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夏天沒空調,夏天卻過得比我們涼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搖扇子避暑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
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也輕鬆,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寫詩作畫,還真有些情趣。
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帶來的愜意。
搖扇是一種需要手指、腕和肩部關節、肌肉協調配合的上肢運動。
盛夏時節,老年人經常搖扇納涼,正是鍛鍊上肢、關節、肌肉的好機會。
老年人夏日搖扇應有意識地多用左手,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貴族的避暑山莊
矜貴的皇室貴族不滿足吃點冷飲吹個人工「電」風扇過夏天,他們逃離紫禁城,跑到避暑山莊去逍遙。
說到避暑山莊,最負盛名的就是承德避暑山莊了。
承德避暑山莊內地形分為山地、平原兩種,山地植被覆蓋率高,平原多湖泊,且大部分土地裸露在外面,少鋼筋水泥建築和柏油馬路,自然溫度比別的地方低3-5℃。
涼屋
唐代出現了一種供人消暑的「涼屋」。
「涼屋」通常傍水而建,採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涼氣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沿檐而下,製成「人工水簾」,屋子裡自然會涼快起來。
這個方法比「人工風扇」和「葉輪撥風」效果好得多,不論從科技角度看,還是從人文角度看,都是一種進步(哪怕後一種的進步是順帶的)。
到了明代,「涼屋」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此有精彩描述:「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不難看出,明代人已知道在消暑時巧妙利用地理優勢,掘井納涼,天然環保,不乏科學道理。
清涼殿
看過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的觀眾或許仍記得這樣的情節———炎炎盛夏,僕人在一個大瓷缸中放入冰塊,再將瓷缸放到小主、娘娘的房中,用以降低房間的溫度。
再到明清時期,皇家宮殿房間內出現了可移動的冷源,即貯放冰塊的柜子,上面鏤空,作為冷氣出孔,中部空間還可儲存食物,如西瓜、冷飲等。
這種「冷櫃」後來民間也用上了,還有進口貨,時稱「洋桶」,這在當時絕對算得上是「高檔家電」。
古代冷飲
原來早在周代,人們就開始用冰窖儲藏冬天的冰塊以備夏用。
《詩經》與《左傳》中都有冬月藏冰的記載,朝廷中有專門的官吏負責每年寒冬時鑿取冰塊存放在「冰室」或「冰井」里,等到盛夏時節再取出。
負責掌管冰塊藏取的專職人士被喚作「凌人」。
由於冰塊在儲藏時會融化,因此古人往往要窖存三倍以上的冰塊供夏季使用。
宋朝的冷飲非常豐富。
到了夏天,除了能喝到冷酒,還能吃上各式各樣的冷飲,並且已有了刨冰。
瓷枕/玉枕
相伴的夜晚 再也不會因為酷熱難耐而睡不好了
古代的枕頭大多具有清火、安神的作用。
瓷枕自隋代開始就進入了人們的居室,瓷枕具有清涼、去熱的物理性能。
可以想像,在酷熱難耐的盛夏,瓷枕便成了清熱消暑的好用品。
晚唐綠釉素麵橢圓形兔座枕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藏
涼蓆
古人管涼蓆叫「夏簟」或「涼簟」。
簟是一種竹製的蓆子,亦指用細蘆葦編織的蓆子。
在早期,席和簟是有嚴格區分的:蓆子性溫,是冬天用的,而簟性涼,是夏天用的。
三國時期東吳的張純在其《席賦》中所說的「席以冬設,簟為夏施」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南朝梁江淹《別賦》稱:「夏簟清兮晝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長。
」
涼床
床是繼蓆子之後,出現最早的臥具。
「床」這個字在甲骨文里已出現寫作「爿」,早期的床坐臥兩用。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即稱:「古閒居坐於牀,隱於幾,不垂足,夜則寢,晨興則斂枕簟。
」
床一般用木材製作,故過去床寫作「牀」。
但出於祛暑考慮,也有的床用玉石、象牙、水晶等來製作。
其中,「石床」就是古人認為最好的夏用降溫寢具之一,南朝宋武帝劉裕有「熱病」,坐臥都需要用降溫物品,有人便獻石床,「寢之,極以為佳。
」劉裕出身貧寒,是位布衣皇帝,劉裕認為用石床太腐敗,遂將石床打碎——儘管用玉石制床也是有傳統的,據說上古三代時商朝的最後一位君主紂王與妲己所用的床就是一張玉床,《世本》稱為「紂作玉床」。
比石床還高級多的是「象牙床」。
據《戰國策·齊策三》「孟嘗君出行國至楚」條記載,當年孟嘗君巡行到楚國,楚國送給他一張象牙床。
因為「象床之直千金」,太貴重,當時一個姓登徒的人被派送床,怕萬一有閃失,「賣妻子不足償之」——賣了老婆孩子也賠不起,根本不敢去。
可見,象牙床在先秦時就是珍稀床具,價值連城。
古代人的智慧有時放到現在我們也未能做到。
古代夏天是如何避暑降溫的 竟比現代人還會享受
中國地域廣闊,大部分地區都是處在溫帶、熱帶氣候區,一年四季變化明顯,夏天也特別的炎熱,尤其是最近幾年全球氣候異常,仿佛夏天也比前幾年更熱了。在這氣溫高達40°的夏天,雖然現代化的空調、電扇為大...
古代人夏天是如何避暑降溫的呢,原來比現代人還會享受!
中國地域廣闊,大部分地區都是處在溫帶、熱帶氣候區,一年四季變化明顯,夏天也特別的炎熱,尤其是最近幾年全球氣候異常,仿佛夏天也比前幾年更熱了。在這氣溫高達40°的夏天,雖然現代化的空調、電扇為大家...
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你知道古人夏季如何避暑嗎?最後一種方法簡直超凡脫俗
古人避暑神器一:搖扇納涼扇子的來由已無從考證,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掌握了扇子的使用方法,但與現代人們所用的有所不同,更多的可能來源於綠色植物的葉子,用壞了隨即換新的即可。
古人避暑妙招大揭秘:沒空調怎麼過夏天?
炎炎夏日,T恤短褲、西瓜雪糕、風扇空調儼然成為了現代人夏天的標配。但對於沒有冰箱沒有空調的古代人,他們怎麼度過這酷熱難耐的夏日?其實,古人不僅消夏避暑方法多種,更是道法自然,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