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史語所遺蹤 抗戰南遷保護甲骨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位於龍頭村的史語所駐地

位於龍頭村的史語所駐地史語所的全稱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由著名學者傅斯年先生創辦於1927年,下設歷史、語言及考古三組,陳寅恪、趙元任及李濟分別擔任主任。

史語所的學術代表的是中華國學學術研究最精深的領域之一,歷史組、語言組且不說,單說考古組,這裡面的學術輝煌,就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考古學是建立於近代的一門新學科,特別是甲骨文發現以後,有關殷商時期的學術研究成為了顯學。

從1928年開始,當時的中央政府組織了15次大規模的殷墟發掘,前後歷經十年,直到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爆發而被迫終止。

抗戰開始後,保存有數萬片甲骨的史語所和正在規劃中的中央博物院向西南遷移,經由長沙、桂林、越南海防等,一路舟車勞頓,於翌年初到達昆明。

雲南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西南聯大史研究專家陳立言告訴記者:史語所在昆明幾年,曾先後或分頭在拓東路663號迤西會館、青雲街靛花巷3號、竹安巷、龍頭村棕皮營響應寺和彌陀寺(含東嶽宮、觀聖宮)、龍頭書塢以及瓦窯村普慧庵辦公。

史語所保管的1132箱考古文物和文獻價值連城,但龐雜而沉重,特別是那些「國寶」甲骨,怎樣才能確保安全,這是史語所同仁所面臨的頭痛問題。

來昆明的路上,文物文獻在李濟、董作賓、李方桂等的「押運」下,一路顛簸,專家們擔驚受怕,生怕「國寶」有什麼散失。

來到昆明,史語所的大師們一方面在日機的轟炸聲中,蝸居於簡陋的辦公場所堅持學術考證和研究,但如何安全地保存那些貴重沉重的殷墟文物,也頗讓學術大師們費盡思量。

在龍頭村,記者聽到當地村民回憶老一輩口傳下來的一段當事人有趣的回憶:當年史語所為防止殷墟考古發掘的古物在南遷的過程中被人盯上,便將它們裝在了幾口大楠木棺槨中。

就這樣幾口巨大的棺槨在幾隊士兵和一群教授、研究院的「護送」下被帶到了昆明龍頭村,一些村民或路人遠遠的望去只見幾口巨大的棺槨,誤以為是送葬的隊伍,怕惹上晦氣,遠遠繞行,反倒是為史語所省卻了許多的麻煩。

到了龍頭村後,史語所沒有充足的人力輪番看守這幾個巨大的棺槨,也不知是誰出的主意,傅斯年聽後大加稱妙。

在一個大霧天氣里,史語所的幾個人將棺槨按照送葬的方式下葬到龍頭村稍微荒涼之處,並修好墳塋。

村民皆以為是有人辭世而出殯。

後來史語所遷離龍頭村搬往四川李莊時,幾隻巨大的棺槨亦隨史語所遷離……

如今,記者去尋訪當年史語所的舊址,由於城市改造,迤西會館、靛花巷、竹安巷、龍頭書塢以及普慧庵都已經消失在城市的一片喧囂之中,唯有位於盤龍區龍泉辦事處寶雲社區龍頭村寶台山寶雲小學旁的史語所舊址(彌陀寺,含馮友蘭舊居)依然基本完好地保存著,幾年前,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正在進行維修。

在抗戰烽煙中,以史語所為代表的中華國學研究機構以及它們背後站立著的國學大師們,在國難當中,為了保護國粹文化,毅然承載起了為延續中華傳統文脈而努力的重任,不離不棄,堅強堅守,保護了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根脈,這是昆明的光榮,也是雲南三迤大地的光榮,直至今天,當我們面對史語所的舊址,心中的敬仰之情,依舊油然而生!(雲南日報 記者鄭千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