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文字:在獸骨上刻畫,成為漢字的源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骨刻文:是指在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集中發現(赤峰、關中等地也有發現),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
骨刻文:2005年,著名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始稱「東夷文字」,後稱「骨刻文」
骨刻文:並且還認定刻畫工具為瑪瑙等銳角寶石,形成約在4600~3300年之間,是龍山文化時期流行的文字。
骨刻文:專家從文字的起源和構造等方面較全面的論述了與甲骨文及現代漢字的傳承關係,論證是漢字的源頭。
骨刻文:在商代中晚期骨刻文和甲骨文交替使用了一段時間,慢慢地甲骨文取代骨刻文。
但有個別地區,如在膠東半島骨刻文一直延續使用到西周時期。
骨刻文:中國文字自骨刻文起,甲骨文、金文……楷書,一脈相承,是研究人類思想文化發展的唯一一份歷史最長、發展序列最完善的文字。
骨刻文是否是甲骨文的源頭?全國專家在濟南展開研討
炎字的各種字體:(從左至右分別是)隸書、篆書、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文原圖17日,山東大學舉辦「骨刻文與世界早期文字比較研究座談會」,來自全國的專家們對骨刻文進行了認定和推斷,並闡述了骨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