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沒有空調,夏天怎麼過日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全國各地溫度持續升溫,小編在的四川也是每天35度以上,就像蒸籠一樣難受,不禁讓小編聯想到一個問題,古代人沒有空調,他們不會被烤焦嗎?

懷著好奇心,小編專門去網上查閱了一下相關資料了解了一下,發現其實古代人夏天也不是憋著熬過去的,他們也自有他們的妙招。

我主要從以下方面整理了一下,一起來看看吧!


各種天然製冷設備

其實不只是現代,古代也有他們的「黑科技」,而且這些黑科技還是天然無污染的。

例如古時候的空調房,很多都是直接採取冰塊降溫,這種原始而又笨重的方法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皇宮中的「清涼殿」,據《漢書》記載,清涼殿「清室則中夏含霜」,大意為夏季室內還能結霜,不管這是不是一種浮誇的修辭,「清涼殿」的凍人之處都可見一斑。

除了冰塊降溫,還有就是利用各種地理原理進行建築設計達到降溫的效果,例如「土空調」就運用溫差對流達到降溫的效果。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古代洞窟,成了人們避暑的好去處。


各類扇子

沒有空調,甚至沒有風扇,但是不允許沒有蒲扇呀。


你可能在現代覺得一把扇子並不能起什麼作用,但是這畢竟是古代人唯一的能起到直接作用的納涼工具,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

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也輕鬆,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寫詩作畫,還真有些情趣,所以古代的扇子有時候更能成為一個人隨身攜帶的寶貝。

你看看電視劇里的什麼江南才子,是不是隨身都帶著一把扇子扇來扇去呢,夠洋氣的。

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帶來的愜意。

「人工風扇」即在一個軸上裝上扇葉,軸心上拴有繩索,僕人手搖軸心上的繩索,扇葉被帶動旋轉則可生成涼風,當然布衣是享受不起這種電扇的。

各種冷飲

你以為只有現在才有「coco」、「一點點」、「大台北」嗎。

可是冷飲這種東西早在古代就有了,並且到盛夏之時還會非常流行。


最早的冰使用除了少量的放置室內降溫之外,多用在祭祀和宴飲。

宴飲主要是用來冰鎮酒水,大件的酒水直接放在一種形制類似於缶的叫做冰鑒的器具裡面用以冰鎮。

到了唐代以後,中國出現了大量的全新冰飲,比如酥山。

酥山在唐代出土的墓葬壁畫當中多有出現,所謂的酥,是奶製品,被稱之為「唐代的冰淇淋」。

還有一種你十分熟悉的冷飲,叫「酸梅湯」,古時也大受歡迎,具有清熱解暑的奇效。

有人相傳是朱元璋發明的酸梅湯,但更可靠的記載稱先秦已有酸梅湯的出現。


當你熱得不行的時候路過一家冷飲店,是誰都會停下腳步喝一杯吧,說實話,確實挺管用的。

心態變化

其實除了溫度這個絕對因素外,暗中影響的還有人們的心態。


古時候的人們更加親近大自然,可以把夏天過得更加生動有趣,因為腦子裡沒有空調,所有也不會對一種東西產生依戀,從而誕生千奇百怪的避暑方法。

而現代人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壓力,吸收各種汽車噪音和工廠廢氣,再加上用空調的人越來越多,外部環境多少會受到一點影響。

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思想:夏天沒空調活不下去!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如果有什麼不嚴謹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喲。

小編最近是一點都不想出門,天天宅在家裡吹空調,你的城市是不是也快被烤熟了呢,可以在下邊跟我們交流喲!

這裡是二點五次元的貓,專注挖掘生活中的有趣和感動,喜歡我的話點個關注,我們下次見面喲,謝謝支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人如何過夏天?

三伏天,連日來持續高溫,很多同事連午餐都草草對付了事,還有人換了簽名——「寧可在空調房餓死,也不做外出覓食的勇士」。習慣了與空調、電風扇為伴的現代人也許很難想像,在沒有電也沒有電器的古代,人們如...

沒有空調還穿的那麼厚 為何古人夏天沒熱死?

有時候我也在想這個問題,難道古人那時候溫度就沒有37-38的時候嗎,沒有空調沒有電扇的,他們怎麼存活呢後來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古人也不是坐著挨熱,啥都不管的。咱們先從冬瓜說起吧古時候農民都喜歡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