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遺址-太陽神鳥金涅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別回帖,一會刪除

中國文化攻略第210篇,巴蜀攻略第5篇,其他攻略請點擊底下中國文化攻略連結或我的頭像~

2001年2月,在成都市區發現的金沙遺址,分布範圍約5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距今 約3200年—2900年)長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國的都邑。

金沙遺址是中國進入21世紀後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也是四川繼三星堆之後又一個重大 考古發現,並被評選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金沙遺址已發現的重要遺蹟有大型建築基址、祭祀區、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 金器、銅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貴文物5000餘件,還有數以萬計的陶片、數以噸計的象牙以及數以千計的野豬獠牙和鹿角,堪稱世界範圍內出土金 器、玉器最豐富,象牙最密集的遺址。

目前可以確認,金沙遺址主體文化遺存的時代約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極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後在成都平原興起的又一個 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古蜀國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的都邑所在,也是中國先秦時期最重要的遺址之一。

金沙遺址的發現,極大地拓展了古蜀 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對蜀文化起源、發展、衰亡的研究有著重大意義,特別是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迷找到了有力證據。

金沙遺址復活了一段失落的歷史,再 現了古代蜀國的輝煌,並與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遺址、戰國船棺墓葬共同構建了古蜀文明發展演進的四個階段,共同證明了成都平原是長江上游文明起源 的中心,是華夏文明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中華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體」學說的確立提供了重要佐證。

info:金沙遺址博物館2007年在金沙遺址原址建成開館,展示了神秘的古蜀文化和獨特的青銅文明。

金沙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有相似性,但是沒有城牆,約等於三星堆文化的最後一期,代表了古蜀的一次政治中心轉移。

中國文化攻略(不斷更新,400篇以上文化攻略連載中)

http://www.mafengwo.cn/i/2936936.html

北京攻略集合請見(不斷更新)

http://www.mafengwo.cn/i/2872129.html

喜歡文化游的同志們加入小組吧

http://www.mafengwo.cn/g/13144.html

目前210篇:

北京文化攻略:49篇

西安文化攻略:19篇

姑蘇文化攻略:19篇

杭州文化攻略:20篇

三晉文化攻略:15篇

中原文化攻略:14篇

金陵文化攻略:9篇

淮揚文化攻略:8篇

燕趙文化攻略:7篇

巴蜀文化攻略:5篇

吳越文化攻略:11篇

古鎮文化攻略:9篇

齊魯文化攻略:3篇

徽州文化攻略:6篇

八閩文化攻略:7篇

絲路文化攻略:暫未開始

荊襄文化攻略:1篇

嶺南文化攻略:暫未開始

南詔文化攻略:2篇

上海文化攻略:5篇

關東文化攻略:暫未開始

其他文化攻略:1篇

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兩大主體建築——遺蹟館和陳列館,分別位於摸底河的南北兩岸,一方一圓,剛柔並濟,相得益彰,成為成都市重要的地標性建築。

遺蹟館位於博物館東部,摸底河以南,是一座呈斜坡狀的半圓形全鋼架建築,建築面積為7588平方米。

遺蹟館是金沙遺址大型祭祀活動場所的發掘地,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遺蹟、遺物最豐富的祭祀遺存。

館內以發掘現場的原生態保護展示為主,遊客置身遺蹟館將親身感受3000年前古蜀王國氣勢恢宏的濱河祭祀場面,現場了解2001年以來考古發掘工作的縝密繁複過程,親眼目睹眾多珍貴文物的出土原址。

遺蹟館呈半圓形,建築面積7588平方米,高度19米,跨度63米。

舒展平緩的弧形外觀與室外清新純凈的景觀環境逐漸過渡、融合,形成了連續的空間變化。

館內無立柱大空間的構造保證了祭祀遺蹟的完整性,大跨度鋼結構形式將建築對文物本體的影響降到最低,可持續的建築設計把文物保護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為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遺蹟館內是金沙遺址大型祭祀場所的發掘地,也是目前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商周時期的大型祭祀遺蹟場所。

原生態展示的發掘現場、大型樹根遺蹟等既保持了歷史遺存本體的完整性與真實性,也為剛剛走進金沙遺址的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震撼。

在這裡,觀眾一方面可以實地感受3000年前古蜀王國祭祀活動的宏大氣派,另一方面又能身臨其境,近距離觀看考古發掘現場,了解考古發掘的工作原理。

陳列館位於摸底河北岸,是一座呈斜坡狀的方形全鋼架建築,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以重要遺蹟、遺物為主要內容,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形象地從生態環境、建築形態、生產生活、喪葬習俗、宗教祭祀等多個角度,全面展示了古蜀金沙的燦爛與輝煌。

那麼,我精心選出這裡21件最有價值的重器,推薦給大家。

★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太陽神鳥★

「太陽神鳥」(即「四鳥繞日金飾」)中,飛行的神鳥和象牙狀弧形旋轉芒紋作為太陽神崇拜的象徵意義和神話色彩,已經得到學術界的公認。

但是對於金箔飾中為什麼只有4隻鳥和12道光芒的論述卻不夠完備。

這裡的數字4和12並不是巧合,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它們表示著特定的含義,外層4隻逆向飛行的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輪迴,內層圓圈周圍的12道等距離分布的象牙狀的弧形旋轉芒紋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周而復始。

雖然從太陽神崇拜象徵意義的角度,它與「使四鳥」和「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以及太陽神崇拜有關。

但是,這並不影響它所表示的這種一年分四季和十二個月的曆法的含義。

因為從另一個角度,即從曆法這種科學知識方面來看,這個太陽神鳥金箔飾中的外層這4隻逆向飛行的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輪迴,而它的內層圓圈周圍的這12道等距離分布的象牙狀的弧形旋轉芒紋則代表著一年十二個月的周而復始。

這樣這個「太陽神鳥」又具有了新的色彩,即被古蜀人賦予了科學的含義。

對於古蜀人來說,無論是三代蜀王時期的蠶叢氏、伯灌氏、魚鳧氏,還是之後的杜宇王朝和開明王朝時期的古蜀人,他們把所能夠理解並掌握的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總結為科學知識,如天文曆法知識等;而把不理解的自然現象就歸之於神秘的宗教崇拜和神話傳說。

因此,神話傳說除去想像與誇張的外衣,都具有其科學性。

古蜀人一方面祭祀祈禱天神和日神保佑;一方面順應天時,總結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科學地安排生產和生活。

「民以食為天」。

特別是在農業發明以後,一方面,古蜀人對於自然的依賴更加嚴重。

人們既靠地,希望土地能生長出好的作物,又靠天,希望能夠風調雨順。

然而,靠「天」,「天」威不可測,風、雲、雷、電肆虐,雨、雪、冰、霜侵襲,更要命的是旱、澇之災,飽受其苦的古人就有了「十日神話」和「大洪水傳說」,也就有了治水的大禹、鱉靈和射日的后羿這樣的英雄;靠「地」,「地」也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

所有的這些不可抗拒、不可理解的自然現象和自然災難又幾乎都是與「日」有關,而代表上天的「日月星辰」中,又以太陽為最突出。

因此,「太陽」就成為各地先民崇拜的對象,祭「日」就成為必然。

古蜀人尤為突出。

以鳥為圖騰的古蜀人在崇拜太陽的同時,很自然地把太陽和鳥聯繫在一起。

另一方面,古蜀人首先又利用曆法為農業生產服務。

古人採用的是觀象授時的辦法,來預告農事進程。

即觀測自然現象來判斷農事季節。

比如:作為候鳥,鳥是可以用來判斷農事季節的。

「野人無曆日,鳥啼知四時」。

因此,鳥也可以代表四季。

曆法的先進性就是以歷年和太陽的回歸年之間的無限接近為前提的,而要準確地測量回歸年,最簡單而又確切的方法是測量日影的長度。

因此,崇拜太陽和鳥的古蜀人在總結曆法的過程中,是離不開太陽和鳥的。

《易.繫辭下》:「(皰犧氏)仰則觀象於天,俯視則觀法於地」。

又《尚書.堯典》:「帝堯任命羲和主持觀象授時」。

《山海經》有榮成用歷、羲和作占日、常儀作占月、後益作占歲的種種傳說的記載。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有許多的人像和人物圖象,尤其是兩個祭祀坑裡出土的最多。

如石人像、青銅人像、青銅人頭像、青銅人面像以及神殿和玉璋上的人像等。

這些代表著各個階層、各個部族的人物群像中就有主持祭祀的大小群巫。

他們除了主持祭祀之外,還掌握天文曆法知識,負責制定曆法。

這在其它地方已經得到證明。

比如中原的上古時期就是巫史不分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多有記載。

掌握天文曆法也是巫史的職責之一,甚至到了司馬遷父子時代還是如此。

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的積累,經過一代代巫師和古蜀人的努力,曆法也在逐步得到改進。

因此,宗教崇拜(尤其是太陽和鳥崇拜)和曆法都在古蜀人的生產和生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太陽和鳥崇拜以及曆法也是古蜀文化中的重要因素。

★鳥-世界的圖騰★

千萬不要小看這種會飛的生物,在遠古時代,全世界人民都以它為圖騰,而對其頂禮膜拜,那麼我就來簡單介紹下:

太陽神鳥:古蜀人的崇拜,上面已經講了。

鳳凰:偉大的周王朝就是從「鳳鳴岐山」開始的,周祖后稷名棄,其母親名曰姜嫄。

姜嫄踩了巨人腳印,誕一男孩,族人認為是不祥之兆,決定將孩子拋棄,就在男孩在野外被凍得瑟瑟發抖時,空中飛來一群鳳鳥,用羽翼來溫暖孩子。

姜嫄認為此子有神助,決定把他撫養成人,因為曾是棄兒,故取名為棄。

雖是傳說,但古人相信,沒有鳳鳥,就沒有周人。

玄鳥:秦王朝的崇拜,是一種黑色的燕子,秦本紀記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

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

鳳鳥:晉國的崇拜,唐叔虞是根正苗紅的周室子弟,自然繼承了周朝的信仰,所以山西最精彩的文物便是各種鳥尊。

鷙鳥:趙國的崇拜,其實不止趙國,燕國本身的名字也是一種鳥崇拜。

九鳳:楚國的崇拜,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九頭鳳凰,簡稱九頭鳥。

鳳是我國古代最為崇拜的兩大圖騰之一,與龍並稱。

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徵。

horus:埃及的崇拜,就是我的名字,埃及太陽神,翻譯為霍爾斯或荷魯斯,是一位獵鷹形態的天空之神。

荷魯斯之眼,具有神聖的含義。

目前埃及現存的第二大神廟便是埃德夫神廟(荷魯斯神廟)。

迦樓羅:印度的崇拜,是一種巨型神鳥,在印度教中是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濕奴的坐騎,而在佛教中則位列于天龍八部之一。

這大鵬金翅鳥以龍為食物,實力不差於三大主神。

不死鳥:希臘的崇拜,傳說每當不死鳥知道自己要接近死亡的時候,它都會用芬芳的樹枝來築巢,然後在火焰中燃燒。

當它快燃盡的時候,會有一隻新生的不死鳥從火焰中飛出。

雷鳥:印第安的崇拜,雷鳥是天界的主人,它可以讓自己隱形,而又以狂風的形式出現。

雷鳥用紅白藍三種顏色塗成,紅色表示歡樂,白色表示吉祥,藍色表示平和。

當雷鳥之間有戰爭出現,天上就會有電閃雷鳴。

其叫聲和抖動的翅膀聲為雷聲,眼睛發出的光芒就是閃電。

又是雷鳥也會變成老鷹穿著酋長的衣服來到人間。

太陽神鳥金飾

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0.02厘米。

2001年2月25日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

整器呈圓形,器身極薄。

圖案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分內外兩層,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

鳥頭、爪較大,頸、腿長且粗,身體較小,翅膀短小,啄微下鉤,短尾下垂,爪有三趾。

四隻鳥首足前後相接,朝同一方向飛行,與內層漩渦旋轉方向相反。

整個圖案似一幅現代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充滿強烈的動感。

此器構圖凝練,是古蜀人豐富的哲學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藝術創造力與想像力和精湛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也是古蜀國黃金工藝輝煌成就的代表。

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金飾圖案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大金面具

寬19.5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

這是目前中國商周時期保存最為完整,體量最大的一件。

其造型與小金面具有所不同,面部呈方形,額齊平,長刀形眉凸起,大立眼,三角形鼻高挺,長方形耳,耳垂穿孔,顯得十分威嚴。

金蛙形器

長6.96厘米、寬6厘米、厚0.004~0.16厘米。

2001年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

此類器物現已出土8件。

其中2件完整,6件殘破。

其器物形制、大小、工藝基本相同,可能有相應的成形模具。

整器經錘揲成型後,再以切割方式形成外形。

器均呈片狀,頭部呈尖桃形,面部並列一對圓眼。

身呈亞字形,蛙背部中間有一脊線,前後四肢相對向內彎曲,身體尾端呈尖狀。

脊兩側飾對稱弦紋,由背脊處延伸至四肢,弦紋內飾一排連珠狀乳丁紋。

從總體造型和細部特徵看,金箔的外形很像是青蛙或蟾蜍。

過去在三星堆遺址中曾發現了一件寫實的圓雕石蟾蜍。

實際上,蛙紋圖案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已有大量發現,從東到河南,西至甘青的廣大地區都有數量眾多的蛙紋彩陶出土。

在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中,蛙既是生殖崇拜的象徵,也是月亮崇拜的代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很多關於月中有蟾蜍的記載,如《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駿烏,而月中有蟾蜍」。

類似的題材還廣泛見於漢代的壁畫及畫像石上。

同時祭蛙求雨也是一種較為古老的祭祀習俗。

這類造型金器不見於其他地區,為金沙遺址所獨有。

有學者曾根據中國南方地區青銅時代經常發現的銅鼓組合紋飾特點,推測此類器物很有可能是與金沙「太陽神鳥」金飾組合,貼附在漆器上使用。

其構圖為「太陽神鳥」金飾居於漆器的中央,周圍等距放射狀或旋轉狀的排列金蛙形器,這種意見頗值得重視。

金人面形器

高10.1厘米、寬8.8~4.3厘米、厚0.01厘米。

2007年2月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

該器由砂金錘揲而成。

器上大下小呈心形,以寬頻構成圖案。

其上端不封閉,兩端對稱向下內卷,「心」內還有兩個相對上卷,二者構成兩組對捲雲紋。

與此相似的圖案曾在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的玉璋、玉戈上也有發現。

過去曾有學者將此類圖案稱作「蟬紋」。

但筆者認為此器從整體造型看更似為一抽象的人面或神面。

在金沙遺址還出土了一件近「心」形銅板,銅板上用有彩繪,圖形與金人面形器造型極其相似,更接近抽象的人面。

由於這種圖案或單獨出現,或刻於通神、娛神的禮器上,並常居於顯要位置,說明它極可能是古蜀王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符號,對於古蜀人應有著特殊的意義。

鳥首魚紋金帶

均寬2.01~2.03厘米、厚0.02厘米、長21.1~21.6厘米。

2001年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

大小相同,尺寸相等、紋飾相同,推測為組合在一起使用的器物。

器呈下短上長的倒梯形。

帶面平整。

紋飾亦主要採用塹刻的技法,部分細部如魚身等處則輔之以刻劃工藝。

正面紋飾由兩條首向外、尾相對的魚紋組成。

魚嘴前有似鳥啄的長吻,吻前端上翹且略後勾,長喙下緣作波浪形曲線。

魚為棱形眼,尖桃形腮,背、腹部均有鰭,背鰭一長一短,腹鰭一前一後,形態前尖後圓,身與尾之間以折線紋分隔,魚尾呈「丫」形向兩側展開,魚身無鱗甲,只刻劃幾道水波狀短線。

兩條金帶的表面均對稱刻劃兩條以尾相對的怪魚。

其形象與其它金器上的魚有所不同。

有學者認為怪魚實際上是鳥的喙部和魚的組合,因此將之稱為「鳥首魚紋金帶」,並認為古史文獻中的「魚鳧」就有可能是一種鳥首魚身的動物,創造和使用這種圖案的古族可能包含兩個分別以鳥和魚為標誌的氏族。

另有學者認為這怪魚的形狀及體徵比較接近於今長江中的一種珍稀瀕危動物——白鱘,白鱘最大者體長7米,重達1噸,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體表光滑無鱗,性情兇猛,因其吻部特別長,俗稱「象鼻魚」,因而又將之稱為「雙鱘金帶」。

進而認為魚紋金帶在祭祀活動中有鎮壓水怪的作用,是一種祭祀法器。

鏤空喇叭形金器

鏤空喇叭形金器是古蜀人祭祀活動中的一件重要用品或供奉物,也可能是是古蜀族的某種特殊象徵物,代表著某種習俗和崇尚觀念。

銅眼睛形器

長26.3厘米、寬8.4厘米。

外形如鳥。

器身中部略寬,前後端漸小,前端向下彎曲成勾啄狀,後端向上彎曲。

瞳孔、眼角及眼形器的周緣均為墨繪。

在商周時期的蜀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與眼睛和鳥有關的文物,該件銅眼形器造型最為接近三星堆二號坑中出土青銅大立人像座腿上的一組眼睛形紋,是把古蜀人最為崇拜的眼睛和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應該有著極為特別的意義。

銅龍形器

長9.76厘米、寬5.4~6.43厘米、厚0.15~0.2厘米。

器呈弧形,為一龍首形飾。

圓眼,中部鏤空,邊緣凸起,張口露齒,下顎平直,上顎共三齒,其中前面兩齒呈弧形,粗壯。

後面一齒未端呈開花狀,分別向兩側岐出上翹。

鼻孔呈圓形,為雙陰線造型,以顯出鼻孔的肥大,未鏤空。

龍鬚從嘴上吻部向後翻卷形成羽翅。

龍頭後部可分為上下兩部分。

上部頂有對稱的犄角相對向下勾卷,下有一裂口。

下部為雙線條形式勾勒出的上下勾卷的雲紋裝飾。

其邊緣中部有一斷茬,推測其後可能還有其他部分。

此器原可能是鑲嵌於某種柱狀器上面的飾件,是在一個平面上所作的淺浮雕作品。

其造型新穎,雕刻簡練,形象細膩而又誇張,不同於其他地方所出的龍形裝飾,因而具有較強的地方特點。

銅人形器

長10.3厘米、寬4.5厘米,2001年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

人形作伏臥狀。

無頭,頸部有一直徑較大的圓孔。

身體上部凸起,下部平齊。

軀體細長,肩部較窄,腰部不收。

雙臂直伸,平放身旁,手內側與身軀相連。

雙腿粗壯,向兩側略彎曲。

雙足外翻,踵部突起,足尖上翹。

人形器的頸部與小腿處各對稱有兩小圓孔,似為鉚接固定或懸掛之用。

此類器物在古蜀文化遺址中也是首次發現。

銅人頭

高4.5厘米,2001年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梅苑」地點東北部地點(祭祀區)。

人頭像圓頂、長眉、橄欖形眼、直鼻、闊口、耳垂穿孔,頸部細長、中空。

人頭頂部中間有一個長條形凹槽,兩側還各有一近橢圓形的孔洞,這說明也許頭頂上還另有裝飾之物。

該件銅人頭像與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銅人頭像在造型、風格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大小差別則極為懸殊,三星堆的銅人頭像與真人頭像大小相當,而金沙的銅人頭像很小。

同時銅人頭像中空,表明此器很可能是套在某個柱狀形的物體上。

關於銅人頭像的身份,有人認為是巫師的形象,有人認為是國王的形象,有人認為是祖先亡靈的形象,不管是什麼,銅人頭像是古蜀人的崇拜對象,這一點應該是肯定的。

金沙遺址和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銅人頭像的相似性,清楚地表明了兩個遺址在宗教信仰上的共同性和在文化上的緊密傳承關係。

銅立人

通高19.6厘米、人物高14.6厘米、插件高4.99厘米。

銅立人像立於一插件上。

立人身軀矮小精幹,臉形瘦削,短頸,眉弓突起,顴骨高凸,杏眼圓睜,大鼻、方下頜,大耳朵,耳垂下還有穿孔。

立人頭戴有十三道弧形齒飾的太陽帽,腦後垂下精心打理過的髮辮,雙手作握狀,置於胸前,指尖相扣,雙拳中空,高高站立於插座上,極具有三維空間感。

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這件青銅圓雕作品充分表現了古蜀青銅雕塑工藝技術已逐漸的成熟與發展。

陽刻昆蟲類動物紋玉片

長5.5厘米、寬5.23厘米、厚0.46厘米。

灰白玉質,受埋藏環境影響,器內外有大量黑色、白色沁斑。

器呈圓角方形,器一面以陽線技法雕刻出一變形昆蟲類動物紋樣,刻紋線條極其流暢,加工工藝十分精湛。

玉海貝形佩飾

長3.2厘米、寬2.7厘米。

玉質白中泛青,溫潤細膩,無雜質,器背部粘附少量銅銹。

為海貝形圓雕作品。

器身正面呈弧形,背面平直,兩側邊圓滑,並各在中段有四個較淺的齒狀突起,器中部有一縱向溝槽,溝槽兩側又精琢出對稱排列的十四道淺凹槽,溝槽頂端有一穿系掛繩用的小孔。

整器光潤,通體磨光。

99%的人在看的旅遊攻略,關注螞蜂窩微信:mafengwo200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