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民挖到千年古墓,墓主竟是白種人,專家為1個謎團爭執不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99年7月8日,酷暑中的太原突降大雨。

晉源區王郭村的村民王秋生提著鐵鍬就出了門,他想在新修的土路南挖個小渠,把路面上的雨水引到自家莊稼地里。

一個被列為重大考古發現的小墓

沒挖幾鍬,鐵鍬就在路面半尺處觸碰到了硬物。

把硬物表面的路土除去、又沿著邊緣開挖,一個漢白玉的墓頂露了出來。

王郭村距離晉陽古城遺址僅5公里,曾發現多處古代墓葬。

該村挖出古墓的消息驚動了文物部門,省市區文物部門聯合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該墓是磚砌的單室夫妻合葬墓,面積很小,並且曾被嚴重盜擾,葬具僅存漢白玉石槨,甚至沒有內棺。

殘存的遺骨散落在墓內。

陪葬品有陪葬俑、瓷片、石制構件等。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墓卻震驚了中國考古界,先後被評為1999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20世紀百大考古重要發現"。

關於它的一些謎團已經解開,而有些困惑可能要永遠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了。

石槨浮雕透露的神秘信息

該石槨乍一看是典型的漢族歇山頂式宮殿建築,但槨內、外壁上的50多幅雕繪上的圖案竟然幾乎看不到任何漢文化的影子。


圖案內容很豐富,有家居、酒宴、舞蹈,也有行旅、打獵等場景。

圖中的人物都是高鼻樑、深眼窩、黑色的頭髮。

不僅是人物造型,圖中的器物、植物都帶有明顯的波斯、中亞風格。


上圖中的勇士正在騎著單峰駝獵殺動物。

其構圖、表現的主題與5-6世紀波斯薩珊王朝銀幣上的內容很相似。

並且,中國原產的駱駝是雙峰駝,中亞、西亞、北非則常用單峰駱駝。

從這些信息可以推斷,墓主人可能來自異域。

墓主人的宗教信仰之謎


石槨槨座前壁正中的一幅圖案引起了考古學者的濃厚興趣——三層蓮花形爐子裡烈火熊熊,守護火爐的是祭司人首鳥身,還帶著口罩。

這是典型的祆(xiān)教圖案。

祆(xiān)教即瑣羅亞斯德教,歷史比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悠久,是波斯薩珊王朝的國教。

祆教崇拜聖火,鷹身祭司可能是其戰神巴赫拉姆的化身,而帶著口罩是為了避免呼吸污染聖火。

後來出現的摩尼教(也就是金庸小說中提到的明教)即脫胎於祆教,也崇拜聖火。

看了這幅圖大家就明白為啥小說中有「白眉鷹王」這位護法了吧。

這幅圖案明確地傳達了一個信息:墓主人是一位祆教徒。

墓主人的身份之迷

墓主人是誰?


出土的墓誌蓋上寫著「大隋故儀同虞公墓誌」。

一同出土的墓誌記載了墓主人的生平:他叫虞弘,是魚國人,自小了不得,13歲起就代表柔然國大汗出使波斯、吐谷渾(鮮卑人建立的一個國家)。

在出使北齊時,他留在了中原,歷仕北齊、北周、隋三個朝代,官職步步高升,先後擔任過直突都督、輕車將軍、都督涼州諸軍事、涼州刺史、儀同三司等等官職。

值得提的是他在北周擔任過「檢校薩寶」(意為代理薩寶)一職。

薩寶這個職位負責管理外國人來華事宜,北朝、隋唐都授予中亞胡人。

薩寶一詞來源於粟特語,但擔任薩寶的不僅限於粟特人,還有突厥人等。

DNA檢測表明,虞弘是歐羅巴人種,也就是白種人,而他的夫人是白種人和黃種人混血。



魚國究竟在什麼地方?學者們各執一詞,但是很可能虞弘並不是什麼魚國人。

因為墓誌上的兩處「魚」字是鑿掉原文後補刻的。


這兩處改動,背後究竟有什麼隱情,我們不得而知。

能預料的是,關於虞弘的國籍之爭還將繼續下去。

虞弘墓出土文物現藏於山西博物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一探究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描繪古絲路畫面,看看這一古墓石槨

1999年夏,太原市南郊王郭村,誕生了年度重大考古新發現——虞弘墓。這一發現被國家文物局定為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這是我國第一座經過科學發掘、有準確紀年並有著完整豐富中亞圖像資料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