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和:傳統文化傳承迎來"天時地利人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復旦大學教授、學者陳思和自去年3月起擔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

這一年多來,他參與創建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籌備中華文明研究數據中心建設,推動地方志收藏與研究等多項工程。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了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實施中華典籍整理工程等一系列任務。

對此,陳思和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現在正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性有利條件。

經濟發展和技術積累,為保護傳承提供了支撐和條件。

而在中國不斷融入世界的進程中,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應該注重「當下性」,為個人、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創新提供底氣和自信。

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應該成為我們思考當下問題、與世界對話的「參照系」。

記者:「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

面對公眾,什麼樣的傳承方式才能讓傳統文化進入更多人的生活之中?

陳思和:傳統不是過去式,不是和今天無關的東西。

面對公眾時,優秀文化的傳承首先應該激活傳統和大眾的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如何讓傳統活起來?做法之一就是讓傳統文化進入當代日常文化生活。

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有博物館、圖書館,也應該讓優秀文化出現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和當下發生關聯。

譬如當你走在現代都市的深巷小弄里,突然看到那裡豎著一塊牌子:這是某某作家居住過的地方;再走幾步又來一塊:這是某某詩人曾經散步的小巷。

不同時代曾經也有文化名人在同樣的空間裡生活,你的感受就會不一樣。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再加上學校的教育、或者專門進入藝術殿堂享受文化薰陶,傳統文化就容易形成一種伴隨你成長的氛圍。

耳濡目染是學習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成長過程會很自然滲入文化歷史的基因。

記者:有人認為,照本宣科或者效仿古裝才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應當如何體現時代特色?

陳思和:這涉及到文化傳承的另一種途徑,就是國民教育和專業教育。

在古代學校傳授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六經相當於當時的人文學科的全部內容,構成了一個完整體系,在後世傳承的過程中不斷被人解讀,構成了它們和不同時代的對話。

也正是通過不同時代讀書人對經典的各種解讀,豐富了經典本身,讓傳統文化始終具備一個時代的「當下性」。

歐洲文化傳承也是這樣。

正如恩格斯說的,是拜占庭滅亡時搶救出來的手抄本,羅馬廢墟中發掘出來的古代雕像,構成了歐洲文藝復興的最初動力。

這些重見天日的古籍文獻和古代雕塑,它們的豐富內涵直接啟發、喚起了西方人的智慧和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傳統文化正是在不斷更新的過程中適應時代,迸發出創造力和活力。

現在整理文獻,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再一次重新激活古代文明的生命內核,用我們現在的立場觀點給傳統文化「註疏」,將其精華通過我們的現代話語體系和現代科學技術加以系統闡釋,使其再生出現代意義。

記者:「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中華典籍整理工程。

為什麼說現在是時候、有條件進行整理和轉化?

陳思和:科技發展不僅可以從物理手段上完成古代典籍修復,更為傳統文化提供了多樣的載體。

以復旦圖書館為例,藏書中有7000餘種6萬多冊珍貴善本古籍,30餘萬冊普通線裝古籍。

西文古籍最早可以追溯到利瑪竇時代的法文宗教書籍,以及法語譯介的中國典籍。

囿於條件限制,有的書頁已損壞嚴重。

現在,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分子補強再造「古代紙」,完成古籍的修復整理。

藉助「大數據」,數字化的典籍還可以成為高校的共享資源。

從學術層面看,對於典籍的整理轉化經歷了不同階段。

從戰國時期的孔夫子到漢代的劉向父子,從宋代的朱熹到明清之交的黃宗羲,一代代的知識分子,對傳統文化進行反思、整理,然而受時代限制,即使是繼承康乾盛世的乾嘉學派,整理亦缺少系統的理論發揮和思辨精神。

而到了五四時期,西學引進,打開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視野,誕生了魯迅、胡適、陳寅恪這樣的學術大家。

這之後,傳統文化經歷了「去神聖化」和過濾負面的階段。

我們不再對傳統頂禮膜拜,而是可以用今天的眼光和當下的歷史觀重新認知古代文明。

這是一個必要的批判和清理過程。

在整理古籍、引進西學、批判清理的階段完成之後,現在我們更需要做的是整合。

記者:這樣的整合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除了文化遺產、傳統工藝、中國典籍之外,傳統文化的載體還有哪些?

陳思和:需要注意的是,如今,中國和世界已融為一體。

傳統文化的整合必須用世界眼光和當代視野加以參照,保存傳統文化中符合時代精神的內核。

我們的研究人才應該是能掌握多種語言與科學知識的複合型人才,這樣才能讀懂、研究第一手資料,並用交叉視角審視發掘傳統文化體系。

以去年復旦大學成立的全球首家「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為例,就專門涉及到古籍保護人才培訓和古籍修復技藝傳習等領域,關注人才培養。

與此同時,對古代文獻的認識也從過去單一的文本,延伸出各個門類,復旦大學建立的「中華文明研究數據中心」將觸角伸向語言學、人類學、民族比較文學等各個學科。

通過對方言字音、民俗音樂、古代歷史地圖的研究整合,試圖構建一個更多元、更完整的中華文明體系。

這也需要更多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參與到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構建之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廣州大典》4月30日首發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周秋敏 實習生 張利萍 通訊員 穗宣) 昨日,《廣州大典》十年編纂總結會在廣州召開,會議由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新主持,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建華,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楊樹...

呼籲儘快啟動《中華道藏》續修工程

眾所周知,世界上各種高級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都有自己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完備的經教體系,被稱為「有經典的宗教」。道教也是這樣的宗教。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漫長歷史過程中,積累了大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理論與實踐支點

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十三五」時期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日前,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首先要明確兩個問題:一是優秀傳統...

古典文獻學是冷學科,卻是大學問

中國古典文獻學是關於我國古代文獻典籍閱讀、搜輯、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學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學術傳統,經過歷代發展,在文字、音韻、訓詁、版本、目錄、校勘和輯佚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為包...

守護文獻典籍 傳承中華文化

【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作者:韓永進(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 20世紀初,梁啓超在《新民叢報》發表文章,熱情洋溢地說:「四千餘年之歷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