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陳國公主和駙馬合葬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遼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於1986年發掘,是迄今惟一倖存、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契丹皇室墓葬。

墓主生平

陳國公主(1001年—1018年),耶律氏,遼景宗皇帝孫女、秦晉國王遼聖宗皇太弟耶律隆慶之女、吳國公主之妹,儘管死時才年僅十八歲,但因為家世地位高貴顯赫,死後則給以厚葬。

駙馬都尉蕭紹矩,遼仁德皇后之兄,為泰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師,死時年僅三十五歲。

墓地介紹

遼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於1986年發掘,是迄今惟一倖存、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契丹皇室墓葬。

遼陳國公主和駙馬合葬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地處遼西山地北緣的淺山丘陵地帶,山脈綿延,樹木繁茂,和風吹拂,泉水清澈。

在鎮東北10公里有一個小村叫斯布格圖。

在斯布格圖村西的山坡上,埋葬著英年早逝的遼朝一代顯貴陳國公主及駙馬。

1985年6月,在斯布格圖村西北修建水庫時發現該墓,內蒙古文化廳接到報告後,立即派內蒙古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前往進行調查,並在哲盟博物館、奈曼王府博物館的密切配合下,對該墓進行了清理髮掘,使沉睡了近千年的珍貴文物得以重見天日。

該墓為磚砌多室墓,全長16.4米。

全墓由墓道、天井、前室、東西耳室和後室6個部分組成。

階梯形墓道斜長6.5米。

天井東西略呈長方形,上寬下窄,如漏斗狀,前接墓道,後通墓門。

天井底部平坦,平鋪一層條磚。

前室長方形,南北長3.48米,東西寬1.93米,高2.65米。

券頂,地面鋪方磚。

東西耳室圓形,穹窿頂,地表鋪條形青磚。

後室(主室)平面呈圓形,東西直徑4.38米,上部迭澀內收呈穹窿頂,地面錯縫平鋪方磚。

前後兩室間嵌有木門框和雙扇木門,清理時尚能啟閉自如。

主室內緊貼磚壁有赤柏松製成的木護壁,直達墓頂。

主室正北壁地面上有磚砌屍床,屍床前有磚砌長方形供台。

屍床和供台的東、西、南三面有雕刻的16個壺門,裝飾講究。

出土文物

陳國公主墓構築規模雖然不大,但隨葬器物卻非常豐富、精緻。

公主與駙馬均頭枕銀枕,身著銀絲網絡,戴金面具,著銀靴,胸佩琥珀瓔珞,束帶。

公主頭戴珍珠琥珀頭飾,頸戴琥珀珍珠項鍊,兩腕各戴一副金鐲,每個手指各戴金戒指一枚,身佩金荷包、金針筒、鐵刀以及各種玉佩和琥珀佩。

整個墓中的隨葬品多為金銀、玉石、瑪瑙、琥珀、珍珠、水晶等貴重材料製成,共用黃金1700克,白銀1萬餘克。

另外,還在墓中首次發現了木雞冠壺、木圍棋等。

墓葬壁畫

墓里的壁畫也非常引人注目,畫面規模雖然不大,但民族特點異常鮮明。

在墓道東西兩壁畫有反映墓主人出行和歸來的場景,分別是《出行圖》和《歸來圖》。

在前室東西兩側墓壁上繪有男女僕役和手持骨朵的侍衛以及展翅翱翔的白鶴。

從畫中男女的裝束、組列來看,僕人們正在小心翼翼地服侍墓主人。

反映出墓主人日常生活的悠閒與奢靡。

券頂的星辰圖,是繼河北宣化星象圖以後為數不多的發現。

這些都為研究遼代繪畫增添了新材料。

歷史意義

目前關於遼國皇陵的考古材料我們所知甚少,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陵,就其等級而言,是僅次於皇陵的重要遺存。

因而該墓的發現,就其考古、學術價值來說,可以和皇陵相提並論。

該墓現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在出土遼墓中,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

在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周圍,還陸續勘查出大量的墓葬,據專家推斷,這些墓葬應該就是蕭氏家族的墓群,像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這樣規模的墓葬也應該不止於此。

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出土的這批珍貴文物,是我國考古工作者的一項重要發現。

這對重新評價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在締造中華民族文化中的歷史貢獻,及深入研究遼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讓盜墓者生畏的墓道迷宮

說起迷宮,人們會想到古希臘神話中神秘的米諾斯牛和米諾斯迷宮。迷宮是西方常見的建築,明清時期傳入中國,但也只有皇家園林才能修建迷宮。其實早在古代中國,迷宮就已經存在了,只是深埋在地下,這就是縱橫穿...

吉水大墓之謎

在江西吉水大墓的墓主人是一位東吳大將。考古專家進一步發現,從現場看,該大墓歷代以來就屢遭被盜,墓室被淤泥充塞,骨骸無存,墓內也沒有發現有任何金銀、玉器之類的物品。大墓里也沒有找到墓碑、墓志銘等有...

奈曼旗境內有兩座遼代磚室墓

青龍山鎮斯布格圖村遼代 陳國公主墓和駙馬合葬墓1985年6月,奈曼旗青龍山公社(今青龍山鎮),斯布格圖大隊(今斯布格圖村)社員,在村西北山坡上採石修水庫時,發現此墓,並通過本旗文物管理部門及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