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傳承的風俗:老人去世前,必須為老人做的兩件事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國農村的喪葬風俗一直比較流行,經過了幾千年的傳承,也留下了很多風俗,例如棺材不能挨地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農村喪葬的那些事。


農村有一種說法,就是在老人去世之前,其子女一般要做兩件事,否則就不吉利。

儘管有點迷信,但是大家卻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在農村有的地方,在老人死前子孫要把老人從床上抬到正屋的地鋪上,其目的就是為了方便鬼差把人帶走。

我國古代有鬼怪之說,人死後會到陰曹地府,地府里的閻王就是根據陰間的生死簿派黑白無常去陽間抓人的。

黑白無常到了陽間,一般會讓死者的鬼魂在當地的土地廟停留三天,然後再把鬼魂押到城隍廟,最後再抓到陰間。

在押往陰間的過程中,必須過四道關:即迷魂湯、惡狗莊、剝衣亭和奈何橋。

為了讓死者能順利通關,其子孫在陽間要給死者燒紙。

這些紙錢就是陰間的冥幣,死者有了這些冥幣到了陰間就能在各個關口賄賂鬼差等,這樣他們就能在死後少受苦。

燒紙是在人死亡之後才做的,人死之前,還必須做兩件事,一個是幫老人清潔,另一個就是幫老人穿上壽衣。

這個一直到現在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如果不做,一般也都覺得不吉利。

人的降生是清白的,死的時候也必須清白的走,這就是做清潔的原因。

如果是男性死者還必須找專門的人給老人理髮修鬍子。

如果是女性死者要把她的頭髮梳好。

壽衣一般子女都會提前準備好,這個必須是在老人死亡之前穿上,如果等到死了之後再穿,那就失去了意義。

看了這些也許很多人會覺得不以為然,覺得是封建迷信,不過農村這種千百年留下來的習慣,代表著對死者的尊重,也是希望他在死後能夠安樂。

無論如何,我們也祝福死者能夠一路好走,大家一起在評論區為逝去的人們留言祝福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當大事:豐縣喪葬風俗全景記錄①

一場轟轟烈烈的白事,被人們看作一個人一生的完美歸宿,足可抵消逝者一生的苦悶哀愁。鄉民們一輩子與土打交道,在土裡耕耘,在土裡刨食,最終的歸宿也是入土,都期盼自己能擁有一場風風光光的葬禮。

陰間送禮送給誰?——讀《捫虱談鬼錄》(五)

鬼吃飯的問題解決了,那麼就不得不說到香火這事兒,那就不能不提到陰間的用錢問題了。每年清明節,中元節,俗稱七月半鬼節,那是家家戶戶燒紙忙。去陵園的路上,小攤小販的推車上,各色各樣的冥幣,上至古代的...