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刻文是否是甲骨文的源頭?全國專家在濟南展開研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炎字的各種字體:(從左至右分別是)隸書、篆書、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文原圖

17日,山東大學舉辦「骨刻文與世界早期文字比較研究座談會」,來自全國的專家們對骨刻文進行了認定和推斷,並闡述了骨刻文的重要意義。

與會專家們觀看了骨刻文實物標本和部分草根腐蝕、蟲蛀、骨花等自然形成的骨頭標本及新仿刻的骨頭,並對骨頭進行了簡單的年代鑑定。

專家們主要對骨刻文與良渚文化文字、彝文、水文和世界其它地區早期文字進行比較分析,並為骨刻文發現的重要意義提供了依據。

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是最早提出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一種文字」、「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理論的考古研究專家。

在座談會上,劉鳳君稱,經過其在全國各地的調查研究後,在2010年他提出骨刻文的年代距今在3300-4600年之間,在2016年根據更詳實的資料認定骨刻文產生和流行使用的年代距今約在4600-2500年之間,如果單從山東地區來講,骨刻文經過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岳石文化和商代的早中期,這樣骨刻文的年代下限直接與甲骨文年代銜接。

「骨刻文年代下限的確定,可以證明其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骨刻文、甲骨文是一脈相承的。

」劉鳳君認定骨刻文是繼承仰韶文化、陶器符合和大汶口文化發展起來的,這樣就確立了陶器符合-骨刻文-甲骨文-金文的遠古文字發展歷史。

「說骨刻文是甲骨文源頭,是因為骨刻文與甲骨文傳承發展關係可從發現,甲骨文始自盤庚時期,大約距今3300年左右,是骨刻文中晚期發展出來的專供商王室宗教祭祀用的一種新類型文字;骨刻文中晚期的鑽灼占卜刻辭為甲骨文所繼承;骨刻文的成行布局影響甲骨文,並發展成為中國文字主要的書寫布局形式;骨刻文的象形字對甲骨文有直接影響,龍、鳳和鹿等字在骨刻文和甲骨文的演變過程,可清楚地看出兩者的傳承關係。

最終結論是,甲骨文是骨刻文發展到中晚期出現的一種成熟文字,也可視為骨刻文發展出來的一個新類型。

骨刻文仍繼續使用到兩周時期。

與會專家認為,探索文字起源,目前可靠的依據還是甲骨文,但是目前考古學界的研究成果也顯示,人工刺刻文字的行為其實是早於甲骨文很多年出現的。

至於骨刻文的年代問題,與會專家們認為,通過對骨刻文的刻字的不同色彩,以及刻字與自然蝕裂的對比,骨刻文的刻痕與骨頭表面的自己形成的痕跡不同,可以認定骨刻文的骨頭年代是符合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 王光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鳳君教授發現骨刻文掲諦

作者: 趙鵬 來源: 《城市建設》2012年第9期1學術研究機構的最高目標和使命應是服務於國家、人民和社會。勇於貢獻的學者一定是發現與研究人類發展的重大問題、推動人類社會文明發展、服務指導人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