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薦一本歷史書:《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封面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封面

作者: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 1988-10-01

叢書: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報告

ISBN: 9787501001743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和發掘,引起了海內外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 奇觀」。

截至1984年為止,僅一 號坑就出土陶俑1087軀,陶馬 32匹,劍、戟、被、矛、戈、金鉤、弩機等青銅兵器486件, 箭杴10895枝(另有280束)。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本書分上、下兩冊。

上冊為 文字,包括:引言、建築遺蹟、 陶俑和陶馬、車跡和車馬器、兵 器、結語、附錄和英文提要等, 並有插圖188幅,下冊為圖版,其中彩色圖版22幅,黑白圖版432幅。

從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東行不遠,就是名震中外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館內的一號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從葬區的一個組成部分,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之一。

自1974年以來,考古工作隊對3個俑坑先後進行了勘探和試掘,基本上了解了坑的形制和內涵。

俑坑的規模宏偉,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

埋藏的文物豐富,在試掘方內已出土木質戰車20乘,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千餘件、各類武士俑近7000件,以及大量的實用兵器。

陶俑、陶馬的排列是按照當時軍陣的編組。

一號俑坑是以戰車與步兵組合排列的長方陣;二號俑坑是戰車、騎兵、步兵混合編組的曲形陣;三號坑的陶俑作儀衛式的夾道排列,是統帥一、二號坑軍隊的指揮部。

車馬和俑的製作,形象逼真,是秦國強大軍隊的縮影。

對研究秦的軍事裝備、編制和軍陣的編列等,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

秦俑豐富生動地塑造了多種具有一定性格特徵的人物形象。

其風格渾厚、洗鍊,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臻於成熟的標誌。

秦俑藝術在我國雕塑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秦始皇陵的三個陪葬俑坑正當陵園東門大道的北邊。

1974年3月,臨潼縣宴寨公社下河大隊西陽生產隊因久旱缺雨,決定打八眼大口井。

其中第五眼井的位置,就選在一號兵馬俑坑的東南角。

挖進一米時,發現了燒過的紅土,他們以為前人曾在此地燒過磚瓦,決定繼續深挖。

挖到三、四米深時,出現了陶俑;再挖,陶俑全身出現。

人們立即把情況報告給公社,第二天公社派人專程到縣裡報告———埋藏於地下達2000多年的秦始皇兵馬俑就這樣重見天日了。

這一年的5月,在國家文物局的領導下,由陝西的文物考古工作者組成了「秦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開始了發掘工作。

經過初步發掘,很快就能推算出全坑裡共有和真人真馬一樣大的陶俑6000多件。

緊接著,考古工作者又於1976年夏天在一號俑坑的北側20~25米處探出了二號和三號兵馬俑坑,並先後進行了試掘。

通過勘探和試掘,發現一、二、三號兵馬俑坑的規模宏偉,埋藏的文物豐富,出土的陶俑、陶馬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

這是我國考古史上的一個偉大發現。

當年二號和三號俑坑試掘後就又回填。

一號坑已出土的千餘件陶俑、陶馬,經修復後已放在原處陳列。

那一列列、一行行的高大兵馬俑,神態各異,氣勢恢宏,使人感到一種巨大的氣魄和力量。

考古人員發現,一、二、三號兵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

一、二號俑坑因經火焚早已塌陷。

三號俑坑系因棚木腐朽自然塌陷,塌陷前曾遭人為的嚴重破壞,陶俑、陶馬被打碎。

據史載,項羽入關時曾「燔其宮室營宇」,始皇陵園內的許多地面建築物此時均被焚毀,至今瓦礫、灰跡、焦土等猶在。

專家們因而推測,俑坑可能是被項羽焚燒的。

二號俑坑位於一號俑坑的東端北側,兩坑相距20米。

坑的平面為曲尺形,東西最長處124米,南北最寬為98米(均包括門道在內),深約5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

坑的東、西兩邊各有三個斜坡門道,北邊有一個斜坡門道。

俑坑內部的結構是依據兵種的不同而精心設計的。

大體可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個單元,位於坑的東北角,即曲形頂端的斗子部分,平面近似方形。

其四面各有一條寬約3.2米的環廊,中部有四條東西向的過洞,長廊內放置的是立射式的弩兵俑,過洞內是蹲跪式的弩兵俑。

第二單元,位於坑的右半部,平面近似方形。

其東、西兩邊各有一條南北向長陣。

第三單元,位於坑的中部,平面呈長方形,東端有一夯土牆與第一單元相隔,牆上辟門,以便相通;西端有一邊廊,中部有三條東西向過洞。

過洞內是戰車、步兵、騎兵混合編組的長方形軍陣。

第四單元,位於俑坑的左側,平面亦為長方形。

其東端與第一單元以牆相隔,牆上辟門,西邊有一邊廊,中部有三條東西向的過洞,過洞內排列的是騎兵俑,是個長方形的騎兵陣。

以上四個單元相對來說是各自獨立的,合起來成為一個嚴密的整體。

三號俑坑位於一號俑坑的西端北側,兩坑相距25米。

坑的形制比較特殊,平面呈「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深4.8米,面積約520平方米。

坑的結構複雜,東邊有一斜坡形門道,進門後正面有一車馬房,內放戰車一乘。

車馬房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南北向長廊。

長廊的西邊各連接一廂房。

南廂房由甬道、前室、後室三部分組成;北廂房為東西向的長方形。

北廂房的入口和南邊長廊的北口各發現門楣朽木一條。

長廊北口的門楣上有等距離的帶柄銅環四件,說明原來懸掛有帷幕。

長廊和南、北廂房內有武士俑64件,作夾道形排列。

武士俑手執儀衛武器銅殳,由此可知這些武士的身分是擔負警衛的衛兵,三號坑應是軍隊的指揮部。

古代軍隊駐紮的地方稱作「壁壘」,簡稱曰「壁」。

軍隊的編列一般分為左、中、右三軍,因而一號俑坑可視為右軍的「壁壘」;二號俑坑是左軍的「壁壘」,三號俑坑是統帥一、二俑坑的指揮部。

那麼中軍在哪兒呢?在一號俑坑的中部北側,即二、三號俑坑之間,面積為4608平方米地方,其位置正處中軍部位,當是中軍俑坑位置。

但考古人員發掘後發現,坑內填滿淤沙,沒有發現磚地和木構遺蹟,也無陶俑。

專家們推測,這個坑沒建成的原因,當是由於公元前209年周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打到了驪山北麓的戲水河附近,俑坑的工程被迫停工造成的。

這一組兵馬俑坑,建築規模之大在中外考古史上可謂僅見。

其占地面積總計約為兩萬平方米。

僅挖坑一項的土方工程量就達十萬餘立方米。

所用的木料均為巨大的松柏木,根據遺留的木槽看,有的棚木直徑為68厘米、長達10餘米。

初步計算,一、二、三號俑坑共用木料8000餘立方米,棚木上鋪的葦席和竹蓆1.8萬多平方米,鋪地用磚25萬餘塊。

加上7000餘件大型陶俑、陶馬的製作,其工程量和所耗費的人力、物力都是十分驚人的。

建造這麼大的俑坑,絕非短期可成。

那麼俑坑到底什麼時候開始修建的?共用了多長時間?史無記載。

根據俑坑出土兵器上刻辭的紀年看,最早的是始皇「三年」,最晚為始皇「十九年」。

這說明兵器放進俑坑的時間最早不會超過始皇「十九年」(前228年)。

此距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六國相距7年。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

」可見秦始皇陵的大規模修築是從統一後開始的。

結合兵器刻辭分析,秦俑坑的修建工程有可能是在統一前後不久開始的。

直到公元前209年被迫停工,前後大約費時十年左右。

我國考古界自1974年陸續找到3個秦俑坑。

據考古探察,3個俑坑內共埋藏近8000件陶質兵馬。

然而,千餘件兵馬俑陸續出土後,尚存的部分彩繪層因濕度變化出現起翹、捲曲以至脫落;數千兵馬俑賴以依存的俑坑隔梁等土遺址,出現乾裂、隙縫等日趨嚴重的現象。

秦俑博物館於八十年代中成立了專門的科研課題組進行防治試驗和研究,取得了很好效果。

他們應用新方法對5個陶俑頭和十幾個大小俑身殘片進行實際保護,它們在自然環境中分別達到二、三年至五、六年,其彩繪層都牢牢地保存在陶俑上。

基於上述情況,隨後秦俑二號坑第二階段的考古發掘就得以順利進行。

秦俑考古隊在第一階段大面積揭露出俑坑上部密梁平頂建築遺蹟的基礎上,首先在東北部進行細緻的清理髮掘,並在1998年底看到弩兵俑。

一、三號秦俑坑經過發掘已建展廳,分別於1979年、1989年對外開放。

唯有步、騎、車、弩諸兵種齊全,軍陣布局複雜,被認為是秦俑精華部分的二號坑,作為「壓軸戲」於1994年3月才開始第一階段發掘,重新出土了一批陶俑陶馬。

1997年8月開始第二階段的發掘,到1998年已發掘面積500平方米。

據探測,這是個弩兵軍陣內有大批形態不同的立式和蹲跪式姿勢的陶俑。

從已暴露的棚木遺蹟看,二號坑較已發掘的一、三號坑保存情況更好,具有更高的學術研究和藝術欣賞價值。

相信不久的將來,秦兵馬俑將會以更加完整的陣容和更恢宏的氣勢展示在世介面前。

想看更多歷史書推薦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內頁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目錄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目錄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目錄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目錄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引言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正文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正文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正文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正文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目錄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目錄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彩圖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彩圖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彩圖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彩圖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彩圖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圖片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圖片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圖片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圖片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上下》圖片

=======================================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您評論、關注、轉發、收藏。

或加入頭條號、微信公眾號「漢宮隋城長安殿」,發布一些個人喜愛的歷史、紀錄片、攝影、音樂、電子書等文章、視頻內容,歡迎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始皇陵的千古之謎:疑是項羽火燒兵馬俑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1974年春被當地打井的農民發現。由此埋葬在地下兩千多年的寶藏得以面世,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為研究秦朝時期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

秦始皇陵"百戲俑坑"發掘出秦代棚木遺蹟

記者29日從秦始皇陵博物院獲悉,秦始皇陵「百戲俑坑」的第二次考古發掘自2011年夏天啟動以來進展順利,目前考古人員已發掘到秦代棚木遺蹟,待進行完整的信息提取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考古發掘,以全面了解「...

揭秦始皇陵被焚真相:兵馬俑或為項羽所燒

他推斷道:「秦漢之際,有大的社會變動。我的推斷是項羽燒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當然這也是一種推測,這個問題還可以做進一步的探討。」近日,陝西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首次對外公布了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挖掘的...

6000個霸道男人,列隊來見你

春暖花開,馬上又有一個小長假了,大家是不是心野了,想到處去旅遊浪一浪?可是,旅遊有風險啊,因為你有可能遇到假的旅遊景點。譬如說年初狠火過一陣子的西安假兵馬俑,套路就很深。去到假的兵馬俑,你會看到...

秦俑真的是「郎」嗎?——與劉九生先生商榷

摘 要:《秦始皇帝陵近臣侍衛郎官俑與中國古代文明——「兵馬俑」證謬》一文的駁論篇——為什麼兵馬俑不是兵的論據是蒼白無力,空洞乏味,是站不住腳的;其立論篇——秦俑為什麼是「郎」,更是缺乏理論根據,...

秦俑:氣勢磅礴的陣容

陶塑始於秦漢時期,它的出現為我國雕塑史和陶藝史上譜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秦俑在藝術表現上運用嚴格的寫實手段,製作上採用模、塑結合的手法,運用塑、捏、堆、貼、刻、畫等多種技法製作而成。它的發現被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