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的萌寵——犧尊小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4年歲末,上海博物館「周野鹿鳴——寶雞石鼓山西周貴族墓出土青銅器展」上,兩尊一大一小,看著像鹿又像羊,腦袋長著角狀東西和小翅膀,瞪著圓眼珠的青銅小動物,呆萌可愛,曾轟動一時,引發了人們的熱議。
這是兩件在陝西寶雞石鼓山M4號墓2號壁龕考古中出土的珍貴青銅器物—— 「犧尊」。
一隻高42厘米,長44厘米;一隻高32.5厘米,長31厘米。
兩隻犧尊造型結構、形體情態,主體紋飾都很相似,只有局部紋飾略有不同。
根據目前所發現的資料,類似造型的犧尊有兩件,一件為陳介祺舊藏,另一件為1984年陝西長安張家坡163號墓出土的鄧仲犧尊。
這兩個溫良呆萌的犧尊,既有草食動物如鹿、羊、馬的基本體態,足部又有肉食獸類的指爪特徵,還有飛禽類的翅膀,以及蛇、鳳等紋飾,它倆(或許是母子)並非純粹的動物原型寫實,而是古代工藝家糅合了現實生活不同的動物形態和特徵,治煉於一體的想像力創造的藝術產物,與《山海經》中的異獸以及饕餮、龍、鳳、麒麟等一樣,都是高古時代人們想像中的某種寓意吉祥的瑞獸和神靈。
具有極高的考古研究和藝術觀賞價值,是一對極珍罕難得的商代青銅器藝術珍品。
上博組織的這次展覽,就以之為宣傳形象,採摘《詩經》「膴膴周原,堇荼如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的詩句而命名「周野鹿鳴」。
中國為傳統農業大國,早在殷商的「青銅時代」,酒和酒器便已非常受重視和流行,並且成為一種體現古代禮制秩序、祭祀儀式活動里不可或缺的文化載體。
高古時代的青銅酒器種類繁多,鑄造工藝繁複,造型獨具匠心,美侖美奐,時常讓後人驚嘆古人豐富的想像力,大多成為歷史遺存中的藝術瑰寶。
在各式青銅禮器和酒器中,尊,也作樽,是其中一種大中型青銅盛酒器(其餘還有壺、區、卮、皿、鑒、斛、觥、瓮、瓿、彝等),盛行於商代-西周,春秋後期就較少見了,但後世特別是宋明兩朝的復古風潮期也多有仿古製作品。
常規的尊,基本形制為:圈足,圓腹或方腹,飾有花紋圖案,長頸,敞口(分圓口、侈口、方口),如下圖三例傳世名器:
商後期 隹父癸尊 上海博物院藏
西周早期 小子夫尊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商晚期 四羊方尊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外,有一類是仿生鳥獸形狀的異形尊,即鳥獸尊,種類也多,已出土的有鴞尊、鳳尊、雁尊、象尊、虎尊、牛尊、羊尊、豬尊、馬尊、鹿尊、犀尊以及一些形象經過神化改造、組合的異獸造型。
因為用來盛酒,通常其造型是背上有開孔用來納酒,口部有流用以傾酒,而且內部相通。
西周 豬尊 山西省博物院藏
西周 鳥尊 山西省博物院藏
西周中期 鳥紋象尊 陝西省博物館
西周 兔尊 山西省博物館藏
西周 青銅兔尊 保利藝術博物館藏
《魯頌·閟宮》曰:「犧尊將將」,《國語·周語》亦載:「奉其犧象」。
犧,漢代的《說文解字》釋「犧,宗廟之牲也」,通常指做祭品用的純色牲畜。
牛在上古時期是祭祀的牲畜之一,與羊、豕號稱「三牲」,因此古器中牛、羊形尊被稱為「犧尊」。
而到了考古之風興起的宋代,尊,正式成為高古酒器的稱謂,而犧,也成了那些動物造型的祭祀酒器的一個代稱(見宋代《集韻》)。
從這個意義上說,犧尊的涵義外延已擴大到相關動物甚至藝術臆造的各式神獸造型酒尊了。
作為古人祭神的禮器,犧尊被在動物的具象原型基礎上,經過古代工匠的藝術塑造和加工,鑄成各種奇特造型的青銅成品,既是設計巧妙的實用器,也是宣示神權和王權的儀式祭祀器,還是珍貴非凡的藝術寶品和賞賜器。
工匠們運用模鑄、錯嵌、焊接等不同手法,滿飾結構繁複、有特定喻指的抽象華麗紋飾,或生動可愛,或獰厲肅穆,堪稱古代青銅藝術的代表傑作,也是極具美學價值和人文考古價值的藝術珍品。
犧尊這種古代青銅藝術瑰寶,自漢代以後就時有出土和記載。
解放前多有流出國外,是以目前國內外的公私機構或私人收藏均時常見有,每有成為各大博物館的國之重器、鎮館之寶。
現遴選部分代表器物,以饗讀者:
戰國晚期-西漢 錯金銀雲紋銅犀尊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錯金銀雲紋銅犀尊,為1963年陝西興平豆馬村出土的一件文物,屬於戰國至於西漢(公元前475-公元25年)年代,通高34.4厘米、長58.1厘米 重13.3公斤,現由國家博物館珍藏。
該銅犀尊為寫實的犀牛形象,刻畫逼真。
頭部有雙角,耳小;足為三瓣蹄;眼睛以藍料鑲嵌,閃爍有光;尾夾於股間。
犀牛頭部右側口邊有細管狀的流,器口開於背部,橢圓形,上覆素麵活動銅蓋,可以啟閉。
在裝飾技法上,採用華麗的錯金銀技術,遍飾華美的嵌金流雲紋,不同部花紋各異,金、銀、銅三色交相輝映,精細巧飾與富有力度的龐巨厚重軀體,形成強烈對比反差,極富藝術裝飾效果。
春秋後期 犧尊 上海博物院藏
該犧尊集盛酒、溫酒為一體,為目前發現的青銅酒器中唯一的一件。
其高33.7厘米,長58.7厘米,重10.76公斤,作為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已經公認其為蓋世瑰寶。
這件犧尊的牛鼻上還穿有一環,說明了至少在春秋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穿鼻的方法來馴服牛了。
山東 齊都博物館的犧尊
齊國故都臨淄出土的戰國錯金銀鑲嵌銅犧尊。
其首體接合處,合縫痕被項圈巧妙遮掩,項圈寬1厘米,嵌16枚橢圓形銀珠(失10枚),突起如鈴。
口角左右錯銀絲兩道,各嵌8枚銀質星點,以示鬍鬚,頭頂及雙目間至鼻樑上端鑲嵌綠松石,眼球里是墨精石,眼上眉毛是各嵌7枚長方形綠松石塊。
牛背上有一蓋,蓋為一個扁嘴長頸禽,禽頸反折,嘴緊貼背上,巧成半環形蓋鈕。
兩翅平展,羽翎均以綠松石鋪填。
通體以粗細相間的金、銀絲嵌飾的幾何雲紋。
台北故宮博物館的犧尊
這件青銅犧尊,是距今約兩千三百年時,戰國中、晚期的作品。
此犧尊頸上以橢圓形的孔雀石和綠松石嵌飾成頸圈,眉額上、鼻吻上亦嵌有孔雀石和綠松石,器身及面部以金屬絲嵌飾幾何形雲紋,耳內有銀嵌的龜形紋,工藝技術精細。
商代即有的鑲嵌工藝,在西周初期曾一度沉寂,至東周又再度興盛,技術上也有新的突破,此器可說是戰國時期青銅器。
戰國時的犧尊,輾轉流傳到了清代,成為內府珍藏的姬朝(周朝)法物。
其背開口上的銅圈,即是清朝所加。
乾隆三十四年(1769)時,作為高宗爲隆禮先師孔子,頒贈給太學—古代的最高教育機構—的陳設的其中一件。
尊其他造型的犧尊
商後期 夒紋犧尊
西周 犧尊
宋明 錯金銀 犧尊
明 銅銀鑲 犧尊
清乾隆 鏨銅胎琺瑯仿古犧尊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註:本文圖片等信息來源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院、山西省博物館、保利藝術館、兩岸故宮博物館等單位)
感謝猛虎文化
后母戊、丑鉞、銅車馬、長信宮燈-小學生喜愛的青銅器Top10
人類從遠古時代進入青銅時代大致代表著文明的進步---使用工具是人與動物的區別,使用更好的工具是文明的進步,青銅器就是更好的工具。青銅器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自從古人開始使用青...
禁止出國展出的國寶級文物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或「檀公簋」,1976年出土,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器內底鑄銘文4行32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圓形兩耳方...
江漢湯湯——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
2014年9月2號,我來到國家博物館,來感受湖北先民給我們留下這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江漢湯湯」是《詩經•江漢》中描繪先秦時期湖北大地江河縱橫的詩句。先秦時期的湖北,北接中原,南通百越,西達巴蜀...
周原膴膴——寶雞地區出土西周青銅器展
文/張晶晶2017年12月26日,由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與我館共同舉辦的《周原膴(wǔ)膴(wǔ)---寶雞地區出土西周青銅器展》盛大開幕!本次展覽萃集九十九件(套)寶雞地區出土的珍貴西周青銅器,分...
中國禁止出國的64件國寶級文物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的擴大,文物出國(境)展覽呈現出日益繁榮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損害的可能性,對文物的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對此,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上)
中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中國,有著諸多享譽世界的文物瑰寶,這些文物都是中國的國寶。早在2002年1月18日, 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64件禁止出國(境)文物圖集1(20張)展覽文...
愛上博物館之山西博物院的青銅精品
「五千年歷史看山西」。山西省博物館應該是山西文化的集大成者,不可不觀。博物館免費,人不多,並不需要網上預約,票是隨到隨領。當天的氣溫30幾度,正好躲進博物館,直到清場才出。屬於蹭涼一族。晉是春秋...
這些價值連城的酒器 你認識多少呢?
現在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酒器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品類上(以爵、觚、斝、尊等為代表)都可以說占到絕對多數,而且器型精美(以饕餮紋、獸面紋、勾連雷紋為代表),有的更堪稱文化和藝術的精品;而到西周以後,...
青銅器上的動物們,你們喜歡哪個
京和君在逛博物館的時候,對青銅器有著深深的迷戀,尤其是在看了李學勤老師的書籍以後,更是折服於古代人高超的智慧與藝術造詣,青銅器技藝完美的將實用和審美相結合,今天,京和君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青銅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