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賓:抗戰中一盞學術明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正當殷墟考古方興未艾之時,抗戰爆發,日本鬼子的鐵蹄踐踏安陽。

致力於重建「殷商秩序」的學者們,自己生活和研究的秩序被完全打破。

  • 「史語所」流亡 「十兄弟」離散

「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殷墟發掘匆忙結束,董作賓與同仁們踏上漫長而艱難的流亡之路。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程史語所)有21萬冊圖書,有一大批考古發掘物和金石拓片,轉移起來非常不易。

艱難到達長沙後,由於前途未卜,傅斯年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遣散部分人員。

當時中國最有光彩,聯手打出中國考古學、歷史學一片新天地的學術團隊,在長沙生離死別,很多人此後終生再無謀面。

其中最讓人痛心是著名的「殷墟十兄弟」。

「十兄弟」大多以在校或剛畢業的大學生的身份,參與殷墟發掘,因朝夕相處,志趣相投,年齡相仿,於是就按年齡大小「老大」、「老二」地叫起來。

老大李景聃,然後依次是石璋如、李光宇、劉耀、尹煥章、祁延霈、胡厚宣、王湘、高去尋、潘愨。

此外,短暫參與發掘的吳金鼎、夏鼐、向達等,雖未加入,也與他們情深誼厚。

離開史語所後,劉耀、石璋如——兩個河南大學的同學相約一同前往延安。

走到八路軍臨汾辦事處,工作人員見劉耀衣著「土氣」,而石璋如乾淨整齊,還戴頂禮帽,因此拒絕了石璋如,留下了劉耀(去延安後改名尹達)。

兩兄弟從此天各一方。

尹達後來成為學部委員、著名史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考古所所長,是那個時期大陸考古的實際領導者。

石璋如自臨汾返回家鄉偃師,途中遭遇土匪,錢財被搶劫一空。

幸好後來史語所安定下來,董作賓得知他的情況,寫信讓他南下重新加入了史語所。

後來他去了台灣,一生著述極其豐富,活了104歲,被尊為「考古人瑞」。

1998年,為紀念兄弟劉耀去世15周年,96歲高齡的石璋如寫下《劉耀先生考古的五大貢獻》。

此時,距臨汾一別已61年,兩兄弟再未謀面,但心中的情誼卻絲毫未減。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海峽兩岸有了聯繫。

張光直(李濟、董作賓在台灣的學生,著名考古學家)與夏鼐的通信,經常代「十兄弟」互致問候,代為尋訪親友。

1983年9月10日,夏鼐致張光直:「前承囑託打聽石二哥在大陸家屬情況,現已得消息,茲另紙附奉,以便轉去,並望代為問候。

」夏鼐在殷墟時間不長,未名列「十兄弟」,但仍尊石璋如一聲「石二哥」,這個稱呼,不知凝聚了多少親情與滄桑。

石璋如

「十兄弟」中的王湘等人在發掘現場午餐。

正是在這樣艱苦環境中的同心協力,使他們結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

  • 《殷歷譜》開始寫作 流亡地覓得良機

與「十兄弟」等相別別,董作賓隨史語所繼續南遷,先在昆明,後搬到四川宜賓李莊,逐漸安定下來。

即便在艱難的流亡路上,董作賓和同仁們仍致力於殷墟研究,未嘗稍怠。

董作賓是個踏實勤奮的人,但也不乏幽默感。

從南京,經武漢,到長沙、昆明,艱苦的逃難途中,不管在哪兒,也不管條件多簡陋,一到晚上,他就一手抱孩子,一手拿筆伏案寫作,曾抱著孩子自嘲:「早知道這個年頭兒也不來這一手了」,同事們聞言,捧腹大笑不已。

在昆明安頓下來後,董作賓他完成了《殷歷譜》的寫作準備,開始進入計算和寫作階段。

而此時,他興奮地發現,流亡竟然給他帶來了一大好處。

《殷歷譜》是根據甲骨卜辭記日、旬、月、年的資料編纂的一部著作,共十四卷,分上下兩編,是董作賓用時最長、費力最多、苦心經營的一部著作。

從1930年開始,他就注意甲骨文中的殷歷,爾後,不斷匯集資料,細心整理,到1935年初步理出頭緒。

深入研究是在戰亂流離中。

到昆明時,他完成了《殷歷譜》的寫作準備,開始進入計算和寫作階段。

抗戰時期,顛簸流離,生計維艱,但勤奮的人,總能找到有利於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如當初輟學經商,董作賓即利用進貨機會經營壽山石、書籍,滿足個人愛好。

這一次,中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紛紛逃難到昆明,如中國天文學會、中央地質調查所,梁思成的營造學社,中央研究院的社會所,以及西南聯大、上海同濟等,科學界精英雲集。

董作賓看到一大好處:《殷歷譜》的研究,涉及眾多學科,正好就近求教。

如著名天文學家高子平先生,給予他極大的幫助,在諸多名家幫助下,董作賓「使用以教皇曆法為依據的斯卡利格計算日程表,並遵循它,通過連續的數字計算相互無銜接的日子。

自左至右董作賓、梁思永、傅斯年

  • 史語所變數學所 傅斯年贈送明燈

當時沒有電腦,董作賓又不慣使用計算機(手搖機械式的),憑著筆算或算盤來計算一切。

有關曆法的計算量極大,每一算題數字多到20多位,為了減少錯誤,每道題往往計算三遍到五遍,常常把人弄暈。

董作賓不以為苦,每次算清楚一個日期,他都很興奮,時常興高采烈地告訴別人,「我算出文丁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丁亥,是一個夏至,與這一片卜辭所記密合」,「帝辛征東夷的時候,在他的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癸丑這一天,從『亳』往『鴻』,當晚就到了。

但計算量實在太大了,他常常抓住史語所的年輕同事幫他演算。

董作賓南陽口音很重,南陽很多人把「老天爺」三個字當口頭禪,他就有這習慣,往往張口就是「老天爺呀——」。

久而久之,史語所的年輕人悄悄給他起了個外號:「老天爺」。

「老天爺」安排的活兒,年輕人自然樂於從命,大家常拿著算盤噼里啪啦,石璋如回憶說,當時「董先生自己常常說笑話:我們史語所成了數學研究所了」。

流亡生活,無比艱苦。

尤其到宜賓李莊後,物價飛漲,米麵等漲七八倍,布匹漲八九倍,做新衣服已成奢望,能顧住肚子,已非易事,誰家殺只雞或買一條水鼻子(魚),都會成為山村重大新聞。

久而久之,所有的人,都滿臉菜色。

這些滿臉菜色的人們,工作卻仍繁重。

史語所南遷時,大批殷墟發掘資料尚未整理完畢,匆忙裝箱運走。

在昆明安定下來,他們就開始整理這些珍貴的文物。

離開南京時,甲骨是被精心放置在紙盒中,然後放入木箱的,此時開箱,卻讓他們大為震驚,欲哭無淚——數年潮濕,萬里震盪,甲骨已破損混雜,面目全非。

艱難的整理工作持續了一年多。

高去尋、胡厚宣負責清理編號,楊若芝小姐拓片,最後交由董作賓摹寫。

這四人工作小組,日夜工作,每晚工作到十點。

有字的殘片,基本被整理出來。

1936年,董作賓已將前期發掘甲骨精華變為《殷墟文字甲編》,此時開始著手編錄《殷墟文字乙編》的工作。

從1940年起,董作賓又開始代理史語所所務。

抗戰爆發後,傅斯年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參政議政上,他高潔的人格,激烈的愛國情懷,深得各界推崇,被選為國民參政會駐會委員。

為了說話的自由和說話的分量,他拒絕蔣介石請他當國府委員的邀約,并力勸胡適不要當官,曾一言打動胡適:「他們要你當官,不過是想在大糞堆上插朵花。

」後來他以貪腐問題,將孔祥熙、宋子文兩位行政院長拉下馬,成為著名的「大炮」。

因無暇分身,他將所務委託董作賓代理。

所以,抗戰八年的大部分時間,董作賓是行政、科研「雙肩挑」。

不過,這絲毫沒有降低他研究的質量,他的辦法是白天辦公,晚上「幹活」。

美術史家、輝縣人李霖燦曾近距離感受過董作賓的勤奮。

李霖燦剛結束雲南民族藝術調查時,曾借居在董作賓書房。

在玉龍雪山山居四年,他養成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習慣,每到黃昏,頭一碰枕頭,即墜入「黑甜鄉中」,等到睜眼,已是晨霞滿天。

有一天晚上,李霖燦罕見的凌晨兩點醒來,只見一盞煤油燈下,董作賓正伏案疾書,蓬亂的頭髮、著長袍的身體,在牆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剪影。

他才知道,董作賓的皇皇巨著,都是這樣完成的。

董作賓那盞煤油燈,在當時是奢侈品。

那時一般用的都是桐油、菜油燈,光線弱不說,常用的話,鼻孔還會黑如煙囪。

這盞燈,是傅斯年特意從重慶帶來,附帶一桶煤油、一個「美麗」的玻璃罩,讓董作賓擁有了方圓十幾里最亮的一盞燈。

正是在這盞燈下,董作賓寫出了《殷歷譜》。

1945年4月,經過無數個寂靜長夜的勤奮工作,凝聚十年心血的皇皇巨著終於寫成。

宜賓李莊,《殷歷譜》誕生的地方

  • 名家評點《殷歷譜》

作為共事多年的同事,考古界大家李濟對董作賓的這本巨著的價值深為了解:「其目的是用科學分析把數量驚人的甲骨材料和現代日期聯繫起來,為此他下了很大的工夫,成為抗戰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現代化成就的代表。

當時學術大家紛紛為這部著作點讚。

彥堂(董作賓,字彥堂)這部書(《殷歷譜》)真可以說是做到了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境界。

佩服佩服。

——胡適

當世甲骨學之每進一步,即是彥堂之每進一步……彥堂之書出,集文獻大小總匯,用新法則厥信史上贈益三百年,孔子嘆為文獻無證者,經彥堂而有證焉。

——傅斯年

抗戰八年,學術著作當以《殷歷譜》為第一部,決無疑義也。

……病中匆匆拜讀一過,不朽之盛業,唯有合掌讚嘆而已。

——陳寅恪

許多傑出學者對甲骨文進行了研究,但只有四個成績卓著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作出貢獻的著名專家,由他率領學者們在前進的征途上向前邁步。

實際上這些專家的著作都是綜合性的。

這四部里程碑的著作是:(1)王國維的《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2)董作賓的《甲骨文斷代研究例》;(3)郭沫若的《卜辭通纂》;(4)董作賓的《殷歷譜》。

四部巨著中董是其中兩部的作者。

——李濟

這部學術著作也得到了官方嘉獎:

發凡起例,考證精實,使代遠年湮之古史之年曆,爬疏有緒,脈絡貫通,有俾學術文化誠非淺顯,良深嘉勉。

——蔣中正簽發董作賓《殷歷譜》的嘉獎令

董作賓甲骨文書法。

「日在林中初入暮,風來水上自成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記錄...

一萬七千多片甲骨文曾在南京考古出土

文/王本興南京曾考古出土甲骨文一萬七千另九十六片。這個鮮為人知的地方即是今天位於南京北極閣南麓、雞鳴寺前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上世紀三十年代,這兒原為民國政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

殷墟:中國考古史上的里程碑

編者按:2017年6月10日,是我國的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祖國的悠久歷史與壯麗山河,為今人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這既是今天我們建構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也是我們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題材。對...

董作賓:一個為國家增壽為民族續命的考古學家

在中國近現代甲骨文考古研究領域,曾有「甲骨四堂」之說,所謂四堂者,則指郭沫若(字鼎堂)、董作賓(字彥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四人,這一說法,出自著名史學家陳子展評價近代甲骨學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