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歷史現場:口述,文物與考古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上海書城專場(明日開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上海書城專場

重返歷史現場:口述,文物與考古(共三講)

【時間】8月20日(周六)10:00—21:00

【地點】上海書城(福州路店)7樓演講廳

【地址】上海市福州路465號

【主辦】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開放式講座,歡迎參加。

諮詢電話: 021-63914262

【課程表】

第一講 烏江自刎:《史記》中的口述史

8月20日 10:00-12:00 主講人:李開元

第二講 從歷史中醒來:怎樣認識陶俑

8月20日 14:30-16:30 主講人:孫機

第三講 考古學視角下的中國誕生史

8月20日 19:00-21:00 主講人:許宏

【課程提要】

第一講 烏江自刎:《史記》中的口述史

主講:李開元(日本就實大學人文科學部教授)

在《史記》中,「荊軻刺秦王」、「鴻門宴」和「項羽之死」三篇名文,膾炙人口,千古傳頌,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

不過,這三篇名文,因為太精彩,一直受到中外學者的質疑:是文學還是史學,是虛構還是紀實,是太史公的秉筆直書還是神來之筆?新的研究表明,這三篇名文都是基於親歷者的口述寫成的紀實文學,是中國口述史學的先驅。

歷史學家李開元先生將引領大家一起解讀《史記•項羽本紀》中的項羽之死,尋找事件的親歷者和口述人,破解故事的真假虛實,進而在實地考察,親臨歷史現場的基礎上,對這段歷史做聯通古今的再敘事。

【主講人簡介 】李開元,四川成都人,1982年北大歷史系畢業,留校協助田餘慶先生任教。

1989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

現任日本就實大學人文科學部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秦漢史。

著有《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楚亡:從項羽到韓信》、《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2000)、《秦謎:重新發現秦始皇》(2015)等。

01《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

02《楚亡:從項羽到韓信》

李開元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5年5月

第二講 從歷史中醒來:怎樣認識陶俑

主講:孫機(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

陶俑來自於考古發掘。

古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廣泛陳列於各個博物館,印入文物美術圖冊,為人所欣賞。

也許我們會問,在漫長的千年歲月里,古老的喪葬文化中,陶俑是如何產生,又怎樣演變的?具有怎樣的功能?陶俑與古代社會生活有著怎樣的關聯?

孫機先生的古陶俑講座,溯源析流講變遷,解讀其中的文化信息,將從四個方面展開:

●俑和「芻靈」(用茅草紮成的人、馬,古人送葬之物)、「偶人」(用土木等製成的人形物)

●俑和「四神十二時」(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十二地支)

●胡俑、胡服俑(只見於隋唐時期)

●陶俑的證史和審美價值

【主講人簡介 】孫機,1929年生,山東青島人。

我國文物學家、考古學家。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學術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獲全國美協授予的「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獎。

著有《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中國古輿服論叢》《仰觀集》《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等。

《從歷史中醒來:孫機談中國古文物》孫機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8

第三講 考古學視角下的中國誕生史

主講:許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8月20日 19:00-21:00

數千年前,「滿天星斗」的邦國時代,東亞大陸有著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那是一個多元文化共存的「英雄時代」。

公元前1700年左右,隨著二里頭文明的崛起,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顯示出強勢的文化和對外輻射能力。

最早的「中國」不設外郭城牆,由此開啟了將近兩千年的「大都無城」時代,成為中國古都史上重要的階段性特質。

而青銅禮器群的出現,直接刺激中原地區自公元前二千紀上半葉進入了空前的「大提速時代」,青銅禮器及鑄造技術催生了最早的「中國」。

考古發現在破解缺乏文獻記錄的歷史時,為我們提供了關鍵性的鑰匙……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考古隊隊長許宏,根據多年發掘和研究的經驗,將我們帶到四千年前,為我們講述最早的中國誕生的故事。

【主講人簡介】許宏,1963年生,遼寧蓋州人。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二里頭工作隊隊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夏商周考古和中國古代城市考古,關注中國文明形成與早期國家的考古學研究。

主持偃師二里頭遺址的鑽探與發掘、洛陽盆地區域考古調查等項目。

作為親臨一線的考古隊長,他長期堅守工地,指導許多重要遺蹟遺物的發掘鑽探工作,也是眾多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的見證人和闡述人。

二里頭遺址宮殿區、綠松石龍形器的發現與發掘,備受學界和公眾的關注。

近年來關注考古成果的公眾普及,從2009年開始,陸續出版《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等,樂於在公共平台上與讀者交流問題,不僅是嚴謹的學者,還是公眾考古學的踐行者。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params:{"google_ad_client":["ca","pub","2923"+"1528"+"6638"+"5027"].join("-"),"google_ad_slot":"7278175363","google_ad_layout":"in-article","google_ad_format":"fluid","google_ad_channel":"6018164944"}}); 許宏 解讀早期中國系列

01《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

02《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5

●●●

三聯書店的作者中,有許多一流學者,我們將他們的研究看作寶貴的資源,希望經過進一步的加工提煉後,使之轉化為大眾都能享有的財富,讓專家的思考離開書齋和專業讀物,面向廣大的讀者。

為此,三聯書店一直致力於出版供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讀者閱讀的學術普及作品,但我們感到,這遠遠不夠。

新的傳播環境,給我們提供了出版圖書之外,更豐富的選擇。

我們希望通過新媒體,連接線上與線下,創造更好的條件,讓學者和讀者大眾有更多面對面聆聽、交流、碰撞的機會。

有鑒於此,我們策劃了「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系列講座,以促進閱讀、推進學術普及。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試圖改變以往書店講座「聽熱鬧」的情況,將課程概念引入講座。

每季公開課,邀請人文社科領域一線學者,選取學術專題,精心設計 「濃縮版選修課」——內容上堅持嚴謹性、原創性,表達上避免學院化、專業化;以系列講座對專題作較為系統、深入的介紹。

歡迎每一位熱愛思考的讀者,到書店聽課,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更新觀念、啟發思想。

「近期活動」

上海書展、南國書香節活動總覽

重返歷史現場——口述,文物與考古

----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長按二維碼即可訂閱

----

和友人交流,點擊右上角朋友圈

回復好文,閱讀更多專題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有一種考古書 就像偵探小說

不久前,海昏侯墓考古文物亮相,大眾對出土文物的關注,以及對海昏侯其人的興趣,再次將考古推上熱點。對於考古,除了專家和從業者,大多數的普通人自然是「門外漢」,但考古自身的神秘卻總是讓人好奇。了解考...

孫機:每件文物都用錢來衡量,還有什麼意思

聚焦圖書:《從歷史中醒來》《華夏衣冠》《載馳載驅》活動安排1:「從歷史中醒來:怎樣認識陶俑」主題講座地點:上海書城活動安排2:孫機中國古代服飾文化講座暨《華夏衣冠》首發式地點:上海展覽中心第三活...

考古學家眼中的早期中國:「大都無城」

人民網北京5月17日電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顯著特色之一。如果有人說,在二里頭國家(夏或商王朝)誕生到漢代的兩千餘年間,絕大部分時間裡都城居然是沒有大城的,甚至可以說這一千多年是...

何以中國:從前中國時代到最早的「中國」

【內容提要】何以中國:從前中國時代到最早的「中國」 最早的「中國」從何而來?數千年前「滿天星斗」時代的中國大地有著怎樣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應該怎樣看待它們?早期中國由多元到一體的演進過程是單線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