長三角形「卷藤花樹」紋罽,兩袖下半截接縫彩條紋罽。

第二件:「五星出東方」護膊

漢晉時代

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一處古墓中發現

圓角長方形,絹緣,縫綴六角系帶,長18.5厘米,寬12.5厘米,系帶長21厘米,部分系帶殘斷。

護臂用面錦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織錦,五重平紋經錦,經密220根/厘米,緯密24根/厘米,寶藍、草綠、絳紅、明黃和白色等五組色經根據紋樣分別顯花,織出星紋、雲紋及孔雀、仙鶴、辟邪虎等禽獸紋樣,紋樣題材新穎、風格別致;每組花紋循環為7.4厘米,上下兩組循環花紋之間織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小篆文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西北路581號

國寶數:1

第一件:方格獸紋錦

北朝至隋代

出土於新疆阿斯塔那北區九十九號墓

獸有牛、獅、象三種。

獅、象白色,分別用紅、藍色線條勾勒輪廓,造型誇張;牛藍色,用白色線條勾勒輪廓,形象逼真。

實物為殘片,長,寬;一側留有幅邊,寬3厘米,作藍白細條。

同墓出土高昌延壽八年(631年)文書,表明該錦的織造年代當在此以前。

【敦煌研究院】

地址:蘭州市城關區南濱河東路522號

國寶數:1

第一件:北魏刺繡佛像供養人

北魏時期

長49.4厘米,寬29.5厘米

1965年甘肅敦煌莫高窟125-126窟間縫出土

佛像供養人繡品為北魏廣陽王元嘉供奉的刺繡佛像殘片,雖殘損嚴重,但仍可見一佛、一菩薩、五位供養人以及各式紋飾。

繡品以綢為底滿地施繡,佛坐於正中蓮台之上,右側菩薩侍立。

蓮台下左右分列四女一男,身穿胡服,衣服上繡忍冬和卷草紋,身旁一側還繡有名款。

圖案最下方為發願文,殘存有「廣陽王慧安(元嘉)造」等字樣,由此可知該繡品年代為公元487年。

【青海省考古研究所】

地址:西寧市城東區為民巷15號

國寶數:1

第一件:紅地雲珠日天錦

北朝

1983年青海省都蘭縣熱水鄉血渭吐番墓出土

古代經錦有一個顯著的特點,花色和地色的織物組織完全相同,都是雙層結構的複式平紋或複式斜紋,稱為平紋經錦或斜紋經錦,依靠織物縱向彩條經線的顏色來顯現花紋,是一種典型的「彩條經錦」。

平紋經錦是我國傳統的織錦。

北朝晚期或隋代的平紋經錦,隋或初唐時期的斜紋經錦,盛唐時期的斜紋緯錦、織金錦等。

平紋經錦到了唐代數量已明顯下降,大量出現的是隋代前後興起的斜紋經錦。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地址::銀川市利民街121號

國寶數:1

第一件: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本續》紙本

199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拜寺溝方塔出土

《吉祥遍至口和本續》是藏傳佛教經典的西夏文譯本,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

【西藏博物館】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羅布林卡路19號

國寶數:1

第一件:「統領釋教大元國師之印」龍鈕玉印

元代

長12.2厘米,寬12.2厘米,高12厘米

玉質青色。

扁方形,龍鈕。

印文為八思巴文,內容是「統領釋教大元國師」的藏文譯音。

整器雕琢而成,造型莊重古樸,是典型的元代官方重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地址:德陽市廣漢市豐富南興鎮真武村

國寶數:4

第一件:青銅神樹

夏代晚期青銅器

1986年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

青銅神樹表明它和傳說中的扶桑樹及太陽神鳥相關。

據說在遙遠的東方和西方各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樹,是太陽神鳥升起和棲息的場所,每天早上太陽神鳥從扶桑樹上升起,晚上就落在扶桑樹上休息。

而且遠古傳說天有十日,每天升起一個太陽,餘下的九個太陽神鳥就棲息在樹上。

鑄造於3000年前的青銅神樹,極為壯觀,獨樹一幟世界罕見。

第二件:三星堆出土玉邊璋

商代。

通長54.5公分

1986年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

圖案上下兩幅對稱布局,內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頭戴平頂冠,戴鈴形耳飾,雙手在胸前做抱拳狀,腳穿翹頭鞭,兩腳外撇站成一字形。

第二幅是兩座山,山頂內部有一圓圈(可能代表太陽),在圓的兩側分別刻有「雲氣紋」,兩山之間有一盤狀物,上有飄動的線條狀若火焰。

在山形圖案的低部又畫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側,一隻大手,仿佛從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

第三幅是兩組S形勾連的雲雷紋。

雲雷紋下的一幅也是三個人,穿著和手勢與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這三個人戴著山形高帽,雙腳呈跪拜的姿勢。

第五幅又是兩座山,內部結構與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兩側各立有一牙璋,右邊的山頭伸出一個狀若象勾狀物橫在兩山之間。

這些圖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壇上舉著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應,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這是要賜福於下界的表示。

第三件:商銅立人像

商代,高262厘米

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

此文物為商代的青銅器,立人像採用分段澆鑄法嵌鑄而成,身體中空,分人像與底座兩部分。

人像濃眉直目,高鼻闊嘴。

頭戴花狀高冠,身著三層窄袖半臂式右衽上衣。

人像雙臂抱握於胸前,雙手環握中空。

腳戴足鐲,赤足站立於方形怪獸座上。

第四件:商金杖

商代,長142cm,口徑2.3cm

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

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國同時期金器中體量最大的一件。

金杖系用金條捶打成金皮後,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時木杖已炭化,僅存金皮,金皮內還殘留有炭化的木渣。

在金杖一端,有長約46厘米長的一段圖案,笑容可掬。

另外兩組圖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別皆是兩背相對的鳥與魚,在鳥的頸部和魚的頭部疊壓著一支箭狀物。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金沙遺址路2號

國寶數:1

第一件:太陽神鳥金箔

商代晚期

四川金沙遺址出土

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

整器呈圓形,器身極薄。

圖案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分內外兩層,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

四隻鳥首足前後相接,朝同一方向飛行,與內層漩渦旋轉方向相反。

整個圖案似一幅現代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充滿強烈的動感,富有極強的象徵意義和極大的想像空間,該器生動的再現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故事,四隻神鳥圍繞著旋轉的太陽飛翔,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體現了遠古人類對太陽及鳥的強烈崇拜,表達了古蜀人對生命和運動的謳歌。

綿陽市博物館

地址:綿陽市 西山南路4號

國寶數:1

第一件:搖錢樹

東漢

1990年2月13日在綿陽城郊何家山2號墓出土

搖錢樹分為兩部分:基座為紅陶質,樹用青銅澆鑄。

樹冠可分七層,頂層飾鳳鳥為樹尖;其下二層的干與葉合為一體,飾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圖案;下部四層插接二十四片枝葉,向四方伸出。

飾龍首、朱雀與犬、象與象奴、朱雀與鹿以及成串的錢幣等圖案。

樹杆直徑約1厘米,葉片最長約15厘米,最短為10厘米,每片樹葉厚約2毫米,樹高度應在1米左右,為三向八枝。

所謂三向,即為搖錢樹枝杆被分為三層共八片枝葉,呈對稱分布。

【湖南省博物館】

地址:長沙市開福區東風路50號

國寶數:11

第一件:人物御龍帛畫

戰國中期

長37.5厘米,寬28厘米

1973年於湖南省長沙市子彈庫一號墓出土

圖中有佩長劍的男性,手執韁繩,駕馭一條龍。

龍身如舟,龍尾站著一隻白鷺;龍之下前方有一條鯉魚領航。

圖畫正上方打了一把傘,可見主人公身份顯赫。

寓意墓主人駕馭飛龍升天。

畫意引人聯想當代屈原詩句:「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第二件:人物龍鳳帛畫

戰國中晚期

縱長31.2厘米,橫寬23.2厘米

1949年出土於湖南省長沙市東南郊楚墓

由於這幅帛畫年代久遠,缺乏相關資料,從而人們對這幅畫的內容含義若干不同的解讀。

一種解釋認為,鳳鳥代表著生命,而夔龍代表死亡和戰爭。

而仕女正在祈禱著鳳鳥能夠擊敗夔龍,取得勝利。

另一種解釋是:圖中的仕女與戰國時代的楚國神話密切相關,應該是傳說中的洛水河神宓妃。

還有的解釋認為,圖畫要反映的是死者希求靈魂升天的希望,盼望夔龍和鳳鳥能夠引領死者的靈魂升天

第三件:馬王堆一號墓木棺槨

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長19.5米、寬17.8米,深16米

馬王堆漢墓是中國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侯利倉及其家屬的墓。

位於湖南長沙東郊。

共3座。

1972年發掘馬王堆一號墓,一號墓墓主應是利倉妻子,下葬年代在文帝十二年以後數年至十幾年間

第四件:馬王堆一號墓T型帛畫

西漢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幕出土。

出殯時張舉的一種銘旌,長205厘米,上端寬92厘米,製作精美、色彩鮮艷、線條流暢,充分反映了漢初繪畫藝術的風格和成就,而且以神話與現實、想像與寫實交織而成的詭異絢爛場景為構圖,極具文化內涵,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西漢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

第五件:直裾素紗褝衣

西漢初期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

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兩。

如重48克的禪衣,長1.6米,交領、右衽、直裾式,袖較寬。

兩袖通長1.95米,腰寬0.48米,除去較厚重的衣領、衣袖、衣襟緣邊的絹,其重量只有20多克。

正如古人形容的「輕紗薄如空」,「薄如蟬翼,輕若煙霧」,出於二千多年前的漢墓,不能不令人驚嘆!其質地及紡織技術都讓現代人稱奇。

這件素紗禪衣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中,禪衣用紗料製成,因無顏色,沒有襯裡,出土譴冊稱其為素紗褝衣。

織造技術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

出於二千多年前的漢墓,不能不令人驚嘆!這件紗衣應屬於辛追。

辛追生活在22個世紀之前的漢代,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死於公元前186年,享年50歲

第六件:大禾方鼎

商代晚期

高38.5厘米,口長29.8厘米,寬23.7厘米,重12.85千克

1959年湖南寧鄉黃材鎮勝溪村出土

此器方立耳,折沿方唇,直腹柱足,立耳陰刻龍紋,腹四壁浮雕人面,濃眉大眼,闊鼻寬嘴,凸顴骨,兩側有角和爪,腹內壁銘文二字,見附圖。

此種形制的鼎迄今為止僅見此一件,頗為特別

第七件:識文彩繪盝頂長方形漆奩

西漢

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3號西漢墓出土

高21厘米,長48.5厘米,寬25.5厘米

盝頂式長方形,木胎,奩身滿布凸起的雲氣紋作裝飾,其作法是先以白色瀝粉勾出高起的線條輪廓,再用朱、綠、黃三色漆勾填出色彩燦爛的雲氣紋,其髹飾手法和風格與同一時期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彩繪黑地漆棺上的雲氣紋技法相一致,均具有立體效果,富有濃厚的裝飾風格。

奩上凸起的線條稱作「識文」,「識」有高起之意,陽識和堆起都是在器面上堆出花紋作裝飾,統稱為「堆漆」,此器是目前發現此種技法的實例之一。

第八件:黑漆朱繪六博具

西漢

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

博具盒邊長45厘米,高17厘米,蓋高4.5厘米

西漢黑漆朱繪六博具,包括博局(棋盤)、棋、直食棋、籌碼、骰及博具盒。

博具盒,正方形,盒底四角有平足。

盒外黑漆,內朱漆。

蓋呈盝頂形,蓋頂錐畫飛鳥、雲氣,並夾雜朱漆繪幾何圖案。

盒內嵌放平板式博局,通體黑漆,再用朱色雙線勾出格道和圖案。

格道按照曲道格式,用刀刻成規矩形紋槽,再把象牙條嵌入槽內,四角有用象牙薄片剪帖的鳥形裝飾。

盒內一端有穿孔,內置活動木栓,可取出博局,盒內隔成長方形、方形、橢圓形格子,分別放置六白六黑棋子十二枚,二十枚直食棋,十二枚長籌碼,三十枚短籌碼以及骰子、割刀、削各一件,骰為木質,余均為角質。

骰為十八面體,通體髹深褐色漆,每面先陰刻篆體數字一至十六,後用朱色填字和勾劃每方邊線。

六博至遲在春秋時即已出現,戰國時很流行,秦漢墓中,曾多處出土,皆不全。

此六博,是局、籌碼、棋、骰和博具俱全,實為難得。

第九件:馬王堆帛書

西漢

1973年12月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放在一塗漆木匣中。

有寫在整幅帛上的和寫在半幅帛上的兩種。

帛書內容涉及戰國至西漢初期政治、軍事、思想、文化及科學等各方面,有重要學術價值,又可作為校勘傳世古籍的依據。

它不僅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也是研究漢代書法及書法演變、發展提供了珍貴的依據。

第十件:神獸紋玉樽

東漢

1991年在湖南省安鄉縣南禪灣出土

此樽器身呈筒形,深腹,下部有三個獸形足支撐,腹壁的裝飾分為兩層,均刻有淺浮雕的神人及神獸形紋飾,線條流暢自如,優美飄逸,具有強烈的動感

第十一件:唐長沙窯青釉褐彩貼花人物紋壺

口微侈,卷唇,短頸,豐肩,圓腹,平底。

肩部一側置八棱形短流,對側置三股藤狀扁曲柄,兩側置三股藤狀系。

腹部裝飾採用模印貼花技法。

流下飾唐代流行的仿木結構翹檐方形寶塔,剎頂和檐上綴有寶珠。

兩系下各飾一跳舞胡人,戴冠,深目高鼻,濃須,著窄袖胡服,腋下垂飄帶,腳著長統靴。

貼花圖案上和腹部置柄處均加施大塊褐彩斑。

【湖南大學】

地址:長沙市嶽麓區麓山路273號

國寶數:1

第一件:秦簡《數》

嶽麓書院藏秦簡(以下簡稱「嶽麓秦簡」)是繼睡虎地秦簡、龍崗秦簡、天水放馬灘秦簡、里耶秦簡發現以來的又一次重大發現,已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高度關注。

對嶽麓秦簡的整理與研究,其本身就是對秦代歷史研究層面的一種拓展,嶽麓秦簡所提供的嶄新資料,也足以給秦代歷史研究提供從未有過的全新視角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867號

國寶數:2

第一件:銅屏風構件5件

西漢青銅器

1983年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了近千件文物,這五件銅屏風構件就是其中較為精美的部分,包括朱雀屏風銅頂飾、雙面獸首屏風銅頂飾、人操蛇屏風銅托座、蛇紋屏風銅托座各一件,以及蟠龍屏風銅托座一對

第二件:角形玉杯

西漢時期

1983年廣州市南越王墓出土

通高18.4厘米,口徑5.8—6.7厘米

杯形如獸角,杯底有細軟彎轉的繩索式尾,纏繞在杯身下部。

杯口沿陰刻弦紋一周,杯身以淺浮雕和雙鉤法飾勾連雲紋。

器體輕薄,拋光琢制俱佳。

口沿上微殘,青玉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褐色浸斑。

南越王墓發現於1983年,是第二代南越王趙眛的墓葬。

第一代南越王趙佗在廣州附近建立政權,此後一直與西漢帝國保持密切聯繫,後來在漢武帝的時候滅亡。

史籍中關於南越國的記載很少,因而南越王墓的發現對於了解南越國的歷史和社會具有重要作用,其科學價值,可與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和長沙馬王堆漢墓相比擬,在全國漢墓考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南京博物院】

地址:中山東路321號(近漢府街)

國寶數:3

第一件:竹林七賢磚印模畫

南朝

1960年4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南朝墓葬出土

長244厘米,寬88厘米,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

出土時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四人。

榮啟期是早於「七賢」許多年的春秋時期人物,由於榮啟期的性格和「七賢」極為相似,又被時人譽為「高士」,所以,磚畫中安排榮啟期和「七賢」在一起,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榮啟期更有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

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而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徵鮮明,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完美地體現了對稱美學。

第二件: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

戰國中期

1982年在江蘇盱眙南窯莊出土

為容酒器,該壺由器身和肩與腹上的網套組成。

器身作侈口,長頸,圓腹,圈足。

銅絲網套由九十六條捲曲的龍和五百七十六枚梅花釘交錯套扣而成。

網罩中間有錯金雲紋銅箍,箍上有相間獸首銜環和倒垂的浮雕獸各四個,銜環與立獸上有錯金銀紋飾。

壺頸和圈足上、網套下面的肩與腹部,分別飾錯金銀斜方格雲紋。

此器口沿刻有記錄壺的容量的銘文。

圈足外刻有「陳璋伐匽(燕)之獲」的字樣,反映了公元前315年齊國與燕國的戰爭。

第三件:青釉神獸尊

西晉

1976年江蘇宜興縣(今宜興市)周墓墩4號墓出土

尊,常常用作禮器酒器,以神獸的面目出現在大官僚地主的墓中,當屬鎮墓祛邪之物。

西晉時期,禍亂不斷,民不聊生,即使高官貴族,也是生死無常禍福難料,許多人存在著彷徨頹廢的人生觀和消極避世的思想,這件神獸尊出土於周處父親的墓中,大概就是周處想讓神獸來保佑其父死後平安,不受侵擾。

【南京市博物館】

地址:南京市中山東路321號

國寶數:2

第一件: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元代

南京市江寧開發區將軍山沐英墓出土

高44.1厘米,底部直徑為13厘米,而口徑僅為5.5厘米

該文物著極為獨特的青花紋飾,體現了極高的燒制水平。

梅瓶是明代高等級墓葬隨葬品,有鎮墓辟邪的作用。

除了是地位的象徵外,也有風水上的考慮,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這種隨葬品。

這件瓷器於1959年出土於南京江寧縣觀音山明朝開國功臣沐英墓。

小口、豐肩、斜腹、斂脛、平底,造型優美,線條圓潤、流暢,雍容華貴,給人以凝重的美感。

肩腹部刻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瓷瓶上所繪的青花紋飾層次多樣,非常之獨特。

第二件:吳青釉褐彩羽人紋雙系壺

三國吳

1983年江蘇南京東吳末年墓葬出土

通高32.1厘米,口徑12.6厘米,腹徑31.2厘米,底徑13.6厘米

肩部堆塑兩尊佛像,四個鋪首,兩個鳥形系,相間排列有序。

器身繪有「魂神升天圖」紋,有持節羽人、異獸,高低交錯排列。

外施青釉,有玻璃光澤,胎質白中閃灰。

【揚州博物館】

地址:揚州市邗江區文昌西路468號

國寶數:2

第一件:唐長沙窯青釉褐綠點彩雙耳罐

唐代

高17厘米口徑8.8厘米

罐直口,粗頸,削肩,直筒形腹,底內凹。

頸肩連接處置對稱泥條雙系。

胎灰黃,施青黃色釉,不及底。

腹部兩面各以褐彩點繪雞心形外圈,內均繪一圈藍彩點。

兩外圈之間各以一中心點藍彩的褐圈填飾,圖案簡潔明快,有濃郁的西亞風格。

第二件:元藍釉白龍紋梅瓶

元代

高43.5厘米,口徑5.5厘米、最大腹徑25.3厘米、底徑14厘米

從整體上看,元藍釉白龍紋梅瓶主體紋飾與輔助紋飾相映成趣,和諧統一。

主紋是龍和一顆火焰寶珠,輔助紋是四朵火焰形雲。

火焰寶珠紋的時代特點是唐代火焰短,元代火焰長,而宋代火焰介於唐、元之間,不長不短。

元藍釉白龍紋梅瓶的火焰曲長呈波浪狀,火焰的根部連有一顆小型寶珠,像浮動的珊瑚枝。

滿刻鱗片的龍身彎曲起伏,其動態與毛髮的飄拂一致,神形兼備地展現了一條巨龍凌空騰飛,遨遊於天際間。

那矯健的身軀,飄拂的長髮,堅硬的利齒,鋒利的尖爪,盡顯龍的威武、雄壯、猛然。

在巨龍周邊空間襯以四朵飄動的火焰形雲紋,更加襯托出巨龍以其咤吒風雲之勢,騰飛於萬里長空之中。

【蘇州博物館】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204號

國寶數:2

第一件:北宋木雕真珠舍利寶幢(含木函)

宋代

高122.6厘米

1978年在瑞光寺塔第三層天宮中發現

寶幢的主體用楠木構成,分須彌座、佛宮、剎三個部分。

須彌座呈八角形,上有一條滿身綴珠如銀鱗的九頭龍。

佛宮在須彌山的頂端,宮外有八大護法天神。

宮中為碧地金書八角經幢,分別以真、草、隸、篆書陰刻填金七佛之名及梵語「南無摩訶般若波羅密」,意即「大智慧可達彼岸樂土」。

第二件:五代越窯蓮花式托盞

五代

1956年出土於蘇州虎丘雲岩寺塔

通高13.5厘米,其中碗高8.9厘米、口徑13.9厘米;盞托高6.6厘米、口徑14.9厘米、底徑9.3厘米

碗為直口深腹,外壁飾浮雕蓮花三組,盞托的形狀如豆,上部為翻口盤,刻劃雙鉤仰蓮兩組,下部為向外撇的圈足,飾浮雕覆蓮二組。

該碗共由七組各種形態的蓮花組成。

瓷胎呈灰白色,胎質細膩緻密,顆粒均勻純凈,托心平整,正中鏤有一小圓孔直通器底,孔邊刻「項記」窯工(作者)二字,施青釉,釉層厚且通體一致,光潔如玉,如寧靜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綠,正如唐陸龜蒙《秘色瓷器詩》中描繪的「九秋風露越窯開,奪目千峰翠色來」,和陳萬里先生形容的「一泓清漪的春水」般的湖綠色,器形敦厚端莊,比例適度,線條流暢,豐腴華美,通體恰似一朵盛開的蓮花,構思巧妙,渾然天成。

【臨安縣文物管理委員會】

地址:不詳

國寶數:1

第一件:越窯青釉褐彩雲紋五足爐

唐代

1980年浙江臨安唐天復元年(901年)水邱氏墓出土

通高66厘米,口徑36.5厘米,底徑41厘米。

器由蓋、爐和座三部分組成。

器身飾釉下彩雲氣、如意紋等八組圖案,為唐代越窯產品。

器形罕見,形體高大,造型端莊,採用堆貼、彩繪和鏤雕的裝飾技法,製作精美,工藝精湛,有極高的藝術研究價值。

越窯的釉下彩繪瓷較為罕見,故此爐彌足珍貴,且為明確紀年墓葬出土,保存完好。

【鎮江博物館】

地址:鎮江市潤州區伯先路85號

國寶數:1

第一件:唐龜負論語玉燭酒籌鎏金銀筒

唐代

1982年出土於江蘇省丹徒丁卯橋唐代銀器窖藏出土

高34.2厘米。

通體銀質,花紋鎏金。

龜座刻畫逼真,銀龜昂首曲尾,作匍匐之態,四足著地以支撐整件器物。

銀龜背部隆起,陰刻有龜裂紋,龜背之上有雙層蓮花座,上承圓柱形籌筒。

以龜為座,背負一有蓋圓筒,宛如龜背上豎立一支金色蠟燭。

筒蓋卷邊荷葉形,上有葫蘆形鈕,蓋面刻鴻雁及卷草等花紋。

蓋與筒身子母口相接。

筒身刻有龍風圖案,另外在筒身的下部四個腰形圈內各飾一對飛鳥。

筒身正面鏨一開窗式雙線長方框,方框內刻「論語玉燭」四字。

《論語》為儒家經典;「玉燭」二字始見於《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此器因此而得名。

玉燭的座是銀龜,龜是四靈之一,古人把龜視為祥瑞之物。

以龜負玉燭為造型,是符合古人的思想意識和社會習俗。

圖文整理:娜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一定要看看這些永遠禁止出國的文物

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以下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1.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禁止出國的64件國寶級文物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的擴大,文物出國(境)展覽呈現出日益繁榮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損害的可能性,對文物的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對此,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