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又添國家一級博物館成員 看看吐魯番博物館都有啥「寶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疆晨報訊(文/記者 趙梅 通訊員 于海琴 圖片/于海琴 提供)近日,新疆又添了一個國家一級博物館新成員,國家文物局於5月18日為國內新增3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新疆吐魯番博物館領取了國家一級博物館牌匾和證書,順利晉級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為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後,新疆第二個國家一級博物館。

據了解,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我國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對各類對外開放博物館進行的最高等級劃分,是對博物館藏品價值、研究水平、社教服務、管理能力等綜合水平的最高認可,全國只有約2%的博物館獲此殊榮。

吐魯番市文物局、吐魯番學研究院、吐魯番博物館在該市市委、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歷經8年時間,終於在此次數十家申報單位中,以排名第二的成績晉升為一級博物館。

據吐魯番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晉級國家一級博物館標誌著吐魯番博物館步入了規範化、科學化管理的最優秀博物館行列,對進一步提升吐魯番博物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吐魯番市文博事業的蓬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吐魯番博物館館藏文物數量為20637件。

其中,一級文物120件、二級文物149件、三級文物438件,每年免費接待的人數量多達50多萬人次。

繼續閱讀:吐魯番博物館都有這些寶貝

文物之一:巨犀化石

年代:2400萬年前的漸新世

發現地:在吐魯番東部的飛躍火車站

文物描述:你可能無法想像,乾旱炎熱的吐魯番地區,在距今2400萬年前的漸新世,不但草木繁盛,還曾生活著很多大型食草動物——巨犀。

吐魯番美麗巨犀化石是1993年在吐魯番東部的飛躍火車站發現,是我國發現的唯一完整的巨犀骨架。

巨犀化石體長約9米,高約5米,活著體重約30噸。

該化石印證,在距今2400萬年前的漸新世,吐魯番地區曾經生活著巨犀這種大型草食性動物,初步推測,它的食量很大,一天至少吃500公斤食物。

古生物學家通過分析埋藏美麗巨犀化石的岩樣,發現了這個時代的植物花粉。

這些植物有胡桃樹、木犀科和豆科的灌木植物以及蒿屬和藜科的植物。

所以,專家推測,巨犀一定靠吃胡桃樹的嫩枝葉、木犀科和豆科灌木的嫩枝條為生的。

但是,大約2千萬年前,青藏高原急劇隆起,吐魯番盆地氣候逐漸變干,適合巨犀森林草原環境漸漸被荒漠取代,最後美麗巨犀在漸新世末期絕滅了。

文物之二:卜天壽文書

年代:唐代

發現地:阿斯塔那古墓

文物描述:唐代小學生的家庭作業是什麼?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一卷唐代文書展示,唐代一個12歲小朋友的「家庭作業」是抄論語,該「作業本」於1967年出土,原件是由數幅麻紙粘裱而成的紙質長卷,卷首部分殘缺,末端也已殘損,卷宗總長5.38米,寬0.27米,裡面文字很完整,均為抄寫的《論語·鄭氏注》。

卷末題記顯示,這份卷宗抄寫年代為唐景龍四年,即:公元710年,抄寫者是一個叫卜天壽的12歲小學生,文中雖有一些錯字,但字體很工整。

有意思的是,卜天壽抄寫完《論語·鄭氏注》後,還在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詩:寫書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遲),明朝是賈(假)日,早放學生歸。

一個下筆有錯字,還凈盼著先生早下課的小學生形象,躍然紙上。

該文書內容為東漢經學大師鄭玄所注《論語》其中《八佾》,《里仁》,《公冶長》三篇和《為政》的一部分。

這幾篇都是過去未曾發現或未曾完整發現過的,因此,該文書的出土在文獻學上有重要的價值。

它的發現為古代民間文、書法藝術以及訓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資料,是一件難得的文物珍品,因此被錄入了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文物之三:高昌吉利錢

年代:唐代

發現地:阿斯塔那古墓

文物描述:和其他古錢幣不同,高昌吉利錢上面有順時針旋轉的漢文隸屬「高昌吉利」四個字,它的背面沒有文,個頭和重量比同時期的唐代開元通寶大2至3倍。

由於錢幣沒有流通磨損的痕跡,專家猜測,這種錢幣並不是用於商品買賣,可能是一種紀念性的錢幣。

據了解,從高昌建國算起,到640年(唐貞觀十四年)麴智盛投降唐朝,共歷時一百九十八年。

其間,高昌國曾先後經歷了北涼沮渠氏、闞氏、張氏、馬氏以及麴氏等統治時期。

其中,麴氏統治高昌時間最長,社會也相對穩定,業內推斷,高昌吉利錢有可能是麴氏統治時期鑄造的。

文物之四:《大唐西域記》殘卷

年代:唐代

發現地:吐峪溝石窟寺

文物描述:《大唐西域記》殘卷,曾被稱為「唐僧」本人寫的「西遊記」。

殘卷於1981年出土於鄯善縣吐峪溝鄉石窟寺,殘卷高16.5厘米,長19.5厘米,整篇殘缺達近三分之一,正面裱糊有其他文書,殘卷字體娟秀,上有殘存漢文10行。

殘卷寫本雖沒有年代,但是,考古人員結合寫本正面裱糊的官方文書和《大唐西域記》完成的時間即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研究斷定,其距今約1300多年,屬《大唐西域記》卷七《戰主國》條下。

目前,學術界知道的《大唐西域記》版本多達數十種,從19世紀下半葉以來,又被譯成法、英、日等多種外文譯本。

武漢大學教授陳國燦研究分析,該寫本殘卷應該是目前學術界所知道的數十種《大唐西域記》中年代最早的寫本(指成書時按照手寫形式流傳的古籍,區別於刻本)。

《大唐西域記》,又稱《西域記》,共有12卷。

是由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口述,弟子辯機撰文。

本書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貞觀二十年(646年)成書。

書中綜敘了貞觀元年(一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見聞。

記述了玄奘所親歷的28個城邦、地區、國家之概況,有疆域、氣候、山川、風土、人情、語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歷史傳說、神話故事等,是研究中古時期中亞、南亞諸國的歷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貴資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學、佛教遺蹟的重要文獻。

文物之五:勝金店墓地出土人腿假肢

年代:2300年前

發現地:勝金店墓地

文物描述:假肢出土於勝金店墓地的2號墓中。

該墓共葬兩人,其中一男子仰身屈肢,頭骨破碎,左下肢內有病變——股骨、脛骨、腓骨、臏骨由於骨質增生,長在了一起,不能活動。

假肢用複合材料製作,主體用一塊厚榆木板(不能完全確定,疑似樺木)加工而成,通高90.2厘米。

上半部為固定板,長52厘米,剛好是使用者股骨的長度。

頂端中間豎排兩個圓孔,兩側各有7枚穿孔,孔中還殘存皮繩,用以捆綁在大腿上。

假肢中間是連杆,圓柱形,直徑3.6厘米。

連杆和固定板之間纏三圈用於加固的皮條,並用另一根皮條串聯,以避免鬆動滑脫。

該假肢經過嚴謹的科學考證,被證實是距今約2300多年前的人類假肢,比此前公認的世界最早的人類假肢——羅馬卡普假腿早了數百年,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是個奇蹟。

文物之六:洋海古墓箜篌

年代:2500年前

發現地:洋海墓地

文物描述:箜篌最早可能不是樂器,而是巫師用來做法的法器。

2003年,考古人員在吐魯番洋海古墓群,發現了3件箜篌,這些箜篌為整塊胡楊木刻挖成,其中,一件保存完整,由音箱、頸、弦杆、弦組成。

通過碳14測定,其年代為距今2500年。

技術人員以洋海箜篌為樣本對其進行了複製,原本以為它會奏出美妙的音樂,然而,依樣復原的箜篌,卻只發出了「蹦蹦蹦」的簡單音節。

因為有箜篌出土的三座墓的主人均為薩滿巫師,考古人員據此推斷,這三件箜篌最早可能是薩滿巫師的法器,它從法器到成為真正意義的樂器有一個漸變過程。

據了解,目前,國內共出土6件箜篌,其中,新疆南部的且末縣扎滾魯克古墓出土3件,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了3件。

物之七:伏羲女媧絹畫

年代:麴氏高昌國時期

發現地:吐魯番巴達木墓地

文物描述: 伏羲女媧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他們的圖像往往被懸掛在墓葬的頂部。

這件伏羲女媧絹畫出土於吐魯番巴達木墓地,高143厘米,上寬110厘米,下寬82厘米。

頂部微殘,由三塊黃絹縫製而成,呈上大下小的梯形,圖中伏羲和女媧為人首蛇身。

兩人微微側身,面部相向;相鄰的兩手相搭,上身相擁,另一手上舉,女媧頭梳高髻,手持規;伏羲頭戴冠,手持矩,墨斗。

兩者的下半身均呈蛇形,互相交繞,周圍滿繪紅白色圓圈,表示星辰。

伏羲女媧位於日月星辰之中,既符合傳說,又增加了神秘感。

文物之八:陶棺

年代:麴氏高昌國時期

發現地:鄯善吐峪溝麻扎出土

文物描述:長66厘米,直徑30厘米。

棺口長33.5厘米,寬20厘米。

灰陶。

圓柱狀。

為二次葬葬具,內葬成年人骨骼一具。

為拜火教徒的葬俗。

祆教,又名瑣羅亞斯德教是流行於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亞等地的宗教,中國史稱祆教、火祆教、拜火教。

信奉祆教的粟特人的喪葬儀式,是將屍體餵狗,然後將殘骨揀回,以火燒灼「洗滌」後放入陶罐安葬。

文物之九:粟特文文書長卷(粟特文摩尼教信扎)

年代:回鶻高昌國時期

發現地:吐魯番市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

文物描述:長268厘米,高26厘米。

紙質,存墨書粟特文一百三十四行,上紅色印記中繪伎樂插圖一副。

粟特文是古代中亞地區粟特人所使用的文字。

回鶻汗國早期使用突厥文,到了牟羽可汗時,請粟特人為國師,信仰摩尼教,開始用粟特文書寫摩尼教經典和官府文書。

後來,借用粟米文字字母拼寫回鶻文。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新疆吐魯番加依墓出土400餘件彩陶

內容摘要:中國社會科學報訊(記者朱羿實習記者黃珊)記者從新疆吐魯番學研究院獲悉,經過半年多的考古發掘、文物清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吐魯番學研究院在吐魯番加依墓地共同發掘出土400餘件陶器,這是...

絲綢之路——沿途墓葬出土精美文物欣賞

「絲綢之路」文物兩千多年前,一條始於長安,經河西走廊,過天山南北,橫跨中亞,直達波斯和羅馬的陸上交通古道,成為溝通東西方商貿和文化的重要通路。一時間,駝鈴聲聲,訴說著商貿雲集時人民友好往來、互利...

吐魯番--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部曠世傑作

吐魯番是我國最低的盆地,在這片7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包含了西域風物的全部經典。吐魯番是東西方文化錯綜複雜交織與相互融合的絲綢之路重鎮,是我國絲綢之路遺址最為豐富的地區。遺存的古蹟200餘處...

文物所見西域粟特人的社會生活風尚

粟特人是活躍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商業民族,他們隨著商業活動的頻繁而進入西域,成為促進古代西域社會文化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應用考古發掘資料、出土文獻史料以及典型文物圖案等,探討了粟特人在西域的商...

讓文物說話 · 讓歷史發聲

讓文物滋養心靈讓歷史照亮現實行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本期帶您走近吐魯番博物館了解《箜篌》箜篌箜篌也稱為豎琴,一種古代的彈撥樂器,是吐魯番先民在舉行重...

《大唐西域記》最早寫本殘卷新解

——「唐僧」玄奘和高昌王室關係密切「近期,我們在組織力量對吐峪溝出土的眾多文物文書進行整理時,發現了它。」吐魯番地區文物局局長王霄飛所看重的,就是最早的《大唐西域記》寫本殘卷。寫本是指成書時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