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怎樣驗證上古華夏族真實歷史風貌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據當今的科技和考古發現,證明了分布在地球各處的人類都來自於非洲。
近25年來,科學家一直認為,現代人約於5萬年前離開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並逐漸取代當地土著人種。
近期,隨著基因測序技術迅猛發展,人類遷徙歷史研究進入新領域。
人們發現,自人類大規模遷出非洲之後,尤其約1萬年前,人類遷徙與融合遠比預想的更複雜、更頻繁。
就是說,世界人類有著相同人種起源和文化起源。
那麼中國人的先祖也不例外,就是從非洲走出,到古埃及的尼羅河流域,再在到兩河流域,然後經南亞的印度恆河流域,緬甸等路徑進入到四川巴蜀,再到東亞大陸的長江流域。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埃及文明比當時的華夏文明要早而且先進許多
。
我一直都在說明一個最常識而且簡單不過的問題,東亞大陸最早的文明起源於南方長江流域,而不是北冥洛水,因為,那裡曾經天寒地凍,凍死無數東遷的人們,曾經是人類的噩夢!
你無論如何都抹殺不了一個事實:無論是按基因學考古還是按冰河期非洲起源說,地中海埃及尼羅河流域是最早產生文明的,因為,那裡最接近非洲,並且是熱帶地理位置,其氣候曾經最早適合人類高級文明的產生,事實上也是因為氣候的全球變溫暖,最先退出了人類高級文明!這就是邏輯!現在科學證明人類東遷路線,其基因順序也是起源非洲,然後是地中海尼羅河流域,再到兩河流域蘇美爾,通過印度,最後到達東亞大陸的長江流域。
其實中國最古老的傳說的確也證明了這個觀點,如「夸父逐日」的傳說,《山海經》中的記述都證明這一切。
那就是二萬年
前,西亞人最早來到東亞大陸的是一些太陽教虔誠信徒,他們是追隨日出的方向,由西方來到東方,那時候東亞大陸天寒地凍,開始只有到南方的人才生存下來,誤入歧途進入北方的基本都凍死,屍骨無存。
南方最起碼能夠勉強維持基本生存,比如南海北部灣,長江流域,於是他們擇水而居,繁衍生息,到了幾千年後南方正式回暖,氣溫適宜,草木茂盛,百花齊放、百鳥朝陽時候,南方文明就在長江流域正式開始,這就是風華正茂的「華」,即一萬多年前伏羲氏華族的來歷。
正如前面說的,人類遷徙與融合遠比預想的更複雜、更頻繁,後來黃帝從 西方遷徙到東亞大陸與華族融合,這已經是幾千年以後的另外一次融合了,於是華夏文明正式誕生!
基於這種判斷,黃帝夏族從古埃及大夏國遷徙而來到亞洲大陸長江流域,帶來了與原來伏羲華族同質文化和更先進科技文明,在亞洲大陸創建的三族聯合的大黃國聯邦國。
之所以說這種文明是高級文明,是文化開放型自由社會文明,其千年不衰,就是因為當時的華夏人依然崇尚人類共同普世的大道文化信仰,而這種文化信仰與鳳鳥崇拜分不開。
因為鳥應該是志存高遠的、自由浪漫的象徵意義。
而華夏人的鳳鳥崇拜的證據最集中之處正是《山海經》中。
大家都知道《山海經》中描述了許多各種鳥的形象,其中記載了一種棲居太陽神鳥的扶木,其實就是扶桑樹,乃太陽神鳥落息的神樹。
而這個扶桑樹正是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青銅神樹。
據說光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就出土有八棵這種神樹。
有精美的雲氣紋的山形樹座,
有筆直的樹身和下垂的樹枝有三層,每一層中的每一枝頭有果子還站立一隻神鳥,樹頂應該也有一隻神鳥。
事實上,扶桑樹應該總共有十隻太陽神鳥。
再
看看《山海經·大荒東經》的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
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
有谷曰溫源谷。
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鳥。
」這樣看來,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青銅神樹與上古文獻《山海經》記載吻合,也與中國遠古的傳說吻合了。
相傳在遙遠的東方和西方各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樹,是太陽神鳥升起和棲息的場所,每天早上太陽神鳥從扶桑樹上升起,晚上就落在扶桑樹上休息。
而且上古傳說天有十日,每天升起一個太陽,餘下的九個太陽神鳥就棲息在扶桑樹上。
無獨有偶,現今出土的春秋戰國楚國文物也有與三星堆一樣的扶桑樹青銅器。
不但如此,出土文物中有這樣的扶桑樹的圖案雕刻在長江流域,從西方的岷山到東面臨海的廣大地域的文物中比比皆是。
當然,主要見古代於楚國、吳國、越國、巴蜀國的地域範圍。
可以說,《山海經》中記載的扶桑樹,和在三星堆,楚文物出土的青銅扶桑樹一模一樣。
難道這一切都只是巧合嗎?非也。
從三星堆出土青銅文物測年距離今天4000多年看,應該跟通常說的中國上古歷史上夏後氏國的人文歷史風貌有密切的關係。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長江中下游形成的最早國家文明是黃帝的三苗聯邦制共和國,而大禹後氏建立的夏國正是黃帝的三苗聯邦制共和國的繼承者之一,其文明中心與之一樣也是長江流域中下游,並與三星堆和《山海經》的年代相當。
也就是說,夏國的疆域在長江流域,以長江中下游的湖北的夏口和江西的九江為中心。
其東在湖南的東部江西中部與有穹國接壤,國土包括春秋戰國時候楚國的地界;其西至巴蜀的岷山國,包括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地區範圍;其北界邊緣抵達鄭洛,其南邊與昆吾國結壤。
這樣看來,先秦著作《山海經》已然有清晰再現了夏後氏國的人文地理記錄無疑。
其記載的地理位置和區域以及文化影響力恰恰與現在考古出土的文物相一致。
正是填補了中國上古華夏斷代史的空白,其記載的人文歷史地理範圍無疑在長江流域在下游為中心,出現以三星堆、屈家嶺、石家河、良渚等數十座史前文化城址的廣大地區,並以雲夢大澤和江、漢、澧等諸水為樞紐的聯邦國與交換貿易地域網絡,是東亞最早的青銅文明時代。
當然,這裡包括繼承黃帝三苗聯邦制國文化的也有東方各國,位置在當時夏國的東方,中國正史叫這些國家東夷人。
其實,他們就是建立商朝的商湯國家聯盟,也崇拜鳳鳥,也流行太陽鳥和扶桑樹的傳說。
從中國良渚玉器看,這些被稱為東夷人的東方國家的人們都崇拜鳳神太昊,就是扶桑樹和太陽鳥。
儘管後來他們東方各國聯合起來搞革命,推翻了夏侯氏國最後一個國王夏桀,但他們所弘揚的大道文化的鳥崇拜信仰沒有變。
這樣看來,有一種文化是人類共同具有文化內涵,那就是誰都想做一隻小鳥,一隻自由自在翱翔藍天的小鳥!鳥應該是志存高遠的、自由自在象徵意義。
所以,東夷人的有肅(蘇)國、有穹國、有風國、有陽國、有鳥國等大量的東夷人國家同樣繼承了黃帝開創的大道文化的鳥崇拜。
他們都將鳥兒比作給人類帶來溫暖和光明的太陽。
同時也說明以長江流域起源東亞華夏文明,表現的三星堆和楚國出土的文物以及《《山海經》》記述,絕對證明了長江流域文化與洛河中原文化的完全不一樣,兩者文化系統應該也是天壤之別。
經過筆者對《山海經》的研讀,基本可以確定大夏後氏的有夏國的第三代君王太康所建 的都城斟潯就在九江口。
《山海經》中稱「三天子都」正是有夏國的第三天子太康建造的夏國國都斟潯,位於現在的九江。
在《山海經》中,連長江流域文明的古國地理位置、名稱都描述得非常清晰準確,不能不令人驚嘆!
據《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會稽山在大楚東南。
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北江出曼山,南江出高山。
高山在都西,入海在長州南。
浙江出三天子都往東,在閩西北入海,餘暨南。
廬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一曰天子鄣。
淮水出餘山,餘山在朝陽東,義鄉西,入海,淮浦北。
湘水出舜葬東南陬,西環之。
」
其譯文解釋是:
會稽山(今浙江境內)在荊楚的東南面。
從岷山中流出三條江水,首先是長江從汶山流出,北面的黃河 從曼山流出,還有南面的瀾滄江從高山流出。
高山(指青藏高原)座落在成都的西面。
三條江水最終注入大海。
(瀾滄江)入海處在長州(指長洲島位於中國廣州市東部,珠江口內)的南面越南
。
浙江(錢塘江)從三天子都山(黃山或廬山,)發源,三天子都(九江口)山在荊的東面,閩地的西北面,浙江最終注入大海,入海處在餘暨的南邊。
廬江(安徽黃山腳下的青弋江)也從三天子都(九江口)入長江,入江處在彭澤(鄱陽湖)的西面。
一種說法認為在天子鄣(黃山)。
淮水從餘山(桐柏山)發源,餘山座落在朝陽(今河南境內南陽)的東面,義鄉(今湖北境內義鄉縣)的西面。
淮水最終注入大海,入海處在淮浦的北面。
湘水從帝舜葬地的東南角發源,然後向西環繞流去。
再看看從本文前面引用的《山海經·大荒東經》里:「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
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
有谷曰溫源谷。
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鳥。
」
看明白了吧,這段文字中說的是遠古時期,有夏國東面長滿野草的山澤地帶有一座名孽搖頵羝山,山谷里有個
「溫源谷」,也叫湯谷,上面長有一株扶桑樹,主幹高達三百里,其葉子如芥菜的葉子,上面的樹枝上有十隻太陽鳥。
十隻鳥每天輪流值班,太陽剛好出山時刻,站在扶桑樹頂端的鳥就飛走了一個,太陽剛好下山,這隻鳥就飛回來自覺到下層樹枝歇息;第二天輪換另一隻從樹的頂端飛走,到太陽落山準時飛回,與此循環往復,日復一日與每天的太陽起落時間恰好保持一致,不差分秒!
據考證,這個「孽搖頵羝」 指烈奧萬丹山,位於江西省廬山南麓, 也就是今江西省共青城附近龍灣溫泉谷,在九江的南,還與九江相隔非常近。
據說那裡的確有個山谷有一眼溫泉,溫度全年70度上下,這裡說的「溫源谷」指的就是它,地點在現在是江西的著名的龍灣溫泉景點。
而這裡說的「湯谷」當然同樣指的就是那裡孽搖頵羝山的山谷眼溫泉的意思!
可是,奇怪就奇怪在,《山海經》描述的扶桑樹與太陽神鳥與出土的三星堆和楚國古青銅扶桑樹文物特點非常吻合,連青銅神樹頂端的一隻太陽鳥不見了的細節也那麼一致!難道不奇怪嗎?出土的三星堆和楚國青銅扶桑樹上的太陽鳥理應該包括樹頂一隻在內總共十隻,卻只有九隻
神鳥。
讀了《山海經·大荒東經》這一段,你應該就明白了,那隻樹頂上的太陽鳥在太陽剛好出來時候就飛走了,它要扛著太陽值班,要到下午黃昏太陽下山時飛回來。
這樣看來,扶桑樹頂端那隻神鳥應該就是天上那個太陽,正是他給人類帶來溫暖和光明的太陽,這當然是神話傳說!哈
而然,從以上《山海經·大荒東經》這段文字更深層次理解:首先一看標題的「東經」字樣,顧名思義,「大荒東經」里正是描述的長江流域的東方的地理位置,其實就是夏後國的東部疆界位置。
根據其中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一句和神樹「其葉如芥」看,「大荒」在古語中本來就指長滿野草的山澤地帶的意思。
而「芥」在漢語中同「界」通用。
因為漢語中「疆界」詞根就是其諧音詞「姜芥」的引申。
筆者推理這個叫「孽搖頵羝」的山與邊上的西叉湖相鄰,上古時候西叉湖確實是長滿野草的沼澤之地,故曰:大荒。
這裡東接有穹國,是夏國與穹國接壤的疆界,的確距離夏國三太子都斟潯(九江)並不遠。
至此我忽然明白了,《竹書記年》里說的一個歷史事件的確是有其真實性。
說的是夏後氏的夏國與東方鄰國有穹國君王后羿一段恩怨。
說的是本領高強,善於射箭有穹國君王后羿綁票夏國國君太康的歷史故事。
當時,有夏國國君太康,耽於遊樂田獵,不理政事。
常常到邊境大荒之地打獵,有一次居然被后羿碰上給抓住了,后羿便趁機襲占了有夏國都城斟潯(九江)。
後來還把太康給弄死了,於是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而自己在幕後垂簾聽政,實際上操縱並掌握夏國的實權。
但後來,后羿像太康只顧四出遊樂田獵,居然被親信寒浞所殺。
從這個事件看,穹國君王后羿也是不講規矩沒有信用的傢伙!難怪傳說中他的妻子嫦娥背叛了離他而去,看看他本來就是一國之君,何必要偷窺別人家的王位呢?人家國的權力是那麼好操縱的?果然是報應,被自己親信所殺,罪有應得啊。
令我最看不起后羿的是,他嗜血成性,居然搗毀孽搖頵羝山溫源谷上扶桑樹,還一氣射殺了扶桑樹上九隻太陽鳥。
幸虧剩下唯一的第十隻鳥因為值日飛走了才免於滅頂之災,要不然唯一的太陽鳥都沒了。
沒有太陽鳥也就沒有了太陽升起和降落,到時候我們的世界豈不一片黑暗?這個故事我不多講也許大家都知道,畢竟華夏大道文化的鳥崇拜信仰紛紛落幕,剩下的不多了。
應該彌足珍貴,應該倍加珍惜啊!
《山海經》是歷史還是神話?一件神秘文物的出土,給出了有力說明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有一本始終充滿神奇色彩的著作,它就是《山海經》。《山海經》不知是何人所作,也不知成書於何時,但是它的重要性卻無人敢忽略。《山海經》的內容荒誕不經,無奇不有,記載了很多上古...
三星堆青銅神樹,竟然與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有著神秘的關係!
寫在前面的話:閣主學識有限,寫的都是一家之言,望君海涵,不吝賜教。閣主只想安安靜靜碼字,本本分分做人。希望大家關注曉夢閣,給閣主提出寶貴建議和支持!謝謝。【原創說明】:抄襲和複製粘貼毫無意義,曉...
盜墓筆記中青銅神樹的靈感來源,原來這麼厲害
今天我們講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記得幾年前在喜馬拉雅聽周建龍講《盜墓筆記》,第二集裡就講到了秦嶺的青銅神樹,一聽就知道作者的靈感來自三星堆。這個三星堆啊,是三座長約數十米至百米、高約5米至8米,...
國家寶藏(三)嘆為觀止的青銅神樹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盜墓筆記第二部——秦嶺神樹,這其中的秦嶺神樹就是以青銅神樹作為原形。青銅神樹於1986年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商代晚期文物,國家文物局公布首批64件禁止出境展覽文...
青銅神樹長什麼樣 青銅神樹有什麼價值
青銅神樹,共有八棵,夏代晚期青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86年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收藏於四川三星堆博物館。其中一號大神樹高達3.96米,樹幹殘高3.84米。有三層枝葉,每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