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出土九大金縷玉衣之三:梁共王、梁夷王、廣陵厲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金縷玉衣是古代墓葬玉中等級最高、組合玉片數量最多的一種。

也被稱作「玉匣」,常見於漢代,金縷玉衣需要墓主人身份達到一國之君才能夠享用如此高規格的墓葬形式。

古人認為玉能夠防腐,因此廣泛的使用玉用作貴族墓葬的防腐。

至三國時代曹丕認為此種形式勞民傷財,並且不具備防腐的功能,這種墓葬形式才告一段落。

上博日前展出了徐州獅子山漢墓楚王的金縷玉衣,建國後出土的金縷玉衣,較為知名的共有九件。

在這個專題中,小編將為您一一講述這九件金縷玉衣的故事。

今天為您講述梁共王、梁夷王、廣陵厲王金縷玉衣……

5.西漢梁共王劉買金縷玉衣

1987年出土於河南省永城市芒碭山柿園漢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梁共王陵即漢梁國共王劉買墓。

劉買,梁孝王劉武之子,漢景帝劉啟之侄。

劉買墓位於永城芒碭山群東處僖山,東偏北與梁孝王陵相距約2.2公里 。

該墓1986年5月被發現,從 1987年9月至 1991年9月發掘結束,是芒碭山漢代梁國王陵墓地的重大考古發現,1994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1986年夏天,柿子園村村民像往常一樣上山開山取石材,他們採用的方法是深鑽炮眼,用炸藥炸開整塊的山石,再分割成細小的石材。

這年夏天,村民如往常一樣用鐵杴打炮眼,但是鐵杴入土的那一刻,卻傳來了清脆的回音生。

這一聲音引起了村民的注意,他們意識到這一鐵杴挖到了古墓的墓門口了。

發掘過程中在墓道和地宮中出土了大量的車馬器、陶俑、兵器等的侍女俑等一大批珍貴文物。

另外在地宮前廳遺存了一幅讓中國文物、考古、歷史、美術學界的專家學者為之震驚的國寶級文物——《四神雲氣圖》。

1971年的冬天,一台推土機在保安山北側半山腰處施工時才發掘出一座金縷玉衣墓墓。

遺憾的是,當時的施工者根本沒有想到這一大堆玉片會是什麼珍貴文物。

就這樣,一座考古價值極高的漢墓,在推土機的履帶下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我們能看到的這件修復了以後的金縷玉衣是保安山樑王劉買墓出土的玉衣。

梁王墓地早期出土的玉衣質量明顯優於後期。

後期一套玉衣上可使用不同材質的玉料,如窯山一號墓出土的玉衣片有黑灰、灰白兩色;窯山二號墓出土的玉衣片分青和白兩色。

玉衣片多數兩面磨光,少數僅正面磨光,背面保留有切割痕跡。

玉衣片多數素麵無紋飾,有少數玉片可能用舊玉殘片改制而成,上面還保留原有的弦紋、渦紋和蒲紋等紋飾。

這一期以僖山一號漢墓出土玉衣為代表。

僖山一號梁王墓出土的玉衣片皆青玉質,玉衣片穿孔內殘留有金絲,應為文獻記載的金縷玉衣。

復原後全套玉衣共用玉片2008片,頭部由臉蓋和頭罩構成,上衣由前片、後片和左右袖筒組成,左右褲筒按人體下肢的形狀製作,手套作握拳狀,鞋套為方頭平底高腰形制。

6.西漢梁夷王劉遂金縷玉衣

出土於1986年出土於河南省永城市芒碭山僖山漢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其實,河南地區發現的第一件金縷玉衣是來自僖山漢墓群中一座被盜的梁王陵,與獅子山漢墓一樣,玉片散落一地,但盜墓賊沒帶走任何一件玉片,因此玉衣成功修復。

據現代學者考證,葬在這座不知名的梁王墓中的,應是西漢梁國第十代國王梁夷王劉遂。

1986年在僖山漢墓出土 ,現收藏於河南博物院「河南古代玉器館」。

玉衣出土時已經散亂,經修復後,玉衣長度為1.76米,由2008塊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

古人將玉賦予種種美德的同時,認為玉有靈性,用玉殮屍,能使屍體不腐,「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

葬玉制度,始於西周晚期,歷經春秋戰國至漢代盛行。

玉衣是喪葬用玉中的最高檔次,依死者爵位的高低又分金、銀、銅縷三種玉衣,在初行玉衣的西漢時期,皇帝、皇后、王侯皆可使用金縷玉衣,因此,可以推斷此墓應為西漢梁國國王級別的陵墓。

僖山金縷玉衣的出土是繼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金縷玉衣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7.西漢廣陵厲王劉胥金縷玉衣

與之前的梁王陵劉買金縷玉衣一樣,厲王墓的發掘也與開山取石有關。

1979年5月起,以南京博物院為主,揚州博物館、高郵市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派員參加,配合開山採石,歷時兩年,對一、二號漢墓進行發掘。

兩墓均屬大型岩坑豎穴、有斜坡墓道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

早年均被盜,二號墓遭焚燒,一號墓結構基本保存完好。

出土文物標本972件。

據對文物標本的研究和測定,當為西漢中晚期廣陵王劉胥夫婦合葬墓。

出土的「黃腸題湊」式木槨,與全國出土的十餘座同類型墓葬相比,其用料之大、製作之精、結構之嚴、保存之好,當屬罕見驚世之作。

整個木槨南北通長16.65米,東西寬14.28米,通高4.5米,面積237平方米,使用楠木540立方米。

大部構件都有標明名稱與方位的漆書或鑿刻的「廣陵船官材板廣二尺」、「醫工」等字樣。

出土隨葬品中的漆器、木雕(已炭化),製作精美,特別是漆榻和成套的浴具(盆、凳、勺、燈等)為漢代考古發現中所少見。

天山漢墓發掘結束後,將全部構件遷至揚州市區東北郊象鼻橋以東高岡復原陳列,建立揚州漢墓博物館(現更名為:揚州漢廣陵王墓博物館)。

漢武帝之子劉胥的墓。

劉胥曾受封廣陵,為第一代廣陵王。

武帝對他一直防範,而武帝死後,他祈禱神靈,對昭帝、昌邑王、宣帝「祝詛」,事敗被迫自縊。

劉胥正是與海昏侯墓主人劉賀、及漢宣帝爭奪皇位而獲罪。

他死後漢宣帝並未過多追究他的罪過,因為漢宣帝為厲王劉胥的孫子輩,只是賜了厲王的諡號以示懲戒。

並未剝奪玉衣、黃腸題湊等墓葬等級的使用。

《華豫之門》民間收藏真品館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商務內環與東三街交叉口天下收藏文化街北區3072室

電話0371-55322400

每周四晚21:15河南衛視首播

QQ粉絲交流群1:515980485

QQ粉絲交流群2:554338859

QQ粉絲交流群3:567947676

QQ粉絲交流群4:205838639

《華豫之門》所發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做出處理;傳播傳統文化,分享鑑藏知識,弘揚正能量,是我們的宗旨,我們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華豫之門官方 公眾號ID:HNTVhuayuzhimen)。

覺得不錯,請點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墓誰先知系列:探密「鬼吹燈」

文/白頭翁郭沫若三生有幸。他是現代中國人中第一位親眼目睹二千四百多年前「完整版」金縷玉衣之人。公元1968年5月一支解放軍工程兵在河北滿城陵山打山洞作戰備工程時,正巧打在西漢王朝中山國靖王劉勝陵...

盤點國內出土的10件漢代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中國漢代文物,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