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十四件禁止出國文物大盤點(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銅屏風構件5件

朱雀屏風銅頂飾

西漢。

立於屏風兩側轉角的頂上。

朱雀頂上有管狀的插座,是用來插雉雞羽毛的。

朱雀昂首展翅,佇立在方座之上,全高26.4cm,雙翅距24.5cm。

其通體鎏金,自頸以下及雙翅遍刻鱗片狀羽飾,方座四面飾有火焰形紋。

朱雀為漢代四神之一,主南方,以朱雀作頂飾也反映了這一時期思想觀念。

現藏於: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雙面獸首屏風銅頂飾

西漢。

高16.7,寬56.3,厚4cm,兩面造型一致,為雙面獸形。

雙目圓突,高鼻,張口露齒,狀若微笑。

頭頂出雙角,兩眉和耳後鬢髮飄向兩邊,如三束飄帶相互絞纏,正中和兩側各伸出一根圓管形插座,插入雉羽為飾。

下鄂兩側伸出插榫,以固插在屏風頂橫枋上。

整器通體鎏金,獸面頂的雙角、眉毛、捲雲紋均用黑漆勾勒輪廓線,管壁上刻有順序數目。

現藏於: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

人操蛇屏風銅托座

西漢。

通高31.5、橫長15.8cm。

結構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為兩個大小相同的扁長方套筒組成的活頁,可作90度展開,為屏風右翼障的下轉角構件。

下半部為力士托座,取自「越人操蛇」的傳說。

力士身著右衽褐衣,短褲,跣足。

兩眼圓瞪,眼珠外突,口咬一兩頭蛇。

雙手操蛇,雙足跪坐夾蛇,五條蛇相互絞纏,玲瓏通透。

是兩千多年前越人抓蛇吃蛇形象的再現。

原通體鎏金,並有黑漆繪線,現僅留斑點。

現藏於: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

蛇紋屏風銅托座

西漢。

高23.4、長46.45、寬29.4cm。

是屏風正間兩邊的托座。

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套筒,如「之」字形,用來套入屏風的柱、枋;二是支托,由三條相互絞纏的蛇組成,蛇體正中兩面各伸出一個,以保持屏風的平穩。

蛇是古代越人崇拜的圖騰,由此可見這是一件有地方特色的器物。

現藏於: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

蟠龍屏風銅托座(一對)

蟠龍屏風銅托座(一對)

西漢。

通高33.5、通長27.3cm。

是屏風兩邊屏障下的托座,原有鎏金。

半蹲在托座上的蟠龍,昂首曲體盤尾,四足踏在由兩條蛇構合成的一個支座上。

兩蛇各卷纏一隻青蛙。

蛙張口暴目,力圖掙脫狀。

龍口大張,口內有一隻兩前肢攫住龍的口緣,頭向前伸,好像逃脫了惡蛇的侵襲,得到龍的保護,狀態安詳。

此將龍、蛇、蛙三者結合一起,是一件極具造型藝術之美的文物精品。

蛇、蛙曾是古越人的圖騰,而龍是中原人崇拜的四神之一,蛇纏青蛙,龍踩住蛇保護青蛙,似乎在講述某個傳說中的圖騰神話故事。

現藏於: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

角形玉杯

西漢。

通長18.4厘米,口徑5.8—6.7cm,口沿上微殘,青玉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褐色浸斑。

仿犀牛角形,中空。

口呈橢圓形,往下漸收束,近底處成卷索形回纏於器身下部。

紋飾自口沿處起為一立姿夔龍向後展開,紋飾繞著器身迴環卷纏,逐漸高起,由淺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為圓雕。

在浮雕的紋飾中,還用單線的勾連雷紋作填空補白。

一夔龍纏繞器身,集淺浮雕、高浮雕、圓雕藝術為一體,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漢代遺作,在玉器史是占絕對重要的地位。

漢代之絕品1983年西漢南越王墓出土。

現藏於:廣州南越王墓博物館。

人物御龍帛畫

戰國中期晚段。

長37.5厘米,寬28厘米。

畫幅出土時平放在槨蓋板興棺材之間,應是引魂升天的銘旌,因年代久遠已呈棕黃色。

描繪巫師乘龍升天的情景。

巫師寬袍高冠,腰佩長劍,手執僵繩,神情瀟洒地駕馭巨龍。

龍首軒昂,龍尾翹卷,龍身為舟,迎風奮進。

龍尾之上立有長頸仙鶴,龍體之下有游魚。

帛畫中的華蓋飄帶與巫師衣帶隨風飄動,表現巫師乘龍飛升的動勢。

正中是一位有鬍鬚的男子,側身直立,手執韁繩,駕馭一條巨龍。

龍頭高昂,龍尾上翹,龍身平伏,略似船形。

在龍尾上站著一隻鶴,圓目長啄,昂首仰天。

人頭上方為輿蓋,三條飄帶隨風拂動。

畫幅左下角為鯉魚。

人、龍、魚均向左,以示前進方向,連華蓋上的纓絡也迎鳳飄動。

整個畫面呈行進狀,充滿了動感。

這兩幅帛畫,基本上運用白描手法,但也有地方使用平塗,人物則略施彩色。

畫面布局精當,比例準確。

線條流暢,想像豐富,表現了楚藝術譎怪莫測的獨特風格。

畫中人物比例相當準確,使用單線勾勒和平塗於渲染兼用的畫法,技巧已越成熟。

人物略施彩色、龍、鶴、輿蓋基本上用白描。

畫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發現用此畫法的最早作品。

1973年在湖南省長沙市子彈庫一號墓出土。

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人物龍鳳帛畫

戰國中期晚段。

長31厘米,寬22.5厘米。

帛畫呈長方形,質為深褐色平紋絹,用墨繪成,兼用白粉,但多脫落,以寫意手法繪人物及龍鳳。



畫的主體為一婦女,身著繡有雲紋的廣袖長袍,腰束寬頻,下擺前後分張,像倒懸的牽牛花,雙手合掌,作祈禱之狀。

婦女站在一彎月形物之上,應即表示立於龍船之上。

婦女姝上方有一夔一鳳。

鳳鳥昂首展翅,一足前伸,一足後伸,尾瓴上卷到頭部上方,現得強健有力。

鳳鳥前方有一豎垂的龍,一足前伸,另一足已不甚清,尾部捲曲。

1949年,在長沙東南郊楚墓出土。

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

直裾素紗禪衣

 西漢。

交領、右衽、直裾式、袖較寬,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米,重49克,輕若煙霧,薄如蟬翼,織造技術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幕出土。

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馬王堆一號墓T型帛畫

西漢。

出殯時張舉的一種銘旌,長205厘米,上端寬92厘米,製作精美、色彩鮮艷、線條流暢,充分反映了漢初繪畫藝術的風格和成就,而且以神話與現實、想像與寫實交織而成的詭異絢爛場景為構圖,極具文化內涵,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西漢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幕出土。

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紅地雲珠日天錦

北朝。

長48、寬28厘米。

錦幡殘片,組織為1:1平紋經錦/圖案以日天(太陽神)及狩獵紋為主,並織有「去」、「昌」等文字。

此織物帶有濃郁的異域風格,十分珍貴。

1983年青海省都蘭縣熱水鄉血渭吐番墓出土。

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紙本

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紙本

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紙本

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紙本

西夏。

出土經書共九冊,完本者有封皮、扉頁,封皮左上側貼有刻印的長條書籤,書名外環以邊框;封皮紙略厚,呈土黃色,封皮里側另背一紙,有的紙為佛經廢頁,背時字面向內。

全頁版框縱30.7厘米,橫 38.0 厘米,四界有子母欄,欄距上下 23.5 厘米,無界格,半面左右 15.2 厘米。

版心寬 1.2 厘米,無象鼻、魚尾。

上半為書名簡稱,下半為頁碼,頁碼有漢文、西夏文、漢夏合文三種形式。

每半面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每字大小 1 厘米左右。

通篇字體繁複、周正、秀美。

包括《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等四種經文,白麻紙本,木活字版精印,蝴蝶裝,封皮貼有書籤,首頁載有「集經」、「藏譯」、「番譯」者的名字。

共有9冊,達10萬字,是一部保存較好的木刻本西夏文佛經。

該經書的內容在印刷中有版框欄線交角處缺口大、版心行線與上下欄線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筆鋒形態不一、欄線及版心行線漏排、省排、經名簡稱和頁碼用字混亂、有錯排、漏排、數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徵,因此這部 1991 年出土的西夏文佛經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它的發現將木活字的發明和使用時間提早了一個朝代,對研究中國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術具有重大價值。

這是藏傳佛教經典的西夏文譯本,也是現在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

199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拜寺溝方塔出土。

現藏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花釉里紅樓閣式穀倉

青花釉里紅樓閣式穀倉

元代。

通高29.5cm,橫寬20.5cm。

倉樓為亭式重檐,瓦由釉里紅點彩串珠組成,飛檐、朱棟、雕欄,造型別致,華貴絢麗,充分體現了江南木構建築的特色。

脊吻塑雙獅頭,四角飾捲雲,重脊中部各飾一朵雲紋,正脊中部飾以帶葉仰蓮,上置扁平形矛頭。

倉樓系活動式裝置,中有子母口覆蓋於倉上,四立面下視均為四柱三間,倉樓內置寶座。

正中後,以串珠組成「十」形鏤孔圖案,與前樓相通。

兩旁有亭樓,底層前後均為兩柱夾倉。

插板式活動倉門兩側用青料書直行楷書七言句對聯,右聯為「禾黍豐而倉廩實」,左聯為「子孫盛而福祿崇」,橫披「南山寶象壯五穀之倉」。

後面柱間空檔為墓銘,青料直行楷書,計12行,159字。

左右亭正面牆各用紅料楷書「五穀倉所」與「凌氏墓用」字。

瓷匠把青白釉、紅釉、褐釉、釉里紅和釉下彩青花集中於穀倉之上,瓦壠欗杆均以串珠紋組成。

樓閣及兩側亭樓上塑有10個優伶,有的手執掌扇,有的懷抱琵琶,有的吹簫弄笛,有的甩袖起舞。

上下左右有人物十八個,姿態各異。

色澤絢麗,造型奇特,精絕無雙。

1974年江西省景德鎮出土。

現藏於:江西省博物院。

《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磚印模畫

《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磚印模畫

《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磚印模畫

 南朝。

長244厘米,寬88厘米,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出土時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四人。

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而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徵鮮明,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完美地體現了對稱美學。

魏晉間以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咸為代表的風流名士,因不滿暴政,乃逍遙山林,談玄醉酒,長歌當哭,不與統治者合作,世稱「竹林七賢」。

嵇康為「七賢」之首,他是一個非常豁達而有文采的人物,文獻中記載他「博綜伎藝,於絲竹特妙」且常「彈琴詠詩,自足於懷」。

阮籍則是一個不拘小節,活得很瀟洒滋潤的人,他好飲酒,且「嗜酒能嘯」,這個「嘯」,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把手指放在嘴裡吹口哨。

《世說新語》說他酒後縱興「長嘯」,且「韻響嘹亮」,所以,在「七賢」之中,有「嵇琴阮嘯」之說。

山濤也極能飲酒,《山濤傳》中有其「飲酒至入斗方醉」的記錄。

王戎則是一位為人任率,不修威儀,善發談端的人物。

向秀文儒,文獻記其「雅好老莊之學,莊周著內外數十篇……秀乃為之隱解,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看來是個十足的道學家。

劉伶也好酒,且嗜酒如命,「止則操卮執觚,動則契盍提壺」,大杯小盅,來者不辭。

阮咸通音律,善彈琵琶,當然,這裡的「琵琶」不是我們現在所見的琵琶,而是一種被稱為「阮」的彈撥樂器,相傳這種樂器就是由阮咸發明,在許多地方劇種的演出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樂器。

由於「七賢」在當時熱衷於清談和玄學,崇尚空靈之道,而玄學中又摻雜了許多「怡悅情性」「自我陶冶」「洗心養身」「自喻適志」的道教因素,頗受知識分子的喜好,「七賢」談吐不俗,洒脫倜儻的人生觀亦博得了知識分子的讚賞,久之,便形成了所謂的「魏晉風度」,「七賢」成了魏晉風度的代表人物。

圖中的榮啟期是春秋時代的名士,他與七賢有共同之處,故被畫在一起,榮啟期則是早於「七賢」許多年的春秋時期人物,由於榮啟期的性格和「七賢」極為相似,又被時人譽為「高士」,所以,磚畫中安排榮啟期和「七賢」在一起,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榮啟期更有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

1960年4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南朝墓葬出土。

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以上內容來自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網,如有侵權立刪)

如大家喜歡請轉發和關注,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厲害了我的國家!這些物件你只能在中國見到

點擊關注丨每天學點新鮮知識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1.彩繪...

木活字印刷的應用與發展

自從泥活字印刷發明以來,後人受其思想的影響,繼續研究,很快創造了木活字,並用於印刷書籍了。宋朝尚未見到有木活字印刷的書籍,但與宋朝同時期的西夏國卻用木活字印刷了多種書籍。1991年在寧夏賀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